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中,笑到最後的竟然是司馬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是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司馬懿的一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他的敵人楊修,諸葛亮和他的上司曹操,曹丕都先離他而去,他竟然是三國里笑道最後的人。

先來說說楊修和司馬懿的故事,我們知道,楊修在當時被譽為是「德祖之才」,是被大家公認的大才子,當時楊修輔佐的是曹植,司馬懿輔佐的是曹丕,很自然他們兩人就走到了對立面,只是楊修此人太過於賣才。

公元219年,曹操率軍久攻蜀軍不可,於是發布口令「雞肋」,寓意為「食之無肉,棄之不舍」,即為退兵之意,楊修和司馬懿都猜測到了曹操的意思,但司馬懿隱忍不言,楊修卻大放厥詞,肆意散播消息,被曹操以此為藉口斬首示眾,安定軍心。

楊修死後,也間接說明了曹操選定的接班人是曹丕了。

曹操剛剛開始是選定曹植作為接班人的,可是在司馬懿的破壞下,曹植離權利中心越來越遠了,與其說曹操選了曹丕,不如說曹操選了司馬懿,這一局司馬懿勝。

如果要選一個人當諸葛亮一生的勁敵,我想非司馬懿莫屬了,公元227年,諸葛亮北伐中原,與降將新城太守孟達暗中勾結,這個消息被司馬懿知曉了,當機立斷,親率大軍前去討伐,從宛城到新城一千二百里,日夜兼程,八天即到達,斬殺孟達與城下,這一局司馬懿勝。

諸葛亮善於進攻,司馬懿精於防守,諸葛亮以一州之兵糧,帶數萬軍隊,出祁山,長驅直入,意氣風發,大有直入渭河洛水的氣勢,司馬懿作為魏國的大都督,統領魏國軍隊據地於國門之外,幾次來回,諸葛亮攻克的魏國領土都被司馬懿奪回來,但司馬懿背後的魏國占據整個中原,國土面積是當時全國的三分之二,兵多糧足,又是防守,雖然他打退了諸葛亮的進攻,但他也沒有在諸葛亮的手上為魏國奪取一寸領土,所以,這一局,平局。

曹操在世的時候,曾經夢到「三司馬駢於槽」,所以對司馬懿一直有猜忌,郭嘉也說過,此人此人能用則已,否則必殺之。

等到曹丕繼位,司馬懿的權利才逐漸大了起來,沒曾想,曹丕在39歲的時候,英年早逝,太子年幼,於是任命曹真,陳群,曹休,司馬懿為輔政大臣,這時候司馬懿被封為舞陽侯。

在魏明帝時期,諸葛亮多次率軍來犯,整個魏國,只有司馬懿有能力與之抗衡,則司馬懿官拜大都督,掌握魏國之軍權,在此期間,培育自己的勢力,曹氏親貴大都碌碌無為,越來越不得軍心。

就這樣,司馬懿逐漸掌握了整個魏國的權利。

  魏帝曹芳和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等至高平陵去祭掃魏明帝曹睿的陵墓。

249年2月5日,司馬懿以皇太后的名義下令緊閉洛陽所有城門,占據武器庫,退兵治水浮橋;命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占領了曹爽的兵營;大件王觀執行中領軍事,占據了曹懿的兵營。

這就是歷史上的高平陵事件。

之後司馬懿大肆誅殺了曹氏親貴,整個魏國都是司馬懿父子的天下了,後來,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代魏稱帝,這正是應了那句:三司馬駢於槽。

司馬懿活了72歲,他熬死了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曹丕等其他人,笑到了最後,還是老話說的好,活著才是最重要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老闆對儲君的挑選確實有一套

曹操是三國中少有的英雄,他奸詐,狡猾,殘忍但也果斷,冷靜,聰明,更是智計百出。曹操一生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旗號,誅呂布、敗袁紹、驅劉備、攝孫權,統一北方,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成績。因此,...

曹操死後,司馬懿都做了哪些事?

一、狼顧之相 最近幾天狼顧之相成了熱詞,按照古代迷信的說法,一個人如果能像狼一樣,身軀不轉而腦袋能扭轉180度看到背後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狼顧之相,據說這樣的人有不臣之心。根據《晉書》記載,曹操...

「剩」者為王:司馬懿為什麼能夠笑到最後

三國時代人才如過江之鯽,文爭武鬥,分分合合,給我們奉獻了一場有關智慧與韜略的饕餮盛宴,而司馬懿在大眾看來無非是這場盛宴的一碟小菜。事實上,三國再精彩,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等再聰明,卻也...

他是終結三國的大功臣,到底是奸臣還是忠臣?

在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集團爭鬥多年,最終不是任何一方結束割據,而是取代曹魏的司馬炎統一了三國。而對於司馬家族來說,其之所以可以掌控魏國的軍政大權,迫使曹操的後代讓位,司馬懿當記首功。由...

縱觀司馬懿其人一生,豈止一個忍字了得

歷史傳說中的司馬懿似乎總是生活在兩個英雄人物的陰影里: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諸葛亮。然而,歷史事實中的司馬懿卻獨攬魏國大權奠定了篡奪曹氏政權的基礎,並擊退諸葛亮,奠定了滅蜀的基礎。他絕不是別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