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使用筆記姿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筆記本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從上學的時候開始,我們就記筆記了。

記得老師說過,重要的東西都要記錄下來,以後複習的時候就知道它的重要了。

但是現在的人大多看書都不做筆記了。

為什麼不做筆記了呢?

因為很多人覺得筆記沒有用!

筆記真的沒有用嗎?不,讀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後,我感覺筆記太有用了!選書的時候,筆記可以作為我們收集渴望的地方,使我們發現內心最想看的東西;購書的時候,筆記可以指引我們找到最想看的書。

筆記是我們讀書時的精華,是我們靈感的源泉。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就是這樣一本書,讓我們在讀書前、讀書中、讀書後都能活用筆記本,發揮筆記本的最大價值。

在這本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選書、購書、讀書時寫筆記、重讀筆記以及活用筆記的方法,使筆記的作用貫穿整個過程。

作者指出,筆記能讓我們更有效地管理讀書生活。

如果我們用筆記記錄生活中出現的特別東西,那麼我們對生活的記憶將會更深刻。

這本書的作者是奧野宣之,他喜歡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書,也只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

他使用筆記本記錄工作、生活,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人們的視野里。

奧野宣之認為,讀書是一件美妙的事,如果只是一味的閱讀,那就會像沒有讀過一樣,尤其是科技產品發展迅速的現在。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信息,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是讀一下,內心並沒有接收,這會讓我們讀的書停留在表面。

就像現在很多人會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今年要讀100本書,甚至300本、1000本。

這樣給自己定下目標,就好像自己做到了之後,書里的東西都能變成自己的一樣。

但這也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罷了,他們忽略了我們的記憶是有限的,追求速度的快感,讀書就會沒有質量。

當你一年讀了很多本書的時候,你能全部記得住嗎?我們的記憶有限,那就藉助筆記本的力量,筆記可以記下無限的東西。

說到這裡,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發揮筆記本價值的。

下面,我就為你講述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這本書主要從三個方面講述了主要內容:

第一個是怎麼用筆記選書、購書。

第二個是「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

第三個是活用筆記,提升技能。

選書、購書時是怎麼使用筆記的。

我們在書店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進書店後,順著書架從頭走到尾,中間看到了感興趣的書,就停下來翻翻。

嗯……挺好,那就站在書架旁邊看起來,看完之後,再取下一本。

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不感興趣的,那就把書放回去,再翻看下一本。

這樣漫無目的的在書店,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到了最後可能也沒有買成一本書。

而看過的書,出了書店,可能就忘得差不多了,因為看得太多、太雜、太急,看的時候也沒有記錄和使用經驗可供參考。

這樣去書店收穫很少,無形中卻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用彼得斯的話說,就是人生應該樹立目標,否則你的精力會白白浪費。

沒有目標的購書行為,沒有收穫,就是白白浪費精力的行為。

這時如果有一個購書清單,那就好很多。

按照購書清單找到書,然後拿書付款走人。

這樣買到想看的書也不會花太多時間,最主要的是能夠買到想要的書。

作者指出,我們平時可以把想看的書或者想法記在筆記本里,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通過記錄自己興趣點、以及一閃而過的想法,再從中發現自己最想看的書,這比在書店一本一本地看來的簡單。

然後根據筆記本里的內容製作出購書清單,拿著清單去購書省時又省力。

這種購書清單不需要多少內容,只要有書名、作者名、出版商名就好,有了這些,很快就能找到需要的書。

有句話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正是這個道理。

記下平時想要看的書,製作成購書清單,當你去書店的時候,就幫上忙了

如果平時不記下來,買書的時候再去想,不一定想得起來要買什麼書,那麼這樣去書店買書,只是一個浪費時間的活動。

接下來,看看你有沒有有沒有跟我一樣的經歷?我陪別人逛超市的時候,本來只是陪著去買東西的,結果人家目標清晰,直奔主題,所以買的不多,但都是自己需要的。

反觀自己倒買了不少東西回來,什麼水果、零食、方便麵都有,沒辦法,作為一名吃貨加懶癌患者,這些東西太有誘惑了。

這就是出門前不做規劃的後果,如果出門前看下存貨,再拿張紙做個購物清單,結果可比這好太多。

購書就跟逛街購物一樣。

如果沒有目標,可能到了書店,自己就會被宣傳誇張的、封面設計美觀的吸引住了,以至於買下不需要的東西

這樣對比下來,有目標的購書行為就顯得理性了,所以在平時的就要注意用筆記收集信息了。

用的筆記本,可以記任何你感興趣的、喜歡的、想了解的東西,就是隨想筆記本,記你所有想記的東西。

無論是剪報、筆記、想法和思考等,在這個筆記本里,都可以詳細的記載。

購書清單根據這個筆記本里的內容,製作出來很方便。

因為這本筆記本,包含了自己所有好奇的。

購書前翻看筆記本,找找自己想看東西,再從這些東西中選擇中意的書籍,製作成購書清單。

拿著這樣而來的購書清單去書店買書,相信很快就能買到心中所想的書。

在看書的時候,還能對照著之前關於這本書的思考,或者問題的紀錄看書,這樣看書更有帶入感,會讓自己收穫更多。

看吧,筆記本記下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就能製作一個購書清單,是不是在選書、購書時很有用?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是一種邊摘抄邊思考的讀書筆記方法。

這種方法最大的特點是,能夠記下讀書時的所感所想。

這種方法就是在寫讀書筆記的時候,除了記筆記日期、書名、作者名之外,再加上摘抄和評論性的感想。

摘抄,就是把書里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下來;評論,就是發表自己對這段文字或者這篇文章評論性的感想。

在讀書的時候寫下自己的感想是很重要的,就如羅曼·羅蘭說過的,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讀自己,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寫下感想可以讓自己看清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做筆記方法如下:

首先,先寫上記筆記的六位數日期、書名、作者名。

這些基本信息是很重要的,當你發現特別想了解的東西的時候,也有來源可追查。

然後,再就是摘抄和寫評論。

字體寫大一些,方便查看;摘抄要寫清楚,不要刪減,否則時間長了,自己都不知道略寫了什麼。

做筆記的時候,先摘抄自己感受最深,或者對自己最重要的內容,切記不要省略字、詞、句等。

每摘抄一行就留出一行空白行,一段結束後留出兩行空白行。

然後,在空出的這一行里寫下評論、感想以及自己的其他想法。

寫感想的時候,要按照真實的感想來寫,不論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都可以。

不做要求,如果太追求完美,可能自己會一直下不了筆。

在摘抄行前用「○」標記,評論、感想以及其他想法行「☆」標記,交替標在每個段落前。

這樣做方便區分摘抄和評論,還能知道自己是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感想,方便查閱。

有的人讀書就只讀書,但是,我認為讀書和記筆記是分不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讀書的時候,順便記筆記,可以讓你的書讀的更有價值,如果只讀書不記筆記,那麼讀的書可能就會找不到了。

具體的來說,就是讀完書之後,做了筆記,會讓自己印象加深,以後再回過頭來看筆記,能夠根據筆記想起讀的大概內容以及當時讀書的思考。

如果讀完了書,不做筆記,那麼我們的記憶可能就會隨時間流逝。

當然,如果能夠把讀到的知識運用起來,還可以在行動中尋找,但行動中也不一定想的起當時的思考。

就像我們不一定記得上個月吃過什麼飯,有過什麼想法一樣。

我們對於很多事都會選擇忘記,因為它們不夠特別,沒有給我們帶來特別的感覺。

但是,對於讀書來說,如果記不住,不能給自己帶來價值,那就是白讀了。

所以,讀書和筆記搭配使用更有價值。

當你把讀轉換成寫時,你就完成了一次「輸出」,這時對書本的記憶也就更深刻了。

大岩俊之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中也有類似的感受,他說以「向他人講述」和「寫下來」為前提的「輸出」,再去閱讀輸入,就會非常有效率。

也就是說,讀讓人學習新知識,寫讓人深刻記憶知識,讀和寫一起使用可以相得益彰。

寫的時候,我們不止在輸出,也在思考。

你有沒有試過,當你在寫一句感慨的時候,頭腦里會冒出來更多相關的東西,如果把他們都寫下來,是不是記筆記就一發不可收拾?

也可以說,寫能夠引導我們思考,恰如我的一位老師說的,「任何人不管會不會寫作,都是寫完上一句,才想到下一句,沒有人是想好了每一句怎麼寫,才開始下筆的。

所以,在記筆記的時候,即使覺得沒什麼可寫,也要寫下隨意冒出來的想法,哪怕只是一句話、一個感慨,這樣說不定就有更多精彩的東西冒出來。

用一本筆記本,記下筆記日期、書名、作者名,再摘抄一些對自己重要的文字,發表一下感想,一年後、十年後,再回過頭來翻閱一遍,那時候能對比出自己思想的成長。

讀書筆記就像是我們與書交流過的證據,記載著許多東西。

忘記的的時候,可以翻翻,想起的時候,也可以翻翻,它總會給你不同的感受。

當作者使用讀書筆記後,他的讀書之路,日益精進。

就拿《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來說,作者出版過兩個版本,舊版本中缺少具體案例,使得作者的技巧方法讓人很難理解。

在完全版中,作者參考舊版本,改善了這些問題,還加入了最新收穫的技巧,讓讀者的感受從「雖然介紹的方法並沒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實踐以後發現效果很是驚人」過渡到「讀過以後,竟然發現我此前在讀書方法上還是沒有下足功夫。

可見筆記能讓人把事情做得更好。

也就是說,不同的時間,對讀到的書的感覺不同,收穫也不同,如果留下了筆記,那麼筆記就可以像鑰匙一樣,打開你所有關於這本書的記憶。

活用筆記,提升技能

你有沒有想過,筆記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上學的時候,我們會在考試前翻看筆記,因為重點都在筆記里,看筆記比看書更有效率;現在,寫好的筆記很久都沒有看過了,因為沒有考試了,筆記只能壓箱底了。

但是,如果能正確使用筆記、翻看讀書筆記,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

筆記能夠讓自己疊代思考,會讓你想起看書時的感想,還會讓你產生新的思考。

現在,我們做筆記不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自己成長,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那麼重讀筆記就是必要的。

讀書筆記就像我們思想的倉庫,多看讀書筆記,可以知道我們有什麼儲備沒有物盡其用,也不至於用的時候手忙腳亂。

對於筆記里的東西,我們可能早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體會,重讀筆記也能讓我們產生新的想法。

就像我們不同年齡聽或者看同一個故事,小時候聽父母講故事,心裡想的是故事的內容。

而當我們成為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我們想到的是故事裡要表達的思想。

同一個故事給我們的收穫是不同的,因為我們經歷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成長和想法

同樣,讀一本書的精華,每次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和收穫。

而寫讀書筆記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一開始寫讀書筆記都是沒有邏輯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差。

但是經過多次記筆記,寫作能力不知不覺就開始提升。

就像我們小時候學說話一樣,一開始只是能發出聲音,慢慢的會喊「媽媽」,再後來會說簡單的話,最後能夠表達自己。

這都是不知不覺的掌握的技能,不用刻意,到一定程度時,就能做好的。

寫讀書筆記,還可以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找到自己的答案。

平時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會去翻不同的書找答案,而這些書有不同觀點和解決方案。

我們就可以收集這些書里的不同點,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從而使思路更清晰,最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方案,這也拓寬了我們的思維。

如果做筆記時,把自己當時的感想打包在筆記里,使用時更方便。

這比需要素材時再去到處找,效率高的太多。

就如作者說的,認真洗好切好的菜,需要做的時候,就可以按照想吃的菜式隨手拿來用,不用再去洗切方便很多。

此外,重讀筆記好處還有很多。

首先,重新讀一遍筆記,要比重新讀一遍書省事很多。

筆記里已經記了書中的精華,如果不是要仔細研究,只要重讀一遍筆記就可以了。

當然,這裡的筆記要做的符合自己的需求,不能是敷衍自己的。

就像前面說的,考試前很少有人會去看教科書。

因為教科書寫的詳細,舉例又多,看起來很耗時,而筆記里記的都是對於自己來說的重點。

其次,如果製作筆記時,用的是自己喜歡的字體、排版等,那麼重讀筆記就是一件讓人心裡愉悅的事。

我們總是喜歡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看筆記也是這樣,如果這個筆記是自己喜歡的,那麼看的次數就會多,收穫機率就多,筆記的作用也就變大了。

這就跟給你看兩本內容一樣的筆記本一樣,一本是規規矩矩的記載內容,一本是在合適的地方用圖表示、重點特別的顏色標出、排版設計風格符合自己的口味,你會選擇看哪一本?你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第二本。

第三,重讀會有更成熟的收穫。

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有變化,每天都在接受新的東西,每次閱讀筆記,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十年前的自己,總是比現在的自己要青澀一些,多重讀筆記,總能看到自己思想的成長。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做讀書筆記的方式讓我記憶深刻。

他讀《旁觀者》這本刊物的時候,就把他認為重要的內容摘錄下來。

幾年過後,他寫了一些跟摘錄文章相關的文章。

然後,把自己寫的與摘錄的做比較,從中發現不足,再更改自己的不足。

從這件事中,富蘭克林收穫頗豐。

他不僅彌補了自己的不足,還從作者那學到了知識、領悟了作者的思維方法,也鍛鍊了自己的創造力。

如果富蘭克林沒有做摘錄,那麼他只會覺得自己寫的很好,卻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幾年前的筆記,重讀的時候,也能給他不少收穫,何況我們這樣平凡的人。

所以,不動筆墨不讀書,不看筆記不看書

一本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來的筆記,一定是自己最需要的。

想要活用筆記,就先要清楚筆記里有什麼東西,才能在將來的某一天,為你打開新的思路。

使用筆記的好處這麼多,想要活用筆記,就需要在使用的時候,用最短的時間,找到筆記中需要的內容。

但是,當我們寫了幾本讀書筆記後,查找的時候就會變得有些困難。

運氣不好的時候,可能要翻到最後一本才找到想要的內容,這樣就耽誤時間和精力了。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規律,也就不難了。

例如我們在做主題閱讀時,相關的東西總要反覆查找、思考,如果我們在第一次查找後,就用便利貼標記出來,下一次再查找就方便很多。

我們也可以通過給筆記製作目錄、編號等,讓查找變的簡單。

當然,製作的時候,不必在意方式是不是像書籍那樣。

我們可以把書腰、書籤等貼在筆記上代替書寫,也可以使用不同風格、樣式的書寫技巧,使自己喜歡上筆記里的東西。

目錄使用書籤、書籤,乍一看不規律,但是查找時會讓自己想起一些相關的內容,就像看到關於向日葵的圖畫,會想到瓜子一樣。

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方式做目錄,也會對內容印象更深。

但是,如果我們記了很多本筆記,那麼以上方法就不適用了,我們可以使用索引。

我們按照查找時的需要,輸入索引「筆記本編號」、「閱讀日期」、「筆記類型」、「書名」、「作者」、「出版社」,這六項是我們常用的,那就按照這六項製作索引。

想要查找筆記時,只要在電腦上搜查索引,再多的筆記,也能很快的找到。

好了,說到這兒,今天的內容就聊得差不多了。

下面來簡單的總結一下今天分享的內容:

首先,我們說到了怎麼用筆記選書、購書。

就是在平時把自己的特別想法記下來,去購書前參考一下,製作一張購書清單。

然後,我們帶著一張紙就能買到想看的書,選書、買書也能so easy。

其次,我們說到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

這種讀書法需要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邊摘抄邊思考。

在這裡,書不是主角,我們能夠學到東西,留下想法,啟發我們思考才是目的。

最後,我們說到了活用筆記,提升技能。

筆記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好處,活用筆記時,做好筆記目錄、索引,會讓筆記用的更方便,更能體現筆記的價值。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就在想像,如果我有一本像畫冊一樣的筆記,記錄了我所有特別的思考,卻能在不經意間給我帶來好運,那麼這本筆記本一定是,我的讀書筆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