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諸葛亮稱帝之心昭然若揭,這些事鐵證如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三國時期的智者我們第一個想起的肯定諸葛亮,在我們的印象里諸葛亮是一個忠君愛國,智慧無雙的神人。
那麼歷史上的諸葛亮真的是這樣的嗎?司馬懿是魏國的託孤重臣最後竄了帝位!曹操篡了漢獻帝皇位!在那個人人慾篡位奪權的時代,難道權傾蜀漢的諸葛亮就沒有稱帝之心?
第一個疑問:諸葛亮有沒有稱帝慾望。
根據史書記載劉備死之前諸葛亮就奪取了法正的權利,劉備死後諸葛亮又把李嚴打垮,這個事情就算《三國演義》也是這樣寫的,因此我們可以確定諸葛亮打擊法正李嚴確有此事,不但如此諸葛亮對魏延更是防之又防並最終將其害死。
從以上歷史事實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權利稱帝是有慾望的。
第二個疑問:諸葛亮為什麼沒有稱帝,可能他覺得時機還沒有成熟。
劉備死後雖然諸葛亮大權獨攬但是還是有很多文臣武將是效忠劉後主的,比方說趙雲,魏延,李嚴等人。
因此這個時候如果諸葛亮稱帝必然會招致群臣的反對,第一個和諸葛亮過不去的肯定就是趙雲,身為五虎上將的趙雲自古就有忠勇的名號,他對劉家的忠可比諸葛亮的感情深。
諸葛亮也曾在《出師表》中說道:「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也就是說文臣武將都是感恩劉備恩德報答陛下!這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篡位必將自己置於眾矢之的!
第三個疑問:劉備作為帝王,有沒有用帝王之心猜度諸葛亮篡逆?
劉備深知,要挽救蜀漢非諸葛亮莫屬。
託孤重臣,除諸葛亮沒有第二個人可以選擇。
劉備臨死還留下四人以防諸葛亮篡位。
李嚴,軍事才能出類拔萃,多次以少勝多,曾經以一千人大敗敵軍幾萬人。
政治上也頗有功績。
是劉備很倚重的大臣。
趙雲,可以說是劉備的鐵桿,對於劉備除去關張便是趙雲。
趙雲跟隨劉備近30年,經歷無數大戰,從未有敗績。
趙雲自從跟隨劉備,便決定一生「不背德也」,這也是他一生的政治追求。
陳到,是劉備的私人保鏢,類似於曹操的許褚。
之所以名氣沒有許褚大。
曹操針對劉備的幾次暗殺都是這位保鏢化解於無形。
劉備死後,陳到才走到前台,成為蜀漢的第二號軍事人物。
魏延,劉備在時任鎮北將軍,是劉備的心腹愛將。
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有小關羽之稱。
也像關羽一樣,對士兵很好,看不起同僚,性格高傲自矜。
也是諸葛亮伐魏的重要將領。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劉備死後,諸葛亮經常拉黑劉備昔日的大臣。
即使劉備曾經的重臣李嚴廖立和魏延,也遭到諸葛亮的拉黑。
這麼做無非就是為自己主宰蜀漢掃平障礙。
篡位稱帝之心昭然若揭!可惜天不假年,否則時機成熟,諸葛亮必然取劉禪而代之!
蜀漢後期諸葛亮手握大權為何不稱帝?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名相之一,杜甫詩讚曰:「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伊尹是商湯時代的大臣,協助商湯治理國家,成就商朝盛世;呂尚,即姜子牙,年七十齣山,輔助周文王,後事武王,攻滅商湯六...
關於三國歷史的10個錯誤認識,你是否中招?
在我國的歷史中,三國是廣大人民群眾最為熟悉的歷史時期。羅貫中先生著的《三國演義》讓「東漢末年分三國」這一故事深入人心,在大街上隨便找個人都可以和你侃一段三國故事。不過《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史書,...
劉備白帝城託孤帳後竟然埋伏刀斧手?對李嚴說:你不是諸葛對手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有許多我們所熟知和喜歡的武將和謀士,比如關羽、趙雲、諸葛亮等等。不過有一個人物,雖然是三國中的絕對主角,但是怎麼都讓人喜歡不起來,他就是蜀國君主劉備。
蜀漢死的最窩囊大將,魏延排名第二,第一毫無爭議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軍閥混戰,割據一方,劉備憑藉堅韌不拔的性格,最終成為一方諸侯,但是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卻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本來有一些可以發揮更大作為的名將,卻窩囊的死去...
已經有諸葛亮了,為什麼劉備還要託孤李嚴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和諸葛亮之間不僅互相成就,也是君臣相互信任的典範。對於劉備來說,三顧茅廬,給了諸葛亮一個施展自身才華的大舞台。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亮也為劉備建立的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死後諸葛亮自領丞相獨斷朝綱,為何不取劉禪而代之?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基本上掌握了蜀國的大權,然而蜀國的滅亡,原因最重要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做君主,既然劉禪這麼無能,那大權在握的諸葛亮為何不取而代之?為何不敢自己去稱帝呢?
歷史探尋: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為什麼不奪權稱帝?
公元223年,劉備舉國伐吳失敗後,退兵白帝城,一病不起。臨終前託孤諸葛亮,說:「如果阿斗是當皇帝的料,那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行,你就自己取而代之。」
諸葛亮為何不取劉禪而代之?臨終一計爆出真相!
國謎案系列之「君可自取」:劉備的恐怖遺言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此句出自《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這是諸葛亮在劉備託孤時說 的話,這句話傳誦了近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