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居然是錯的?!我們其實並不知道,三國是哪三國
文章推薦指數: 81 %
三國,到底是哪三國?
東漢末年分三國,分的哪三國?
這似乎是個無厘頭的問題,因為地球人都知道,魏蜀吳三分,當然就是魏國、蜀國、吳國了。
其實,這是個必須說明的重大錯誤,也是個「必也正名」的重大問題。
在難以計數的三國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在中學生背誦的各種版本的中國朝代歌中,以至在絕大多數的文史研究著作中,「三國」都是魏、蜀、吳!比如央視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片頭自始至終「蜀」旗飄揚,這真是「氣死歷史學家」的大錯!
而類似的錯誤,在電影電視劇中屢見不鮮。
話說從頭,所謂的「三國」,從曹丕開始的魏國、從孫權開始的吳國,都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從劉備開始的「蜀」國。
劉備之所以仍然沿用漢國號,在於顯示其政權的正統性,表明漢朝沒有結束,他的政權就是漢朝的延續;甚至劉備稱帝後啟用的第一個年號「章武」,也寓有彰顯光武帝劉秀及其第一個年號「建武」的意思。
其實,禪位後被封為山陽公的劉協是234年去世的,比劉備去世還晚。
223年四月,劉備駕崩,劉禪繼位,繼續沿用漢國號不改,直到263年十一月為魏國所滅。
01
為什麼漢變成了蜀?
劉備、劉禪以「漢」為國號,這本來是清清楚楚的史實,那為什麼錯成了「蜀」呢?
這其中的關鍵在陳壽的《三國志》正是以《蜀書》的名義記述劉備、劉禪的「漢」。
我們知道,位居「前四史」之一的陳壽的《三國志》,是研究三國歷史最重要、最權威的「正史」。
《三國志》分立《魏書》、《蜀書》、《吳書》,分別記述曹魏、劉漢、孫吳的歷史,並以曹魏為正統。
陳壽的這種處理方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陳壽雖然先為劉禪的臣子,在劉禪亡國後,陳壽畢竟又成了繼承曹魏的司馬氏的臣子,而按照傳統時代史家修史照例的做法,他修《三國志》,就必須以曹魏為正統,否則就等於否定了接替曹魏的司馬氏晉朝的合法性,果真這樣做了,那是殺頭之罪。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如果尊重歷史的本來事實,尊從名從主人的原則,那麼記述劉備、劉禪的政權,還是應該稱「漢」。
02
劉備到底有沒有資格稱漢 ?
劉備、劉禪政權稱「漢」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最重要的理由是:劉備姓劉。
按照《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的記載,劉備是西漢景帝劉啟的兒子——中山王劉勝的後代;曹魏魚豢所著的《典略》則說劉備是臨邑侯的枝屬。
漢朝的臨邑侯,可考者有劉讓、劉復兩位,這兩位雖然都是西漢景帝劉啟的後代,卻都不是中山王劉勝的後代,劉讓還因為謀反被東漢光武帝劉秀誅殺。
所以,劉備有可能是劉讓的枝屬,因為先祖有謀反的劣跡,所以假託為劉勝之後。
為什麼要假託劉勝呢?
據說劉勝有120多個兒子,從劉勝去世到劉備出生,又經過了270多年,如果按照30年一代來算,那就經過了差不多十代,誰能搞得清劉備是不是劉勝的後代呢?
其實,小時候就死了父親、靠與母親一起賣鞋子、織蓆子過活的劉備到底是不是劉勝,或者劉讓,或者劉復這些人的後代,根本就不能肯定,甚至是大可懷疑的。
然而有意思的是,劉備正是憑藉著「帝室之胄」的身份,用興復漢室為旗幟,逐漸形成他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勢力,並與曹操對抗、與孫權聯合的,換言之,「漢」正是劉備、劉禪政權的政治旗號與正統定位。
說到這裡,我們知道了,今天談論三國的歷史,談論劉備、劉禪政權,不能還如特殊政治背景下陳壽的作史書法,稱「蜀」不稱「漢」,而應該依據歷史的本來事實,稱為「漢」,或者沿用舊稱稱為「季漢」,底線是約定俗成地稱為「蜀漢」。
03
歷史的誤解不止三國
其實類似稱「漢」為「蜀」這樣的錯誤,在社會上乃至歷史學圈子裡,還有不少。
以國號或者朝代來說,夏商周三代中的商是自稱,殷是他稱,那麼按照名從其主的原則,今天河南安陽的「殷墟」,應當改稱為「商墟」。
1616年到1636年,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前期,漢譯的國號是「金」,而不是「後金」。
再以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來說,秦王嬴政覺得自己功過三皇,德蓋五帝,所以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尊號「皇帝」,並且廢除了「子議父,臣議君」的諡法,指示「朕為始皇帝。
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如此,作為中國歷史上的首位「始皇帝」,我們平常習稱嬴政為「秦始皇」是欠妥的,因為缺了不可或缺的「帝」。
而更加混亂甚至大錯特錯的是,我們習稱本名武照、自己改名武曌的那位女皇為「武則天」,其實在她82年生命的最後一年,才有了「則天」尊號,先為「則天大聖皇帝」,再為「則天大聖皇后」,我們怎麼可以自小到大都稱她為「武則天」?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鄭成功、孫中山、蔣介石……
借用孔子的話說,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這裡的「名」雖然指的是「名分」,借用到我們對於歷史的理解,也是可以的,如果我們一天到晚津津樂道地說三國,卻連是哪三國都說錯了,豈非貽笑大方?
我們都知道學習歷史,可以思考當下,可以探索未來。
但是,真假難辨的歷史知識,未經淬鍊的史學見解,讓知識貶值,讓智慧摻假。
另一種角度看諸葛亮:歷史發展的絆腳石
說起諸葛亮,相信大多數人都佩服他的忠誠,羨慕他的智慧。然而正真歷史上的諸葛亮卻是另一番樣子。至於他為什麼在人們心中地位如此之高,實際上完全是被炒作出來的。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的時候提到過一個叫...
為何三國的正統政權是曹操的魏國,而不是劉備的蜀漢?
中國古代的政權都講究順應天命,追求正統。早在夏朝建立之前,堯舜禹相繼禪讓,這就是正統政權的一種傳承方式。商滅夏,周滅商,秦漢相繼,直到三國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長時間的「三個政權」並立的局面。
歷史上的三國,真叫魏國,蜀國,吳國嗎?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叫法
俗話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漢末年,漢朝天下一分為三,一部分歸了曹操,一部分歸劉備,另一部分屬於孫權。千百年來,人們將三國稱為魏蜀吳三國,一直沒有人提出異議。然而當時三國的名稱真的是這三個字嗎?
為什麼?劉備,孫權先後稱帝,不被承認
曹丕是繼承了中原王朝的正統皇帝,劉備和孫權只是割據政權自立的皇帝。這是一千多年來歷朝歷代,包括晉朝、南北朝各國、隋朝、唐朝、北宋的君主大臣皆認可的史實。現代人單看三國鼎立時的地圖,大約會有蜀吳兩...
《三國志》陳壽為何煞費苦心作《蜀書》,史書細節牽扯著當時政治
很多有關三國的作品,往往會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什麼錯誤呢?就是時常性的將劉備建立的漢政權說成蜀政權,看過一些穿越小說,回到三國時期,整天說我蜀漢怎麼怎麼,或者說我蜀國如何如何,甚至一些影視作品裡...
蜀漢到底叫「蜀」,還是叫「漢」?不用爭了
之前,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三國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到底叫「蜀」還是叫「漢」的爭論,爭論的原因是:劉備在建立政權的時候,國號叫「漢」,後來很多人把它叫成了「蜀」,蜀國,已經完全脫離了「漢」,起碼你得叫...
《三國志》為什麼把蜀漢的國號寫成「蜀」而不是「漢」?
三國可以說是古代名氣最大的時代,基本上是個中國人都能說出魏蜀吳三國中某個著名人物的名字。不過很多人都將三國中劉備集團建立的政權稱為「蜀國」,包括很多有關三國題材的改編作品都是這樣。其實劉備政權的...
達說歷史:三國時期三分天下的是魏蜀吳?這是錯誤的歷史認知
「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這首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林俊傑演唱的《曹操》。如果我們就以第一句詞作為一個衡量的標準,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可以稱自己是英雄了。的確,當下是全民閱讀時代,似乎誰都讀過《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