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得鳳雛臥龍還失敗,因為關羽丟了荊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按演義來講,龐統死於意外,短暫得到了又失去了,就好比劉備巔峰能湊齊七十萬大軍,有關羽威震華夏,有一統的希望,結果關羽敗了不及反應,自個也敗光了七十萬大軍,全靠剩下的臥龍給撐著。
龐統不死,關羽不亡,蜀漢大勢有望。
劉備的對手太強了,曹操統一了中國北方,曹魏非速亡之國,東吳打下荊州劉備就再也沒有機會統一全國了,諸葛亮隆中對說天下有變,一路出秦嶺打關中,一路出荊州北上攻洛陽,益州雖然易守難攻,但打出去是非常難的,丟失荊州就不能兩面夾擊了,而且曹魏力量強大,人才眾多,劉備只能偏霸,自古以來中國都是由北向南統一全國,唯一的特例就是朱元璋,而且元末時經濟重心已經南移,江南地區富庶,人口眾多,主要是曹操孫權都是英雄。
還有戰略的失誤,號稱武聖的關羽,單憑自己那點人馬,把吳國當成擺設去打魏國。
號稱智絕的諸葛亮,居然敢三番五次的帶著幾萬人去進攻比自己人口多數倍的魏國,而且還是去攻城。
所謂藝高人膽大、被淹死的多數都是會水的。
能力高的人就敢鋌而走險,當然鋌而走險是有成功的機率的。
只不過機率低了點。
開局勢力不在一個檔次上。
曹操,開局就在核心。
又有刺殺董卓的聲望,在聯軍中混出了頭臉。
孫權,孫家那更不用說了。
劉備有什麼?等他有和其他兩家硬鋼的資本,他也已經老了。
劉備要是再有五年,還不知道漢朝要挺到什麼時候呢。
失荊州,夷陵之戰之後諸葛亮依然有機會一統天下。
曹魏集團根本沒人是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一生中跟諸葛亮一共交手兩次,一戰鹵城被諸葛亮打了個「甲首三千」,大將張頜被射死。
二戰渭水司馬懿趁渭河漲水蜀軍被分割兩地,指揮萬餘騎兵進攻諸葛大營企圖一舉殲滅諸葛亮,被諸葛亮架橋射退,兩次交手諸葛亮把司馬懿揍得沒人認識了。
要是第一次北伐馬謖不自作聰明就能守住街亭,街亭不失諸葛亮就能順利拿下長安。
拿下長安,也就意味著諸葛亮大軍能夠直至中原。
若是諸葛亮有機會兵出長安,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能平推曹魏。
如果按照隆中對的對策,劉備占荊州益州就剩下連孫滅曹了。
結果荊州一丟一夜什麼都沒有了。
因為得其人不得其時,劉備請到諸葛亮的時候當時掌握經濟命脈的北方已經在曹操手裡,孫權得了大哥的基業固守江東,即便後來劉備收了龐統,他兩能為劉備籌謀的地盤也不多了僅僅也是荊宜二州,結果關羽還丟了荊州,你說能不敗嗎。
失荊州很關鍵,夷陵大敗致使元氣大傷,失街亭更是雪上加霜,後方空虛,朝廷內鬼眾多,劉嬋無能聽信讒言。
主要原因還是大廈將傾,一木難支,諸葛亮其實是在逆歷史的潮流。
成也劉備敗也劉備——《隆中對》執行中的得失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天,時年47歲的劉備,前後三次從新野跑到襄陽城外的隆中,去拜訪只有27歲的諸葛亮。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 興漢安民的政治理念使他們走到一起來了。劉備從18...
諸葛亮英明一世,為何不能阻止關羽、劉備犯錯,還錯用馬謖?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名士之一,後世關於他的傳說也頗豐,尤其是經過三國演義的進一步塑造,其智慧形象彪悍古今。近現代有很多好事學者從負面來研究諸葛亮,我認為是閒的蛋疼,只有宵小之輩才願意搞這些研究。
臥龍與冢虎的對決,司馬懿與諸葛亮誰更勝一籌?
如今螢屏上的《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實在是太火,由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和由王洛勇飾演的諸葛亮可謂入骨三分,很好地再現了三國時期兩位頂級軍師的巔峰對決。其實《三國演義》里最有名的兩位謀士,便是臥龍、鳳...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讀書筆記:隆中對是諸葛亮的失誤?其實是替人背黑鍋
最近在看《三國志》,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先從傳統上《三國演義》最核心的角色諸葛亮說起。說起諸葛亮,就不能不說隆中對,這是諸葛亮為劉備集團定下的宏偉藍圖。但是最終沒有實現。有人說是諸葛亮背鍋...
諸葛亮為什麼不執行《隆中對》的戰略,等到「天下有變」時再進行北伐?
隆中對中曾言:「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之後劉備的戰略也基本按照隆中對執行,還比較順利,拿下了荊州、益州、漢中,甚至超過了江東孫權集團。魏蜀吳短暫...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