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蜀漢有順水優勢,為何敗給東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昭烈帝劉備經過一年多的準備,終於發動了對東吳的這次大規模的戰役—夷陵之戰。

這次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戰役的結果以蜀漢敗北,東吳勝出而結束,對後來的歷史進程影響深遠。


夷陵之戰前,公元219年,駐守荊州的關羽以策應劉備北伐漢中,發動了襄樊之戰,水淹曹操七軍,威震華夏,結果卻被東吳呂蒙截殺,荊州落於孫權之手。

公元220年,曹操卒,魏王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

次年,劉備也稱帝,國號漢。

劉備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打著為好兄弟關羽復仇的旗幟,率軍東征東吳孫權。


關於劉備為何要發動這次對東吳的戰役,很多人都認為就像蜀漢打出的旗號是為關羽報仇那樣,實際上這只是一個方面,或者說是出兵的一個藉口而已。

真正的原因則在於,東吳孫權奪走荊州,使得蜀漢不得不考慮拓展戰略空間,奪回荊州才是劉備不顧群臣反對,發動這次戰役的真正目的所在。


魏蜀吳三方,劉備一方綜合實力本就處於劣勢,對任何一方都無任何優勢可言,尤其是失去荊州以後,只能龜縮在蜀地,這才是最致命的。

北上空間達漢中已到極致,繼續北上就面臨這對魏的正面對決,蜀漢顯然沒有準備好。

相比之下,曾經長期經營的荊州之地,劉備在此則有很大的民意基礎和世族的支持,曾為蜀漢強有力的人才、物資輸出之地。

拿下荊州,則可對長江下游的東吳形成壓迫之勢,將極大地拓展蜀漢的戰略空間。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劉備率軍約3萬餘(後來又有五奚蠻萬餘加入),總兵力約5萬,水陸並進東出魚復(今重慶奉節),這裡當時是蜀漢和東吳的分界之處。

我們都知道,長江三峽正是西起奉節縣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

長江三峽這段水道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地跨重慶奉節縣、巫山縣,湖北恩施巴東縣,湖北宜昌秭歸縣、宜昌市,全長約193公里。

三峽兩岸均高山林立,對峙而出,懸崖峭壁,高達一千多米。

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促就了如今的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

在三國時期,長江三峽是中原西進巴蜀,巴蜀東出中原的必經之路,也是最便捷的通道,因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劉備大軍占據上游優勢,很快就攻取了三峽峽口,然後順流而下。

東吳孫權此時壓力山大,這方面劉備大軍力大勢強,攻勢猛烈;另一方面曹魏在東面虎視眈眈,搞不好就有亡國的危險。

迫於無奈的孫權,向魏國稱臣,被封吳王,暫時穩住了北方的曹氏。

同時,派出大軍5萬,由陸遜率領逆水而上,抵擋蜀漢大軍的進攻。

劉備大軍順利奪下巫地(今湖北恩施巴東)、秭歸(今湖北宜昌秭歸),勢如破竹。

東吳一路退卻直至宜道(今湖北宜昌宜都市)、猇亭(今宜昌猇亭區)一帶,轉入戰略防禦。

蜀漢和東吳大軍在此僵持,誰也奈何不了誰。


陸遜為何不在三峽和劉備展開決戰而要一路後撤到猇亭呢?看看三峽的地理環境就大概知道原因了,長江三峽的環境決定雙方只能進行水戰,兩軍數量上旗鼓相當,而占據上游的劉備無疑是占據優勢。

沿長江逆流而上的攻入蜀地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先例,但那是建立在逆流一方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

如東漢初,大將岑彭率戰艦數千艘逆流而上,平定益州公孫述。

此時的東吳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宜昌則是長江出三峽後第一個較大、地勢相對開闊的地區,兩邊的山勢也不如三峽段那麼險峻,劉備方的居高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面對堅守不出的陸遜,劉備親臨猇亭督師使盡各種辦法,罵陣啊什麼的,甚至連分兵的招數都用上了,陸遜就是不接招。

劉備派張南率兵圍攻宜道,指望陸遜能出兵救援。

因為宜都守將孫恆是孫權的侄子,要是一般的將領可能還真就分兵去救援了。

陸遜畢竟是名將,就是不分兵,讓劉備的目的沒有達到。

本來打算速戰速決的劉備一方,結果被動地被拖入了消耗戰,主動把控戰場的節奏沒了。

雙方相峙半年多,這對深入敵方東吳境內幾百公里的蜀漢一方,絕不是什麼好事,士氣渙散已經是預料之中,甚至連作為統帥的劉備都有些放鬆警惕了。


為何如此說呢?因為為應對酷暑天氣,他命水軍上岸了,將兵營扎於密林之中,而此舉的代價實在是太慘痛了。

陸遜抓住時機,發起大反攻,火燒蜀軍連營,前後夾擊,同時水軍控遏江面隔斷兩岸蜀軍的聯繫。

蜀軍全線被打爆,近5萬大軍損失殆盡,將領非死即降,劉備隻身逃回白帝城。


曹操一把火燒贏了官渡之戰,吳蜀聯盟一把火燒贏了赤壁之戰,而這次的夷陵之戰,蜀漢敗於東吳,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因為一把大火。

夷陵之戰的大敗,使得蜀漢元氣大傷,以至於後來缺乏可用之將,蜀漢由鼎盛走向進一步的衰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淺談夷陵之戰背後的政治博弈

每每說到夷陵之戰,就會想到火燒連營七百里,看到小說《三國演義》這一段,內心波瀾起伏。實際上劉備在歷史記載中也不是小說里寫的那麼窩囊,他也是指揮過不少戰役的,可是就是這個豐富的指揮官,盲目的發動了...

長江那麼長|三峽故事傳·劉關張因何而死?

一條河水、幾個城市、數段故事、盡風流。如果你來三峽,不能不聽一聽,今天我講得這個故事:三國里的那些事兒。從三峽開始說三國,我選擇了白帝城作為起點。因為這是按照三峽旅遊的路線來進行編排的。從瞿塘峽...

夷陵之戰全面梳理回顧 揭秘劉備慘敗的原因

夷陵之戰,是三國的著名戰役。關於夷陵之戰的細節,大家還記得嗎?夷陵之戰中,劉備又一次痛失領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戰,那就不算讀懂三國。今天,小編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戰的細節和各個階段,夷陵之戰,雖...

三國趣事:此3大戰役非彼3大戰役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與其他戰爭相比,它的規模要宏大,戰爭要複雜,影響要深遠。那麼,所有戰爭中可位列三甲的一定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官渡一戰,北方初定,曹操才有南顧之舉;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