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弱小國的生存之道,誰敢說弱國無外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雖為三國時期最為弱小之國,但其諸多故事卻頗為後世所銘記,不僅是因為蜀漢的人物個性鮮明,也在於蜀漢的執政者擁有傑出的政治智慧。

以外交為例,蜀漢之外交可謂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它源起於諸葛亮的《隆中對》,發展於赤壁之戰期間,最終成熟於蜀漢立國(公元221年)之後。

「一條主線,四個階段」大抵可以概括蜀漢外交的歷程。


.

一條主線: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構想

蜀漢外交理論基礎的源頭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之中,《隆中對》不僅指出了劉備集團應朝荊、益兩州發展,同時也點明了天下的局勢,即曹操勢力強大而孫、劉勢力弱小,要想鼎足而立必須「外結好孫權」。

因此,與東吳孫權聯盟不僅是劉備集團壯大自身的必要基礎,也是其根本的外交基調。

而赤壁之戰形成的孫劉聯盟使得諸葛亮這一外交構想得以初步實踐。

但是,這一外交構想付諸實踐不久,由於支持該構想的東吳重臣魯肅逝世,荊州局勢發生驟變,關羽敗亡和夷陵之戰爆發使得聯合東吳的外交理論遭到破壞難以繼續。

故蜀漢立國前,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外交戰略構想處於磨合和試驗階段,著名的外交事件在歷史上記載也屬少數。

因此,聯吳抗曹的外交戰略思想雖然有其成果但也歷經了失敗,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而其實踐並未十分成熟。

▲蜀漢(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國之一。

四個階段:蜀漢立國後的外交實踐

夷陵之戰的失敗使得蜀漢元氣大傷,也因此蜀漢立國(公元221年)後的頭2年,蜀吳關係因戰爭而走向僵化。

劉備逝世後,主政的諸葛亮並未忘卻最初的外交戰略構想,故諸葛亮任蜀漢丞相主政期間,蜀漢的外交開始由理論走向實踐並逐步趨於成熟,大抵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同時在這一時期,蜀漢湧現了諸多著名的外交事件和傑出的外交人才。

第一階段:鄧芝出使,蜀吳關係修復

劉備逝世前夕,孫權曾經有過請和的意願。

而在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後,蜀漢為求新的發展,亦需要重新考慮同東吳結盟,身為蜀漢大臣的鄧芝看到了這一點。

但諸葛亮擔心孫權會因劉備逝世而有所疑慮,考慮到鄧芝眼光長遠,能夠向東吳痛陳利弊,公元223年,諸葛亮便派遣鄧芝出使東吳以修復蜀吳關係。

果不其然,孫權聽聞劉備逝世,心生疑慮,在鄧芝到達東吳後遲遲不願會見這位蜀漢的外交使節。

鄧芝於是自告奮勇求見孫權,並聲稱此次出使並非只為蜀漢之利益更是為了東吳的利益。

孫權聞罷接見鄧芝,陳述了自己的疑慮,即當下蜀主年幼,蜀國弱小,容易被魏國乘虛而入不能自保,故猶豫是否要和蜀國修復外交。

而鄧芝就孫權的疑慮進行了分析,他指出,首先,蜀吳都有傑出的人才和險要的地理環境,如果聯合足可以與魏國抗衡。

其次,東吳如果聯魏抗蜀,魏國強大吳國弱小,魏國勢必欺凌吳國要求遣送質子,到時候吳國若不順從則魏國就有吞併吳國的藉口,而蜀國也可乘勢入侵。

由此,吳國聯魏不如聯蜀,一來聯蜀是相對平等的外交,二來聯蜀對東吳而言是具有長遠之利益的。

孫權聽了鄧芝的理由之後認為很有道理,故決定聯蜀抗魏,並同時派遣張溫出使蜀漢,修復兩國的關係。

這一段蜀漢著名的外交事件不僅是蜀吳修復關係的序幕,也是鄧芝揚名的第一件大事,不僅歷史中記載了鄧芝向孫權陳述的相關理由,小說《三國演義》中,更描繪了鄧芝出使東吳時孫權擺下沸騰的油鼎,聲稱若鄧芝陳述不清利弊就要效仿齊王油炸酈食油炸鄧芝,其場景可謂演繹得驚心動魄。

雖然小說虛構了這一情節,卻也刻畫出歷史上鄧芝此次出使東吳的難度,而鄧芝不辱使命的完成了這次外交任務,不僅展現了個人的膽氣與智慧,也使得蜀漢的外交理論重新得以實踐。

▲《三國演義》影視劇照。

鄧芝

(圖)鄧芝(?—251年),字伯苗。

義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

東漢名將鄧禹之後,三國時蜀漢重臣。

第二階段:費禕周旋,蜀吳重歸融洽

蜀吳關係修復後,諸葛亮感於荊州驟變的歷史教訓同時鑒於北伐時後方的穩定,時時派遣使節出訪東吳,以維護蜀吳的邦交、增進蜀吳之間的感情。

費禕在這一階段起到了周旋、潤滑的重要作用。

史載,費禕出使東吳,孫權有意考驗費禕,對其嘲啁無方,東吳諸臣也各顯身手,想要通過辯論詰難蜀漢使臣。

而費禕每每處變不驚,都能夠條理清晰、義理明確的對答東吳君臣,甚至於在孫權有意灌醉費禕的前提下,費禕都能夠保持清醒,不隨意作答,以至於不失分寸。

在這個階段,亦有許多著名的外交對答,例如:孫權曾設宴招待費禕,卻告訴東吳群臣:」蜀使來時,伏食勿起。

」費禕到時,孫權出迎,而東吳群臣埋頭不起,費禕便反諷道:「鳳皇(凰)來翔,騏驎(麒麟)吐哺,驢騾無知,伏食如故。

又如:費禕和諸葛恪相互詰難,論蜀、吳兩字的含義,諸葛恪說「蜀」字「有水者濁,無水者蜀。

橫目苟身,蟲入其腹。

」而「吳」字則「無口者天,有口者吳,下臨滄海,天子帝都。

」。

凡此種種,在這一時期不勝枚舉,而費禕身為蜀漢使臣,在此階段對待東吳的為難不卑不亢,同時也未因嘲啁衝撞東吳君臣,不失蜀漢氣度。

故,孫權十分敬重費禕,也曾以自己的寶刀相贈。

費禕的周旋,鞏固了蜀漢立國以來蜀吳之間的同盟關係,雖然其出使期間,蜀吳臣僚相互進行言語詰難,表明上看起來十分尷尬緊張,但實際上兩國臣僚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試探對方的氣度,言語間的戲謔也從另一個方面表現了蜀吳此時關係逐漸從僵化走向融洽,而費禕在這個過程中既能夠保證蜀漢的尊嚴和氣節,同時又不失同東吳的友好關係,不僅展示了其個人的胸襟,更是展現了蜀漢外交的氣度。

▲《三國演義》影視劇照。

費禕(?-253年2月15日),字文偉,江夏鄳縣人,三國時蜀漢名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

第三階段:陳震持節,蜀吳求同存異

公元229年,蟄伏已久的吳主孫權稱帝,對此,蜀漢諸多官員認為東吳此舉暗含挑釁,天無二日,應該與東吳斷絕盟友關係。

而諸葛亮卻認為,在外交上要「應權通變」,此時貿然與東吳絕交不利於蜀漢自身利益,應當承認東吳的地位,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此事。

因此,蜀漢方面派出陳震為使節前往東吳慶賀孫權登基。

陳震為人處事穩重,諸葛亮在與其兄諸葛瑾的書信中稱讚陳震「忠純之性,老而益篤」,同時認為陳震「贊述東西,歡樂和合」一定能夠成功地完成此次的出使任務。

而陳震也確實兢兢業業,以誠懇的態度向東吳表達了自己和蜀漢對東吳稱帝的看法,陳震在給東吳的書信中認為:蜀漢和東吳的交往有堅實的歷史基礎,東吳的需求蜀漢能夠理解並承認,蜀使入吳就好像到自己的家鄉一樣,而現在兩國應當同心協力共同對抗曹魏。

孫權等人聞罷,深感蜀漢外交格局不凡,更是為陳震說開大局而感到欣喜,於是立刻登壇歃血為盟並立誓與蜀漢永結盟好、平分天下。

陳震出使東吳,體現了蜀漢外交不拘一格、求同存異的特點,也可以看出,在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外交戰略思想之下,蜀漢的外交不是一時之氣,而是從一切從實際出發。

而陳震顧全大局地完成了外交任務,不僅體現了其個人沉穩的個性,也透露了蜀漢外交務實的風格。

▲《三國演義》影視劇照。

陳震

(圖)陳震(?—公元235年),字孝起。

荊州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

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第四階段:宗預受命,蜀吳聯盟維繫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吳國趁此增加了巴丘守備一萬人,蜀國出於自身考慮,也增加了永安的守備力量以備不虞。

為了弄清吳國增兵的意向和維繫蜀吳聯盟,蜀漢派遣宗預出使吳國。

宗預曾為諸葛亮的屬官,因此對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外交戰略思想十分了解。

當吳主孫權問起蜀漢為何增兵白帝時,宗預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蜀漢增兵白帝和東吳增兵巴丘一樣,都是適應形勢需要,都不值得互相追問。

孫權聞聽後讚賞宗預的耿直,也由此,蜀吳關係從緊張又趨於緩和,聯盟得以維繫。

宗預使吳,仍然是奉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基本外交方針,但是諸葛亮逝世後,外交大局雖然由此次出使得以保持,但是在此之後就沒有出現如前幾個階段那樣精彩的外交事件,蜀吳同盟也變得平淡起來。

縱觀蜀漢外交的四個階段,我們可以發現,蜀漢外交之所以如此精彩,不僅是因為有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基本外交戰略思想,也是因為各個階段外交官員表現出色、各當其職。

蜀漢的外交,不僅在三國時期是傑出政治智慧的表現,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都是極佳的外交典型,它的經驗不僅說明了小國、弱國並非無外交;更強調了外交之關鍵在於從實際出發、協調各方利益,而把握這個關鍵必須要有高瞻遠矚的外交戰略思想、長遠的政治眼光和恢弘的政治氣度。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陳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三國成語故事:共為唇齒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鄧芝傳》,時間是蜀漢後主建興元年(公元223年),主人公為蜀漢尚書鄧芝和吳主孫權。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