白雲先生陳摶祖師與西嶽華山及大宋王朝的逸聞傳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白雲先生陳摶祖師與西嶽華山及大宋王朝的逸聞傳說

陳摶(871年-989年),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白雲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學者、養生家,尊奉黃老之學。

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陳摶出生於亳州真源縣(今亳州市譙城區十八里鎮陳莊村)(或雲普州崇龕縣,今重慶市潼南區崇龕鎮) 。

唐文德元年(888年),陳摶受皇帝召見,賜號"清虛處士"。

五代吳越寶正七年、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陳摶去京城洛陽應考進士,名落孫山。

後唐清泰二年(935年),隱居武當山九石岩。

後晉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慶觀都威儀何昌一學鎖鼻術。

著有《胎息訣》、《指玄篇》等專著。

後晉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講學,號"峨眉真人"。

著有《觀空篇》等。

並拜麻衣道者為師,從事《易》學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龍圖序》、《太極陰陽說》、《太極圖》和《先天方圓圖》等,現流傳的著作託名者居多。

後晉天福十二年(947年),陳摶同麻衣道者隱居華山雲台觀。

常遊歷於華山、武當山之間。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榮召見,任命"諫議大夫",不仕,賜"白雲先生"。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宋太宗趙光義召見陳摶。

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見陳摶,賜"希夷先生"稱號。

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於華山張超谷,享年118歲。

逸聞傳說

玉泉院正門

玉泉院位於陝西華陰市玉泉路最南端,是遊客遊覽華山的必經之地,是宋仁宗皇佑年間陳摶弟子賈得升為紀念師父所建,清代時曾多次擴建,並由希夷祠改稱為玉泉院。

全院傍水臨水、幽竹傍岩,情趣盎然。

1982年被定為全國重點宮觀之一。

五代時,天下大亂,陳摶隱居於武當山,修煉神仙鍊氣之術。

曾跟四川道士何昌一學習「鎖鼻術」---即不讓氣從口鼻進出的高深氣功術,所以精於睡功,睡下去少則一月,多則半年,有時甚至熟三年。

後來隱於華山,常和關西逸人呂洞賓等來往。

陳摶雖然隱居,但也關心世事。

五代時,朝代更替有如走馬燈,每一新朝登台,陳摶聽說後都緊皺眉頭。

唯獨聽說趙匡胤做了皇帝,拍手大笑道:「這回天下定了。

」從周世宗到宋太祖、宋太宗,聞說陳摶名聲,召他出山,但他很快又堅辭回華山,高臥修真。

一次宋太宗又派人帶著親筆信去請陳摶,陳摶卻回信說:「數行丹詔,徒煩彩鳳唧來;一片閒心,已被白雲留住。

」又說自己「精神超乎物外,肌體浮乎雲煙」,就此長住華山,直至一百十八歲時仙化,遺骨也葬在山中。

且說有位文人金礪,漫遊到華山腳下,拜訪陳摶的朋友崔古,想請他引見陳先生。

崔古說道:「先生正睡呢,等他醒來再見吧。

」金礪問:「他什麼時候醒呢?」崔古說道:「或者過半年,或者三個月,最少也要月余。

你不如先到別處去,過些時再來。

」一年之後金礪再訪崔古,適陳摶也來到,金礪於是恭敬禮拜,向陳摶請教睡道,陳摶於是侃侃而論,說出一番睡經來:

「現在一般人,汲汲擔心衣食不足,餓了吃,睏了睡,鼾聲轟響,四周都可聽到,一夜當中幾回醒來,那是因為被名利擾亂了意識,被美酒和佳肴弄昏了心志,這是世俗的睡相。

至於那仙家的睡法,留藏著直氣內息,漱飲著甘泉玉液,肺氣出納的門戶牢不可開,精神活動停止不可啟動。

然後召蒼龍守住東宮,讓白虎把牢西室,真氣在丹田中運轉,神水在五臟中循環。

然後元神脫出泥丸九宮,恣意遊行在碧霄,踩著虛空,如履實地,卜升天際,如走平地。

冉冉徐行,與祥風一起遨遊;飄飄蕩蕩,和閒散的雲朵一起出沒。

因此經歷崑崙山的紫府仙宮,周行洞天福地,咀吸口月的精華,賞玩煙霞變幻的絕景,訪問真人,討論仙家的真諦,和仙子相約,到人世外去旅行,回看滄海揚起灰塵,指點陰陽,長嘯以舒散形神。

遊興盡,便足躡清風,身體浮駕著落日的餘暉回來。

所以,這一睡,不知道歲月遷移。

哪裡還愁什麼陵谷變遷?」

陳摶這—番話說得金礪如醉方醒,方知高人一睡與俗人睡相有如此大的差別。

陳摶又送他幾首吟睡詩,更深入地闡釋廠睡中真諦。

其中一首寫道:「至人本無夢,其夢乃遊仙。

真人亦無睡,睡則浮雲煙。

煙里長存樂,壺中別有天。

欲知睡夢裡,人間第—玄。

」原來,陳摶高臥,實際是在修仙家內功,他睡夢的底細,便在這最高深的玄功。

傳說陳摶之所以來到華山歸隱,是得到了仙人的指點。

某日,年過七旬的陳摶深夜立於庭院中,見一金人持劍呼喚道:「子道成矣!當有歸成之地。

」陳摶說:「金人云歸成之地,蓋秋為萬物之所斂,而歸者也,吾其隱乎西方乎?」,那金人答:「華山是先生棲隱之所。

」於是他便徙居西嶽華山。

不過也有說法是陳摶在武當山九岩室棲隱的一天,有五位老叟來問他周易八卦大義,陳摶便傳授他們聽,因見他們顏面如玉,便求教導養之方。

五位老叟把蟄伏法傳給了他(蟄伏法是模仿龜蛇一類動物入冬即蟄伏不食的方法),陳摶得了這種方法,就能辟穀了,有時一睡就幾個月不起。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某日,五老對陳摶說:「我們是日月池中的五條龍,受先生講誨之益,願送先生一個好地方。

」於是令陳摶閉上眼睛。

陳摶只覺得兩腳騰空,耳邊風聲呼呼,頃刻間腳跟著地,睜眼一看,不見了五老,自己落在西嶽華山的九石岩上。

於是便有陳摶隱居華山之說,這一隱便是五十多年。

陳摶能預知人意,他的齋室中有大瓢掛在牆壁上,道士賈休復心裡想要這個大瓢,陳摶旋即知道他的意思,對賈休復說:"你來不是有其他事情,是想要我的大瓢而已。

" 陳摶叫侍者取瓢給賈休復。

賈休復大為吃驚,認為陳摶是神仙。

有個叫郭沆的人,小時候居住在華陰,曾夜宿雲台觀。

陳摶半夜叫他趕快回家,郭沆猶疑不決;過了一會兒,陳摶又說:"你可以不回去了。

" 第二天,郭沆回到家中,果然他的母親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幾乎死去,一頓飯的功夫又好了。

據說陳摶初到華山時,山上有老虎吃人,他對老虎大聲呵斥,命令他們離開,老虎竟然真的聽從了陳摶的話,乖乖的離開了,自此華山上不再有虎患。

陳摶善相面。

話說當年陳摶在來華山隱居的路上,遇見一位老婦挑著兩個竹筐而過,筐內坐著兩個小孩,當老婦從他身邊經過時,他吟曰:「莫道當今無天子,都將天子上擔挑」,那老婦便是越匡胤的母親。

(然而據《宋史》太祖太宗紀載:太祖生於後唐天成二年(927),太宗生於後晉天福四年(939),二者相差12歲,太宗年幼時,太祖已是十二歲多的少年,太祖恐怕不會讓其母親挑著走。

因此有關陳摶識天子的故事只能作為傳說,不足為信。

華山下棋亭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和隱士陳摶老祖在此下棋,兩盤棋後,趙匡胤便輸光了所帶錢物,第三盤又把華山給輸了,所以有「自古華山不納糧,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說法。

陳摶與趙匡胤有過多次交往,利用其宗教思想為趙的思想統治在全國進行過宣傳,反過來,趙匡胤也給了陳摶相應的回報,所以,傳說把華山輸給陳摶或許就是趙匡胤所做的一個順水人情。

下棋亭中有一石桌,桌上有當年趙匡胤與陳摶下棋時的殘局,桌旁有四個石凳。

要下到此亭,必須經華山另一險要之處「鷂子翻身」,所以,這亭子對大多數登山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及之處。

陳摶與趙匡胤交往甚密,有關趙匡胤賣華山的故事也流傳至今,當趙匡胤還未崛起,正混跡於市井之時,因被官府通緝來到華山避難,陳摶老祖早知趙匡胤將至,略施小計誘使趙匡胤與之下棋,趙匡胤輸了想扳回來,以華山為賭注再下一局,陳摶又取勝,趙匡胤只能寫契約賣華山於陳摶,後來趙匡胤做了皇帝,這張「支票」也就兌現了。

陳摶老祖嗜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睡仙」,他經常閉門睡臥,往往累月不起。

據說有次睡倒在一間柴房中,柴房失火了,直到柴火燒盡了,人們發現他竟安然無事。

還有一次,一個山上的樵夫看到山谷里有個死人,頭臉上滿是土,心中可憐,心想我做點好事把這個死人葬了吧,哪知一摸他,這個死人打著呵欠坐起身來,把樵夫他老人家差點沒有嚇死,定晴一看,原來是陳摶老祖,也不知他在此處睡了多長時間。

史實記載,後唐的唐明宗,後周的周世宗,北宋的太祖、太宗,這四位皇帝都曾召見過陳摶,他每次也都前去應召,十分痛快,並不像其他「隱士」、「神仙」那麼難請。

這麼多皇帝召見一位陷隱居在山裡的道士,為什麼?難道陳摶真有什麼神功法術?當然不是,從他與皇帝會晤的記載來看,他們談的都是政治問題。

由此證明,促使皇帝召見他的是政治原因,而不是其它。

可陳摶憑什麼政治資本獲得數代皇帝的敬重呢?史料上沒有系統的記載,我們只能依據邏輯推理,將史料中若隱若現的蛛絲馬跡,串成一條合理的線索。

陳摶雖然家世離奇,但應是一個聰明的少年,好讀書,詩、書、易、藥,無所不通。

後唐中興二年(公元931年),陳摶加入了應考進士的行列,想通過科舉考試走上從政之路,可卻沒考上,這時他的父母雙亡,他也離家出走,有史書記載說,他「游四方,有大志」,他的弟子种放也說他「明皇帝王霸之道」。

這說明他本來就是懷揣政治抱負的人,讀的書不是道家的方術,而傳統士人外儒內法的王霸之術,想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廷,失敗之後,曾遊歷四方,尋找機會,最終在華山落腳,發現道教這種形式可以成為實現他政治抱負的工具,便做了道士。

五代時期,戰亂頻仍,「王十三年之間,易王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長不過十餘歲,甚者二、四歲而亡」。

天下大亂,連一個穩定的朝廷都沒有,社會實際上處於無政府狀態。

當政府權力失效時,各種宗教力量就起了臨時政府的作用。

道教組織歷來就有這個傳統,他們本來就起源於漢末大亂時的五斗米教,陳摶看清了形勢。

一方面,正式的權力組織——朝廷,極不穩定,走馬燈似地更換;另一方面,民間的道教組織能集聚信眾,維持社會物序,是現實可用的政治力量,於是他棄儒從道,也學得此符籙祈禳之術,以醫病救人之名,逐漸在華山一帶,建立起有組織的力量,儼然一介地方領袖。

他有道家神仙的名望,又有一大群追隨者簇擁的實力,這是歷代皇帝都不敢小覷他,甚至拉攏他的真正原因。

而陳摶本人也是雄心勃勃,他在道觀里,並不只是念經修道,而是時刻關注著天下的政治形勢,每當聽說一個朝代又被亡了,就悶悶不樂,顰眉數目,有人問他怎麼回事,他瞪目不答,可見此人城俯之深。

由於對時政有這種關切,所以,每有皇帝召見,他都樂得前往,來尋找自己的政治發展機會。

華山玉泉院內牌坊

陳摶接觸到的第一位皇帝是後唐的唐明宗。

據說,後唐明宗曾親自寫詔書召見他,陳摶應召前來卻長揖不跪。

明宗待他越加恭敬,賜號「清虛處士」,並賜宮女三人,陳摶謝絕不納。

作詩云:「雪為肌膚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到來。

處士不巫峽夢,空請雲雨下陽台。

」以書付奏宮使,自己立刻隱避了。

依我們現在的理解來看,陳摶發現唐明宗只會以美女攏絡英雄,沒有什麼大出息,所以藉故遠離了這位皇帝。

陳摶遇到了第二位皇帝是後周的周世宗柴榮。

柴榮是個有進取心的人物。

當時由於連年戰亂,國家缺少銅錢,為了解決財政問題,周世宗命令悉毀天下佛像,改鑄銅錢。

他召見陳摶,是聽說陳摶精擅黃白飛升之術。

所謂「黃白之術」是一種煉丹的法術,據說能把平常的鐵變成黃金,也有可能是道家在煉仙丹時發現的一種冶銅技術。

陳摶是道家大老,自然熟悉這套法術。

被貨幣財政問題急瘋了的周世宗居然請教陳摶,看看能不能把尋常的鐵變成黃金,以解燃眉之急。

陳摶坦率地告訴他,好運些方術只是糊弄無知小名的小把戲。

「陛下貴為天子,廣有四海,當以法理天下為要務,怎麼能依賴這種小法術呢。

」儘管沒有從陳摶這裡獲得點鐵成金的法術,柴榮覺得陳摶這人還不錯,誠實可用,於是拜他為諫議大夫。

陳摶固辭不受,只好賜號他為「白雲先生」。

陳摶祖師

陳摶在周世宗的朝廷里呆了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可能就在這段時間裡,他結識了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對這兩個人的謀略才幹有所了解,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周世宗死後,陳摶參與了趙家兄弟奪權的政變,趙匡胤曾用道家的符命為自己製造奪權輿論,陳摶是重要的輿論炮製人之一,不僅如此,陳摶還動員了追隨自己的信眾,以及爭取其它地方的群眾,支持趙匡胤奪權。

事變之後,陳摶沒有就任官職,又返回華山雲台觀了,大概這時他已經看到了趙家兄弟的雄才大略,是可能實現自己治國安天下的雄心,同時,也看透了政治的險惡,真想置身於朝廷之外了。

這時,他真想當隱士了。


但事情還沒有完,宋太宗趙光義當政後,又把陳摶請到朝廷來了,對宰相宋琪說:「摶獨善其身,不干勢利,所謂方外之士也。

摶居華山已四十餘年,度其年近百歲。

自言經承五代離亂,幸天下太平,故來朝覲。

與之語,甚可聽。

」陳摶是趙家兄弟奪權兵變的元老之一,所謂「獨善其身,不干勢利」。

是說他功成不居,退隱江湖,宋太宗以這話來點現任的宰相宋琪為首的這批官員,要他們學一學陳摶。

宋琪等人只有去拜見陳摶了,他們問這位名滿天下的道長,能不能把道家的「玄默修養之道」教給他們。

陳摶回答說「摶乃山野之人,欄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沒有方術可傳。

」「當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

正君臣協心同德,興化政治之秋,勒行修煉,無出於此」。

這話是什麼意思?無非是說,什麼煉丹修道當神仙,吞納修養術長壽,都是瞎掰的事兒,如今皇上聖明,你們這批官員,一心一意為皇帝辦好事,就是最大的修道。

宋琪等人把這話匯報給宋太宗,宋太宗說:「說得好啊!」賜陳摶紫衣一襲,並賜號「希夷先生」,並撥款修繕陳摶的住所云台觀。

「希夷」來自《老子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是吹捧陳摶的道術高超,雖然看不見、聽不到,但無所不在的意思。

陳摶卒於公元988年,宋太宗知其仙逝,賜錢五百萬,營建北極殿,宋仁宗皇佑年間,為紀念陳摶建起玉泉院。

陳摶本是一個有政治報負的山中英雄,以煉丹修道之名聚集起會眾,準備救天下、幹大事。

他數次進入朝廷,尋找機會。

當發現趙氏兄弟的政治才幹之後,便傾全力支持他們奪權,治理天下。

那時,他已傾服於趙氏兄弟的能力,放棄了獨霸一方的草莽英雄地位,也明白了自己「方外人士」的出身,無法在朝堂之中再當大官,大概也受不了那份拘束,所以,返回華山閒居。

陳摶祖師生活大致年表

871年 出生於普州崇龕(今四川安岳縣龍台鎮龍西)

888年 唐僖宗光啟四年,受皇帝召見,賜號「清虛處士」

918年 後梁貞明三年,上武當山,尋找麻衣道者。

931年 後唐長興中,去京城洛陽應考進士,不第。

935年 後唐清泰二年,隱居武當山九石岩,決意從道。

著有《龜鑑》,《心相學》等相術專著。

937年 後晉天福二年,返古蜀,拜邛州天慶觀都威儀何昌一學鎖鼻術。

著有《胎息訣》、《指玄篇》等專著。

939年 後晉天福四年,游峨眉山講學,號「峨眉真人」。

著有《觀空篇》等。

並拜麻衣道人為師,從事《易》學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龍圖序》、《太極陰陽說》、《火珠林》和《太極圖》、《先天方圓圖》等。

947年 後晉末年,同麻衣道者隱居華山台觀。

常遊歷於華山、武當山之間。

956年 後周顯德三年,受周世宗柴榮召見,任命「諫議大夫」,不仕,賜「白去先生」。

957年 後周顯德四年,與後周統兵元帥趙匡胤對弈,並切磋棋藝。

960年 建立宋朝,趙匡胤當了皇帝,陳摶避忌當官,遠離趙匡胤,不知去向。

故趙匡胤召見,不至。

977年 宋太宗趙光義召見,獻濟世安民之策:「遠近輕重」。

即「遠召賢士,近去佞臣,輕賦萬民,重賞三軍。

984年 宋雍熙元年,太宗再次召見陳摶,賜「希夷先生」稱號。

989年 宋端拱二年七月廿二日,仙逝於華山張超谷,享年118歲

998年 宋真宗咸平元年,承認宋太祖與陳摶對弈時的承諾,下令華山免收賦稅。

1115年 宋徽宗政和五年,故里欽真觀道士謝道緣(陳摶的弟子)於華山發現陳摶墓穴後,盜陳摶仙屍(木乃伊)回普州,葬於安岳縣城東南3華里之雲居山南。

註:至今,華山仍保留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泉院」和「希夷峽」、「避召崖」、「博台」、「五龍潭」、「壽山石」書法等遺蹟。

華陰縣仍保留有「自古華山不交糧」的傳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中之龍——陳摶

古今中外頻道為您提供人中之龍——陳摶的相關資料記載,更多有關人中之龍——陳摶的歷史事跡,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古今中外專區。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唐末、五代隱士。亳州真源人...

睡仙陳摶和趙家王朝的那些事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授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不如貧。愁看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陳摶《歸隱》 陳摶是宋代初年的一個神秘人物,在後世被稱為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