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為何孫劉聯軍未能完成對曹軍大規模的戰略追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話說,東漢建安12年,曹操北定烏丸,剿滅袁氏,一時春風得意,北中國盡屬曹氏。
東漢建安13年初,曹操還於鄴,開挖玄武池,大肆訓練水師,南征之意已然明朗。
同年六月,曹操晉丞相位。
七月,曹操開始南征。
九月,曹操軍至新野,劉琮望風而降,皇叔無奈敗走夏口。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
聞先主已過,曹公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坂。
(《三國志 先主傳》) 在長坂皇叔徹底被曹操擊潰,幾乎全部的人馬和輜重都損失了】
但是天不絕人。
皇叔與魯肅在當陽相遇,遂孫劉聯合的共識初步達成。
皇叔到夏口,馬上派諸葛亮去見孫權談聯盟抗曹的事情。
孫權在魯肅,周瑜的支持下決意抗曹。
孫劉聯盟結成。
建安13年12月,曹操至赤壁。
曹軍在江北,孫劉聯軍駐江南。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
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
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先主與吳軍水路並進,追至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
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
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備,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樂進守襄陽。
(《三國志 吳書 吳主傳》)
是歲,又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烏林,圍曹仁於南郡。
(《吳書 呂蒙傳》)
與周瑜為左右督,破曹公於烏林,又進攻南郡,走曹仁。
(《吳書 程普傳》)
建安中,隨周瑜據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
(《吳書 黃蓋傳》)
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
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備與瑜等復共追。
(《吳書 周瑜傳》)
以上皆是赤壁之戰里主要人物傳記的摘錄。
《魏書 武帝紀》里不曾提到「吳軍」,只談到「與備戰」。
但是綜合看來,赤壁之戰吳軍出力最多,皇叔基本是看看而已。
《江表傳》里也記載,周瑜東來,劉備去見他,以表示結盟的誠意。
劉備問周瑜:「有多少人馬?」周瑜回答:「3萬。
」劉備嫌少,周瑜說:「3萬足夠,劉豫州看我如何破曹!」(雖然《江表傳》是吳人專美之辭)。
可以肯定的是,赤壁之戰抗曹主力是東吳。
赤壁破曹的經過:大致就是,曹操水軍與東吳水軍初戰失利,遂全軍屯在江北,以鐵索連船,準備攻江南岸。
黃蓋建議由自己假降,然後出其不意用火攻,火燒連船。
周瑜採納黃蓋的計策,果然成功。
曹操連船以及江北大營皆被燒毀,加上北兵水土不服,軍營里早已大疫流行。
曹軍被突襲,加上疲憊交加的士兵不堪一戰,結果可想而知-全軍潰散,逃向江陵。
然後,周瑜軍,劉備軍同追曹操至南郡。
此時問題出現了,劉備軍真的有參加追擊嗎?蜀書里,除了《蜀書 先主傳》里有提到「追至南郡」,其他任何人的傳記里都沒有赤壁之戰之後追擊到南郡的戰鬥紀錄!結合《魏書
武帝紀》,曹操北回後,劉備遂有江南諸郡(即零陵,武陵,桂陽,長沙,江夏5郡,前4郡是戰得,江夏原本就在劉琦手裡)的說法,並上《江表傳》里周瑜的言語以及劉備的舉動--欲派關羽,張飛帶2000人馬助周瑜。
雖然最後周瑜也沒接受。
劉備軍當時總兵力是多少?從樊城撤出的關羽水軍加上劉琦在江夏的守軍,差不多2萬人左右。
如果劉備真的有心助周瑜戰曹操於赤壁,真的只願意派2000人參戰?當時,零陵,武陵,桂陽,長沙處於無序狀態。
劉表死,劉琮降,4郡只能遙受曹操這個大丞相的冊封。
但是曹操在赤壁戰敗,他們的靠山沒了,自己又沒守土的能力。
劉備集團怎麼會放過這塊肥肉呢!?很自然的,劉備軍主力一定是要用在平四郡上的。
接著,再回過頭來看吳軍,燒毀曹操水軍,消滅烏林曹操野戰軍只是野戰的勝利。
這只是周瑜戰略里的一環,不難想像,赤壁戰勝後,周瑜的目標自然就是荊州在江北的2郡!可是,孫權有自己的想法。
赤壁之戰,孫權授周瑜,程普約3萬人馬。
當時東吳總兵力是多少?我估計10萬左右。
赤壁戰勝後,周瑜西上爭江陵。
同時,「權自率眾圍合肥,使張昭攻九江之當塗。
」(《吳書
吳主傳》)。
但是張昭打了敗仗。
孫權也沒能得手,加上曹操北回前,派將張喜馳援合肥,孫權得知曹軍來援合肥,就退兵了!孫權方面的兵力肯定不會比周瑜方面少,估計在5萬左右(此後的夷陵之戰也一樣,孫權授陸迅5萬兵馬,自己領8萬居第二線)。
沒有任何紀錄可以證明,在周瑜西上打江陵的時候,孫權給過他兵力上的增援。
周瑜和曹仁在江陵差不多就耗了一年,最後江陵雖然拿下來了(曹仁主動撤至樊城),但是花去太多寶貴的時間,周瑜還負傷(真不小心)。
這樣一來,吳軍東西2線同時作戰的情況,東線無收穫;西線得江陵,算是有點成績。
(此後在劉備入川前,荊襄7郡,劉備占4郡,東吳占江夏郡和南郡的一部分,曹操占南陽郡和南郡的一部分。
此乃後話。
)
對於赤壁戰後的一點遐想:
如果孫權不去爭合肥(碧眼兒那點心思早讓曹操看破了,)趁赤壁戰勝之餘威,採取2個行動:
1.直接再派1-2萬兵增援周瑜。
戰江陵的時候,周瑜倒是派甘寧先去占領夷陵(大約一千人),曹仁分兵打甘寧(五千人左右),甘寧部險些被曹仁全滅,甘寧求救時,「諸將以兵少不足分」(《吳書 周瑜傳》)幸虧呂蒙說動周瑜幾乎傾本部兵馬救甘寧,這點充分表現江陵前線吳軍的兵力捉襟見肘。
2.派3萬人從夏口出發(問劉琦暫時借個港口用用應該不難),沿漢水直搗樊城。
劉備軍呢,幾乎不作保留的派出2萬人馬(荊南4郡是不會有什麼反常的情況發生的),沿長江東去,到江陵東北方登陸,配合周瑜攻城或是切斷曹仁撤至襄陽的退路(占領夷陵-當陽-麥城一線,以劉備2萬人馬完全可以做到),亦或更積極的直接配合沿漢水而來的孫權軍打襄陽和樊城。
這樣一來甚至可能兵發南陽郡,完全克復荊州……呵呵~這些都只能想像一下了~
綜上所述,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未能完成對曹軍大規模的戰略追擊的主要原因是:劉備,孫權,周瑜各打各的主意。
劉備不願在此戰里浪費自己有限的兵力,赤壁之戰後他的視線始終是放在荊南4郡上。
孫權似乎對自己期望過高,竟然東,西2線同時作戰,沒想到曹操敗而不亂,他的想法完全被曹操抓到,結果得到的戰果遠較他原先的設想來得「寒酸」。
周瑜一心只想為東吳獨占赤壁之功,無視劉備軍的存在,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說三國認證微信號:shuosanguo
每晚11點,一起來說說三國的那些事兒
面對五倍於己的強敵,甘寧有一個特殊舉動,穩定軍心並扭轉了戰局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甘寧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主人公是東吳名將甘寧。原文如下:
南郡之戰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原來此戰關羽跟曹仁就已經扛上了!
南郡之戰持續了一年多,雖然最終曹仁退走,但是三方對於此戰結果都不見特別詳細的記載,曹仁周瑜傳記里也只寫了曹仁跟周瑜戰後就退走,也沒有見曹仁大敗的描寫,以曹仁守城的氣概,斷然不會棄城而走的啊,那麼...
為什麼《三國志》有關「赤壁之戰」的各種記載存在很大差異?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漢末三國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戰爭之一,更是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最精彩的章節。但奇怪的是,《三國志》中卻有好幾種有關「赤壁之戰」的記載,而且各種記載之間的區別極大,...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源於瘟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將兵二十萬……奉國威靈,仗鉞征伐,……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
劉備的可惜,諸葛亮的無奈,周瑜的遺憾,諸葛亮和周瑜到底誰更強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國演義中為了襯托諸葛亮而出自周瑜的一句名言,但事實上小編認為,兩人其實都是頂級的人才,孰優孰劣其實在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計與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計中可以看出端倪。
三國時期最富盛名的一場戰爭,竟然有如此多的爭議!
若論三國時期最出名的一場戰役,非赤壁之戰莫屬。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
沒有「草船借箭」的諸葛亮,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是怎麼打的?
東漢末年,孫權和劉備聯軍在赤壁一帶大破曹操,曹操回去後,孫權和劉備各自奪取荊州的一部分,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案例。但是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在赤壁之戰...
周瑜:天大的冤枉!老子沒有火燒赤壁······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赤壁一戰,其實並不需要東風!
赤壁之戰只是曹滅劉的一個局部戰爭,但是產生的影響很深遠。第一點,曹操在赤壁之戰之後不再把追求國家統一當做第一要務了。赤壁的失敗,給了曹魏軍事集團當頭棒喝,同時也給北方一些面和心違的各個小集團一個...
為什麼說荊州是東吳借給劉備的?(下)夢三國英雄說
我們看看孫權真正的虛實:原來,孫權除了要與劉備聯軍,迎擊江陵方面的曹軍外,還要在北方前線的合肥地區與曹軍作戰。孫權攻合肥,是希望從曹操的主力中分散出一部分人馬,以減輕對赤壁一線的壓力。這一路,周...
幾十萬大軍 就這樣消失
戰爭日期:公元208年7月~12月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 曹操基本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