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兵敗身亡,大哥劉備不聽勸阻舉兵伐吳,一戰導致蜀國衰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張飛,關羽,三個人相識在戰爭頻繁,社會動亂的時代。

當時三個人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這就是傳說中的桃園三結義。

網絡配圖

在遇到關羽、張飛的時候,劉備已經24歲,仍是一個小販子,一無所有,兄弟三人相遇,從鎮壓黃巾軍起步,走上了創業之路,從此三個同心協力,開闢了他們一片新的天地,最終圍繞著益州、荊州兩大商業圈建立起蜀漢帝國。

他們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在以後的歲月中關羽、張飛為輔佐劉備恢復漢室而出生入死、赴湯蹈火。

網絡配圖

在他們三個人中,劉備為大哥,關羽是二弟,張飛是最小的。

公元200年劉備戰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極受優禮,並被封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

當得知劉備下落時,過五關斬六將,攜劉備家眷返回,成為封建社會忠孝仁義的楷模。

他雖在三人中排行老二,但卻死得最早,於公元219年孫權襲荊州時被殺。

關羽在荊州兵敗身亡後,作為大哥的劉備受不了接二連三的打擊,不顧勸阻,率大軍起兵伐吳。

網絡配圖

劉備被東吳的後生陸遜一把大火燒得人生走到了盡頭。

在這夷陵之戰中敗了。

夷陵之戰後,劉備一病不起,最後死於白帝城。

蜀國元氣大傷,哪怕後來諸葛亮鞠躬盡瘁,也無法挽回蜀漢悲哀的敗局。

劉備舉兵伐吳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給關羽報仇,但其實,報仇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網絡配圖

在赤壁之戰之後,孫劉聯軍的感情,已經出現了破裂。

雙方圍繞著荊州展開了多次非暴力爭奪運動,結果是和解「以湘水為界,隨分荊州。

」但這個五五開的局面大家並不滿意,吳國覺得委屈,蜀漢也並不甘心。

結果,219年關羽自荊州出兵北伐,圍攻北魏的樊城,東吳呂蒙趁機拿下荊州,並且除掉了關羽。

網絡配圖

比起關羽,失去荊州這麼一個戰略重心更讓蜀漢帝國頭疼,因為「荊楚之地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劉備不可能輕易放手。

所以,在關羽遇害一年後,劉備先是在成都稱帝,隨後很快投身到出兵吳國的準備中。

網絡配圖

在三國中,劉備是名副其實的勵志哥。

劉備的父親去世得早,家境貧寒,他與母親相依為命,靠織席販履討生活,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底層小人物,一個走街串巷的小老百姓。

試想一下,一個這樣出身的人,最終能混成一方霸主,和曹操、孫權這樣官二代們共爭天下,這個人得有多不簡單。

劉備雖出身不好,但他並不認命,反而心懷著大夢想,這一點遠比普通人要強很多。

【文章內容配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東征真的是為關羽報仇嗎?原因沒這麼簡單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劉備發動的最慘烈了戰役之一。夷陵之戰不但導致了蜀漢6萬大軍全軍覆沒,就連劉備本人也經過此次大敗命隕白帝城。但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真是的如三國演義所講,為了給二弟...

三國南蠻大將,箭法高超,用臉嚇退敵將

沙摩柯,是三國時五溪蠻的首領,英勇威武,天生神力,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但個性粗魯,缺乏謀略,不受王法制約,在武陵一代發展,受到東吳的攻伐欺壓,一直心懷不滿,在劉備的爭取下,向...

襄樊之戰及三國格局演變——以博弈論視角分析

襄樊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一次關鍵戰役,確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魏蜀吳基於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斷進行博弈,外交政策屢次更迭。本文以博弈論的視角探討襄樊之戰及戰後各國政治策略的合理性。一、赤壁之戰後魏蜀吳...

為何曹操喜歡劉備?

三國時代群雄割據,這段歷史不僅精彩,也讓後世的人津津樂道,更有許多衍生創作,激發無數討論。不久前一名網友就在PTT八卦版發問「為何曹操喜歡劉備?」,沒想到竟引來一名「天橋底下說書人」專業網友wi...

劉備舉兵伐吳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建安26年,關羽失守荊州,敗走麥城,被吳將獵殺,後兩年劉備舉兵伐吳,為關羽報仇,成為歷史的悲劇美談,為兄弟可領百萬雄兵,只為孫權人頭祭奠那一縷亡魂。而歷史的真相往往如妓女的衣服,拔掉了,也就知道...

揭秘:桃園三結義關羽張飛是怎麼禍害蜀國的

他的一生基業,靠的就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兩個兄弟就是關羽、張飛。關羽、張飛和劉備是過命的交情,同床睡的好基友。戰場上為大哥衝鋒陷陣,被俘後還千里尋主重回團隊。劉關張的故事,經《三國演義》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