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盡心輔佐曹操為曹魏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卻在晚年被其所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說過: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希望蜀漢的繼承者們不要偏安一隅,應該以光復漢室為己任,重塑大漢江山。
然而劉備的兒子劉禪繼任時,卻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唯有諸葛亮在有生之年六出祁山,率軍北伐,力求成就漢室大業。
人們常拿司馬懿和諸葛亮比較,其實,司馬懿在智謀上和諸葛亮半斤八兩,但是在忠義上卻相差甚遠。
司馬懿處心積慮,步步為營,最後奪取了曹魏江山。
而諸葛亮忠心耿耿,盡心盡力輔佐劉禪,他的目標就是幫蜀漢奪天下。
在曹魏陣營中,有個人的目標可以和諸葛亮一樣,這個人就是荀彧。
荀彧雖然是曹操手下,但是他也有顆光復漢室的心。
荀彧和曹操的關係,與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關係不同。
荀彧把曹操當丞相,輔佐曹操的目的是和曹操一起為漢朝做事。
但是曹操和他的想法不一樣,曹操多年征戰,功高震主,漸漸有了不臣之心(司馬懿亦是如此)。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鄴城,擔任冀州牧。
此時,有大臣建議曹操恢復九州制,因為如果恢復九州制的話,冀州地盤會擴大許多。
曹操本想恢復的,但是荀彧不同意,認為恢複製度應該等到平定天下後再徵求皇帝的意見。
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見,但是內心肯定不爽。
荀彧多年來獻計獻策,忠心不二,所以在曹魏裡面是個德高望重的人物。
建安十七年,曹操想要封為晉公,但是荀彧的反對讓曹操很生氣。
荀彧內心也明白,曹操大勢已定,自己的反對也只是螳臂當車。
但是他不得不反對,因為上一個漢朝的公爵就是王莽,一旦曹操被封為晉公,賜九錫,下一步的目標就是禪讓或者篡位了。
如此,漢室必亡。
以荀彧對漢朝的忠心,必然會強烈阻止曹操的計劃。
曹操是權臣,但是權臣終究是臣。
歷史上,很多權臣的下場不是很好。
前有呂氏一族獨攬朝政,後被誅九族,後有霍光將軍,死後霍家又全部被殺。
就最近的例子,何進董卓皆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下場皆是死亡。
曹操知道,自己不能當一輩子權臣,得學習王莽,最終晉升魏王,才能保住曹氏和夏侯氏宗族。
因此,曹操的篡位之心已定,最後必然要除掉荀彧這個「絆腳石」。
曹操本來是不想殺荀彧的,曹操把荀彧比作自己的張良,知道荀彧非常有才能,希望他繼續忠心輔佐自己。
然而道不同不相為謀,荀彧只忠心於漢家天下。
荀彧在朝中威望太高,在群臣中一呼百應,他不死,自己的阻力會很大。
曹操想出了一個技能殺掉荀彧又不讓自己背負罵名的辦法,讓人給荀彧一個空盒子,士死為「不祿」。
荀彧何等聰明,他又十分了解曹操,知道自己無力回天,大漢氣數已盡,以身殉國便是他最好的歸宿。
曹丕稱帝,華歆、陳群都得到重用,為什麼還不高興?原因不簡單
裴松之注《三國志·華歆傳》,引用華嶠《譜敘》說,曹丕接受禪讓後,華歆(原任魏國相國、後任司徒)的臉色和當時周邊喜慶氛圍很不協調,惹得曹丕很不高興。曹丕問陳群(時任尚書令):「我應天受禪,大家沒有...
諸葛亮五次北伐,為什麼說雖敗猶榮?
諸葛亮作為蜀漢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劉備死後,諸葛亮作為託孤重臣,又輔佐後主劉禪,五次北伐,力圖恢復漢室,統一中原。雖然最後諸葛亮失敗了,但是,以弱小的力量,討伐強大的魏國...
曹操到底是漢賊還是大漢的功臣?
東漢末年分三國,大家不要跟著一起唱起來哈,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席捲大半個漢朝,漢朝皇帝為了鎮壓黃巾起義,不惜下放兵權,讓地方政府自行募兵應對叛亂,果然效果顯著,但是權利也隨之丟失,中央的集權再也收...
重讀三國︱曹操為何逼死他的首席謀士?
曹操能蕩平北方群雄,一個關鍵因素是人才。他麾下謀臣武將之盛,其他軍閥難望項背,荀彧是其中功勳最著的一個。荀彧如何輔佐曹操成就大業?又為何與曹操關係破裂,竟致自殺?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
司馬懿與諸葛亮完全沒法比,兩者之間相差太大,司馬懿心太大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期間人才輩出,戰煙四起!而與諸葛亮交手最多的人就是司馬懿,倆人都有大才,實力相當。那為什麼諸葛亮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忠於自己的主公劉備,而司馬懿卻心懷鬼胎,最後讓...
劉備臨終為何將諸葛亮比作曹丕 周瑜不如諸葛亮這些三國豪傑被黑慘
劉備白帝託孤,和諸葛亮說,你的能力強於曹丕十倍,漢室復興的重任就靠你一肩挑了。如果我的兒子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不能輔佐你就把他廢了,自立為帝。諸葛亮磕頭如搗蒜,我一定輔佐少主中興漢室,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劉備讓諸葛亮取代劉禪,到底是真心還是另有陰謀
223年劉備臨終之前,竟然對諸葛亮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您的才能比那該死的曹丕強了十倍不止,一定能安定國家,成就大業。如果您覺得我兒劉禪值得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不值得,您可以自己當皇帝,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