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之後隱藏的智慧,夢三國曹操的華容道之禍(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幾天看電視上又在重播《三國演義》,瞟了一眼,說的是關羽華容道放走窮途末路的曹操。
這一段實際上是《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里的情節,記得小時候每看這回時,總是很有些扼腕嘆息的感覺。
一方面恨「曹賊」不死,另一方面嘆關羽的心慈手軟。
但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也都知道,曹操說是被關羽放的,其實是諸葛亮故意為之。
火燒赤壁後,正是劉備集團趁火打劫(這個詞在這裡最恰當不過)的好機會。
諸葛亮早就算定了曹操的逃跑線路,而且判斷他最後走的是華容道。
但他卻偏偏派了很可能會放過曹操的關羽去伏擊。
當時連劉備都覺得懸乎:「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
」而諸葛亮的解釋是:「亮夜觀天象,操賊未合身亡。
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曹操一直是劉備最大的敵人,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諸葛亮為什麼會白白放過呢?諸葛亮會觀天象那純粹是「近乎妖」的瞎扯,但他放過曹操自然有他的神機妙算。
雖然這段故事在歷史上是沒有的,但我們還是可以對其中緣由做以下探討:
一、勢力均衡,以求自保。
在東漢後期,主要的政治勢力是宦官、豪強、外戚、士族,前兩者有實力沒地位,後兩者則恰恰相反,所以往往是前兩者和後兩者分別結盟,相互爭權奪利。
東漢末年,隨著宦官和外戚的勢力被滅。
最大的政治勢力只剩下豪強和士族,這兩者後來最大的代表分別是曹操和袁紹。
曹操的父親是大宦官中常侍曹騰的養子,家裡應該算是地方豪強。
曹操雖然按照士族標準的從政道路,通過舉孝廉(那時沒有科舉,由地方士族推舉)做了官,但在士族眼裡,他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
東漢的士族講究門第出身,掌握著整個官僚系統,是高級知識分子的代名詞,代表著社會輿論,也是三國中謀士的主要來源。
袁紹祖上四世三公,意思是說袁氏家族有四代人做到了最高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職位,是士族的領袖,而且還擁有幾個大州的政權,所以是當時最大的政治勢力。
但是曹操政治上最大的優勢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且也有自己的軍事集團。
隨著曹操通過官渡之戰等清除了袁紹集團,士族也依附於他,加上陸續消滅了其它一些割據勢力,他成為三國中勢力最大的政治集團。
孫權集團也本是豪強勢力,但通過父兄的多年經營,團結了江東顧、陸、朱、張等本地士族(看看江東官僚的姓就知道了),憑藉江東大片土地和長江天險,成為三國中第二大政治集團。
至於劉備,是三國中勢力最小的了。
劉備雖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頂著個皇室後裔的牌子,但家族早已敗落,生活貧寒,所以後來老被曹操罵作「織席販履小兒」
。
當初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盟主袁紹賜他一個座位,還不忘損他一句「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冑耳。
」而且座位還是末座。
劉備通過拉著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籠絡趙雲,組成一個小集團,而且嚴格說來只是個武士集團。
手下的文人孫乾、簡雍之流,頂多也只能起草文書,搞搞接待工作。
真正士族裡的人是不會投靠劉備的,相反劉備倒投靠了不少政治勢力。
劉備起先跟著宗室劉焉,再追隨公孫瓚,又投了徐州的陶謙,好不容易得了徐州,混了沒不多久又讓呂布奪去,沒辦法厚著臉皮反託庇在呂布門下,再依附曹操滅了呂布,反曹失敗後投袁紹,眼看著袁紹不行了又投宗室劉表,誰知荊州又被曹操拿下。
人家都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劉備卻不知道是幾姓了。
劉備之所以能生存,說好聽點是鄧小平倡導的韜光養晦,說難聽點就是厚臉皮,能放下身段,也能適時哭哭鼻子,不過他能每次都能站在道義的那邊,落得個仁義之名。
連講究門第的袁紹對劉備都有一個好評價:「劉玄德弘雅有信義。
」三顧茅廬得了軍師諸葛亮後,算是成為一個標準的政治勢力了。
圖片選自於《夢三國2》諸葛亮形象
深富韜略的諸葛亮當然清楚當時政治勢力的強弱之比。
在他看來,如果當時殺了曹操,以後局勢無論出現什麼變化,劉備集團都將招來滅頂之災:
三國演義的驚世迷局,第一武將竟然是他!
1、三國演義第一武將是誰? 關於三國演義第一武將我想大家第一想到的是呂布,但是小編認為是趙子龍,常山趙子龍可以說是最受三國迷歡迎的人氣角色,文韜武略,機謀膽色,趙將軍無不是上上之選。作為一員虎將...
《世上最簡三國史》-5000字帶你讀完三國
話說東漢末年分三國,曹操、劉備和孫權,那麼這三國是怎麼突然就從東漢末年分出來的呢? 導火線就是「黃巾起義」,這場起義由道教裡面的一個分支太平教的教主張角領導的。歷史教科書上講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
中國歷史之------三國
曹操封魏公,遷都鄴,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分立時代...
三國英雄輩出,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誰不知道?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董...
真正的三國第一單挑王,呂布望塵莫及,曾完勝十位猛將且毫髮無損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吳三國戰亂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在短短數十年,英雄豪傑不斷出世,爭霸天下。為這段本是灰暗的歷史添加了濃重的色彩。在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一書中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了這段...
華容道放曹操,諸葛亮空城計,其實都是為了兩個字「平衡」
《三國演義》中有三次戰爭,直接奠定了東漢末年的割據形勢。第一個是官渡之戰,曹操以微弱的兵力戰勝了勢力龐大的袁紹,統一了北方,奠定了魏國的基礎。第二次是赤壁之戰,曹操敗於孫劉聯軍,從而形成了三國鼎...
《小劉說三國》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人:董卓其人
說起三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定然是曹操,但是東漢末年第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卻另有其人,那就是董卓。三國演義中,董卓一出場便氣場十足,把眾公卿壓得死死的。問一句「天子何在?」...
劉備是忠厚還是梟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談起三國,能讓人舉起大拇指嘖嘖稱奇的便是忠厚善良的劉皇叔——劉備了。三國時期,劉備坐擁三分天下之勢,以皇室之名妄收復整個版圖,無奈白帝鬱鬱而終。那麼在真實的三...
三國頭號陰謀家「袁紹」,也是士族掌權的開創者
袁紹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被世人稱之為「四世三公」的美譽。袁紹青年時期擔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後慫恿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引董卓入京後,又與其政見不和,出走長安掀起討董大旗,被推舉為關東...
《軍師聯盟》|曹操一生最挂念的男人,不是曹植也不是荀彧更不是司馬懿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三國志》中,對於曹孟德求賢若渴的特點,都有著近乎一致的描寫與評價。而說到曹操對於人才的重視,關羽無疑是最好的例子。用演義的話說,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封官許願,美...
三國演義:如果關羽當初在華容沒有放過曹操,會發生什麼事情?
三國演義:如果關羽當初在華容沒有放過曹操,會發生什麼事情?三國演義是小編非常喜歡的一部小說了,在小說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情節,當然了也有很多情節讓我們想不通,其中一個就困擾了我們很久,那就是在赤壁...
劉備為何不能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寫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先劉備舉薦人才時說,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定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相助,為其規劃了統一天下的大策。赤壁之站,劉備取得荊州四郡,在孫吳不受重要的鳳雛龐統投靠劉備門下...
曹操多次死裡逃生的法寶究竟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有一著名篇章"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後,諸葛亮夜觀天象,算定曹操不當身亡,一定會敗走華容道。考慮到曹操對關羽曾有不殺之恩,於是諸葛亮派關羽把守華容道,留...
土豪勢力如此囂張?竟因為他們的勢力導致東漢的滅亡
一、東漢王朝的建立王莽篡漢之後,針對土地兼并以及農民奴隸化的局面進行了相當的一番改革。原本試圖以儒家「抑兼并」的方式緩和社會矛盾,但事與願違,反而加速了政權的覆滅。在農民起義、豪強造反的圍剿下,...
揭秘三國著名奸臣董卓真的吃人肉了嗎?
董卓是東漢末年、三國之初的歷史人物,出生於涼州隴西臨洮,應不屬於正統的中原之人,與西羌部落鄰近,董卓的家庭背景雄厚,是隴西一帶的豪強家族,董卓自幼養尊處優,少年時期性情便極為放縱,頑劣至極,無人...
《三國演義》中,魯迅最欣賞兩個人,一個是曹操,另一個呢
魯迅對於《三國演義》這本名著,總體上是否定的,尤其是書中極力宣揚的劉備之仁、諸葛亮之智,魯迅評價道:「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魯迅對三國中人物也不是一味否定,他明確表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