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讓諸葛亮取代劉禪,到底是真心還是另有陰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23年劉備臨終之前,竟然對諸葛亮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

「您的才能比那該死的曹丕強了十倍不止,一定能安定國家,成就大業。

如果您覺得我兒劉禪值得輔佐,就輔佐他。

如果不值得,您可以自己當皇帝,坐江山。

在封建社會「家天下」的看來,劉備這話實在是駭人聽聞,乃至大逆不道:天下是劉漢的,你劉備也要興復漢室。

真讓諸葛亮做了皇帝,那他和曹操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一百年後的西晉史學家孫盛抱怨劉備:「做大事必須要講究名正言順,大臣就該盡忠皇帝,哪有說還要先看君主的才能好不好,再決定盡忠不盡忠的!這樣的國家能統一天下才怪!劉備這遺命簡直昏亂到極點了!」

也因此,後世的人們給出了更為「厚黑」的設定。

他們認為,劉備這一招其實是以退為進,點破諸葛亮可能篡位的野心,藉此逼諸葛亮表態。

要是諸葛亮面對劉備的「讓賢」,真敢露出半點喜悅之情,那門外的刀斧手就直接衝進來了。

而諸葛亮也正是看穿了這一點,所以哭著鬧著表忠心。

諸葛亮既然表了這個忠心,他以後也就不敢再篡位了,劉備這一招實在高妙。

還有一種更質樸的觀點:劉備的推讓是誠心的。

劉備,作為一個征戰數十年,幾經起伏,又曾親身體驗戰火四起、生民塗炭的英雄,他的志向,未必只在「把江山遺傳給自己的兒子」這樣一個獸類的本能。

「興復漢室」這個口號式的目標,也未必只局限在區區的劉姓一族。

劉備畢生艱難困苦打造的蜀漢政權,如何將其從逆境中傳承發展,保住鼎足三分的地位,進而一統天下,造福萬民,這個目標,或許是劉備自己更關注的。

在這種情況下,讓跟隨自己十多年,推心置腹的諸葛亮接替皇位,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數百年後的五代末年,後周太祖郭威就把帝位傳給了養子柴榮。

古來的英雄人物,也有少數能勘破血緣局限的。

不管怎樣,諸葛亮是哭著鬧著推辭了劉備的深情厚意。

隨後劉備對兒子劉禪說:「人活五十歲就不算早死,我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唯一牽掛的是你們兄弟三個。

你們一定要努力啊!即使是小小的壞事,也不要隨便妄為,即使是小小的好事,也應該努力去做。

只有賢才和品德,可以讓人信服的。

(原文:勿以惡小而為之,物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你老爹我品德還不夠(劉備簡直太謙虛了!),不是你們學習的好榜樣。

以後你們跟著諸葛丞相,應該像對待父親一樣對他!」

這一段遺言,成為劉備人生中最閃光的時刻之一。

有人說劉備虛偽,然而能虛偽一生,那麼也就與真善無益。

有人說劉備最後一段遺言依然是做戲,借用數年前一位網友的評價:「如果你臨終前告誡你兒子說『要為人民服務』,那麼即使虛偽,我也佩服你。

後人願意相信劉備的動機是哪一種,見仁見智。

但在諸葛亮而言,短時間內,是不會有如許多拐彎抹角想法的。

那一刻,他被君主的誠摯感動了。

也在那一刻,他更堅定了匡扶到底的決心。

後漢三國的這對搭檔,在他們國運的最低谷時期,用一種近乎慘烈的模式,演繹出君臣關係中的最高潮最感人一幕。

焚身的烈焰之中,也能展現出鳳鳴九天的輝煌與美艷。

輝煌與美艷過後,多半是冰冷的現實。

農曆四月下旬,漢昭烈帝劉備去世,享年63歲。

作為曹操、孫堅的平輩,他是三國時代11位皇帝中資格最老的一位,也是最早去世的一位。

在亂世梟雄中,他已堪稱高壽,然而死得很不甘心。

幸好,他留下的事業,有一位很好的守護者和繼承者。

整個蜀漢的重擔,現在是徹底的壓在諸葛亮身上了。

三國十大賢女(10)諸葛果:不是諸葛亮的閨女修道,而是道士們攀附諸葛亮

「合集」三國十大猛女:誰說女人不如男,掄起搬磚拍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