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不喜歡他,還一句話差點把他嚇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00年,孫策去世。
臨終前,孫策對孫權說:「對外的事務無法決斷,要問周瑜;對內的事務無法決斷,要問張昭。
」
孫權唯唯。
孫策還對張昭說:「若孫權不稱職,先生便自取之。
」
他闔然長逝,孫權哭成了淚人。
張昭作為三國時期第一個託孤重臣,對孫權說:「現在天下大亂,群雄虎視眈眈,不是哭泣的時候!」言訖扶孫權上馬,檢閱部隊,群臣知道東吳有了新君主,人心安定,孫權坐穩了君位。
說到這裡,大家都覺得張昭作為一個元老,該是國之棟樑,誰能想到29年後,孫權竟差點把張昭嚇死呢!
公元208年,曹操南犯,劍指江東。
吳地自孫權以下莫不人心惶惶,或主戰,或主降。
主降派,以張昭為首,言曹公威嚴,誠不可與爭鋒,舉州以降,或可全命。
然孫權意氣凌厲,誓與曹操不兩立。
赤壁一戰,大破曹軍,威震天下。
公元222年,孫權受曹丕冊封,晉位吳王,建吳國。
眾人皆認為張昭當為丞相,然最終孫權任孫邵為丞相。
孫邵此人,名不見經傳,史籍所載相關事件不足二百字。
不知張公當時作何感想!
孫邵死後,眾人皆推張昭,孫權道:「丞相事務繁雜,張公剛烈,向我建言,一旦不從,將起嫌隙,對他不好。
」
從此張昭再無做丞相的機會。
公元229年,孫權正史登基稱帝,大排筵席宴請群臣。
百官慶賀後,張昭剛準備讚頌孫權,還沒張嘴,孫權便道:「張公您就免了吧!當初如果聽您的話去投降曹操,我現在恐怕在要飯吧!」
張昭慚愧無以復加,伏於地上,冷汗直流,嚇了個半死!
孫權作為一代英雄,如何這般記仇?二十年前的事情,如今還拿來數落張昭!
此言差矣!
張昭此人,雖然名高望重,然而其才能難以匹配。
張昭是人才,但絕沒有想像中那麼卓越。
然而其名聲遠播,常使其沾沾然,自以為託孤重臣,動不動就發脾氣。
領導最喜歡的是有能力沒脾氣的人,哪怕有能力有脾氣的人,最不喜歡的就是沒能力還有脾氣的。
張昭就是後者。
從赤壁之戰的戰略失誤就可以看出,張昭有些能力的確配不上他的名聲。
當時的名士禰衡也說:「張昭確實有點能力,吳地人就叫他仲父。
但他卻沒有天分,所以只能在會稽這裡出出名罷了。
然而就是這樣的人,每次在孫權犯錯時,便大聲數落,動不動搬出過世的太夫人和孫策來教訓孫權。
何況孫策還允許張昭「自取之」,雖然張昭不敢拿這句話說事,但在孫權心裡終究是個疙瘩。
教訓也罷,只是教訓不成時,還要耍脾氣。
有一次孫權犯了錯後,當初勸阻孫權的張昭大怒,罷工回家。
孫權路過張昭家,請他出來,稱病不起。
孫權怒,在門口放火,張昭把家門關得更緊。
孫權無奈,滅火,在門口反思。
過了許久,張昭的孩子們把張昭扶起來,陪孫權回宮,孫權再三檢討,方才得到張昭原諒。
讀到這裡,連晉人習鑿齒都忍不住怒道:「張昭簡直不把自己當做臣子!你不為君主彌補過失,反倒罷工,把過錯歸咎於君主,大逆!」
所以,張昭之不受重用,理所當然。
孫權從頭到尾都沒有感受過張昭有為他考慮,而是一直在率性而為,還一直要孫權將就於他。
試問這樣的大臣,有哪個君主會喜歡呢!
東吳政權特點之一,為什麼唯獨它沒有發生「虛君實相」
三國是個權力大變動時期,幾番爭奪之後,三足鼎立!三個政權實際上有四個領導人: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領導人實際就意味著權力歸屬人。北魏政權第一人無疑是曹操,他是丞相,狹天子的丞相;西蜀政權前期...
三國時期真正一流的政治家,只有以下六位,其餘都是浮雲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盪氣迴腸、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家,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政治高峰。所謂政治家,指那些在長期的政治實踐中湧現出來的具有一定政治遠見和政治才幹...
孫策的託孤大臣為何當不上丞相
帝王死的時候,因為繼位者年幼,往往會讓一些信得過有能力的大臣輔佐這個繼位者,這就是所謂的託孤大臣。三國時期,三國都有一個這樣的大臣,東吳的張昭和周瑜就是孫權留給弟弟孫權的託孤大臣。又因為周瑜早...
周瑜擊敗曹操百萬大軍不久後就死了:孫權身邊的人為何都沒好下場
在三國的歷史上,前期的孫權可以說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比如他支持周瑜聯合劉備、諸葛亮抗擊曹操的水陸大軍,最終保衛了江東的安全,在比如說,他曾經還率軍攻打合肥等等。可以看出孫權還是比較有作為的。
張昭為什麼不能當丞相,原因值得深思!
公元200年,孫策終於平定了江東,為東吳立國奠定了基業。正當他躊躇滿志地鞏固和拓展勝利成果時,卻不幸遭遇刺客重創。臨終前,他把弟弟孫權託付給長史張昭輔佐。張昭不負重託,「率群僚立而輔之。上表漢室...
孫權一句話嚇得七十四歲的張昭伏地流汗:這一點他還真不如劉阿斗
三國時期有兩個半「託孤重臣」,但是命運卻截然不同,而看這兩個半託孤重臣的命運似乎能得出一個結論:劉禪在某些地方比曹操和孫權都做得好。這兩個半託孤重臣,分別是郭嘉、張昭、諸葛亮。因為郭嘉雖然被曹...
赤壁大戰後,孫權為什麼沒有找主降的張昭秋後算帳?
張昭,東吳重臣,也是孫策孫權手下非常重要的一位謀士。孫策創業初期,寄居於袁術手下,而袁術對孫策處處防範,孫策大失所望,借討伐橫江之際,度過長江,自此,開始在江東四處征伐,最終創立了東吳大業。在平...
我看《三國演義》中的「張昭」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三國時期張昭在吳國的份量。《三國志·吳書·張昭傳》記載:「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這段話不難理解,也...
東吳開國第一丞相,默默無聞,為什麼不是大名鼎鼎的張昭?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東吳是孫堅和孫策打下來,孫權坐上去的。孫策死後的時候,把自己的弟弟推了上來,並且將自己的弟弟託付給周瑜和張昭。而周瑜和張昭基本是孫策的鐵桿,幫助孫策打下江東,也是孫策的託...
三國時不止諸葛亮握有「君可自取」的最高政治遺囑,還有他
本文是【大鵬說《通鑑》之79】三國時期的託孤,最著名的莫過於劉備在白帝城對諸葛亮的生死相托。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被陸遜在夷陵一把火燒得大敗而歸的劉備,無顏回成都見蜀漢父老,最終在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