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智慧5:劉備在荊州那些事2:招賢納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從襄陽宴會逃脫,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水鏡山莊,拜會了名士司馬徽。

二人交談時,司馬徽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劉備之所以為成大事是因為沒有賢人輔佐。

賽馬會雖然隱居鄉野,但他對曹操、劉備、孫權集團都有很深的了解,而且也很想幫助黎民百姓,因此很直接的指出劉備當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人才。

劉備一聽,頗有些不服氣,自己手下武有關羽、張飛、趙雲三個萬人敵,文有孫乾、簡雍、糜竺三個謀士。

司馬徽認為關張趙是將而非帥,孫乾等人不具備構建和規劃全局的戰略能力。

影視劇中的劉備與司馬徽

劉備瞬間恍然大悟,問司馬徽何處能求得賢人,司馬徽的回答很巧妙,說:「當今天下,奇才盡在此地。

」同時也指出了諸葛亮、龐統,但是卻沒有直接讓劉備去找這兩人,那樣反而不是好事,因為在沒有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之前,劉備是不會懂得珍惜人才。

另外,即使劉備現在去請諸葛亮、龐統,二人也未必會出山。

因此,司馬徽只是告訴劉備,要找奇才,不必遠求,此地儘是。

只要認真去找,「臥龍鳳雛」到處都是,只是大多數人往往缺乏誠心去發現。

圖片源於影視劇

過了沒多久,有個叫徐庶的人經司馬徽介紹準備投奔劉備。

但是徐庶並沒有直接去找劉備,而是在劉備途經的路上更名換姓,說自己是賢才欲投明主,藉機觀察劉備的反應。

劉備經過了司馬徽的指點,內心正充滿了求賢的意識,一聽到徐庶的歌聲馬上想到可能是臥龍或者鳳雛,於是上前打聽。

得知徐庶有意相投,劉備自然是十分客氣,委任徐庶做了軍師。

徐庶一上任,碰巧就遇到了曹操大將曹仁率大軍南下進攻新野。

徐庶也出手不凡,三戰三捷,不但將曹仁打得一敗塗地而且奪取了曹操南征的重要據點——樊城。

劉備自然是十分高興,稱讚這都是軍師指揮有方。

徐庶也很謙虛,推說是大家的功勞,主公的洪福。

對於一個集團來說,內部成員之間相互配合所產生的團隊力量,才是制勝的根本。

這一戰之所以獲勝,靠的就是這種團隊力量。

但是他們內部還是非常客氣,劉備再三向徐庶拜謝,徐庶也再三謙讓,這是中國人素養良好的表現。

影視劇中的劉備與徐庶

後來曹操扣押徐庶之母,迫使徐庶離開劉備,劉備雖然萬般惋惜,卻還是放徐庶走了。

徐庶離開前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後,這才放心的離去了。

劉備帶領關羽張飛連續兩次去拜謁諸葛亮,卻無緣相見。

第三次去了,諸葛亮還在午睡,劉備三人於是在外靜靜地等候。

諸葛亮得知劉備在屋外等候多時,便要更衣相見。

抱著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大事,這是諸葛亮一生最了不起的地方。

如果他純粹是準備出世的,就會和別的朋友一樣,到處遊玩,誰也不見誰找也沒用。

如果很想出山,也早就下山了,不至於等到二十七八歲。

而且也很有門路。

他各個諸葛瑾在東吳當官,完全可以引薦,但是卻沒有這樣。

可見對於諸葛亮來說,下不下山都可以。

做人在「可」與「不可」之間,叫做「兩可都可」。

這才是最愉快的,真正隨遇而安的人就是這樣的境界。

因此諸葛亮聽說劉備來了,馬上要先去更衣後再出來相見,以表示敬意。

如果劉備是一般的俗人,則大可不必。

劉備讓關羽、張飛在外面等候,自己隨諸葛亮進屋談話。

看似很平常的一個舉動,實質上能看出劉備的個人素養和團隊管理水平。

劉備作為三個人的代表,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三個人就是一盤散沙,就是三位俗人。

況且劉備一會兒要給諸葛亮行大禮,看見兩個兄弟在身旁,他必然很尷尬。

可見劉備這麼做也是在保護自己。

二人落座後,劉備開始向諸葛亮詢問治國安民之法。

諸葛亮很謙虛,認為自己不及司馬徽和徐庶,因此不敢隨便議論天下大事。

諸葛亮這麼做並不是虛偽,二是真正的謙虛。

劉備懇請諸葛亮以天下蒼生為念,予以賜教。

諸葛亮頗為感動,但是並沒有馬上承諾什麼。

他先講出了自己的觀點,然後說自己不願意下山,這就叫以退為進。

不然如果劉備說這次來只是想請教計策,不需要他下山,諸葛亮就難堪了。

此時,如果劉備講錯一句話,那就不可收拾了。

如果他說「你不下山,我怎麼辦」,那諸葛亮就會懟上來「你怎麼辦是你的事」,而且也會從心裡看不起劉備。

劉備自然不會那麼說,於是就說:先生不下山,天下的老百姓怎麼辦?諸葛亮聽了異常的感動,這才答應出山。

關鍵時刻,只要說錯一句話,整個事情就砸了。

好在劉備諸葛亮的表現都不錯,正因為此,三顧茅廬才成為千古美談。

影視劇中的劉備和諸葛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一大奇觀:智慧在民間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文韜武略各展風姿。《三國演義》實際上就是一部各路英雄叱吒風雲、薈萃一爐的故事總集。而且由於諸侯割據,戰亂頻仍,有點才幹的人就有機會出來表演一番。

三國歷史中的三大疑團 鳳雛可與臥龍齊名?

導讀:在三國歷史上,有那麼幾位特殊意義的人物悄悄地存在著,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身世和業績,對歷史發展變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而他們的本身卻像一個謎,在不知不覺間構成了三國中的幾個撲梭迷離的疑問。

三國中獨具慧眼的伯樂發現了兩個奇才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世上不缺乏千里馬,而獨獨缺少伯樂。在厲害的千里馬,也需要伯樂的慧眼。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人才濟濟的時代,誰才是第一伯樂呢?

惜才? 劉備為何一定要請諸葛亮出山

導讀:三國時期群雄奮起爭霸,都想為自己謀得一處江山。可是單憑自身的實力是不行的,於是人才變成了珍惜之物,因此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可是三國奇才眾多,劉備為何單單看中了諸葛亮,三顧茅廬背後還有...

劉備讓龐統下基層只是為了更好的提拔重用

演義五十七回,龐統來拜見劉備,可是劉備卻因為龐統長得比較丑,「心中亦不悅」,和孫權一樣,劉備也是個看重儀表的領導。然後,劉備遠遠的把龐統發配到耒陽縣擔任縣令,可是,龐統在耒陽縣一百來天,整天喝酒...

誰是三國第一伯樂?緣何他不出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朝野上下可謂人才濟濟。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若沒有伯樂的慧眼發現,再有能耐的千里馬也會難免鬱郁終老於普通的馬廄之下。那麼,誰是三國第一伯樂?司馬徽也,時人稱為水鏡先生,史稱其...

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

亂世出英雄,我們之所以喜歡三國這段歷史,是因為這段時間湧現出了眾多讓人敬仰的文臣武將,和流傳千古的佳話。今天要說的這位名氣上雖然不如臥龍鳳雛一般響亮,但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話確實因他而起。

劉備請臥龍,曹操請司馬 三國兩大軍師出山趣事

當多數人選擇象徵性的反抗、有了好處立馬妥協時,只有少數人選擇堅持,持之以恆,堅持自己最初的理想,進而改變歷史。劉備劉玄德,就是這樣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中年男子。不過他的勢力過於單薄,根本沒有與曹...

諸葛亮的老師水鏡先生

說到三國當中的最強智者,很多人應該都會想到諸葛亮:才華蓋世,一心輔佐劉備。確實非常厲害,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他的師傅是誰呢?就是當時著名的水鏡先生,也算是一代奇才,他一生當中培養過三個名人,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