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偉人讀了17遍,本是「帝王之書」為何又被稱為「學者之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毛澤東能成為一代偉人,是與其在政治領域,文學領域取得的成績是密不可分的。

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在歷史上能與其比肩者,屈指可數。

毛主席的詩詞與書法更是大氣磅礴,氣勢恢宏,更非常人能比,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自然是與毛主席非凡的智慧和氣度不可分割。

毛主席愛讀書是出了名的,他讀過的書中有一部是《資治通鑑》。

毛主席不僅通讀此書,而且前後一共通讀了有17遍之多,並且認真的做了批註。

現在也有出版發行的《毛澤東閱點資治通鑑》一書,就是毛澤東閱讀原書的影印版.那麼《資治通鑑》到底是有什麼神奇之處?能讓一代偉人讚嘆不已!

毛澤東評價《資治通鑑》:一十七遍,每讀都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史書有成千上萬部,但是能為常人所熟悉的無非也就幾十步,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中,又以《史記》和《資治通鑑》的成就最高,魯迅曾經盛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一方面是對其在史學界取得成績的肯定,另一方面則是對《史記》在文學史上取得成績大肆褒獎。

與《史記》不同,《資治通鑑》則被稱為「帝王之書」,又被稱為「學者不可不讀之書」。

(「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清]王鳴盛)

帝王之術自然要講治國之道,安邦之術。

在一個皇帝能左右一個帝國命運,皇帝一個想法能決定天下百姓福禍的年代,如果能遇到一個體恤百姓,賢明有德的皇帝,那就是帝國之福,百姓之福。

但是如何去做一個好皇帝,則是要經過一番學習的,不是所有的皇帝生下來就會做好皇帝。

為了「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花費19年之久主持編寫了《資治通鑑》,以時間為綱,以歷代的政治大事為主要內容,特別注重對治亂興衰的原因分析與經驗總結,與其他史書不同的是《資治通鑑》的讀者定位就是國家統治者,更類似於文學報告。

對於歷史事件則更側重於先敘事,再分析,。

在《資治通鑑》成書的第二年,司馬光中因耗盡心血逝世,可以說《資治通鑑》傾注了司馬光的畢生心血。

司馬光作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行事務實穩健。

這一特點也在《資治通鑑》中得到反映,比如"三家分晉「這一事件,(在通俗通俗說在前面提到過),本身曲折的事情經過也是採用平鋪直敘的手法,缺乏對人物的讚頌,貶毀,與現代人閱讀追求新奇趣味的習慣大不相同。

從北宋到清朝,這本書一直是帝王經筵上常使用的歷史教材,梁啓超也曾稱其為」皇帝教科書」是最好的經國治世之書。

那既然是帝王之書,又何又被稱為「學者不可不讀之書」?那是因為這本書不僅講事實,說道理。

還通權變。

即所謂「窮物之理,執聖之權」,也就是講道理,還講方法,那這就很難得。

學者自然也能從中借鑑到許多有用的知識,來處理世俗繁瑣之事,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你是否讀過《資治通鑑》,讀過之後有何感想?有何收穫?來一起討論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寫了一本帝王書

我們發現,與其他史書相比,司馬光和他的《資治通鑑》具有鮮明特徵。別人是記錄歷史,司馬光是選擇史實;別人是警示後人,司馬光是教育皇帝;別人寫的是大眾史學典籍,司馬光寫的是皇帝教育叢書;別人的史書有...

看毛主席是這樣評價明君李世民與武則天的

在我們閱讀到毛澤東寫的「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時候,體現了這位偉大詩人的情懷與哲學底蘊。非常確切又傳神的刻畫出了他們的形象,又準確的評價了...

毛主席為何將《資治通鑑》讀了17遍?

毛澤東晚年曾對人講,他將《資治通鑑》這部300多萬字的史書讀過「一十七遍」。這真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1956年,由當時的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點校本《資治通鑑》(包括隨文加入的胡三省注),就是根據毛澤...

為什麼中國人的歷史情結這麼重?

歷史,在中國人心中,絕非其他國家可比。因為中國歷史的記載時間最長,綿綿五千年不曾中斷過,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記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而在世界上,被稱為歷史之父...

《資治通鑑》毛主席硬是讀了17遍!

在中國史學史上,有兩位司馬大人是繞不開的高山:司馬遷和司馬光。一位寫了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一位寫了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雖然兩位都是大大的歷史學家,但是對待歷史的態度可是很不相同的。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