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有識之士勸劉璋不要迎劉備入川,劉璋為什麼固執己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嚴格講來,龐統應該屬於道流人物,是那種只求目的、不問手段之輩。
在得到劉備重用後,龐統也渴望著建功立業,得知劉備覬覦益州,卻又擔心被人視為不仁不義而躊躇再三時,主動為其指點迷津道:「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
兼弱攻昧,五伯之事。
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劉備聽罷,不禁怦然心動。
他在意的不是龐統所說的「何負於信」的牽強理由,而是龐統指出圖蜀的緊迫性,「今日不取,終為人利」。
既然決定了,就要放下包袱、輕裝前進,盡全力去拼搏。
下手晚的話,益州就會為他人所有。
那時候再有所圖謀的話,只怕是困難重重。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果瞻前顧後,那麼就會坐失良機。
劉備是個胸懷大志的野心家,聽了龐統的話之後——「大悅」!陰謀奪人地土,以怨報德,心情竟然「大悅」。
再說劉備仁義,真不知仁義為何物了。
建安十六年(211)十二月,劉備終於下定決心入川,在安排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後,以龐統為軍師,親自率領步卒數萬人溯江而上,踏上了新的征程。
因為事先得到劉璋的命令,又有法正做前導,劉備率領數萬人馬入川居然如入無人之境。
蜀地門戶洞開,不僅沒有遭遇到任何阻攔,甚至沿途還有犒軍的鮮花與牛酒等物。
未幾,劉備就順利地從公安、宜都等地驅兵數百公里,到達益州的巴郡(治今重慶)。
巴郡太守嚴顏聞訊,撫膺長嘆道:「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也。
」
此前,劉璋做出迎接劉備入蜀的決定之後,也引起了部分手下臣僚的擔憂。
主簿黃權進諫道:「左將軍(劉備)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
若客有泰山之固,則主有累卵之危。
可但閉境,以待河清。
」
哪知道劉璋聽了張松的勸誘,滿門心思地認定劉備是個仁義君子。
不但沒有聽眾黃權的勸說,反而擔心他掣肘,將黃權調離成都,遠遠打發到了廣漢去任縣令;從交趾至蜀的劉巴也勸諫道:「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
」
表現得最為過激的是從事王累,見劉璋拒諫,「自倒懸於州門以諫」。
但王累的尸諫也沒有令劉璋有所省悟,史稱「劉璋一無所納」。
迎劉備入蜀無異於開門揖盜,但性格懦弱的人,往往在許多時候表現出來的倔強令人感到困惑。
或者,所有人附和張松的提議,才會令劉璋保持清醒的頭腦。
劉備率軍到了巴郡之後,短暫的休整之後,再次跋山涉水的溯流數百公里趕往涪城(今四川綿陽),準備與劉璋勝利會師。
得知劉備與手下到達了涪城,劉璋親自從成都出發趕往涪城相見。
史載,「璋率步騎三萬餘人,車乘帳幔,精光耀日,往就與會,先主所將將士,更相之適,歡飲百餘日」。
腦子進了水的劉璋,又在劉備面前炫富。
這個時候入蜀的劉備屬於客軍,孤軍深入益州。
劉璋如果只是盤桓數日,直接安排劉備上前線,劉備是無力拒絕的。
劉璋忙於勞軍的同時,劉備應該也沒有閒著,他也在私下裡有張松、法正等人接觸,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張松令法正轉告劉備: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歡會的時候,作了劉璋。
劉備卻不敢弄險,萬餘人對三萬步騎,便是傻子也知道莽撞會帶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於是,推辭道:「此大事也,不可倉卒!」
軍師龐統為他加油打氣:「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
」
劉備一則擔心因此壞了三十餘年「弘雅有信義」的江湖名聲;二來,擔心操之過急,打草驚蛇。
於是告誡眾人道:「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
安撫下來眾人的輕舉妄動,劉備繼續與劉璋觥籌交錯。
劉璋醇酒歌舞慶昇平,每日裡醉生夢死,根本不知自己在懵懂間躲過一次刀光之災。
參考書目:《三國志》
「隆中對」里可成就帝王之業的是哪裡?
諸葛亮在「隆中對策」里提出劉備如果想成就王霸之業,首先從地理上來說有兩個地方非常重要:一是荊州,荊州是「用武之國」。「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二是益州,「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此人殺了龐統,是趙雲的師兄,最後忠於劉璋拒不投降被劉備所殺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名將也是數不勝數。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為他劃定的地盤就是益州和荊州,而當時益州的太守的劉璋。劉璋為人比較懦弱,只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所以後來益州才被劉備所掌握。
這三人是劉璋死忠:一人搞死龐統,一人堪比屈原,一人令劉備痛心
公元211年,劉璋聽聞曹操將要派出軍隊去討伐張魯,心中萬分恐懼。心想:完了完了,我連一個小小的張魯都對付不了,更別說曹操了,咋辦呢?這時候心眼壞壞的張松就出來獻計說:主公,如今情況危急,我以為可...
龐統死前說出六個字,捅破劉備秘密,連諸葛亮都不曾發現
說起三國,我們總能想起許多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幾乎無人不知。而說起三國,我們總會想起那個滿口仁義的大好人。劉備,他年少時生活艱苦,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卻志向遠大,不畏艱...
劉備入川,為什麼沒有帶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拿下荊州五郡之後,就開始籌劃西取益州的打算了,很快就迎來了機會,張魯進攻劉璋,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正式入川。但是劉備入川...
解密劉備:是仁義漢室後王,還是嘴臉醜惡的小人?!
一說三國,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到曹操、劉備、孫權以及關張趙等五虎上將。三國是一個有趣的時代,是一個英雄出亂世的時代,斑駁精彩,萬分豪光。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擁有關張趙三大明星的蜀國。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得天下,然落鳳坡下臥鳳雛,鳳雛未得一飛沖天
劉備麾下除了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臥龍先生外,曾經還有一個鳳雛龐統。可惜在戰中中箭英年早逝,如果得以善終,有他和臥龍先生共同協作,估計諸葛亮也不會活活累死。
三國的這位鬼才,若非早逝,劉備定能一統天下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入川為劉璋討伐漢中張魯的劉備,藉口曹操進攻荊州,要回軍幫助孫權,要求劉璋給兵給糧。劉璋只給劉備一半的糧草士兵。劉備佯怒,裝腔作勢要回荊州,搞得劉備的內應張松信以為真,寫信勸劉備...
劉璋把西川拱手讓給劉備。二人為何又反目成仇?來自夢三國的解答
劉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鎮國四大天王之一西蜀王劉焉之子,武藝驚人,家傳漢高祖之絕學,統御著西蜀武林世界。他手持「日月雙刀」,刀氣逼人,有開天闢地之勢; 日月雙刀訣更是如虎添翼。東漢末年時,群雄...
法正轉投劉備,劉璋失卻益州
東漢末年,扶風人法正擔任益州牧劉璋的軍議校尉,但未受到劉璋的重用,又受到與他一起客居益州的同州老鄉們的鄙視,法正心情鬱悶而不得志。益州別駕張松與法正關係親密,張松對自己的才幹十分自負,覺得劉璋...
劉備入川成功的最大功臣,龐統未進前三,第一可惜身首異處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歷史上劉備在荊州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就為劉備制定一個「隆中對」戰略,讓劉備欣喜若狂,然而,在劉備正式入川奪取益州的時候,諸葛亮的貢獻卻非常,甚至墊底的地位,那麼劉備奪得益州的...
張松法正龐統等人力勸劉備在酒席間殺掉劉璋,劉備為何不聽
嚴格講來,龐統應該屬於道流人物,是那種只求目的、不問手段之輩。在得到劉備重用後,龐統也渴望著建功立業,得知劉備覬覦益州,卻又擔心被人視為不仁不義而躊躇再三時,主動為其指點迷津道:「權變之時,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