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小學生讀物」《三國演義》之紅黑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在哥小學生時代會那麼痴迷《三國演義》的故事,而漸漸長大後卻對它嗤之以鼻?後來哥終於明白了,因為三國演義裡邊的故事本來就只適合小學生智商的人。
。
。
哥這樣說絕不是要黑誰,而是哥在成長中不斷的感悟。
昨天哥那小表弟又跟哥聊到了三國的故事,所以突發興致想再說一說三國(其實之前哥也陸續發帖說過三國,但這次會比較全面)——在四大名著中,最簡單最初級最沒有內涵的就是《三國演義》,其他三部名著都或多或少有些深層次的引申內涵。
【小學時代】——特別迷戀三國的故事,而且那時候老版三國好像也剛剛在電視上播放,所以特別崇拜諸葛亮、關羽這些人,課間休息同學們談論的好多都是三國裡邊的經典故事橋段,總之,那是一段單純而簡單的歲月。
。
。
【初中時代】——哥開始有了另外一番思考,哥嘗試把裡邊的很多計策尤其是諸葛亮的那些計策的邏輯拿出來放到現實中去推敲(分析有沒有人會上當?),結果顯示,傻X才會上當。
。
。
。
那些計策所體現出的邏輯簡直幼稚至極,跟小孩過家家似的根本經不起推敲。
。
。
哥不禁在想:「古人就真的那麼容易上當嗎?」,後來哥越來越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並不是諸葛亮的計策真的有多麼高明讓他的對手都上當,更像是小說的作者非要他的對手都上當。
。
。
因為這畢竟只是一部小說,小說就離不開刻意塑造和渲染某些人物。
漸漸在哥心中對三國演義的信仰產生了動搖,對諸葛亮是不是真的那麼高明產生了質疑。
。
。
【高中時代】——越來越辯證
越來越智慧的哥再讀三國時又有了新的疑問:「既然叫三國演義那為什麼書中的主要觀點和立場好像都是站在蜀漢這邊?畢竟古代的戰亂征伐不存在絕對的正統叛賊,都是為各自集團的利益出發。
而且從他們每一方的立場來說他們都代表正義都是出師有名的,並不是說蜀漢就該是正義的一方,曹操東吳就該是叛亂的一方,根本沒有這個道理。
三國演義如果像他那樣寫乾脆叫蜀漢演義或者諸葛亮演義算了。
。
。
」,那之後,哥開始對這部小說有些不屑了。
。
。
【大學時代】——哥已經視三國演義如糞土了。
。
。
直到看了易中天品三國,哥才發現之前的哥很少關注三國演義是否史實這個問題(單純只是覺得立場很偏頗
計謀特幼稚),看了品三國哥才恍然大悟,原來演義里的故事有那麼多都是虛構的,都是羅貫中根據民間傳說、各朝代的遺留樣本和橋段收集和改編的,3分史實7分水分。
。
。
於是這到很容易解釋為什麼哥在初中時期就覺得諸葛亮那麼幼稚的計策都可以騙到人了?因為三國演義本來就只是根據民間故事坊間傳聞改編的小說,裡邊的絕大部分所謂計謀都是羅貫中自己想當然的寫的,但羅貫中只是一個小說家不是真正的軍事家,由他寫出來安在諸葛亮們身上的計謀能高明到哪裡去???難怪哥覺得幼稚極了。
。
。
從此也讓哥對三國故事產生了新的興趣方向——「哥想知道歷史上真實的三國人物們到底該是個什麼形象?」
後來又經過哥的一些研究和思考(畢竟那時的哥已經熟練掌握了唯物論辯證法,已經充滿了智慧和判斷力),哥得出了一個三國「紅黑榜」
【紅榜】——三國到底捧了哪些人?
1、諸葛亮——水分指數10
哥小學生時代最崇拜的偶像神一樣的人物,在哥心中的地位隨年齡增長而呈遞減趨勢。
諸葛亮的民間地位如此崇高主要得益於歷代封建統治者在利益需求下的吹捧(他們需要一個絕對忠誠於主子的大臣典範來為被統治者們做榜樣,再加上人們厚古薄今的天性和三人成虎的定律,諸葛亮經過後世統治者的推波助瀾和上千年的傳說演繹逐漸成為智慧和忠誠度的超級化身,再經過羅貫中那部影響深遠的改編小說一渲染,掉渣天,諸葛亮已經不是人而是亦神亦妖了,更有甚者還相信什麼「木牛流馬」真的存在過只是後世技術失傳。
。
。
哥滿腹經綸竟也無言以對。
)。
演義里的關於諸葛亮的事跡大約8成都是為了妖化他虛構的或者歷史上是別人的事跡卻被強行按在了諸葛身上,還有諸葛亮對於劉備成功的必要性也是極度誇大的(其實劉備本人的成功跟諸葛亮並沒有太大關聯,到是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確實對蜀漢集團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但很多廝是分不清這2者區別的),總之,演義里的諸葛假得跟毛一樣,現在的諸葛在哥心中已經還原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傑出封建政治家——他不懂軍事戰略,但治理內政管理後勤卻井井有條,他是蕭何那樣的相才而非張良那樣的戰略家和韓信那樣的統軍之才,懂?
2、關羽——水分指數10
關羽的成名原因跟諸葛亮神似,因為忠義兩全這個形象也是歷代統治者最需要塑造的典型。
。
。
於是歷代統治者都會自覺為諸葛、關羽造勢、加冕,以至於後來關羽都成關帝了(連古惑仔黑社會都膜拜關二哥,也是醉了)。
但實際上關羽也只是蜀漢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將,並沒有多麼出眾和特別,什麼身高9尺什麼威嚴相貌
什麼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等等演義里的經典橋段根本都是虛構的,甚至桃園結義都有水分(跟三顧茅廬一樣說不清楚,雖然諸葛在《出師表》里有提到三顧茅廬,但誰知道他是不是為出師找理由故意在後主面前拔高自己而誇大了當時的情形?劉備真的需要三顧他去問策嗎?還是他自己上門只是得到劉備禮遇而已?畢竟從劉備後來對諸葛的使用上看,劉備並不是那麼迫切的需要諸葛亮這麼個人。
。
。
)。
總之關羽和諸葛一樣,民間形象或者說文學形象和歷史形象是相差最大的,所以水分含量必然成了最高的。
3、趙雲——水分指數9.9
趙雲真的不算什麼,連普通的大將都不算(估計統兵方面連廖化都比他強些),但他的武力值可能不錯,屬於警備連長或保安科長一類的人才而不是什麼將才。
演義里對趙雲的形象也是美化到令人髮指,以至於千百年後人們一提高趙雲,腦子裡就出現一個俊朗挺拔、英勇無敵、指揮千軍萬馬的英才。
其實就一保安,沒什麼值得吹的。
以上就是三國演義這部「偶像劇」塑造的三大偶像派「小鮮肉」。
-------------------------
【黑榜】——為了突出三大「小鮮肉」,演義到底黑了哪些人?
1、曹操——被黑指數10
三國時代最大的英雄成了一個反派的BOSS,呵呵,哥簡直無語了。
以至於影響到史學界對曹操的評價都成了什麼奸雄梟雄之類。
。
。
人家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懂?奸詐?試問歷史上哪個封建帝王不奸詐?劉邦、楊堅、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
。
。
哪個是君子善類?哪個不奸詐能混成帝王?為什麼唯獨曹操就該是奸雄???傻X邏輯。
曹操雖然沒有名正言順的稱帝,但司馬氏建立的統一王朝其實就是曹操打下的基業,曹操對於晉朝來說就相當於努爾哈赤之於清朝,所以曹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真英雄。
又黑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哥就笑了,在那種亂世,劉備、孫家、袁紹等等各路諸侯誰TM不是漢賊???誰是真心為漢獻帝效忠的忠臣?豈非個個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想分一杯羹想稱王稱帝的野心家,誰比誰乾淨?——哥前面就說過,封建時代的割據各方沒有誰天生就是正統叛賊,割據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而且在他們的立場上看他們自己都是代表正義的一方(這就是政治,懂?當然最終的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所以勝利者成了最終的「正義者」 失敗者成了叛亂的「匪寇」。
。
。
但是我想問:蜀漢
東吳等集團又有什麼資格說曹操集團是漢賊?他們自己也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嘛,都是分天下的豺狼虎豹之一啊,而且最終都失敗了,好歹還是曹操打下基業的那一方最終獲勝了,真要嚴格論起來,蜀漢和東吳他們才是匪寇吧?——所以「漢賊論」非常滑稽)。
曹操的形象應該是正面的,是一個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這才是真正的全才,諸葛亮那種靠吹捧上位的山寨全才算毛),是三國時期綜合素養最高的第一人。
2、劉備——被黑指數9
很奇怪啊,按理說三國演義明明是以劉備集團為正統方,為什麼劉備還成了被黑得最慘的第二人???因為經過三國演義一渲染,「劉備就會哭,他的江山成了哭出來的,是個只會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可憐蟲,是生生抱著諸葛亮的大腿上位的幸運兒」——劉備要是知道估計能被氣活過來。
。
。
曹操說過「天下英雄,使君與操耳」!能被曹操這種三國第一人看重的人會沒有點真本事???其實嚴格來說劉備比曹操都難能可貴,因為劉備的起點低啊,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治細小兒一步步混起來會有多麼艱難爾等能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嗎?曹操孫權好歹還有家族勢力可依,劉備有什麼?只有一個不知道真假的「皇叔」空名頭,所以很多人看不起劉備說他是個成天招搖撞騙到處投靠的騙子混混偽善家,但他那樣一窮二百的出身剛開始不那樣做怎麼可能起步?只能說明他能屈能伸,能忍人所不能忍。
劉備當然不會是一無是處,他雖然沒有曹操的軍事才華和文學造詣,但他是一個非常高明的政客,有大局意識 非常善於政治上的權術和對人心的掌控,對於一個封建政治家來說,這其實就足夠了。
而且他個性上百折不撓、屢敗屢戰,從不輕易被失敗打倒,這也是他能夠成功的性格因素。
所以劉備是一個天生就適合自己開公司當老總的人,他有天生的領袖素養。
至於諸葛亮對他的幫助其實並不大,或者這樣說,諸葛亮對他的幫助不是在身前而是死後,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幫劉備的後人守了幾十年江山而且沒有篡奪帝位——這才是諸葛對劉備主要的貢獻和幫助。
至於劉備拿下西蜀和荊州形成三分之勢管諸葛亮毛事?爾等也沒必要神話什麼「隆中對」,三顧茅廬真假先不說其實那個策論本身也並不神秘,沮授、魯肅等人都提出過,而且哥相信很多三國謀士稍微有點水平的都能想到這一層,劉備也是一個久經磨練
有政治頭腦和大局觀的人,他會一點想不到???當北邊有曹操
東吳有孫權的情況下他難道不知道只有西邊的劉表劉璋最好對付最有可能成為他的根據地(因為根本已經沒有選擇了)?他腦殘嗎還需要諸葛亮一指點他才能茅塞頓開的樣子?呵呵,簡直荒唐。
即便他真的問過諸葛這個問題,也不過是為了一方面看看諸葛到底有沒有真見識,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想法加一道保險認證罷了。
可能當諸葛亮也這樣說以後,劉備就拿定了自己心中的主意,打下西邊作為根據地。
。
。
但是在劉備打下西邊和其他征伐中他並沒有帶著諸葛亮在身邊(劉備的生涯勝率雖然不高但貴在都是自己親自帶兵出戰,所以他的江山實打實自己打出來的,諸葛亮從來不是什麼軍師,也不存在對他言聽計從),劉備出征多帶法正,諸葛則主要留在後方管理後勤民政以及糧草輜重【都知道劉備善於識人用人,他為什麼這樣安排就足以說明諸葛亮是一個治理內政的相才類似於蕭何而非張良那樣的戰略謀士,所以劉備用諸葛是用在後勤內政,自己帶法正等人出征討伐】。
可以說劉備的江山是靠他自己屢敗屢戰不折不撓的精神、天生的政治頭腦心機和領袖素質,通過不懈努力換來的,不是哭出來更不是諸葛賜予他的,懂?
至於赤壁之戰也有水分,歷史說法不一,可能並沒有演義中描寫的那麼精彩,而且那一戰就算真有,主要功勞也應該計在東吳和周瑜頭上,劉備方只是借力打力保存了自己日後圖謀西進的可能性,就更沒有諸葛亮太多事情了(最多也就是被劉備派去傳傳話,拉拉關係聯絡下感情,雙方正常的外交往來吧)。
有些幼稚的痴迷於演義故事的廝總愛說「沒有諸葛亮劉備什麼都不是」,呵呵,我們反過來「沒有劉備,諸葛亮又是個什麼東西?孤芳自賞隱居鄉里的鄉巴佬一個,永遠沒有機會登上歷史舞台永遠不會有後人知道他的存在,更不會有今日之民間地位。
但即便沒有諸葛亮,劉備依然可以三分天下(因為當時的大勢已經是那樣了,難道你指望西邊的劉表劉璋那種庸才可以頂得住除了西去已經別無選擇的劉備?【所以到底是誰在抱大腿,這麼明顯的因果關係爾等真就不懂嗎?】),只不過他死後蜀漢可能會滅得更早,因為沒有諸葛亮幫他兒子擦屁股了嘛。
」
3、周瑜——被黑指數8
在三國演義里絲毫看不出周瑜有多牛逼,因為處處都輸給諸葛亮(連赤壁之戰的首功都生生安在了諸葛頭上,實際關他毛事?很明顯就是為了拔高諸葛而刻意渲染嘛),但真實的周瑜真的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整個三國,單純軍事才能可能只有周瑜能跟曹操相提並論,不知道爆出諸葛亮多少條馬路。
4、司馬懿——被黑指數8
作為三國時期最後的BOSS和成功者,也成了拔高諸葛亮的犧牲品。
還什麼「死諸葛能走生仲達」,哥也是呵呵了。
逗筆羅貫中,真有必要這樣黑司馬懿嗎?就算司馬家族不忠篡權了,但在亂世只要有勢力和機會誰不想篡權自己當皇帝?司馬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有必要因為這個就黑司馬集團嗎?隋文帝楊堅——《影響世界進程100人》中都能入選的7個中國人之一,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同樣是一個偽善的野心家篡權者,但只要能成功歷史評價都應該是正面的,憑什麼到了司馬懿這裡就成了奸臣叛臣代表了?根據成王敗寇的定律,人家司馬懿才該是代表正統和正義的一方好吧?諸葛亮那是沽名釣譽、窮兵黷武、不識時務,是終歸會失敗的一方。
所以哥覺得司馬是一個比諸葛更加高明的政治家,軍事駕馭上也更強一些。
5、魯肅——被黑指數7
三國演義還有一個特別稚嫩的地方就是喜歡把人物「臉譜化固定化」,就是說在人物個性設置上總是顯得過於單一死板生硬,每個人仿佛都只能有一個固定的樣子(完全忽視了人性的多樣性和多變性),曹操永遠就是奸詐的臉譜,劉備永遠都是哭哭啼啼的一副死樣子,魯肅永遠都是憨厚的老實人。
。
。
反正諸葛亮想怎麼耍這些人就怎麼耍,呵呵。
簡直笑死個人。
魯肅是厚道但不是傻,拜託。
魯肅同樣是一個非常傑出和有遠見的政治家,其大局觀和能力根本不在諸葛之下,甚至比諸葛更早就看出了三分天下之勢。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僅僅只是一個老實八角沒有心計的人?一個老實巴交沒有心計的人如何可以統帥千軍萬馬做到一方大都督?所以三國演義對人物個性的塑造簡直單一到膚淺,跟小孩過家家無疑,難道老羅就不知道人性應該是飽滿和複雜多樣的,魯肅的性格只是相對有比較厚道的一面,但絕不是任由諸葛那廝戲弄的傻子和「老實人」。
諸葛的智商還沒有高到那種程度。
6、魏延——被黑指數6
魏延的確有些反覆,但在亂世也都是為了生存,誰不想遇到更好的明主更好的發揮環境?但憑這個說人家腦有反骨也是醉了。
我看是諸葛腦子少根筋,魏延就算後面真反了也是被諸葛亮逼反的。
蜀國人才本就不多,諸葛亮還總是排擠魏延,也不知道是不是嫉妒人家的才華,因為魏延的軍事才能的確遠在諸葛之上(奇襲子午谷就是最好的證明,諸葛亮真的只適合搞後勤,打仗就知道一板一眼打陣地
完全不知道兵無常態的靈活運用),而且當時西蜀真正能威脅到諸葛地位的人才好像也只有魏延(因為魏延有勇有謀,又是統兵之人)。
大致就這些吧,因此哥對於三國【英雄榜】有一個最終的排名:
1、曹操
2、劉備
3、司馬懿
4、周瑜、孫權
6、諸葛
7、魯肅
僅此7人可算英雄,純粹的武將和謀士就沒資格排進來了。
(哥其實一直都承認諸葛是個人才 主要是治理內政的相才 也有讀書人的品行操守至少沒有取代後主,但被後世統治者、演義和民間傳說拔的太高了,簡直離譜)
哥還算喜歡三國的人物,但哥不喜歡《三國演義》這本「偶像小說」或「民間故事薈萃」,很不喜歡、
看到有人問郭嘉,而且一直很多人喜歡比較諸葛亮和郭嘉誰厲害,哥的觀點是這樣的:
諸葛亮=蕭何那樣的宰相之才,屬於實幹家
郭嘉=張良那樣的軍師智囊,屬於戰略家
(戰略家是定方向的人,相當於黨委的主要領導;實幹家是具體落實的人,相當於政府首腦)
從智慧上講,戰略家高於實幹家
從貢獻上講:實幹家卻未必低於戰略家,懂?(除非那個戰略家是主公級的一把手,如果只是主公身邊的謀士級戰略家就真的未必有具體落實的宰相貢獻大了。
)
所以作為戰略家的張良肯定比實幹家蕭何高明,但蕭何才被公認為大漢建國的第一功臣,就因為對於戰爭來說,在後方具體落實糧草輜重的人可能比在前方出謀劃策的軍事謀士某種程度上要重要,畢竟糧草是一切的基礎嘛。
而諸葛亮之於劉備正是乾的後勤內政,跟蕭何的活兒一模一樣。
而郭嘉卻乾的是張良的活兒。
你要問兩人誰更高明?無疑是郭靖,但你問誰實質貢獻更大,那還是諸葛亮(更何況郭嘉死得早,諸葛在劉備死後獨掌一國,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力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再換一個角度,比較下:政治家和軍事家
很多廝有一個誤區,他們總認為帶兵打仗才算是真本事和才華,其實會權謀之術
會收攬人心治理內政同樣是一種才華,只不過前者是軍事家必備的才會,後者是政治家必備的才華,但歸根結底,政治家領導軍事家,懂?就是說政治家決定打不打仗,軍事家決定怎麼打仗。
。
。
至於說出將入相的軍政全才有沒有?當然也有,但那畢竟是少數【比如曹操、趙匡胤、李世民、朱元璋等等一些著名的開國帝王才可以算政治家+軍事家】,至少諸葛亮不是,郭嘉也沒有過治理內政方面的貢獻。
所以諸葛亮就是單一的政治家,郭嘉算是軍事家,對於任何一個政權來說,軍事都只是政治的激烈表現,是為政治服務的,懂?
所以,從戰略(包括軍事)的角度,郭嘉更加高明;但論實際貢獻,諸葛亮之於蜀漢比郭嘉之於曹魏要重要太多太多,所以哥認為諸葛可以算是三國7大英雄之一,而郭嘉還遠算不上。
(聰明和實際貢獻值是兩個概念)
三國十大頂級文臣誰主沉浮!誰可堪稱第一?(上篇)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終而三分天下,一時多少英雄豪傑!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那是一個人傑鬼雄輩出的時代,手握雄兵,爾虞我詐,陰謀陽明,群雄並起,逐鹿天下!為後世留下了經典的歷史盛宴,莜莜青...
看三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唯此十人,服不服?
正所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時間退回到東漢末年,三國紛亂的時代,這段歷史想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再加上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更是給人們形象地展示了那個英雄輩出、戰馬嘶...
三國中實力最強的六大謀臣,東吳僅一人上榜,第二成最大贏家!
在三國時期,群雄並起,各個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紛紛建功立業,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因為謀臣從來就是一個國家成功的關鍵的因素,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小編心中三國謀臣的排名(僅限前六)。六.荀彧
《三國演義》中被黑的最慘的十個人,劉備因一事上榜,第一無懸念
三國故事之所以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功不可沒。《三國演義》的文學成就不必多言,為我們描繪出多少個英雄形象和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但因為種種原因,有些人物在演義和正史中的形象差別很大...
《三國演義》裡面的這幾個人和真實的歷史反差太大了?
在演義里,曹仁簡直是個二五眼。列八門金鎖陣攻劉備,卻被徐庶識破,大敗而回;率軍進入新野,卻被諸葛亮火攻,再次大敗而回;赤壁之後守南郡,與周瑜對峙,卻是靠了曹操的遺計,才擊退吳軍;關羽攻樊城水淹七...
「虎嘯龍吟」怎麼樣的司馬懿能與諸葛亮爭鋒?
最近《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可謂是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熱浪,這部劇是由張永新執導,吳秀波、王洛勇、劉濤、張鈞甯等主演的一部講述三國中後期任曹魏大都督的司馬懿的一生。
將有五德:三國歷史上有誰真正做到了智、信、仁、勇、嚴?
《孫子兵法》提出了一個關於為將之道的概念,那就是「將有五德:智、信、仁、勇、嚴」。古今中外的不少軍事家都對這一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而民間不少軍事愛好者更是對這一話題津津樂道。這不禁讓老外...
演義,演義!為三國演義背鍋的十大人物
喜歡三國這段歷史的朋友,肯定都看過《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尤其是三國演義,成功的將三國各個時期的猛將謀臣刻畫的深入人心,成為每個熱血青年的心中烙印。然後,《三國演義》畢竟是文化小說,有過度的渲...
三國謀士綜合實力排行榜,周瑜竟未進前3
大家都熟讀三國演義,三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亮點的戰爭最多並且最有亮點的朝代之一,三國有很多經典的戰役,有的以少勝多,兵精則靈,像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有的屢出奇謀,一戰定乾坤,像呂蒙白衣襲荊州,...
諸葛亮足智多謀,為何不能助劉備一統天下?毛主席一語道破
俗話說老不讀三國,怕越老越讀越成精!少不讀水滸,怕年少衝動惹事!《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我國民眾喜愛。羅貫中生於元朝,活躍在明朝,當時我國軍事及小說早已成熟,為羅貫中寫《三國演義...
三國時期,哪個人物在演義與正史中反差最大?
三國時期,囊括了黃巾起義、群雄割據、三足鼎立和三分歸晉等時期,各路英雄更是輪番上場,很多都是各領風騷沒幾年,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更多的是通過《三國演義》去了解那段歷史。既然是演義,出於故事情節的...
郭嘉、周瑜、諸葛亮!誰是三國第一謀士?
在小說《三國演義》和翻拍出的各種電視劇的影響下,很多人對三國時期謀士的運籌帷幄非常的敬佩。諸葛亮、周瑜、郭嘉無不是那個時期最為出色的謀士,那麼這三人究竟誰能夠稱為三國第一謀士那?
諸葛亮真的是像陳壽所言,善內政,而不善軍事嗎?
談完內政,讓我們看一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成就究竟如何。是不是陳壽所述的「將略非其所長」。1、三分天下與大意失荊州,典型「天才的戰略,愚蠢的執行」很多喜歡三國的朋友們,對諸葛亮三分天下策略是否是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