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剋之理,在王朝更替上的應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朝代的更替與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說自古就有,不僅僅表明了王朝更替的合理性,也同時做到教化民眾,維護封建王朝穩定的作用。


所謂:金生水,金銷成水;水生木,水潤成木;木生火,木暖成火;火生土,焚木成土;土生金,藏於其中。

剛勝柔,則金克木;專勝散,故木克土;實勝虛,故土克水;眾勝寡,故水克火;精勝堅; 故火克金。

此乃五行相生相剋之理,而古代的王朝基本都是以這個規律來尋找自己的德行歸屬。

從夏朝開始,大禹曾遇青龍,青為木色,因此夏朝為木德所生;

商朝替代夏朝,故商朝為金克木,屬金德,崇尚白色;

周替商,火能克金,故商朝屬火德,崇尚赤色;

秦統六國,滅周建朝,克火者,水德也,故秦朝尚黑色;









項羽滅秦,終歸於漢,然而漢初劉邦認為漢起源於北方,並不承認秦之合法性,因此漢初劉邦認為自己才是水德的繼承者,崇尚黑色。

但是到了武帝時期,司馬遷等人認為漢朝並不屬水,應克秦之水德,屬土德,土德尚黃,因此西漢自武帝之後尚黃色;到了西漢末年,有人認為朝代的更替不應該是相剋之理,而是相生之理,漢朝應為周朝木德所生,屬火德,因此東漢之後,漢朝又屬火德。

三國時期,魏國沿用相生之理,屬土德;而蜀國則繼承漢之火德。


晉代魏國,為土生金,但是晉朝是比較混亂的一個時代,少數民族入侵嚴重,東晉十六國時期不少國家以自己為正統,才用相生克之理,也有不少」缺德「的國家。

前燕發源於東方,東方青龍屬木,故為木德,前趙自認為承繼漢朝之德,應屬火德。

總而言之,那是個德行混亂的時代。

北魏孝文帝時期,自認承繼西晉之金德,金生水,故北魏屬水,西魏、東魏延續水德之理,而北周北齊代替兩魏,應水生木之理,自認木德;南朝劉宋繼承東晉,也是水德,南齊代宋,應為木德,粱亦屬蕭氏,因此也是木德,陳代粱,屬火德。


隋生於北周因此為木生火,隋朝屬火德,尚赤色;

唐代隋,火生土,屬土德,尚黃色;

唐之後,五代相替,後梁滅唐,為土生金德;後唐自認為唐之續祚,屬土德;後晉滅後唐,土生金德;後漢滅後晉,為金生水德;後周滅後漢,為水生木德;

趙匡胤篡後周立宋,為木生火之理,火德尚赤;

宋之後為元,元為蒙古所立。

宋朝時,女真金國興起,自認屬金,滅宋朝,為火生土,因此到了後來金朝從金德改成了土德;

元朝代金,為土生金德;

明朝時棄用相生之理,改為相剋,故火克金,明朝屬火德;

清朝依然採用相剋之理,水克火,清朝屬水德。

王朝覆滅之後,五行之說自然也就到此為止。

如果還有後面還有朝代,清之後採用相剋之理,應為土德,再之後採用相剋之理,應為木德,採用相生之理則為金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蒼天當死,黃天當立,張角這話說錯了

我們中國古代,有一個思想,天上為五帝,應當輪流來管理人間。所以人間的皇帝,就是五帝的兒子,也就是天子。所以想當皇帝的人,就要給自己一個合法性的天理學說,這就是所謂的「五德始終」。

五德終始:揭秘中國歷代王朝的「顏色革命」

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往往意味著國家顏色的改變,這種看似簡單的黑紅白青黃背後,其實是一種影響了中國王朝政治近千年的學說,那便是「五德始終說」。「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

中國王朝另一種意義上的輪迴

無論是中西方,政權都講究正統性, 西方講究的是「君權神授」,中國講究的「受命於天」,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國才獨有了「德性」的說法。德性就是道德的屬性,這是先秦時期的思想家鄒衍的說法,這位「談天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