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聰明的閱讀是理解而不是速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問題:有些人一天讀一本書, 有些人一本書讀十遍, 廣泛閱讀和精讀之間, 怎麼平衡呢?

單純的 廣泛閱讀和精讀 都沒有太大意義, 不同類型的書籍有不同的閱讀方法,現在這個時代,一定要記得閱讀是種連續的體驗和過程,讀書只是最開始的第一步,要做筆記,要主題閱讀,要分析整理,建立框架,要思考,要實踐,要改善,要記錄,要分享,要了去了解對立的觀點,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展,要查詢和收集相關的資訊,用多種方式來學習,比如音頻、影像、溝通、交流、分享,這才是一種連續。

而不是單純的閱讀,閱讀需要連續、需要越界。

對於閱讀來說,在你知識結構以內,容易理解的書都可以快速閱讀,不限類型。

不過最好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包括主題閱讀、略讀、跳讀,精讀,分析閱讀,了解每種閱讀的優缺點,能快速判斷出書籍的主體框架和重點,能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運用,而不是局限於某一種方法或單純的閱讀。

你要記住,最聰明的閱讀是理解而不是速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太多的資訊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對理解力的阻礙。換句話說,現代的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泛濫資訊阻礙了我們的理解力。那種今天仍然習慣於從書寫文字中吸取大量資訊,以增進對世界了解的人,就是自我要求的讀者...

第一篇日記

3月19號 周日 雨今天是早上6點起床的第27天,上個月20號經理告知接手M1整棟樓的業務,有點小興奮,場地大,責任大,管理的人也多,同時問題也會很多,但是對我來說沒什麼挑戰。閒的時間相對來說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