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做了件大事,被罵了千年,其實一點錯都沒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當劉備跨阻荊益取得漢中的時候,天下差不多隻剩曹劉孫三家了,可有肯定的是:三家之中,曹操最強、劉備其次、孫權最弱。
憑藉孫策打下來的老底子,基本上也就停留在群雄割據的階段,雖然經過赤壁鏖兵和奪取三郡的戰鬥,東吳實力有所增強,但這個強只是相對的。
只有曹操的強是絕對的,而劉備的強則正在膨脹。
在這種形式下,東吳必須有所突破,才不至於被曹劉兩家邊緣化,而這中間最直接而快捷的辦法就是奪取荊州,至於孫劉聯盟的重要性,這主要是劉備該考慮的問題,如果孫權被一紙盟書捆住了手腳,只能表明他的幼稚。
既然說孫劉聯盟主要是該劉備考慮的問題,為什麼當初孫劉兩家要結盟呢?這應該是形勢變遷,在曹操一心想一統江南的時候,就算孫權一時可以自保,劉備也會被曹操吃掉,如果曹操在荊州建立了穩固的統治,東吳的滅亡是遲早的事,所以孫權不能不聯合劉備。
很顯然,這個聯盟對劉備的好處更多,所以維繫聯盟的工作主要該劉備來做。
至於魯肅所作的,只能是當時形勢所逼,並非是吃裡爬外,胳膊肘拐向了劉備一方。
依靠孫劉聯盟,劉備以荊州為基地取得了益州,這塊地盤就算和完整的荊州相比也不算小。
別怪孫權眼紅,在沒有益州之前,劉備只能給他當小弟,得了益州過後,眼看著這個地位就要倒過來了。
所以孫權要爭荊州,所謂乘虛而入嘛,誰讓劉備為了益州把荊州抽空了呢,既然得到了那麼大塊地方,也該給隔壁鄰居點甜頭,俗話說得好:「拿槍打鳥,見者有份」,你劉備別光顧了自己享受,益州太遠我分不了,荊州總該給那麼點。
當然孫權之所以敢動手腳和現在的大局也有關係,曹操剛南下那會,孫權還有巨大的恐懼心理,就算是赤壁之戰取得了勝利,可接下來的江陵之戰還是讓孫權最崇拜的周瑜間接丟掉了性命,所以那時聯合劉備是孫權的必選題。
但幾年過後,孫權和曹操在東線過了幾招,雖然好像抵抗起來有點辛苦,畢竟發現曹操也難得輕易衝過大江,所以維護聯盟的決心沒有那麼大了。
再加上呂蒙煽風點火,說孫權北上徐州是不可能的,江東水師在旱地絕不是曹操對手,所以眼睛必須盯著荊州,眼看著劉備生意越做越大,偷襲荊州就成了孫權的唯一選擇。
要想獲得就必須付出,得罪劉備可不是好玩的,所以孫權才會選擇向曹操納貢,那畢竟是名義上的付出,只要獲得了荊州,利益顯然更大,這就像一個商人,只要賺錢,哪怕叫別人爺爺也在所不惜。
也許蜀漢的決策層看到了東吳的決心但沒有辦法阻止,也許是看到了東吳的決心但沒有看到東吳的機會,也許他們根本沒看得那麼嚴重,反正到最後,荊州基本上還是落入了東吳之手,有了整個長江中下游的地盤,雖然不足以和曹操一分高下,畢竟迴旋的餘地大得多了,可以利用的資源也更富裕了,所以孫權這個戰略還是對的。
對是對了,可惜嚴重打擊了劉備剛剛積累的氣焰,造就了一個志大才疏的邊陲小國,後來諸葛亮為無米之炊,博得了後世不少的同情,如果不是荊州事變,估計劉備集團和曹操方還有得一打,畢竟劉備集團中富集了一大批陸戰的高手——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魏延,如果這些人能夠有效利用幾年,不說一定能打敗曹操,至少也得讓曹操頭風加劇。
可惜啊,可惜……站在劉備集團的角度,只能詛咒孫權的不合時宜,只能檢討政策的過失,站在孫吳集團的角度嘛,幾乎可以說,除開孫策的進軍江東外,就數奪取荊州的決策最正確了。
關羽丟掉荊州只是因為大意?
看《三國演義》最不忍看到的是第76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這一回里蜀漢五虎上將之首英勇無敵的關羽不僅丟掉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自身性命也賠進去了,可以說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而且失荊州對...
蜀漢風雲事件8——失荊州
荊州之重,在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人口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三國必爭戰略要地,荊州對於蜀漢集團的重要性,那更不必說,有它才有隆中對,沒有,從此蜀漢無力回天。換而言之,荊州也像燙手的山芋,換誰,都不...
蜀失龐統,魏失郭嘉,吳失周瑜,哪個影響最大?
認為周瑜>龐統>郭嘉以及龐統>周瑜>郭嘉的觀點均有其依據,但個人更偏向周瑜>龐統>郭嘉的觀點。175~210 三國時期軍事家。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出身士族。少年時與遷居舒縣的孫...
最先提出「三分天下」的並非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學過中學出師表的人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問計諸葛亮,誕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為劉備謀劃,先立足三分天下,再圖一統天下。劉備之後的發展也是按照諸葛亮這個戰略方針在實施,然而歷史上最早提出三分...
孫權嫁妹給劉備,沒換來劉備的保護,還引來了曹操的四十萬大軍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處於蜜月期。這期間,雙方合力攻打南郡;孫權嫁妹給劉備;孫權借荊州(南郡治所江陵)給劉備,曹操想用兵都無處下手。孫權乾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借荊州,從此劉備扼住長江咽喉,孫權不可...
孫策為什麼只被追諡長沙桓王,而沒有被追封帝號?暴露真實的孫權
提起小霸王孫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年僅十七歲的時候,父親孫堅就去世了,不過他沒有迷茫,而是在安頓好自己的家小之後,投奔了袁術。之後他又從袁術手中要回了父親的舊部,並借出征之名,打下了自己的...
歷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周瑜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嘵。但人們所知嘵的這個周瑜與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判若兩人。《三國演義》中的周瑜也即廣為人知的周瑜是一個風流倜儻、有些才幹,但心胸狹窄,總想算計諸葛亮卻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
曹操人生的三大臭棋,否則坐擁天下
曹操,沛國譙縣人,從中平六年陳留起兵開始到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一生征戰三十餘年,最終統一了中國北方,長江秦嶺以北皆屬魏地。但是在曹操死後近六十年後北方才統一了南方,在曹操轉戰南北三十餘年之中難道歷...
倘若周瑜沒有英年早逝,能否實現二分天下的目標?
在三國歷史上,多數英雄的英年早逝,讓世人留下了無盡的唏噓和遺憾。比如曹操的謀士郭嘉,江東小霸王孫策等。不過,在筆者看來,英年早逝的周瑜,不僅讓人感到惋惜,還因為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從而遭到...
解析三國東吳孫權心腹魯肅的才能如何
魯肅是東漢末年東吳的戰略家和外交家,可以說魯肅是非常具備戰略眼光的,魯肅幼年喪父,是由祖母撫養長大的,魯肅出身士族家庭,家裡比較富裕,生的身材魁梧,生性豪爽,並且仗義疏財,在鄉中具有非常不錯的名...
孫權為什麼要襲殺關羽,什麼仇什麼冤?
主要還是因為這時候的劉備已經超越曹操,成了孫權集團的最大威脅。就在這年,劉備奪取了漢中,上庸,占領了整個長江上游,關羽又在荊州大敗曹操,圍困襄樊。真的等到關羽奪取襄樊,長江上游中游水道將被貫通,...
東吳第一大功臣,險些提前統一三國,可惜天命難為?還是天妒英才
三國中的吳國,它的基礎是江東六郡,應該說是最早得到開創的。但從孫策開創以來,領土一直都是江東地區,最多不過多了半個荊州。怪他的繼任者孫權能力不足?其實東吳有機會讓三國鼎立的時代不會到來,國家提前...
關於荊州,關於孫權背盟
吳蜀兩國弱也就算了,為了一個荊州拼的你死我活,曹魏那邊看戲看的賊開心。兩農民打起來了,地主能不贏?造成這結果的無非是因為荊州,對於荊州歸屬問題,劉備得荊州可從漢中荊州兩路出兵,對卻得天下有很大...
正史中真實的周瑜到底什麼樣?他是怎麼死的?他有什麼本事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在赤壁之戰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其實,這是小說杜撰,正史中的周瑜根本不是這樣,更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北宋詩人蘇東坡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為我們描述了周瑜...
比諸葛亮還早提出天下三分的魯肅,為什麼處處維護劉備集團?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人一直是以一個老好人的形象出現,諸葛亮代表劉備與孫權結盟,再三叮囑諸葛亮如何才能說服孫權;赤壁之戰時多次阻止周瑜謀害諸葛亮;劉備奪取益州後,來回奔走討要荊州,卻一地不得。腦補這樣...
擁有頂級戰略家的劉備集團為何迅速敗亡?外交實在太過拙劣
我們都知道,官渡之戰即將拉開帷幕時,劉備藉口要聯合黃巾殘黨、擾亂曹操後方去了汝南,脫離了袁紹。後來,曹操進攻汝南,劉備投奔荊州劉表。正是在這裡,發生了「髀肉之嘆」的故事,講的是劉表宴請劉備,劉備...
蜀失龐統,魏失郭嘉,吳失周瑜,哪個對國勢走向影響最大?
三國時群英薈萃,各方豪傑都是不世之才,但總有一些英傑天不假年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而其中不乏一些,對國運影響極大者,譬如:曹魏失郭嘉、東吳失周瑜、蜀漢失龐統。但小縱卻一直有一個困惑,如果拿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