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毛主席是這樣評價明君李世民與武則天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我們閱讀到毛澤東寫的「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時候,體現了這位偉大詩人的情懷與哲學底蘊。
非常確切又傳神的刻畫出了他們的形象,又準確的評價了功與過。
毛澤東尤其對李世民的軍事才能極為推崇,說自古能軍者無出李世民之右者,高度評價了李世民是少年英雄,18歲當上了軍隊的總司令。
26歲當上皇帝,勤政務實,把浴血奮戰得來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採取了一系列對國家發展有用的措施,使唐朝在短時間內得到強盛,把中國社會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貞觀盛世。
但是在偉人的人物都是有自己作為人的局限性。
李世民通過不合法的手段「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又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當上了皇帝。
在古代的歷史背景下就是成者王侯敗者寇的,毛主席從大處著眼,忽略了他的這一污點,在選擇李恪和李治做繼承人這點上出現了失誤。
這是毛主席在讀歐陽修等所著的《新唐書·李恪傳》時寫的批語。
指出了李世民在立儲問題上出現了失誤,李恪、李治都是他的兒子,兒子們的優缺點、長短處,李世民都門清。
李世民特別喜歡文武雙全、「英果類我」的李恪,並有意的加以培養、教導,封為遠地藩王加以歷練與成長。
可見對李恪的期望值之高。
而李治則軟弱,毫無主見,少雄主之略,恐難以重任。
這一點上,李世民看的很清楚,於是打算廢李治改立李恪為太子。
但因為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為其外甥爭位,只能選擇放棄了改立計劃,殊不知在其死後給唐王朝留下後患。
毛主席說李世民: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
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說的真是一針見血。
在毛主席晚年還在深讀《資治通鑑》。
對待武則天這樣一個被歐陽修與司馬光近乎妖魔化的女皇帝毛澤東的評價更為準確客觀。
在毛主席逝世的前一年,還與身邊工作人員孟錦雲長談過幾次,從《資治通鑑》開始,一直到司馬光、王安石、趙匡胤、秦始皇、劉邦、項羽。
也有武則天,並就武則天談了一大段。
毛澤東說:「讀書,一要讀,而要懷疑,三更是要提出不同意見不能讀死書。
不讀不行,不讀你不知道。
凡是人都要學而知之,沒有誰是生而知之的。
但光讀不行,讀了書不敢懷疑的,不敢提出看法的,這書也是白讀的。
」毛主席接著說:不要認為書上寫的都是對的,句句真理。
我們現代寫書事實是有自己的選擇,而古人就那麼客觀?一代這樣寫,一代那樣寫,言過其實的東西頗多,我們能信哪一個?所以就要去懷疑。
就要去找別的資料,做對比,這是很常用的方法。
比如,有很多史書把武則天寫的一塌糊塗,荒淫無度,不理朝政,這樣的話她怎麼能統治幾十年?毛主席接著說:我覺得武則天不簡單,簡直了不起。
在封建社會的背景下,女人是沒有地位的;更別說女人當皇帝了,人們想都不敢想。
我也看過一些野史,把武則天寫的很荒淫,恐怕很值得商量。
武則天是一個治國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更有用人之術。
提拔過很多人,也殺過很多人。
剛提拔又被殺了的也有很多。
對於武則天的無字碑,毛澤東還認為: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墓碑上刻字表述她的一生。
很多人認為其本意是功德無量,書不勝書。
武則天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功過是非,還是應該留給後人來評說。
毛主席很欣賞武則天是一個有作為,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和執政能力的女皇帝並高度讚揚了武則天的智慧與自知之明,給予武則天以極高的評價。
由此可見,毛主席能夠跳出歷史事件只外去看歷史,信史而不唯史。
可以看出毛主席是非常有眼光與見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