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備取西川「看龐統的謀略水平(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文說到劉備終於同意龐統取「西川計劃」,又留下孟達四千人駐守江陵,才放心西進……

  安十六年,秋,關中戰火日盛之際,劉備借「助劉璋討張魯」的名義率軍入蜀,「先主留諸葛亮、關羽等據荊州,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

劉備順流而上,先到了江州,然後由傳順墊江水,前往涪城。

劉璋「敕在所供奉先主,先主入境入歸」,這一路上,劉璋讓劉備始終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劉備到涪城後,驚喜又從天而降,「璋率步騎三萬餘人,車乘帳漫,精光曜日,往就與會」。

「二劉之會」自然有劉璋見心意,其間是否還有張松的「攛掇」呢?個人以為,張松肯定為此出了不少力。

但同時也能看到,劉璋向其內部保守勢力作出了妥協的,劉璋沒有讓劉備直接往成都來,而安排在「去成都北三百六十里」涪城,而此行更帶了「步騎三萬」。

「張松令法正,及謀臣龐統進說,便可於會所襲璋」,張松已事先通知了劉備,並獻上「會執劉璋」之策。

這可以說是最好的歷史機遇!此策當比「官渡之戰」許攸所獻「偷襲烏巢」之策,可一舉而定益州,如此當對劉備集團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或當直接影響和改變歷史的發展進程。

而龐統與法正在此扮演了荀攸和賈詡的角色,對張松之策兩人是一致同意的!龐統之情溢於言表:「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

  劉備聽了龐統、法正的計策之後,很是惶恐說道:「此大事也,不可倉卒」,又說「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劉備莫非想到白水關外,鳥不拉屎的地方厚樹恩德?)。

對劉備個人的情感上來說,這事情來得太突然,之前一路過來,劉璋對他太好了,這時突然說翻臉就翻臉,他內心實在接受不了。

他所說的話似乎有道理,其實不過是其推託之辭!對於蜀中形勢有誰能比張松、法正更清楚?一旦生擒劉璋,並其兵眾,益州群龍無首,張松等立馬四處「運作」,益州將分崩離析,龐羲或可擁兵自重,李異可趁機作亂,哪些之前依靠劉璋的人,又或那些與龐、李不睦的人何去何從?一旦敵人勢力分裂,張飛又大兵壓境,劉備再以「恩德」個個瓦解,龐統所說的話絕對可以實現,當不出半載劉備便可定益州!又或曰劉璋「三萬大軍」豈可輕取?請觀「先主所將將士,更相適之,歡飲百餘日。

璋資給先主,使討張魯,然後分別」,可見此過程中,劉璋沒有一點點要圖取劉備的意思,如果劉備有圖取他的念頭,還怕找不到機會嗎?兵法雲「以虞待不虞者勝」!劉備英雄蓋世,並非怕你劉璋三萬兵馬,而沒有膽氣下手。

再說有龐統、法正這些智能之士,隨便策劃個「劉玄德病賺劉璋」什麼的……。

關鍵是劉備心裡這關過不去,這次劉備態度相當堅決。

  昔者,曹操用陳宮之計,誘鮑信簞食壺漿,迎奉兗州之地,方得其霸王之資;袁紹使逢紀之謀,挑韓馥解兵束甲,封讓冀州之印,而得逞諸侯之志。

而劉備置良策不用,致兵火肆流生靈塗炭,一歷經年遺禍無窮。

此非「匹夫一仁,家室安定;志士一仁,百姓流離」,正應「鳳雛」所言:「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

嗚呼哀哉!

  劉璋與劉備在涪城相聚百日後,二人分手道別。

臨別「璋以米二十萬斛,騎千匹,車千乘,繒絮錦帛,以資送劉備」,這次劉璋「出血」不多,接下來他又幹了件「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劉璋推劉備為大司馬,把龐羲所轄的白水關駐軍近二萬人,交給劉備全權統一指揮,他對張松的話可真念念不忘啦!「璋推先主行大司馬,領司隸校慰」,「又令督白水軍,先主並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

任何感激的話都是多餘的,「先主亦推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此雖對劉璋這「土皇帝」意義不大,劉備也算是略表心意了。

劉備率軍北上茄萌關,整合軍隊,攏絡人心,先慢慢把這些人消化了。

有載「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建安十七年,劉備駐葭萌討張魯,雖未大動干戈,但小的交鋒還是不斷的。

畢竟「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也不能把別人當傻子吧!同時也使各方讓戰力得以整合,讓大家領略下你的武力,其實也是種收服人心的方式。

初時,劉備藉助「劉璋討張魯」之名入川,孫權並不放心,遣呂岱率軍隨其後監視,「建安十六年,岱督郎將尹異等,以兵二千人西誘漢中賊帥張魯到漢興蹇城,魯嫌疑斷道,計事不立,權遂招岱還」。

呂岱回去前龐統給他準備了出好戲……。

  「後呂岱從蜀還,遇之白帝,說備部眾離散,死亡且半,事必不克」,呂岱此行目的「昭然若揭」。

然而呂岱所看的,跟事實上發生的有「天壤之別」。

這之間的若無高人策謀,細加安排布置,何以「瞞天過海」,騙過孫權的耳目?估計孫權對沒有「關、張」的原荊州軍團並不看好,所以也就掉以輕心了!被人欺騙的感覺真是不好受,後劉備突然襲擊益州,孫權脫口冒出:「猾虜乃敢挾詐!」這種心情大家可想而知。

龐統真是知權達變,算無遺策啊!

  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征孫權,造勢進軍濡須。

孫權無暇西顧,又擔心劉備在蜀中有所「動作」,遣人至蜀中呼劉備回荊州相救。

消息傳到蜀中,劉備有些驚慌失措,龐統仔細分析形勢,值孫曹相峙不可卒解,取益州時機成熟,且不可再久拖不決。

巧施「欲擒故縱」之策,並從「璋求萬兵及資實,欲意東行」,料劉璋必生怠忽,而不應允,可藉故討之。

劉璋果不應劉備所求,「但許兵四千,其餘皆給半」。

劉備「大怒」對眾將士說:「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惶寧居;今積帑藏之財吝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與此同時,又一個噩耗飛快的從成都傳來,「劉璋收斬張松」,原來之前張松不明究理,以為劉備欲將東歸,書與劉備「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松之兄長張肅恐禍及己,而將其告發,張松不幸遭難。

作為蜀中的智計之士,張松確實出類拔粹,史載其「識達精果,有才幹」,個人以為其才能可比袁紹帳下的許攸,而命運也何其相似,張松之死令人勒腕啦!「張松被收斬」的消息被其餘黨火速傳到劉備大營,頓時在營中炸開了鍋,此時「危機萬分」如不速速決策,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因劉璋以下令「關戊諸將文書勿復關通先主」。

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候,又是龐統挺身而出……。

  龐統冷靜地為劉備謀劃三策:「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為上計也。

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

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

龐統此三策頗值玩味!上、下兩計皆寥寥數語,一險而無算,一平而無奇。

唯其中計「知人見性」、「深謀思遠」,雖還未行事,仿佛皆入其轂中。

而劉備也不知不覺墜其籌劃中,什麼「仁義道德」他權放一邊了。

「謀臣」除了策劃高明外,還得使其策為主公所用,如此策龐統是「計中有計」······。

  劉備採用了龐統中計,召斬白水軍督楊懷、高沛,兵不血刃取得白水關,兼并其兵眾,將兵士妻子兒女留為人質,龐統又薦霍峻留葭萌駐守。

後劉璋遣扶禁、向存等帥萬餘人由閬水上,攻霍峻,打了一年也沒攻下,反被霍峻乘其懈怠,大破其軍,斬殺向存。

豪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霍峻出色表現,一旦關破,失去這些人質的話,劉備軍團可能會不戰自亂。

霍峻可謂居功至偉!在劉備決定南向用兵的同時,又遣人晝夜兼程趕赴荊州,令張飛迅速起兵入川響應。

楊、高二人授首後,龐統再薦黃忠、卓膺為先鋒進攻涪城,二人攻無不克所向無前,終不辱使命,又順利的攻占了涪城。

這時劉璋遣劉憒、冷苞、張任、鄧賢率大軍,於涪城下拒住了劉備。

再遲一步,估計涪城就非劉備所有了。

那樣的話,可能一年半載也難拿下此城了。

所有的計劃十分周密,十分完美,進展也是相當的順利。

不久劉備大軍也進駐到涪城……。

「建安十七年十二月,星孛於五諸侯,(周)群以為西方專據土者皆將失土」,此當劉備起兵不久後的事情!估計當時蜀郡上下聞「劉備起兵」,早已是人心惶惶……。

未完待續,繼續閱讀請關注本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之龐統的加速度

看起來在益州這個項目上,諸葛亮和龐統都是閒庭信步、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的事。張松從許都灰頭土臉的走了之後,剛進入荊州地界就遇上了等候多時的趙雲。單從知名度上看,趙雲的腕比張松大多了。趙雲當時仿佛...

三國中被低估的重要謀士——龐統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歷史素有程昱取東阿縣,徐庶取樊城,諸葛亮取荊州,龐統取西川,很多人依此來證明龐統的能力在三國四大謀士居首位,因為龐...

諸葛亮一生哪些故事值得你看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文學家。其實古人和今天的我們是一樣的,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又一段艱辛的故事,關於諸葛亮你了解多少呢?

三國的這位鬼才,若非早逝,劉備定能一統天下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入川為劉璋討伐漢中張魯的劉備,藉口曹操進攻荊州,要回軍幫助孫權,要求劉璋給兵給糧。劉璋只給劉備一半的糧草士兵。劉備佯怒,裝腔作勢要回荊州,搞得劉備的內應張松信以為真,寫信勸劉備...

張魯:道士也能當軍閥!張天師問你服不服?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第四百八十二章 成都密謀

這年輕文官,龐羲自然是認得,乃是益州年輕一代的名士法正,才華和能力都非同凡響,據說完全不弱於那有過目不忘之能的張松。聽得法正的話,龐羲卻是連連苦笑,說道:「孝直高看老夫了!老夫若是有這等本事,當...

先主劉備傳

  先主傳,先主姓劉,名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劉勝之子劉貞,元狩六年(前117)受封涿縣陸城亭侯,因在宗廟祭祀時所獻祭金違犯禮制,而觸犯律令被削去爵位,於是便在涿...

劉備豪取益州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弱肉強食,民不聊生。盤踞在益州1的劉璋,內有龐義、李異之憂,外有張魯、曹操之患,其本身能力又很有限,為了自保, 一直四處在尋找靠山。當時劉璋派手下益州別駕張松進貢曹操,但被曹...

白話《三國志》劉 備 傳

孫權對先主漸漸感到畏懼,將妹妹嫁給先主以鞏固雙方關係,先主前往京口拜見孫權,兩人相處頗為禮敬和好。孫權派人告知先主意欲聯兵攻取蜀地,其下屬有人建議不妨先答應孫權,因為東吳畢竟難以跨越荊州來占據...

三國時期的益州爭奪戰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孫權、劉備三家三分了荊州。荊州七個郡,曹操據有南陽郡和南郡的襄陽;孫權呢,據有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劉備呢,趁著孫權派周瑜去攻打江陵的時候,奪取了荊州南方的四郡,就是長沙、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