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原來是這種人啊啊啊----第一回(轉)

文章推薦指數: 72 %
投票人數:11人

諸葛亮,在中國耳熟能詳,小說、民間傳說、影視作品,更是將諸葛亮「神化」了,孩童時代的我們是多麼崇拜那神一般的諸葛亮啊!後來通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呂思勉的《三國史話》、陳壽的《三國志》、《易中天品三國》的解釋之後,我才真切地感受到那個曾經的「神」已經幻滅,眼前的只是一位普通的歷史人物,有他的智慧,也有他的缺點,甚至因為他的缺點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歷史悲劇。

分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重要的不是糾結史書、小說中的情節和事件的真實性,而應當從眾多的事件中找出其必然的邏輯聯繫。

畢竟「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畢竟歷史有太多無法記載的內容,後人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想像去描述、修飾、改寫已經成為歷史的人物和事件,即便是事件經歷者,也很難客觀、全面地講述事件和評價人物,更何況是後人呢?但慶幸的是,再華麗的描述、修飾和改寫也改變不了事件的基本邏輯,在這些邏輯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物,或許更加真實可信。

《三國志》中是這樣敘述諸葛亮的身世:「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

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

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

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

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之信然。

顯然,諸葛亮的家庭屬於士人階層,簡單點說,士人階層在當時是以做官為目的的階層。

因而處於這個階層的人對所謂天下大勢基本都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魯肅當年給孫權的東吳版隆中對,如果拋開出發點來看,其實和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極其相似的。

這說明,持有類似認識的人,肯定不是一個兩個,只是諸葛亮和魯肅有機會完整地表達出來並得到執行而已。

從這個角度上講,隆中對與MBA課程一樣,會講的人很多,而教課的老師卻不一定能實際管理好企業。

這一點,在諸葛亮後來管理蜀國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證,後面慢慢講。

至於諸葛亮為何投奔劉備,眾所周知,那是因為諸葛亮認為劉備乃「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概括一下就是「四有」:有出身,有名望,有隊伍,有理想!其實諸葛亮還看重劉備的「三無」: 無謀士,無地盤,無戰略!因為劉備的「三無」正式諸葛亮可以去補充的。

要知道,有的因素是先天的,有的因素是後天,有的因素需要時間的積累,有的因素可以通過努力快速達成。

相比之下,曹操的父親是常侍曹騰的養子:出身不好,「挾天子以令諸侯」:名聲不好,當時屬於,是「漢賊」,這些劣勢是無法改變的,而自恃甚高的諸葛亮,怎麼可能給出身不好、名聲不好的曹操效力呢?況且曹操手下謀士如雲,與賈詡、郭嘉、程昱這樣牛逼的謀士在一起,真的很難出頭。

雖然孫權僅僅是出身不如劉備,但那邊有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更重要的是有像周瑜這樣的人物,讓諸葛亮輔佐孫權,也肯定有心理障礙。

而劉表、劉璋,雖然有出身,但卻沒有理想,周星馳有句名言:「做人如果沒有理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諸葛亮不想跟著鹹魚混。

所以說,劉備對諸葛亮而言是最佳的選擇,無論是因為劉備缺少得力的謀士,還是劉備在「三顧茅廬」時表現出來的敬意,都說明劉備必然會很看重諸葛亮,而諸葛亮的隆中則形成了劉備的戰略思想。

就是說,諸葛亮可以幫助劉備解決的「三無」問題!可惜的是,劉備既得了臥龍諸葛亮,後來也得了鳳雛龐統,依舊沒能得天下。

看來,真正的管理人才必須從實踐中來,理論上的高手往往在實戰中的成績不好看。

諸葛亮的出身不錯,自身能力也確實不錯,還「容貌甚偉」,對當前局勢有相當的認識,因而養成自命不凡、清高、孤傲的性格就很正常了(正如《三國志》的描述「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而這樣的人,如果有點真本事並做成了點可以說道的事情,那麼就會更加固執己見,難以容得他人的不同意見。

清高、孤傲有本事的人,一般做事多少有「潔癖」:要麼不做事情,要做就會盡力做到極致,不容有一點差錯,而這種極致,是不可能通過信任他人、授權他人來完成的,他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因而只有「事必躬親」。

要知道,如果一個人「事必躬親」,那麼幾乎就可以斷定此人難有大的作為,小事都不能放手,大事還有精力做嗎?並且,因為「事必躬親」,導致願意與其共事的人,大多水平有限、唯唯諾諾。

事實上,諸葛亮的一生,基本就是這樣的。

《三國演義》和史書中都能找到不少事例可以證明諸葛亮的清高、孤傲,很多橋段說的人太多了,這裡只舉一個在劉備訪諸葛亮的過程中發生的小插曲:劉備二訪諸葛亮不遇,給諸葛亮留下一封信後準備返回,巧遇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騎著驢帶一小童冒風雪而來,「玄德曰;『曾見令婿否?』承彥曰:『便是老夫也來看他。

』」言語中,黃承彥雖喜愛女婿的才氣,但對其作派實在也是無可奈何。

諸葛亮對求他出山相助的劉備端端架子也就罷了,原來平日裡對待自己的岳父也是此種態度,清高得有點過分了。

《三國演義》里,給諸葛亮創作了不少戰例: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道、空城計等等,但是史學家證明這些都不是諸葛亮所為。

其中,值得一說的是,《三國演義》第七回,就描寫了孫堅戰黃祖時用船「借箭」十數萬的戰例,應該就是小說中「草船借箭」的原型了。

如此一來,諸葛亮能拿得出手的戰例還有什麼?

說到隆中對戰略的執行上,表面上看似乎執行不錯,只是意外頗多,但實際上,這些意外大多是諸葛亮在執行過程中,由於性格上的缺點導致的,蜀國最後的敗亡,諸葛亮應負主要責任。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 對關羽之死和荊州之失負主要責任

按隆中對的設計,益州和荊州互為犄角,缺一不可。

劉備入川時的安排是「吾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守荊州」,這個安排是非常妥帖的,也足以證明對荊州的重視程度。

但是,當龐統在西川意外身亡後,劉備招諸葛亮入川,諸葛亮卻將張飛、趙雲一併帶走,留給關羽的只有「文官馬良、伊籍、向朗、麋竺,武將麋芳、廖化、關平、周倉一班兒」,看似人多,但無一人能擔負輔佐關羽的重任,更無一人可以獨當一面。

荊州的人員配備上嚴重不足,這直接造成了後來關羽攻樊城時,顧前不顧後的困局,才讓呂蒙趁機「白衣渡江」,不但失了荊州,而且讓關羽丟了性命。

難道是諸葛亮不明白荊州的重要性嗎?如果不知道,恐怕提不出隆中對。

因而,諸葛亮是很清楚的,荊州很重要,但是他為什麼要讓關羽獨守荊州?小說里沒講,史書里沒講,易中天也沒講。

其實,道理很簡單:諸葛亮不待見關羽,想看到關羽遭受適當的挫敗!

關羽「剛而自矜」,諸葛亮又是個清高孤傲的人,當年劉備得了諸葛亮,「以師禮待之,關、張二人不悅」,在劉備的解釋下,「關、張見說,不言而退」。

畢竟諸葛亮和劉關張三人不同,劉關張三人是股東,諸葛亮是職業經理人,情感上的隔膜是不容否認的。

再加上諸葛亮和關羽都是那種自視甚高的人(只因聽說馬超武藝過人,關羽就想入川與馬超比武),那麼兩人能惺惺相惜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但應該來說關羽還是比較尊敬諸葛亮的,從關羽向眾人展示諸葛亮讚美他的書信一事可見一斑。

但以諸葛亮「事必躬親」的行事風格,恐怕是不怎麼待見關羽的。

於是,藉口龐統之死、劉備召自己入川,將張飛和趙雲一併帶走,而將荊州留給關羽一個人。

要知道,荊州直接面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且無險可守,縱使關羽蓋世英雄,也雙拳難敵四手,沒有得力的幫手,丟命、丟荊州都是可以預見的。

有人會說,諸葛亮如果和關羽的關係不好,也不會寫信讚美關羽了。

這裡先看看這封信的內容:「亮聞將軍欲與孟起分別高下,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

唯冀明照。

」諸葛亮很清楚荊州的重要性,他更清楚荊州不可一日無關羽,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軍師的諸葛亮不好好敲打下關羽的驕傲思想,反而繼續給關羽灌迷湯,難道諸葛亮不知道「驕兵必敗」的道理嗎?再者說了,既然荊州不可一日無關羽,那麼萬一關羽有個日常閃失呢?俗話說「飽帶乾糧,暖帶衣裳」,重要文件還講究備份呢,為何這麼重要的荊州,這麼重要的關羽,卻不考慮助手和後備方案?這是常識啊!從劉備開始的人員安排方案與諸葛亮帶人入川後的人員安排方案相比,差距是巨大的,因此我估計劉備和諸葛亮在方案上有過不同意見,但是在諸葛亮堅持下並虛誇關羽的能力後,劉備也就沒有堅持。

諸葛亮是希望看到關羽遭受適當的挫敗,但是沒想到這個失敗太大了,不但直接丟了荊州,還搭上了關羽的性命,這出乎了諸葛亮的設想。

有人會說,當時帶張飛和趙雲入川,是因為龐統意外身亡,而劉備在西川戰事吃緊,諸葛亮這麼做無可厚非。

但是要知道,劉備入川後即發生了「趙雲截江奪阿斗」,此事件基本宣告了孫劉聯盟的破裂;從諸葛亮入川到關羽進攻樊城,中間間隔了5-6年,這期間關羽還有一次涉險的「單刀赴會」。

作為軍師的諸葛亮不但對實際已經破裂的孫劉聯盟寄予了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且自己入川後5-6年都無視荊州在人員配置方面的巨大缺陷,這已經不能用西川戰事吃緊來解釋了。

不幸的是,這一缺陷,被呂蒙和陸遜抓住了,而且結果是致命的。

也有人會說,也可能是關羽要求諸葛亮將張飛和趙雲等都帶走,一個人留守荊州,因為關羽覺得自己一個人就能勝任了。

這種說法基本不可能。

前面說了,劉備入川前已經做出了人員安排,當作為劉備身邊軍師的龐統身亡後,劉備只是請諸葛亮入川相助,而諸葛亮帶走張飛和趙雲,事實上已經全面推翻了劉備的人員安排。

以關羽的性格,是不會違背劉備的安排的,更不會主動提出與劉備安排相悖的建議。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了,就是諸葛亮假託劉備的意思,最終達成自己的意圖,這樣關羽就沒有反對的理由了。

其實在《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中,已經說得很委婉了,並且諸葛亮臨走前,關羽心裡是沒有把握的,但沒把握也得撐住—--這是關羽的性格。

有一點是必須說明的,那就是關羽是必須留在荊州的,主要原因是只有關羽會帶水軍,這也是有人質疑為啥不單獨留張飛或趙雲的答案。

只是這種質疑忽略了在孫劉聯盟破裂、諸葛亮入川後,荊州在人員配備長期嚴重不足的事實。

自此,荊州自保都成問題,如何能與益州互為犄角?

所以說,關羽之死、荊州之失,主要責任在諸葛亮是不容置疑的。

說到這裡,肯定少不了人要說了:這只是一個單獨事件,並不能說明諸葛亮就是不待見關羽。

但是想舉出其他事件為佐證也太容易了。

一個就是流傳甚廣的「諸葛亮三氣周瑜」以及「徐庶進曹營」。

有的專家認為「諸葛亮三氣周瑜」是虛構的,理由是:以周瑜的軟硬體條件,周瑜怎麼可能生諸葛亮的氣?但是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因為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諸葛亮自認為氣到周瑜了!所以,我倒認為這個故事是可信的。

其實「諸葛亮三氣周瑜」這個故事說來說去也只能證明諸葛亮心胸狹窄、不顧大局。

在劉備拚命想拉孫權下水共同抗擊曹操的危急時刻,諸葛亮還念念不忘在孫權的大都督周瑜面前顯擺,至於嗎?這是能促進雙方團結友愛的大局呢,還是在耍小聰明而可能壞大事?這種只顧耍性子、不顧大局的作派和對待關羽的方式是那麼驚人的相似。

另外,「徐庶進曹營」也間接地說明了諸葛亮的性格和為人。

首先,徐庶跟諸葛亮是好朋友,其次,徐庶是真心想幫劉備。

只因為徐庶是個大孝子,當他母親被曹操「請」過去後,被逼無奈只好投了曹操。

徐庶在告別劉備後又折返,這時候才告訴劉備,讓劉備去找諸葛亮,顯然是經過思想鬥爭了再鬥爭之後的決定,為什麼要思想鬥爭?因為徐庶作為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諸葛亮的性格和為人,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吧,諸葛亮肯定難容比他強的人,不推薦諸葛亮給劉備吧,劉備身邊連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

糾結的徐庶,在最後的當口,兩害相權,還是決定折返將諸葛亮推薦給劉備。

然而,當徐庶在曹操那邊見了母親,他母親將徐庶痛罵一頓後自縊身亡了。

按說曹操是徐庶的殺母仇人,沒有了顧慮的徐庶為什麼不離開仇人曹操而再次投奔劉備?為什麼寧願在仇人陣營里「終身不設一謀」,也不願意跟諸葛亮在同一陣營里為母報仇?那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徐庶很明白:諸葛亮根本就容不下自己!徐庶是個聰明人,寧願一身本事付流水,寧願背負罵名,也不願與諸葛亮為伍。

說起來也是奇怪,鳳雛龐統在諸葛亮之後跟了劉備,還沒建功立業就死了,死時三十六歲,法正幫劉備取了西川,也很快就死了,死時四十五歲。

在《三國志》中,陳壽是將龐統與法正並列立的傳。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且關注收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若不死,諸葛亮排不了第一

NO.10 徐庶 徐庶,字元直,河南禹州人,本名徐福,為了朋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徐庶,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為友。諸葛亮之前的劉備主要謀士,曾大破曹仁八門金鎖陣。徐庶最大的貢獻,是回馬向劉備推薦了諸...

郭嘉龐統周瑜哪個更厲害?誰的貢獻更大

郭嘉,曹魏謀士,龐統,劉備謀士,周瑜,東吳大都督,這三個人看起來各為其主,但是卻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英年早逝。郭嘉死的時候三十八歲,龐統三十六歲,周瑜也是三十六歲,原本正是幫助主公建功立業...

三國哲理:劉備沒能完成復國,有三點原因!

蜀國在三國中,一直是比較令人惋惜的國家。文有諸葛亮這絕頂的謀士,武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論策略諸葛亮不遜於三國中的別的謀士,論武力五虎將更是遙遙領先別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