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是劉備稱帝的墊腳石,劉備是諸葛亮完成統一的後腿,都是天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那個戰火紛飛人心不定的世界,良禽折木而棲,無能者苟且偷生,選取一個有潛力的領頭,就能發揚光大,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何劉備得臥龍鳳雛最終還是未能完成夢想。

劉備自出道以來,帶兵打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以大義感懷了很多能人異士為其所用,也正是如此在漢末這個混亂的世道最終劉備站住了腳跟,與孫權曹操三分天下。

公元208年,曹操親率大軍百萬討伐劉備孫權,妄圖一舉兩得統一天下,但是由於曹操大軍都是北方人,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水上作戰還是實力微弱不及東吳,再加上長途行軍,最終被諸葛亮和周瑜還有龐統三人計謀大敗,百萬大軍所剩無幾,只得退回北方重整旗鼓。

這也恰巧給了劉備發展。

當時劉備落腳荊州,按照諸葛亮的計劃下一步就是收復益州,這時候諸葛亮又為劉備請來了與之名聲相當的鳳雛龐統,由於曹軍被大敗,東吳也開始對劉備久坐荊州不讓開始了催觸,為了實現遠大理想,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也開始舉兵入川,入川總要有個名義嘛,正巧劉備的親屬劉璋又是益州州郡,當時張魯率兵攻打益州,劉璋不敵,劉備借幫忙抵擋張魯屯兵在益州。

因為最初的計劃就是要取益州的,然而張魯的事被解決了,劉備本應該收服益州的,但是一心大仁大義的劉備又礙於劉璋與之有親緣關係,遲遲不能決斷,當時龐統獻三計給劉備:上上計等到晚上挑選精兵偷襲成都,益州定然到手;中計是假裝要退兵,吸引楊懷,高沛追趕然後一舉殺掉,以虛弱劉璋實力再舉兵攻打成都;下計就是退兵白帝城,回荊州,從長計議。

擺在面前第一條路定然成事然後劉備卻非要選中計,為了顧及天下人的對自己的口碑,這樣一來使得劉璋有了反應,龐統也因此被殺。

劉備如果選上計則根本不會出那麼多禍端,終究是要攻打的,何不如直接拿下。

至此損失了一位謀士,造成後期諸葛亮北伐又多了一大堆壓力,不然臥龍鳳雛兼在,憑兩人智謀北伐定然一舉而成,統一中原也是指日可待,但是偏偏劉備在龐統死後才後悔自己當初優柔寡斷,真的是踩著鳳雛的屍體上位,給諸葛亮退後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漫談三國:曹操拒絕張松的真實原因

漢中的張魯計劃攻打益州的劉璋,劉璋惶惶不安,這時張松自告奮勇,願意前往許昌遊說曹操攻打張魯,以解益州之危。但令張松意想不到的是,曹操對其傲慢無禮,張松於是悻悻而回。後來張松獻西川地圖給劉備,助劉...

劉備謀士鳳雛龐統都為蜀做了哪些貢獻

劉備謀士龐統都做了哪些貢獻龐統被人們稱為鳳雛,與被人們稱為臥龍的諸葛亮齊名。龐統因為長相醜陋,以至於自己的才能一直都沒有被當權者重視,鬱郁不得志。直到後來跟隨了劉備,自己的才能的得到了施展的機會...

龐統之死,一個拼顏值社會的犧牲品

1、提到三國時期的謀士,人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被稱為臥龍先生的諸葛孔明。但是同期還有一個與臥龍並稱的「鳳雛」,這個人就是今天的主角:龐統。龐統在歷史上註定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原因竟是他醜陋的容貌。

龐統之死,臥龍鳳雛之爭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遠,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

蜀漢-龐統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

悲劇英雄「鳳雛」龐統,都是相貌醜陋惹的禍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這一經典推銷語,可後來劉備兩者皆得也未得天下。龐統出兵益州中途隕落,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兩個不世奇才也沒能拯救頹危的漢室,令後人不禁咦噓。諸葛亮的...

和諸葛亮齊名的龐統,真的很牛嗎,有多牛?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三國志》,或是民間傳說,臥龍、鳳雛都是當時並列的兩個智謀的扛把子。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水鏡先生司馬徽更是大力舉薦臥龍、鳳雛。諸葛亮的內政外交和軍事謀略,我...

三國演義之龐統的加速度

看起來在益州這個項目上,諸葛亮和龐統都是閒庭信步、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的事。張松從許都灰頭土臉的走了之後,剛進入荊州地界就遇上了等候多時的趙雲。單從知名度上看,趙雲的腕比張松大多了。趙雲當時仿佛...

三國時期的益州爭奪戰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孫權、劉備三家三分了荊州。荊州七個郡,曹操據有南陽郡和南郡的襄陽;孫權呢,據有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劉備呢,趁著孫權派周瑜去攻打江陵的時候,奪取了荊州南方的四郡,就是長沙、貴陽...

「劉備入川」

赤壁之戰以後,周瑜把曹操的人馬從荊 州趕了出去。在荊州的歸屬問題上,孫、劉 兩家發生了分歧。劉備認為,荊州本來是劉 表的地盤,他和劉表是本家,劉表不在了,荊州理應由他接管;孫權則認為,荊州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