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最大功臣,幫助孫權坐穩江山,後來卻倍受孫權排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瑜在赤壁之戰的倜儻風流,驚艷了中國二十四史。

可是,赤壁之戰以後,周瑜又做了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事情呢?

沒有。

赤壁之戰以後,周瑜似乎沉淪了。

人們大都認為周瑜死得早,沒來得及再次建功立業。

設想一下,最後只活了三十六歲的周瑜,如果能活六十三,他能做什麼呢?

孫權能讓他做什麼呢?

赤壁之戰以後,周瑜做的最大一件事情,就是攻打江陵。


對退到江北的曹操來說,江陵是他渡江的一個重要跳板;對於孫權來說,假如北上的話,江陵則是第一個落腳點。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派他手下最彪悍的猛將曹仁駐守江陵,而孫權則派他手下最強勁的名將周瑜攻打江陵。

這是一次志在必得的戰鬥。

周瑜乘勝追擊,氣勢如虹;曹仁敗兵退守,驚弓之鳥。

周瑜數萬大軍猛進;曹仁孤軍苦守,估計當時曹仁最多有一萬人馬。

當然,曹仁守城,有城牆做屏障,占據地利。

但是,從總的對比來看,周瑜攻下江陵來,不在話下。

可是,強攻一年多,周瑜硬是沒攻下江陵來。

望著江陵厚厚的城牆,周瑜皺緊眉頭,再無赤壁之戰的風流倜儻。

牽吾戰馬來!

周瑜跨上馬,親自衝鋒陷陣。

這是勇敢嗎?周瑜這時最應該做的是運籌幃幄,調度三軍。

親身陷陣,對於周瑜來說,的的確確是擅離職守了。

在這場江陵攻守戰中,曹仁也曾經帶領幾十人沖入敵陣,而且是二進二出,但那是為了解救陷入重圍的部下,是人性的一種釋放。

周瑜卻是主動地以身犯險,以此作為一種作戰方式,這是不可取的。

給人的感覺,周瑜是在無可奈何地孤注一擲。

是什麼逼得他這樣做呢?

戰爭是殘酷的,你哪怕是犯一丁點兒錯誤,也會遭到打擊。

周瑜在陣前奮力廝殺的時候,一支流矢飛來,射中了他。

《三國志》精確地記載著他中箭的部位:右肋。

傷勢太重,周瑜只得退兵。

周瑜,你為何犯如此低級錯誤?

圍攻了一年,江陵還是沒有打下來,最後曹仁全身以退,主動放棄江陵,周瑜才沒有慚愧得把頭撞在江陵城牆上。

赤壁戰場創造奇蹟,卻跌倒在江陵城下,周瑜,你怎麼了?

十年之後,東吳的現任大都督呂蒙回答了這個問題。

當時,孫權命令呂蒙與堂弟孫皎為左右部大督,共同領兵討伐由關羽鎮守的荊州,呂蒙對孫權說:「如果您認為征虜(當時孫皎的軍職是征虜將軍)有能力,那就任用他;如果認為我有能力,就任用我。

想當年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同攻打江陵,雖然是周瑜說了算,但是程普自恃資格老,而且都是都督,於是與周瑜不能和睦相處,壞了國事。

這正是目前應該引以為戒的。

原來,是周瑜當初率領的團隊出了問題:內耗,掣肘,扯皮。

赤壁之戰,也是周瑜與程普分任左右部督,那又為什麼成功了呢?那時,曹操大兵壓境,敵情如火,只有同仇敵愾,大家才都有生路,否則就會你死我死全都死。

而江陵攻克戰,都以為必勝無疑,於是對手便不再是敵人,而是身邊的團隊成員,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歷史上和今天的許多英雄,都遇到了和周瑜一樣的困難:有辦法戰勝對手,沒辦法對付夥伴。


因此,無奈的周瑜,正是在無奈之下以身犯險,才被流矢射中的。

孫權明知程普與周瑜不睦,為何還讓二人搭檔?莫非,他派程普去,是為了限制周瑜發展坐大?

周瑜也曾經懷疑過孫權是特意讓程普對他掣肘的嗎?

有時,真地不忍心去推斷歷史真相。

江陵是南郡的治所,曹仁退出江陵之後,孫權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周瑜就任南郡太守沒幾天,劉備就親赴京口,面見孫權,要求占用南郡,以安置自己的部隊。

周瑜心急如焚,寫了一封詞切意急的信,火速傳到京口,要孫權扣留劉備。

可是,孫權非但沒有扣留劉備,反而把南郡北端靠近襄陽郡的一部分土地劃割給關羽,讓他在那裡駐守。

這樣一來,周瑜這個南郡太守就打折了。

周瑜當然是認為孫權這是在讓關羽做荊州的擋箭牌,讓他先承受來自北方曹軍的衝擊。

可是,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孫權這是在藉機削弱周瑜的勢力?期間,劉備對孫權這樣評價周瑜:「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這是當面離間孫權和周瑜的君臣關係。

可是,劉備敢於公然這麼說,是不是他看出了孫權對周瑜的戒備?也許周瑜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他被迫親到京口,面見孫權,建言吞併巴蜀,固守漢中,聯絡西涼,占據襄陽,圖謀北方,向孫權展示了一幅多麼誘人的前景。

可是,這番談話,周瑜卻明確了三點:1,讓孫權的堂兄孫瑜做搭檔。

2,攻取益州後,周瑜就返回江東。

3,與孫權一起攻取襄陽。

周瑜這樣說,其實就是請求孫權監督自己,聲明自己不擅軍權。

於是,孫權放心了,答應了周瑜,讓他趕回江陵準備征伐益州的事情。

從京口到江陵,有一千多里,這在當時要走五六天。

五六天,足以發生很多事情,例如死亡。

史書以極其簡單的文字記下了周瑜的死:「道於巴丘病卒」。

翻閱東吳的人事檔案,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周瑜的地位其實並不高。

周瑜在209年才為偏將軍,可是董襲在208年以前就已為偏將軍,而朱治則早在202年已為九真太守,行扶義將軍。

董襲和朱治固然都是元宿,也立有戰功,但是周瑜卻與孫策、孫權有兄弟之誼,而且在赤壁、江陵立有首功。

因赤壁和江陵之功而拜偏將軍不只周瑜一人,呂蒙、韓當皆因此得拜偏將軍,同期先後的偏將軍還有黃蓋、魯肅、陳武、凌統、潘璋、全綜等人。

孫權並未把周瑜推上多麼高的位置,並未給他多麼大的權力。

為什麼?

莫非,周瑜只是一把刀,絕世寶刀,而孫權則是操刀人。

需要時就把刀亮出來,不需要了就把刀禁錮在刀鞘里,以免刀傷了操刀人的手指。

畢竟,這把刀太過鋒利。

本文選自《三國那些人那些事·吳卷》(有刪改,陳瓷 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之死淺析,發現大有蹊蹺

最近很喜歡翻閱一些三國文章,總覺得那裡有什麼不對勁,今天提一個關於關羽之死的小設想,大家討論。先講下當時的大環境,背面曹操虎視眈眈,東面有孫權以逸待勞,此時的關羽還要孤軍北上,而且沒有支援,大家...

赤壁之戰經過

赤壁之戰可以是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深度三國:借荊州之謎

主標題:荊州迷局解(二),本文依據史料《裴注三國志》,藍體字為正史原文 東漢末年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黑暗時代,明面上,只有劉繇、劉表、劉備、劉璋才能舉起抗曹大旗,他們也成為曹操必然剿滅的對象。至...

三國周瑜傳、魯肅傳、呂蒙傳

周瑜傳,周瑜,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人。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兒子周忠,都做過漢朝的太尉。 周瑜的父親周異,當過洛陽縣令。周瑜身體修長健壯、相貌俊美。當初,孫堅舉義兵討伐董卓,將家眷遷置舒縣。孫堅的...

東吳四英傑都非等閒之輩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的...

簡單讀三國:劉備入蜀(01)皇叔一阻東吳伐蜀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英雄一世的曹操在赤壁一戰損兵折將,在江陵留下曹仁、徐晃、滿寵後,倉惶領兵回軍。自此,南方長江天塹成了劉備一干人等建資立業的用武之地。 大敗曹操的周瑜沿江西上,拿下了長沙北部的下...

因為三國演義里的一句話,他蒙冤了數百年

我曾經寫過很多歷史人物,從先秦到明朝,從美女到名將,隔著現代的電腦鍵盤,將古人們的生平故事一一講來,有時會有種時空停頓的錯覺,仿佛當時當地,我在冷眼旁觀,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而有一個人,在...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