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擺下空城計,司馬懿為何不入城,其實他是故意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中,有一場景寫道馬謖失街亭,司馬懿趁機帶兵進西城,包圍了諸葛亮。
此時城中兵力空虛,幾乎是必死之局。
讓人意外的是諸葛亮大開城門,在城牆上撫弄琴弦,最終驚走了司馬懿。
毫無疑問,司馬懿具有極高的軍事才能,但同樣也具有極大的野心。
曹操再世時,尚能壓制司馬懿,但曹操也看出了司馬懿不甘於人下的野心,所以,生前並未重用他。
並在臨死時給曹丕留下遺言,「司馬懿,狼子野心,不可賦予兵權,若有必要,可殺之。
」
曹操明知司馬懿狼子野心,為何不殺了他,反而將他留給曹丕。
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人有野心並不是罪過,將野心暴露甚至付出實際那才是大罪,不可能憑藉一個「狼子野心」,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逮捕朝中大臣。
更重要的是,在曹操死後,整個曹魏集團在軍事上沒有可挑大樑的人物,而曹魏的敵人,蜀國諸葛亮,東吳孫權,皆是一代人傑,縱觀曹魏,除了司馬懿,很難找出第二個人選。
所以,司馬懿能活下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整個國家需要他,或者說曹魏需要他鎮守邊疆,禦敵於國門之外。
而且司馬懿也十分清楚自己的作用,並且一直做得很好,至少表面上並沒有犯下什麼過錯。
所以當司馬懿看到諸葛亮擺下空城計時,他的內心一定十分矛盾。
進一步,就可以殺死諸葛亮,這個難纏的對手,只要他一死,蜀國必定大亂,南下滅蜀定一往無前,蜀國一滅,東吳獨木難支,一統天下指日可待,萬世不拔之偉業唾手可得。
但即便成功又如何,君依然是君,臣依然為臣。
歷史上飛鳥盡,良弓藏的例子並不少見。
所以司馬懿退走了,「被諸葛亮用計退走了」,因為司馬氏還不夠強大,司馬家還沒有準備好,他需要一個敵人,一個強大的敵人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司馬懿並不僅僅是一名軍事家,他更是一名卓越的政治家,軍事行動實際上是為了滿足政治的需要。
如果政治需要,在軍事鬥爭中故意不勝,甚至故意敗北都是有可能的。
在古代社會,衝鋒陷陣的將軍不少,統帥全局的大將難求,但是,當軍隊或者統帥有了獨立思想的時候,那便是亡國的先兆。
司馬懿不傻,死前說了一句話,揭秘「空城計」中放跑諸葛的緣由!
《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了使得作品具備更好的可讀性,於是就將蜀國刻意描寫成正義的化身,而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兩人相爭七年,旗鼓相當,無數的讀者都以為司馬懿真的那麼傻,空城計那麼低...
空城計司馬懿故意放走了諸葛亮,卻贏了未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成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部《三國演義》敘寫了自東漢末年至晉朝統一之間的一段...
空城計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中國人都知道空城計,《三國演義》使得它家喻戶曉,不管空城計是不是諸葛亮的發明,到底使用沒有使用過。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場諸葛亮對司馬懿的鬥智,司馬懿都是輸家,諸葛亮都是贏家 。
諸葛亮死後,為何司馬懿一直不進攻蜀國,他的兒子在飯局說漏了嘴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司馬懿和諸葛亮之間的明爭暗鬥讓大家看的可謂是熱血沸騰,可惜的是諸葛亮沒有挺到最後,對於諸葛亮的死,大家都覺的很遺憾吧。三國演義中,當諸葛亮死後,羅貫中老先生就把重心放...
諸葛亮一生最強之敵,卻在《三國演義》里成了最無能的都督!
《三國演義》一直是貶曹吹劉。曹魏陣營的諸多將軍、謀士都被羅貫中花式黑。但要說曹魏陣營被黑的最慘之人,一定就是魏國大將軍、大司馬曹真了。曹真是曹操養子,是被曹操一直作為軍事統帥來培養的兒子。曹丕稱...
司馬懿是故意中空城計的?為什麼?他臨終的十七字遺言說出了真相
如果把司馬懿和諸葛亮放在一起來談,大多人都會說司馬懿不如諸葛亮。為什麼呢?因為當年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然而,司馬懿在臨終前卻留下了十七字遺言,說出當年自己是故意中計的。
司馬懿的智慧在諸葛亮之上?他因野心大不被重用,最終卻笑到最後
★子月談史|風雲人物|第二十四講,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期導讀|機智多謀的諸葛亮是古代中國智慧的化身,一生難逢敵手。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大擺空城計,世人驚嘆於他的奇思妙計。但是,他用盡一生也...
司馬懿晚年透露真相,空城計其實另有玄機,真相不簡單!
三國中神機妙算諸葛亮,他在整個三國的分量是無比重要的,在蜀國之中的地位,僅此於無劉備。我們可以發現,劉、關、張自桃園結義起,一直是東奔西走的,即使在滅黃巾軍有功,封了一個小小的縣令,又被都郵給攪...
諸葛亮和司馬懿配合最默契的一次:諸葛亮出兵,司馬懿出人,此人就這麼掛了
三國時期,諸葛亮和司馬懿可以說是一對旗鼓相當,惺惺相惜的對手。一方代表蜀國,為了實現「匡扶漢室,統一中原」的理想,不斷地出兵發動戰爭;一方代表魏國,為了守護自己的疆土,應對來犯之敵。可就是這麼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