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龍盤今勝昔」,這句詩的歷史典故真的出自諸葛亮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說到「虎踞龍盤」,再讓你答一個地名。
一般人都知道,是南京。
偉人毛澤東寫詩:「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這裡面顯然有典故,一般認為這個典故的出處是諸葛亮。
據說諸葛亮曾到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看到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盤龍環繞著,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禁不住讚嘆道:
「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民間都說諸葛亮能掐會算,會布八卦陣,能借東風,看個風水自然不在話下,諸葛亮給南京城看了迴風水,留下「虎踞龍盤」的佳話。
但也有個問題:在諸葛亮的一生中曾到過南京嗎?
查《三國志》、《華陽國志》、《江表傳》等幾部主要史書,是沒有的。
有人說不對,諸葛亮去過江東,江東那邊還勸諸葛亮跳槽,諸葛亮不干。
這件事確實有,記載在《袁子》里,說張昭把諸葛亮推薦給了孫權,但諸葛亮不肯留在江東,「人問其故」,諸葛亮說:孫將軍算得上是人主,但據我觀察他能「賢亮而不能盡亮」,所以不留。
但這件事應該發生在柴桑,即諸葛亮赤壁之戰前締結孫劉聯盟的那一次,當時軍情緊急,孫權、張昭、周瑜、魯肅等人都到了柴桑,諸葛亮不可能單獨再去趟南京。
還有一點,孫權的大本營一開始在京口,也就是鎮江,據《三國志》記載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接受張弘等人的建議遷治於秣陵,即南京,從那時起才在此建石頭城。
諸葛亮如果真的說了「虎踞龍盤」那樣的話,也應該是在建安十六年即赤壁之戰的3年後才合理。
赤壁之戰結束不久,諸葛亮就被被派到荊州的江南幾個郡收稅去了,行跡全部可查,如果期間過去江東,史書應該記下來。
除非諸葛亮擅自離崗或者想叛逃,否則要去江東都得劉備的批准,而且必須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史書沒有直接的記載,那似乎說明諸葛亮去南京的可能性不大,那麼「虎踞龍盤」的典故也只能是後人附會的了。
但如果再詳細考察一下在此前後發生的事,似乎這個結論也不能輕易就下,比如,有什麼特殊的事曾需要諸葛亮秘密前往江東的話,史書也許不會記載。
這種可能性有嗎?
分析起來還真有,這就是雷緒事件。
雷緒是廬江郡人,早在袁術占領揚州刺史部期間雷緒已擁兵數萬,後周旋於袁術、曹操、孫權之間,成為一股相對獨立的地方勢力。
曹操不止一次討伐過雷緒,其中建安十四年(209年)派夏侯淵將雷緒擊敗。
《三國志》記載,劉備開始拓展江南時雷緒率部曲數萬人表示歸順,推測起來大約是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前後。
廬江郡屬揚州刺史部,當時應是孫權的勢力範圍,是孫權賴以與曹操在東線抗衡的主要支點,與荊州刺史部江夏郡相鄰,赤壁大戰後三分荊州,江夏郡也為孫權所有。
雷緒願意投奔劉備,看起來是件好事,但卻給劉備出了個大難題。
因為劉備與雷緒之間還隔著孫權,如果接納雷緒,形同支持反叛孫權的武裝在背後鬧事,無疑是對孫劉聯盟的嚴重破壞。
《三國志》僅記載了雷緒願意投降劉備的內容,至於劉備是否接受了投降、接受以後如何又做出了什麼安排都沒有記載,這同樣讓人疑惑。
有的文章說,雷緒投降劉備後被任命為偏將軍,但遍查史書均不見出處,諸葛亮此時僅為中郎將,雷緒一來就當偏將軍似乎不合理。
如果雷緒此時真的加入了劉備陣營,作為與當時的張飛、關羽軍職相當的重要人物,也不可能在後面不再作任何交代,推測起來劉備應該沒有接受雷緒的「歸順」。
把這件事與諸葛亮秘密出使江東聯繫起來,就更合理了,可以這樣推測:雷緒事件發生後劉備沒有接受他,但也擔心孫權就這件事對他產生懷疑,認為雷緒是他策動的,所以必須派個孫權十分信得過的人去江東做解釋。
當然,這個人只有諸葛亮最合適。
建安十六年(211年)12月劉備率軍入川,派諸葛亮去江東時估計劉備還沒有走,諸葛亮的這趟出使應該是成功的,所以公事之餘諸葛亮才有心情登山賞景,說了那樣一通讚嘆秣陵的話。
還有一種可能,是孫權主動邀請諸葛亮去看看他正在施工的石頭城,諸葛亮發出了那樣的讚美。
因為執行的是秘密任務,諸葛亮此次南京之行史書均沒有記載,只有一本叫《吳錄》的書提到過這件事。
《吳錄》是晉人張勃所撰,以記載吳地山川風物、人情逸聞為主,有點兒地方志的性質,所以把諸葛亮讚美南京的當逸聞雅事而無意中記錄了下來。
這件事還可以通過《江表傳》的一個記載作印證。
《江表傳》說,孫權曾親自做工作想勸諸葛亮跳槽,孫權對諸葛瑾說:「你與孔明同父同母,弟隨兄才於義為順,為什麼不勸說孔明留下來?孔明若願意留下來,我可以給劉玄德寫信解釋。
」
諸葛瑾回答:「我弟弟在劉備手下,他已將身心相托,與劉備之間情分已定,在道義上不存在二心。
他不會留下,就像我不會去劉備那裡一樣。
」
過去認為,孫權的這段話與《袁子》里張昭勸諸葛亮的話大致相同,都是在柴桑說的,但現在看來孫權倒更像在秣陵說的。
一方面,諸葛瑾當時是否在柴桑,史書並未明確。
而諸葛瑾即使在柴桑,當時的軍情那麼緊急,孫權有沒有心思親自去挖人,也不好說。
另一方面,孫權在柴桑是第一次見到諸葛亮,對他的了解還有個過程。
在秣陵孫權再次見到諸葛亮,對他已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前張昭大力推薦過,而此時劉備只給了諸葛亮一個中郎將的職務,孫權覺得挖人的時機成熟了,所以才讓諸葛瑾去做工作。
此人是劉表的紅人,卻唯劉備馬首是瞻,孫權自討沒趣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劉備寄寓荊州七年,能在劉表的眼皮子低下充實力量,不僅能廣攬賢士,還建立了一支只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單憑諸葛亮這樣的在野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劉表手下文武的暗中扶持...
江蘇一水塘的水永遠抽不干,專家趕到一看:水下有一座三國大墓
導讀:在三國的歷史中,諸葛亮的美名家喻戶曉,但同樣才華橫溢,身居高位的諸葛瑾卻很少有人知道。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大哥,史書記載他「面長似驢」,乃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諸葛瑾少年時曾經週遊天下,在...
真實的歷史中,「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那會是誰呢
「虎踞龍盤」常被用來形容南京的山川形勝、地理形勢,可謂家喻戶曉,稍微了解一點南京歷史的人知道,這話是諸葛亮說的。相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諸葛亮來到南京,登上清涼山,對南京的地理形勢做出了「...
三國第一騙局:曹操營建銅雀台和江東二喬無關
《三國演義》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中講到周瑜從鄱陽回來,魯肅引諸葛亮來見,商議討曹的相關事宜,諸葛亮向周瑜獻出一計說道:「愚有一計:只要把兩個人送與曹操,曹操的百萬之兵便...
歷史上周瑜若不是早死,他能甩諸葛亮幾條街
歷史上最有名的赤壁之戰,像在《三國演義》等小說、影視作品中,將諸葛亮刻畫的近似於神,文能說服孫權聯合抗曹,武能帶幾萬兵力破曹操80萬大軍,法能夜觀天象借東風,謀能設計草船借曹孟德之箭。而周瑜在諸...
史上第一騙局:曹操建銅雀台驚人原因
《三國演義》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中講到周瑜從鄱陽回來,魯肅引諸葛亮來見,商議討曹的相關事宜,諸葛亮向周瑜獻出一計說道:「愚有一計:只要把兩個人送與曹操,曹操的百萬之兵便...
劉備娶孫夫人背後真相,吳國太和喬國老真的當月老了嗎?
劉備與孫夫人的故事,經《三國演義》的藝術渲染,可謂家喻戶曉,人們常常傳為美談。其實這樁婚事並不美滿,演義的描寫許多方面與「真三國」有很大出入,真真假假唯有一讀史書方知就裡。
周瑜果真心胸狹窄死於諸葛亮之手?
如今世人一提起周瑜,都會立馬想到一首詞,便是蘇軾所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首詞不但流傳廣遠,亦被中學生教材所收入。蘇軾的這...
對於曹操的威脅,孫權的態度是什麼,諸葛亮之語究竟有多大作用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諸葛亮。原文如下:
諸葛亮舌戰群儒是孫權高超智慧的結晶!
舌戰群儒是《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章節之一。諸葛亮為說服孫權共同抗擊曹軍,在孫權大殿之上,先後回擊了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酸、程秉等人人身攻擊,進而批駁了張昭等人懦弱和不負責任的主和思想...
諸葛亮首創一成語,不僅救了劉備,自己也揚名江東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介紹的這個三國成語,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期間。這其中牽涉到的主要人物有兩個,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孫權,但結果...
此人是諸葛亮嫡親,個人能力難以恭維,處世之道值得借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諸葛一族在漢末三國時期非常有名,原因在於家族中有三位分別在魏蜀吳三國身居高位。諸葛亮在蜀漢擔任丞相,位高權重,主掌蜀漢大權十餘載;諸葛亮有位同族名叫諸葛誕,也曾擔任...
三國群雄(三)——孫權
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傳位給了他的弟弟孫權,孫權繼位吳侯、領會稽太守。孫策突然的死和自己突然就變成一方諸侯,孫權自己也挺懵逼的,本來就只是想好好過著二少爺的生活,享受人生,孫策也知道孫權資...
此成語是諸葛亮說的,言辭犀利,結果出人意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諸葛亮的運氣不是太好,剛剛投靠劉備,還沒來得及一展身手,曹操就殺過來了。貌似強大的荊州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勢單力孤的劉備只有逃跑的份兒。這時,江東的使者魯肅出現了。經...
為什麼說荊州是東吳借給劉備的?(上)夢三國英雄說
坐斷「東南」戰未休——說說《赤壁之戰》的隱情與誤載 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曹操敗,孫劉聯軍勝,三家鼎立的局勢由此逐漸形成,赤壁之戰是當時影響最大的一次戰役。在《三國演義》中,圍繞赤壁之戰的渲染與細...
論《三國演義》之疑點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它不僅僅只是一本小說,而且還是一本具有深遠智慧的著作,有氣吞山河的英雄豪傑,有深謀遠慮的智士謀臣,有舍己為主的忠誠良將,有忠肝義膽的生死之交,有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