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華夏歷史上最悲催的將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縱觀華夏歷史,魏延之死,一直是歷史有爭議的話題。
這關係到對魏延、諸葛亮、楊儀、王平等人的品行、才智的認識;更關係到一場三國時期鮮為人知的千年政治冤案。
在裴松之作注的陳壽著《三國志·魏延傳》中,有兩段關於魏延案件的敘事記載截然對立: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
……」
「《魏略》曰:諸葛亮病,謂延等云:『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
』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
……」
歷代學者絕大多數認為第一段文字記載是歷史事實,進而以為魏延被殺是魏延和楊儀內訌的結果。
但小編卻另有一番結論。
一、魏延與諸葛亮的關係實質
歷史事件發生的根源,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認識魏延被殺事件的首要前提,是認識魏延與諸葛亮的關係。
抽取二人最重要的本質關係:軍事、政治關係為觀察點,把二人之間的本質關係理順了,也就易於明白諸葛亮死前的意願,是把軍權交給魏延,還是交給楊儀等人。
1,北伐時魏延與諸葛亮的軍事關係
魏延原是蜀漢國的漢中太守,都督。
從諸葛亮北伐進駐漢中前線時起,魏延便成為諸葛亮的直接下級:丞相司馬。
而魏延、諸葛亮二人對於北伐魏國的軍事戰略,自始至終有分歧。
(1)魏延北伐戰略的內容
如把魏國比作一條東、西走向的蛇形。
則:
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是「順水推舟」:由「蛇尾(魏國涼州地區)」、「蛇頸(魏國關中地區)」、「蛇頭(魏國中原地區)」這麼順著「吃」下去。
魏延的北伐戰略是「打蛇打七寸」,先把「蛇頸」部掐斷,使「蛇尾、蛇頸」與「蛇頭」分離,順便就把「蛇尾」、「蛇頸」給「吞」掉。
(2)魏延北伐戰略的基礎
若諸葛亮率主力能與敵主力決戰而勢均力敵,結果是與敵兩敗俱傷,「打蛇戰略」能實施麼?還是不能。
魏國人力、物力要比蜀漢國充實得多,同等軍力損失下,蜀軍無力抽出人馬占領、鞏固涼州和魏延戰略計劃的關鍵依據,除了他自己必須要完成為諸葛亮大軍「鳴鑼開道」的任務:拿下潼關或長安,堅守到諸葛亮大軍與之會合以外,最後戰局的焦點都集中到諸葛亮率軍能否與敵主力決戰而取勝,繼而完成新占領區的軍事、政治、經濟、後勤工作。
因此,魏延這一出「關中打蛇戰略」的軍事水平、戰略眼光,且不論其它,最後都集中體現到對諸葛亮帥大兵團作戰、治理民眾才能的認知上:魏延非常服膺諸葛亮帥大兵團決戰的軍事才能,認為諸葛亮也只有諸葛亮,才有能力率蜀軍決戰決勝魏軍主力,完成他提出的北伐關中戰略計劃!
(3)諸葛亮指使魏延獨立作戰
這裡需要進行反駁兩個古人,認為諸葛亮不允許魏延單獨統軍作戰的言論錯誤:
(一)《華陽國志》的作者常璩先生說:
「(魏)延自以武干,常求將數萬別行,依韓信故事。
亮不許」[6]。
這個「求將數萬」的史料是哪來的,常璩先生不看《三國志》嗎:「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
魏延是以諸葛亮的「武干」為主要依據與之配合作戰;是求為諸葛亮的開路先鋒,為諸葛亮以大兵團與魏軍主力決戰創造先決條件。
決戰是靠諸葛亮來打,而不是魏延自以為有本事,要「求將數萬」兵,自比韓信,脫離諸葛亮打仗。
這是不理解魏延的關中戰略計劃要點的錯誤論述。
(二)註解《三國志》的裴松之先生,在駁「郭沖五事」的錯誤時說:
「亮尚不以(魏)延為萬人別統,豈得如沖言,頓使將重兵在前,而以輕弱自守乎?」。
看《三國志·魏延傳》這一段: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
明明諸葛亮非常放心魏延有能力單獨統軍作戰,並指使魏延帶兵勇闖敵後羌中;魏延立大功後,又把魏延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為何「亮尚不以延為萬人別統」?不得諸葛亮許可的,是魏延提出的北伐關中戰略計劃,而不是諸葛亮瞧不起魏延獨立作戰的能力!裴老先生也看走眼了諸葛亮與魏延在軍事上的互信關係。
魏延的膽略在諸葛亮手下無人能及。
他敢於孤軍深入敵後羌中;自告奮勇闖進虎穴打長安、守潼關,可說是為完成劉備倡言、諸葛亮繼之的光復大漢國使命,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與諸葛亮同樣具有強烈的忠誠度、共同的事業追求。
對於魏延的這一點,諸葛亮有著清醒的認識:「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
所以,諸葛亮雖然和魏延的北伐戰略思想有分歧,卻完全放心魏延能夠單獨帶兵對敵作戰。
魏延以領兵萬人與諸葛亮奇正配合的關中作戰戰術,被古今許多學者理解成魏延想擅自行動的藉口,因此諸葛亮要抑制他。
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認識。
其實這裡的記載,只是顯示了魏延與諸葛亮戰略思想的不同之處,根本沒有魏延要脫離諸葛亮行動的徵兆。
2,魏延與諸葛亮的政治關係
因此前提,諸葛亮臨終前軍權交接的真相,必需要從諸葛亮與魏延相互認知對方的軍事能力,和二者之間的事業性關係聯繫緊密程度來認識。
(1)魏延與諸葛亮的個人關係
人總是有優缺點的。
魏延雖然目睹和親身感受到諸葛亮在訓練軍隊陣法、在大兵團作戰中的軍事才幹,對諸葛亮帥大兵團決戰的本領和治國才能非常認可,而且在自己的北伐關中戰略計劃中,把諸葛亮率主力與敵決戰,作為無可替代的基本戰術優勢基礎。
但對諸葛亮的「將略(軍事戰略)」並不認可。
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小,這可不給諸葛亮面子了。
然而史料記載:
(一)「(建興)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1]。
在此我們只見到諸葛亮看好魏延的軍事才能,指使魏延獨立帶兵深入敵後作戰。
魏延得勝回朝又大升其官爵。
當時民眾輿論也認為魏延於此時之後,有代替諸葛亮的可能:「冀時論必當以代亮」 [1]。
(二)「建興十年,(劉琰)與前軍師魏延不和,言語虛誕,亮責讓之……於是亮遣琰還成都」[1]。
於此事中未見記載諸葛亮對魏延有何壓制。
(三)「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1]。
真的無所偏廢嗎?
「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毎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儀泣涕橫集」[8],既然是「百家爭鳴」,魏延拿刀在楊儀頭上晃,顯然行為過火,但仍未見諸葛亮對魏延有所抑制,這就是偏愛了。
而楊儀後來終究被偏廢:「亮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意在蔣琬,琬遂為尚書令、益州刺史。
儀至,拜為中軍師,無所統領,從容而已」[1]。
由此看來,因魏延並無「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法正的行為品性)的品性,沒有枉殺一人的記錄,所以諸葛亮並未因魏延性格直率、口無遮攔說他膽小,又在和楊儀吵嘴時動刀嚇人,而對魏延有實質性的不滿。
(2)諸葛亮如何決定魏延、楊儀的政治命運
楊儀、魏延經常爭吵不休在當時非常「有名」,都傳到吳國孫權那裡去了。
諸葛亮為什麼不早制止呢?還是沒有制止的能力?我以為,諸葛亮的「不問事」,有著隱藏的不宜公開的原因,這和魏延、楊儀的未來政治命運有密切關係:
(一)諸葛亮有必要、有能力制止二人的爭吵
文武失和,大臣被人看成「牧豎小人」[7],國家名譽受損,易為敵國離間致禍,諸葛亮沒有這個政治遠見?《華陽國志》記載諸葛亮只寫了一篇《甘戚論》,勸說二人無效,就再也沒有下文了。
連魏延動刀嚇人也不抑制一下?降職、調職、隔離、關禁閉、議事不許帶刀、禁言等等,一般人都可以找出種種方法解決的問題,以法治見長的諸葛亮的法治水平哪去了?
要說這事符合諸葛亮的行為邏輯,顯然是另有原因。
(二)接班人的議事日程
自從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使用馬謖為先鋒,就有了尋找、培養自己接班人的明顯意圖。
馬謖死後,楊儀的文才、魏延的武略都在他人之上。
諸葛亮在後人中要挑選接班人,楊儀、魏延是正常的人選(另有一人李嚴有能力擔當,諸葛亮和李嚴的關係本文不議)。
(三)讓魏延、楊儀充分「表演」
可惜楊儀、魏延二人不能「珠聯璧合」。
那麼去誰、留誰,或另選接班人就非常重要,關係到國家的前途。
而兩人發生矛盾,正是從旁觀察二人,深入了解二人性情的極好機會。
因此,怎樣制止二人爭吵,與觀察、挑選接班人相比,就顯得不是最重要了。
說明諸葛亮不是法治無能、或不問二人私事,而是為了讓二人充分「表演」,以便取捨,這才是諸葛亮真正的行為邏輯!
楊儀的表現,顯出他是個不顧大局的人。
作為政治家,要有容人之量,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武人的脾氣多數要比文人暴烈,只要避免與魏延語言過多接觸就行了,而楊儀儘管被刀架在頭上,嚇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還是要吵下去、吵下去。
吵嘴、面子、壓倒對方比國之體統、為政之道、甚至比自身性命安全更重要,楊儀狹隘、偏執的性格充分暴露出來。
魏延的表現,顯出他對政治影響不感興趣。
議事動刀,威脅到對方的人身安全,給所有執政的官員留下壞印象,顯然是沒有政治頭腦。
後來魏、楊二人互指叛逆的檄文到達朝廷,蔣琬、董允力保楊儀而懷疑魏延,難道不是以上魏延過去的表現起了很大作用?
魏延是個軍人,又「性矜高」[1],三個不是,「武士道」精神就拿出來了:說不服你,咱出去動手證明誰對,你敢不敢?「決鬥」是「爭吵」的升級。
中國人以武「決鬥」的特點是點到為止,證明誰能,並不是古代西方人「決鬥」的生死之爭。
如到了生死相爭、要殺楊儀的地步,那諸葛亮豈能坐視不管?擅殺大臣這還了得,要是人人不肯「皆避下之」 [1],魏延不把將領殺光了?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1]是朝廷後來推測魏延「作亂」的想法,是錯誤的斷案,後有論證(這段記載是朝廷對魏延案件的判案根據,而不是陳壽本人的評論)。
倒是楊儀、馬岱想殺魏延、殺魏延全家!不然把逃走的魏延幾個人射倒綁縛朝廷,讓朝廷去處理就是了。
(四)諸葛亮得出結論
「以儀性狷狹,意在蔣琬」[1],「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8]。
所以,後來楊儀殺死魏延後,被朝廷晾在一旁,有官而無職。
有大才卻不顧大局的楊儀,因和魏延長期爭鬥,遠在其殺死魏延之前,就已經斷送了自己的大好政治前程。
相反,善待士卒,軍事方面謀、勇過人的魏延,既然缺少從政才能,但也沒有胡亂傷人的「睚眥必報」之性。
經考驗魏延獨立作戰的能力後,諸葛亮認可魏延的軍事才幹,申報朝廷,給予魏延除自己「假節鉞」而外的軍法處置權「假節仗」、軍中最高的官位「征西大將軍」、和當時蜀國授予文武官員的最高一級的縣候爵位:「南鄭侯」。
這是諸葛亮挑選軍事接班人的實質性作為。
「冀時論必當以代亮」[1]。
此論雖是朝廷在魏延死後推測魏延的想法,卻透露出當時的輿論也認為魏延有可能是諸葛亮接班人。
「時論」認為魏延有代諸葛亮執政的可能,從建興八年魏延立大功被封官、假節時起,直到建興十二年魏延死之前,並無重大改變。
於秘而不宣,人們誤以為魏延有可能是全面接諸葛亮的班,並不知道政治接班人是蔣琬。
諸葛亮實際是要給魏延執掌軍權。
蔣琬與楊儀的性格、品行區別很大。
雖然蔣琬各方面才能都比楊儀差些,蔣琬卻有自知之明,而且寬容大度、與人為善,足以和魏延搞好人際關係。
總之,觀察諸葛亮與魏延之間的關係,不應只看他們是否性格相投、是否來往頻繁,是否有小齟齬,而是要看到他們具有強烈的共同事業追求;雙方各自的缺點,並未影響到二人互相認可對方作為軍事統帥的能力。
有《三國志·魏延傳》等史料所記載的種種現象背後的諸葛亮與魏延的實質性關係為依據,《魏略》記載諸葛亮臨終把軍權託付給忠、勇、謀俱全,作戰經驗豐富的「假節」將軍魏延,便顯得合情合理;而《三國志·魏延傳》記載諸葛亮臨終給軍事上無勇無謀、政治上又不容不附的文官楊儀「疑似掌權」,是多麼的自相矛盾、不合情理。
綜上所述:1,魏延在軍事上並非魯莽之人,品行上並非嗜殺之人;2,諸葛亮非常看好魏延的軍事才能、和他對光復大漢事業的忠誠;3,諸葛亮和魏延的軍事關係、政治關係始終處於良好狀態。
4,諸葛亮接班人的計劃很明確,是魏延和蔣琬的軍、政分工合作。
蜀漢大將魏延之死,罪責應該歸咎於他
魏延是蜀漢的軍事名將,他善於養兵,又能征善戰,從一屆小兵(部曲)官至牙門將軍,然而卻死於非命,舉家上下更是被夷平。那麼,魏延究竟有什麼罪大惡極,導致落得如此下場?
千古奇冤!三國英雄里最冤的原來是魏延,他的經歷值得我們反思
因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長期以來在人們頭腦中魏延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謀反而被諸葛亮所殺,似乎是罪有應得。雖然曾有人替魏延寫翻案文章,但《三國演義》塑造的反賊魏延形象實在是深入人心,...
諸葛亮死前說魏延必反 得知真相後讓人心寒
前兩個疑案中,我們發現蜀漢政權中三大勢力的權力鬥爭頻繁,諸葛亮不得不通過 「依法治國」協調各方。建元元年(公元228年)馬謖被殺;建元九年(公元231年),李嚴被廢。這兩記重拳,雖然暫時緩解了三...
魏延真的是生有「反骨」而死的麼?還是另有陰謀
魏延之死案在歷史上頗有分歧,很多的歷史學家認為是蜀漢乃至三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而我在細讀《三國志》後,認為魏延之死並不「冤」,其罪確實當誅,夷滅三族也不為過(因古代犯罪誅連九族)。但為魏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