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周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吳名將第一數周瑜。

    漢建安三年(198),周瑜就追隨孫策坐鎮江東,轉戰三吳,攻必克,戰必勝。

這年他才二十四歲,人稱「周郎」。

    當時周瑜年齡不算年輕,東漢三國之際,二十歲上下帶兵打仗是常有的事,多見不怪。

十年後,當他神姿英發,破曹於烏林赤壁時,已三十四歲過而立之年,無論是軍事才識和政治手段,已可堪稱相當成熟、老到。

這時候,諸葛亮二十九歲,孫權二十七歲,陸遜二十六歲。

    周瑜處世穩健、辦事敏捷,非常注意政治信息和時局的變化,在曹操入荊州,擴並劉琮水軍,以船步兵二十萬,威脅江南時,力排多人迎降之議,作出正確分析和判斷:「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埸,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間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

又今盛寒,馬無藁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將軍擒操,宜在今日。

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最大的決心源於堅定的信心和正確的理念。

    當時東吳主要臣僚堅持主戰的,只有周瑜和魯肅。

他們是少數派。

    後人認為此才是赤壁之戰勝利的起因,有唐孫元晏《赤壁》詩為證:

    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

    曹公一戰奔波後,赤壁功傳萬古名。

    他們的話是關鍵,能使孫權動心,拔刀砍案角。

最後取得赤壁之戰的凱旋。

    周瑜對赤壁戰後的未來格局也看得相當準確,他和曹操都同樣認定劉備此人不可輕覷,是一世梟雄,終非池中物也,因此必須防患於未然,軟禁之;還作出一取荊州、二攻蜀並張魯漢中、三由襄陽以威脅曹操的三步可行性策略。

    周瑜也是取巴蜀為家、搞南北對峙的戰略大師。

可惜天不假年,三十六歲就死去了。

他是旅途辛勞,致使舊疾復發而喪命的。

    赤壁戰後,周瑜與劉備乘勝追趕曹操至南郡所在地江陵,與曹仁相持。

漢建安十四年(209)「瑜仁相守歲余,所殺傷甚眾。

仁委城走」(《三國志·吳書·孫權傳》)。

在此爭奪戰中,周瑜身先士卒,受有箭傷,「瑜親跨馬□消陣,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本傳)。

軍中雖有金瘡藥敷理,仍難治根本。

於是當由江陵匆匆赴建業孫權處商議新的戰略後,又匆匆趕回江陵,途經巴丘(今湖南嶽陽)就病死了。

    孫權得悉後,非常傷悲,舉行盛大的安葬儀式,本傳稱,「權素服舉哀,感動左右。

喪當還吳,又迎之蕪湖,眾事費度,一為供給」。

周瑜為南郡太守時的部屬功曹龐統,就是護送周瑜靈柩回吳的,「瑜卒,統送喪至吳,吳人多聞其名」(《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他是安葬在吳(今江蘇蘇州)的。

「墓在吳縣治東二里,無考」(《吳門表隱》卷四),唐陸廣微《吳地記》也同,且記有蘇州府城隍廟為周瑜故宅。

周瑜發跡後寄寓吳郡,故歸葬於此。

    但元明時期稗史、方誌等記載,長江中下游南北地區,竟有十處周瑜墓。

    民間還有周瑜墓在浙江富陽鸛山的傳說。

1993年筆者參加該地舉辦的三國東吳文化研討會時,還欣賞過富陽越劇團演出的周循掃墓故事。

    自元雜劇平話和《三國演義》出現後,周瑜在民間更有影響。

其一大標誌就是有多處墓葬;相反,據《太平寰宇記》所記錄的吳中多所周瑜廟卻湮沒了。

    周瑜有子女。

據《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兩男一女,女配太子登。

男循尚公主,拜騎都尉,有瑜風,早卒。

循弟胤,初封興業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

黃龍元年,封都鄉侯,後以罪徙廬陵郡」。

按,周瑜女嫁孫登,乃其死後十五年,「黃武四年(225),權為太子登聘周瑜女,秉守太常,迎妃於吳」(《三國志·吳書·程秉傳》)。

由此可知,周瑜死後,家族子弟定居吳郡(治今江蘇蘇州),蘇州周姓,或有系周瑜後裔。

周循所娶公主,即孫權步夫人長女魯班(大虎),後嫁全琮。

一說周瑜子孫後世居湖南益陽,益陽周姓多有自稱為周瑜後裔的,如作家周立波等稱是周瑜正宗子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塵封幾千年的歷史真相:周瑜之死

周瑜,三國早期最著名的人物。很多人得知周瑜,是被老羅的演義小說所吸引,如「既生瑜何生亮」。現在基於影視的傳播,周瑜這個「被氣死」的「氣量狹隘」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周瑜真的是這樣的人嗎?當然不是...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