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讀書︱魏延安:三國分合之緣由——柏楊版資治通鑑夜讀札記16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開篇即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國的分開確實是合得久了,但三國的合卻並不是分得久了,三國之分合,自有箇中原因。

天下何以分為三國,一般概念就是赤壁之戰結束而三國之分既成。

但依愚見,三國之分,實為曹魏不思進取。

赤壁之敗(公元208年)到曹操去世(公元220年),中間還有近12年時間,確實不乏好的機遇,但曹操已失去往昔的英雄氣概,一心做起了「周文王」,一切以身後事為中心,統一中國倒在其次,於是三國之分乃成。

但不管怎麼說,在三國分合的問題上,曹魏一直占據著優勢,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蜀吳只是偏安而已。

至於蜀,在失荊州和蜀吳戰爭之後,孱弱之勢已經形成,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構想實際上已無法實施,由其統一已絕不可能,諸葛亮的北伐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以在外的軍事換取在內的政治平穩而已。

至於吳,孫權固然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美譽,但吳本身就比較弱小,孫權政治上謹慎小心,一有風吹草動就主動稱臣於魏,偏安的心態非常明顯。

三國情形分別如此,三國之分無法改變。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之,絕非英武之主,就是守成也有問題,其在位時最好的統一機會出現在蜀吳戰爭期間,而曹丕根本不會把握機遇,甚至連認識也沒有。

等到機遇已失,好像忽然醒過來一般,連連南征,一到長江就撤退,幾番下來,軍心全無。

曹丕之後的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司馬家族迅速崛起,最後司馬昭也做起了「周文王」,其戰略也是「攘內」為先,不願在對外戰爭上耗費過多精力,三分之勢繼續維持。

三國重新歸於一統,非晉之強,實因蜀吳之弱。

蜀國到了姜維主政時期,已是內憂外患一齊暴發,而姜維學諸葛亮也只學了一個半吊子,持續北伐只是勞民傷財而已;劉禪昏庸無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用起了宦官,使姜維嚴重受制,無法施展,公元263年蜀國第一個倒下。

在吳國,孫權的晚年表現沒有逃脫英雄暮年的規律,有些糊塗,更是喜怒無常,殺伐也重。

繼承的子孫們只是中規中矩而已,到了孫皓時期,殘暴昏庸,官民皆憤,國力明顯不如以前。

繼承了曹魏的晉則改朝換代之後,總有些新的氣象,又有一批名垂青史的優秀將領,統一隻是時間問題和具體時機問題,終於在280年順利統一。

(本文圖片均選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諸葛亮不帶趙雲?

關羽被殺,劉備舉蜀漢全國之力討伐東吳。在這場事關生死的戰鬥中,劉備並沒有帶他的軍師諸葛亮,也沒有帶五虎將軍趙雲(關、張、黃已死,馬超鎮守蜀北),因而成為了劉備伐吳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劉備本來就不...

關羽改變了三國的兩次歷史進程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跟隨劉備轉戰南北,為劉備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三國演義中更將其尊稱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由於三國演義對關羽的完美刻畫,...

三國蜀國的戰鬥力第一!

好像大部分人都說蜀國是最差的,其實是最強大的!開始諸葛亮和關羽鎮荊州,龐統輔助劉備進攻,這都是按照隆中對的計劃而行,如果龐統不意外死,諸葛亮也不用入川,到劉備取得漢中,那就牛逼了,隆中對說的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