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讀完三本書:我的高效閱讀技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在周末一天(大約10小時時間)大概可以看三本商業類書籍,閱讀頁數在500-800頁左右。
基本上一分鐘一頁。
我的一些朋友往往被我看書的速度驚訝,於是他們要我總結一下讀書的經驗,拋磚引玉如下:
ps:評論區很多人顯然都沒讀這篇文章。
前提:本文裡面討論的讀書,對我來說是指讀商業社科類書籍,不是娛樂類的小說等讀物,也不是充滿公式的理論教科書。
另外我讀的一般是海外著作的翻譯本,語言實際上是比較不那麼流暢的。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未來簡史》《灰犀牛》《黑天鵝》《基業長青》《創新者的窘境》《智能時代》這樣的書。
什麼樣的讀書是有收穫的?
讀完一本書,其實不用把每一頁都仔細看完。
和投資,做企業一樣,平均分配精力是最蠢的。
讀書人的精力應當重點放在書提出的論點,以及論述邏輯上面。
基本好的商業書籍,有類似的範式,就是 每章提出一個論點+分論點,然後用核心論證加以論證。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快速發現一個章節裡面的核心思想,並且能把核心思想+核心論據快速的抽提取出來,是高效閱讀的關鍵。
我認為,做到以下三點,就已經是第一次讀一本書非常好的收穫了:
-
知道了這本書講了什麼東西,包括核心論點和分論點,論證邏輯和思考框架,論據。
做到能夠跟朋友大致轉述說明的程度; -
能夠把自己的經歷和見解,與書里的觀點和理論結合起來,這樣形成的反饋才是讓人真正理解書中內容的關鍵;
-
在以後要用到這本書裡面信息的時候,能夠快速準確的提取出來使用。
常見讀書遇到的問題
-
難於開始和結束。
覺得讀一本書花的時間很長,所以不願意開始讀。
開始讀了之後又容易被各種事情打斷,所以又不容易結束。
說到底就是「慢」。 -
讀完之後沒有收穫,很快忘記。
尤其是沒有筆記的讀書,如果你是一個很忙的人,那麼在一個星期之後可以試試自己還記得多少內容。
說到底就是「沒有好的沉澱」
如何讀得快?
在我看來嚴肅的讀書就是在學習,是在工作,而不是在休閒,也不是在下午茶(當然我也看小說,但是這裡不討論這個場景),和所有工作一樣,在水平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效率的關鍵就在於排除一切干擾,並且儘可能讓大腦在讀書時候保持緊張思考。
我一般會專門拿出來一個時間段讀書,我把這段時間稱為我的聚焦模式(當然我也會用各種各樣其他的時間讀書,這裡不多說)。
在這個模式下,我會準備:
-
一台電腦,專門用於記錄筆記
-
一支筆
-
良好的照明
-
書桌要布置得能夠同時把書攤開+在鍵盤上打字記筆記。
下面是我書桌的布置。
當然,在咖啡館裡面一台筆記本電腦也可以完成類似的工作。
讀書期間要儘量減少其他的打擾(如果連面對電腦不去分神都做不到,那還是先把這一點練習好),尤其是微信就不要看了(相信你的微信應當沒有我忙)。
不要在旁邊放食物什麼的。
最多放一杯咖啡。
吃東西是一件很耗時間而且打斷的事情。
最好不要放音樂,或者放白噪音那種完全不需要思考的音樂。
有歌詞的音樂會讓大腦不由自主的花時間去處理聽到的內容,不好。
不要躺著或者是太舒服的姿勢,就以工作的姿勢,因為頭腦裡面的緊張是需要身體的緊張配合的。
但是你需要一把好的椅子,以及足夠舒服的空間(誠意推薦 Aeron)。
讀書要有收穫沉澱,讀書筆記是關鍵
沒有記錄筆記的讀書基本是沒有用的。
沒有索引,無法快速查找,補充,完善的筆記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比起來記在書邊上,我強烈建議以電子筆記的方式記錄。
但是書上面要不要記錄?我認為是需要的。
主要是畫出來重點。
這用一隻水性筆就可以解決。
我記下的筆記大概分為兩個部分。
一個是關鍵內容摘錄和整理。
另一個就是自己心裡想到的要點,有點像自言自語,但是不管記錄什麼,Just Typing! 直接記錄下來很重要,一開始不要管太多的格式等問題。
最多使用項目符號和編號來整理邏輯即可。
重要的是要不斷觀察重點,思考邏輯和例子,然後不斷的記錄。
當然這對打字速度是有要求的,每分鐘一百字是基礎。
我自己的打字速度大概是在每分鐘150字左右,所以在這一點上面也是有優勢。
另外打字的時候就用比較簡單清楚的語言,這樣輸入法一般都能夠比較正確的識別,需要的修改會比較少。
(悄悄告訴你,打字快速的時候會進入一個心流的狀態,這個時候會是一種很 high 的體驗)
什麼是好的讀書筆記?
-
記錄下核心的論點以及其應用形式。
想像你是要讀書之後立刻跟你的老闆/下屬講解這本書的內容,每個章節你會講什麼樣的內容?有必要的話,一定要摘抄。
打字的過程就是一個記憶的過程,自己打字一遍記下來的內容會影響更加深刻。 -
記錄下核心論述邏輯,可以用簡單的流程表示。
-
可以適當記錄關鍵的論據,,作為以後引用論證,但是不用記錄細節,知道大概是用的什麼例子,具體到時候能來找就行了。
-
記錄下自己覺得「有道理」的地方。
這往往是和自己的經歷和之前的分析產生了共鳴。
把對應的經歷和腦海裡面的思考記下來。
用講故事通俗的形式就行。 -
記錄下自己覺得「有問題」的地方。
不用一開始去糾結解決,把問題記錄下來,之後再去研究。
但是這些地方搞清楚了之後會是非常有收穫的。
在記錄的時候不要怕變成流水帳,最簡單的就是按照章節來整理。
這樣後面找起來會很方便。
最後讀書筆記可以變成
-
總覽:這本書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這可以在整個讀書過程完成之後總結再寫上去。
可以想像,這個部分就是你給朋友介紹這本書的時候說的內容。 -
每一章節的筆記:是我跟朋友描述這一章說了一個什麼事情,用什麼樣的邏輯去得出這樣的結論,主要論據是什麼樣的。
-
總結:其實就是歸納出分論點來得出一個核心結論的重新描述。
把覺得重要的地方再強調一下。
最重要的是,要非常符合你自己的閱讀和思考習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讀書筆記是給自己看的,又不是用來發表的,所以能夠針對自己情況簡化的就簡化。
當然整個筆記的過程,需要自己有足夠多的料來真正看懂理論。
我在大學的時候讀基業長青,創新者的窘境這樣的書,會覺得有道理,但是很快就忘記,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但是當自己創業做了一個上市公司之後,再回過頭去看得到的感悟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這一點不影響具體讀書的方法。
看完一本書之後……
我的習慣是在看完之後立刻拿著筆記回憶一遍,這本書到底說了什麼?有哪幾個主要的結論?拿著筆記對著目錄,是否能夠回想起來大概每一個章節說了什麼事情?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完成筆記格式整理,把內容的內在邏輯通過簡單的排版體現的更加清楚。
這個過程大概10-20分鐘完成。
同時,我會把一些書標記為「以後不用再看了」,另外一些書標記為「應當過半年再來看一遍」。
因為有的書內容以及對應的感悟是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在有了新的經驗之後再拿著筆記快速讀一遍,也會有新的收穫。
但是有的書內容就是一個基本的論點,知道這個論點了就可以了。
這樣的書就可以不必再專門來看了。
被打斷了怎麼辦?
我喜歡不被打斷地看完一本書,但是這大概需要兩到三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遇到了打斷(比如出去吃飯),我的習慣是在回來的時候首先看筆記,快速把之前的幾章內容在腦海裡面複述一下,把自己重新恢復到打斷之前的心流狀態。
這樣讀書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這樣讀書對於我來說是一件腦力消耗巨大的事情,以至於一天下來我會需要好好玩一下守望先鋒來放鬆(笑),但是同樣,這種消耗感意味著大腦正在快速處理看到的信息,說明付出思考的存在,因此也是一種非常有收穫的體驗。
畢竟,真正有收穫的學習從來都不會是特別輕鬆的。
說了這麼多,舉個栗子……
以下是我直接截圖 evernote 裡面的原始讀書筆記,這本書大概讀了3小時讀完,屬於經典商科著作(其實在大學時候讀過,但是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
歡迎大家分享和討論你的讀書方式和體驗:)
●文章來源於網絡,侵刪
如何讓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醫愚。這句話告訴我們,書是好東西,但是不是能讓我們獲益,關鍵在於你會不會讀。善讀就體現了方法的重要性。而恰恰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自然讀書也就感覺無用。一本一本的讀又一本一...
推薦,可以有效提高你閱讀學習效率的方法
在知識焦慮的今天,唯有讀書學習才能避免淘汰,不斷進取上進。讀書可以學習知識理論、方式方法,其實讀書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作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
解決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進步的問題
公元16世紀起,歐洲貴族瘋狂迷戀中國的藝術品,其中就包括瓷器。不過他們既不知道瓷器的成分,又不懂得燒制的原理。因此,只能從中國進口瓷器。後來,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把兩位鍊金師關在一座城堡里,命...
開學前,孩子只要多做這件事,學習成績迅速提升一倍!
離孩子開學已不到兩周時間,馬上就又要邁入緊張的學習生活。今天茄子老師打算跟家長們說說開學前,孩子最應該多做的事情,幫助孩子開學後的成績迅速提升!這件事就是閱讀,能夠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改變人...
只愛屯書不愛讀,是病!談談讀書方法論!
據我在各個群里觀察,各位書友都面臨兩個問題:如何選擇書單。屯的書,沒時間看,看著太慢,看完就忘。我平時會有大量的閱讀,除了各種碎片化閱讀的時間之外,我讀書的方式和大家沒什麼區別:Kindle、各...
為什麼你讀了那麼多書,卻沒任何卵用
本文較長,也比較枯燥,但都是作者多年心血的分享,厲害的招式都比較難練對吧,所以你懂的都在說知識改變命運,可真正感知到被知識改變命運的人,身邊找不出幾個吧。現代社會變化的這麼快,知識的作用最多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