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高智統帥 : 諸葛亮與司馬懿誰更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與司馬懿是三國演義中最值得稱道的兩位軍事統帥和智謀高人。

二位孰強孰弱?一句話還真說不清楚。

照著演義的傾向,諸葛亮比司馬懿高得多。

諸葛是神人,是智慧的化身,是軍事天才,是治國能人,是道德楷模,幾近完美,無人可比。

可是實際上,司馬懿也不差,敢於和善於同諸葛亮多次較量並不占下風,在三國的英雄群集中沒有第二個人。

正所謂:棋逢對手,看誰笑到最後!

這二位的相遇,是上帝最精妙的設計之一,也是三國一直好看有戲的一個主因。

什麼戲最好看?對手戲?對手戲的一波三折,千鈞一髮,峰迴路轉,才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尿點不多。

遇見司馬懿,是諸葛亮的幸運和最大的不幸。

幸運者,二人因此演出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大戲,那種智慧的博弈,場景的變幻,勝負的難料,充滿了某種神秘莫測的玄機。

沒有他,諸葛亮就不會這麼神,這麼令人畏懼。

不幸者,諸葛亮六出祁山,儘管有各種主客觀原因,而有了司馬懿這個對手,才功敗垂成,落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結局,死不瞑目啊!

說來說去,到底這二位誰強誰弱呢?

第一,先說軍事。

諸葛亮兩大軍事戰役赤壁和南征取得成功、與劉備取得西川並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蜀國軍事力量日漸強大。

諸葛亮北伐出兵七次,基本上無功而退。

實因司馬懿是個不好對付的對手。

在軍事較量中,諸葛亮和蜀軍處於下風。

曹操曾經在關羽咄咄逼人的軍事打擊下,惶惶欲遷國都。

司馬懿不但阻止這一動議,還獻策曹操致書孫權,趁虛抄關羽後路,致關羽敗走麥城。

而諸葛亮作為蜀國軍事的總指揮,在關羽之敗中至少負有戰略失誤之責。

司馬懿中了空城計,卻料定諸葛亮必死五丈原,絕對是科學推斷,神機之算。

所以在軍事上,司馬懿略勝一籌。

第二,再說內政

諸葛亮在內政上是三國時代最高水平的代表。

作為治國的宰相,曹操那個丞相也不是對手,更遑論司馬懿了。

在蜀地原劉璋的基業上靠法治的嚴明,一系列務農、息民政策使蜀國積蓄了與曹魏抗衡的經濟實力。

在劉備撒手人寰後,他能繼續推行聯吳抗曹更是非常的明智之舉。

如果不是東吳叛變偷襲了荊州,歷史將會是另一種模樣。

此即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司馬懿呢,也大有作為。

著名的曹魏大規模軍士屯田,就是司馬懿倡議並親自創辦的。

這應該就是延安大生產運動和南泥灣開荒的的歷史模板。

司馬懿後來更是大興軍屯,廣開漕渠,減輕民眾負擔,使「百姓大悅」,為統一中國打下良好的基礎。

曹操死後,魏明帝奢侈無度,好修宮室役者萬餘人,雕玩之物,動以千計,司馬懿「皆奏罷之,節用務農,天下欣賴。

應該說諸葛亮在處理內政方面又高出司馬懿一大截。

第三,說說用人。

劉備死後,蜀國的人才逐漸凋敝。

軍事後備人才唯姜維而已,諸葛亮出師表中提及的文臣,在諸葛亮後並未做出什麼能扭轉或延續蜀國強盛的事業。

第一次北伐,有人曾推薦素有戰功的魏延和吳懿,諸葛亮不聽,任用馬謖致使街亭失守。

不得不城樓上故作鎮定的撫琴,汗濕衣背的演了一幕「空城計」。

在第五次北伐方起用魏延和吳懿,此次戰役,二將大破了曹魏雍州刺史郭淮。

後來魏延被逼造反,其原因與長久不被重用直接有關。

這些顯然是諸葛亮一生的缺憾。

應該說蜀國曾經的人才濟濟局面是在兵敗夷陵之前,功勞屬於劉備,而非諸葛亮。

司馬懿在世族壟斷政權爭奪中,提拔了不少出身低賤但有能力的人才擔任軍政要職,如後來對蜀吳作戰有功的大將鄧艾、石苞,都出自「草根」。

他自己也從一介馬夫成為曹魏的軍事統帥。

用人方面,司馬懿勝過諸葛亮的應該說已經不僅是一籌了。

第四,說說成就。

諸葛亮輔佐劉備取得西川,平定了西南,實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又盡心輔佐後主劉禪,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司馬懿在拖垮了諸葛亮之後,又逐步戰勝了曹魏家族,實現了統一中國之大業——三國歸晉。

這個歷史功績,曹操也甘拜下風,諸葛亮如何能及也!

為此,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司馬懿強過諸葛亮,歷史已經作出了公正的評價。

這裡有句話要講了:可千萬不要小看了司馬懿,他一邊對付著神人諸葛亮,一邊又對付了不可一世的曹氏家族,有著一顆超強的大心臟,乃三國第一人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為什麼是贏家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全權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