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挺經》「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秘訣「曾國藩「壓案之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完整《挺經》「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秘訣「曾國藩「壓案之作」」!必讀學習收藏。

(每日更新你想要的文章資料,為了方便你的查閱請在文章標題的右上方關注我們哦!)


作者介紹

曾國藩,晚清名臣,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著有《治學論道之經》《持家教子之術》《冰鑒》《曾文正公全集》《曾國藩家書》等作品。

推薦

曾國藩的智慧精髓,頂級官場生存術。

一部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專為中國人打造的成功學寶典,識人以用事。

完整典藏本,更多更細的分析,值得收藏研讀。

挺經 (精裝典藏本)

《挺經》是曾國藩寫作的一本書,記載了他掌控晚清官場30年精髓總結,讀心術、馭人術、權謀術等。


內容簡介

《挺經》是曾國藩生前的一部「壓案之作」,用李鴻章的話說,這部書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訣。

所謂「挺」,即勢不可用盡,功不可獨享,大名要推讓幾分,盛時要做衰時想,剛柔相濟,無為而無不為;百尺竿頭,不能再進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

曾國藩以蓋世之功而能於眾說詆毀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賴這一「挺」字。

主動、積極、謙虛,以出世之心來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鬥中求挺直。

如此方能不受困、不為他人左右.到達氣定神閒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第一訣 入局

【原文】

大抵此事在局中者,皆以中國兵疲將寡,沿江沿海諸省毫無預備,而彼族諸國合縱,窮年累世但講戰事。

我能幸勝於一歲,斷難保全於多年,庚申覆轍,豈可再見?必須隱忍以全和議者,就勢而言之也。

在局外者,皆以天主教流毒中華,污辱孔亟,異端不可不攘,木蘭北狩,淀園被焚,國讎不可不雪。

或獎義憤之民而百萬萃集,或聯合各國之交而專攻一國,必須力爭以全國體,此就理而言之也。

欲求理勢兼顧,殊無良策。

敝處所辦,蓋亦偏于衡勢者,措施又多失宜,物論之騰,亦無足怪。

吾輩身在局中,豈真願酷虐吾民,以快敵人之欲?徒以邊釁一開,則兵連禍

結,累世窮年而未有已。

今西南未靖,沿海戰事毫未議及。

各省綠營兵一無可用,勇丁惟淮勇器械較精,氣勢較壯。

然勁者亦不滿二萬,能防禦一口,未必能遍防各口,能保全一年,未必能力持多年,能抵敵一國,未必能應付各國,而諸國合縱之勢、狼狽之情,則牢不可破。

故鄙人嘗謂今人外夷與漢之匈奴、宋之遼金迥別,實不敢以全局付之嘗試,又安肯以津民一朝之忿,貽國家無窮之憂?惟曲全鄰好而不忘防禦,乃為完策。

【譯文】

大概來說,這件事在局中的人,都會覺得中國士兵疲倦將領缺少,即使是沿江沿海的各省也毫無防備。

如果西洋各國一起聯手,接連不斷要求開戰,即使我國能夠僥倖打贏一年,卻也是無法保證每年都能打贏,戰事如此反反覆復,哪裡談得上有明天?所以必須隱忍以便能和議,這些就是形勢需要啊。

在局外的人,都覺得天主教毒害中華,污辱了我們的聖人孔子,所以這些異端邪說不能不受到排擠,咸豐帝被迫躲在了木蘭圍場,海淀的圓明園又被他們燒毀,這些國讎不能不報。

或者獎賞那些心懷忠義、義憤難平的百姓,將他們成千上萬地召集而來;或者聯合其他各國,專門針對一國進攻,這樣的話可能也會保全國體不受欺辱。

當然這只是從理論上來說的。

考慮到現實的情況,根本不可能那麼做,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這裡所做的,大概有所偏頗失衡,再加上所用措施不當,遭到無數非議,也不足為奇。

我和其他身在局中的人一樣,怎麼可能真的願意殘忍地對待我們的老百姓,以滿足敵人的欲求?無非是我擔心戰事一起,必將禍害連連,成年累月的戰爭不斷啊。

如今西南沒有平定,沿海的戰事計劃還沒有商議。

各省的綠營兵也沒有一個能用的,從地方上招來的士兵也只有李鴻章一部的裝備比較精良、氣勢較為雄壯。

但這樣的精兵強將還不到兩萬人,即使能防禦一個口岸,難道還能防禦所有的口岸嗎?能保住一年,未必能堅持很多年,能抵擋得了一個國家,未必能應付得了西方列強。

而如果西方列強聯起手來、狼狽為奸,他們的實力卻是牢不可破的。

所以我曾經說過,如今的洋人和漢朝的匈奴、宋代的遼金是截然不同的,實在不敢拿國家的命運開玩笑。

又怎能因為天津老百姓的憤怒,而讓整個國家陷入無盡的災難中來?我唯有委曲求全示好西方列強,但同時也沒有忘記防範,這才是上上策啊。

第二訣 勵志

【原文】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諸弟此時惟有識不可以驟幾,至於有志、有恆,此諸弟勉之而已。

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

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譯文】

大致上文人讀書的話,首先要有「志」,然後要有「識」,最後要有「恆」。

有志的意思就是不甘於人下;有識就是說必須知道學無止境,不能因為一點點成績就驕傲,就像河伯(河神)觀大海、井底之蛙看天空一樣,這都是缺乏見識的表現;有恆就是指沒有辦不成的事。

這三者缺一不可。

諸位現在只是有識無法做到,但有志和有恆,諸位還是可以勉強做到的。

如果能夠發奮且自立,則不管是家裡還是學校都可以讀書,即使是在山郊野外、嘈雜的場所,也是可以讀書的,就是砍柴背柴放豬羊,也是可以讀書的。

但如果不能發奮自立,則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學校都無法讀書,即使是在清凈之地、神仙住的地方,也都是無法讀書的。

所以又何必選擇地方、選擇時間,只要問問自己,立志是不是真的就可以了。

【延伸閱讀·曾國藩箴言】

古人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長進之時。

其功在於胸懷坦夷,其效在於身體健康。

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爭皆在大難磨折之日,將此心放得實,養得靈。

有活潑潑之胸襟,有坦蕩蕩之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必不至於內傷。

【譯文】

古人處在艱難憂患的時候,也正是道德學業長進的時候,其功顯現在胸懷坦蕩上,其效體現在身體健康上。

聖賢之所以為聖,佛家之所以成佛,關鍵都是在他們經歷大磨難的時候,能把心放寬,滋養得靈活,有活潑潑的胸襟,有坦蕩蕩的心境,則在身體上雖然受到外面的傷害而感到不適,也不至於引發內心的傷痛。

【延伸閱讀·曾國藩箴言】

凡人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臨死之際,寸心無可悔憾,斯為大幸。

捨命報國,側身修行。

古稱「金丹換骨」,余謂立志即丹也。

【譯文】

只要仁慈之心生髮時,必須一鼓作氣,盡我能力去做,因為只要稍有轉變的念頭,那麼疑心就生了,而疑心一生,私心也就隨之而生了。

我早已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但求臨死的時候,心中沒有悔憾之事,這就算是大幸了。

我奉行的是捨身報國,側身修行的原則。

古代有所謂「服了金丹就可脫胎換骨」的說法,而我則認為只要立下了大志,也就等於把金丹煉好了。

第三訣 堅忍

【原文】

然困心橫慮,正是磨鍊英雄,玉汝於成。

李申夫嘗謂余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掉牙,和血吞。

」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志之訣,不料被申夫看破。

余庚戌、辛亥間為京師權貴所唾罵,癸丑、甲寅為長沙所唾罵,乙卯、丙辰為江西所唾罵,以及岳州之敗、靖港之敗、湖口之敗,蓋打脫牙之時多矣,無一次不和血吞之。

弟此次郭軍之敗,三縣之失,亦頗有打脫門牙之象。

來信每怪運氣不好,便不似好漢聲口,惟有一字不說,咬定牙根,徐圖自強而已。

凡發一謀,舉一事,必有風波磨折,必有浮議搖撼。

從前水師之設,創議於江忠烈公;安慶之圍,創議於胡文忠公。

其後本部堂辦水師,一敗於靖港,再敗於湖口,將弁皆願去水而就陸,堅忍維持而後再振;安慶未合圍之際,祁門危急,

口,將弁皆願去水而就陸,堅忍維持而後再振;安慶未合圍之際,祁門危急,黃德糜爛,群議撤安慶之圍,援彼二處,堅忍之力爭而後有濟。

至金陵百里之城,孤軍合圍,群議皆恐蹈和、張之覆轍,即本部堂亦不以為然,厥後堅忍支撐,竟以地道成功。

可見天下事,果能堅忍不懈,總可有志竟成。

【譯文】

即使勞心費力憂心忡忡,也是在磨鍊英雄,像好玉要經過打磨一樣。

李申夫曾經說我只會生悶氣而不說出來,只知道一味忍耐,慢慢強大起來。

他還引用諺語「好漢打脫牙,和血吞」來形容我。

其實這兩句話是我終生所立之志,沒想到倒被他看破了。

我在庚戌、辛亥年間曾被北京的權貴唾罵還曾在癸丑、甲寅年間在長沙被人唾罵,在乙卯、丙辰年間在江西被人唾罵以及在岳州戰敗、靖港戰敗、湖口戰敗,所以打掉牙的時候很多,而每掉一次牙,我都會和血吞下去。

弟弟這次打郭軍失敗,打三縣失手,也有些打掉門牙的意思。

你每次來信都責怪自己運氣不好,這不是好漢應該做的事,唯有什麼都不說,咬緊牙關,讓自己慢慢強大起來才行。

凡是謀劃一件事,實施一件事,必定會有波折和困難,也必定會有人說三道四。

從前我創建水師,提出這個建議的是江忠源,我圍攻安慶的時候,出謀劃策的是胡林翼。

之後我帶著水師作戰,第一次敗在靖港,第二次敗在湖口,當時的將士們都想離開水師去當陸兵,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我是依靠堅忍和執著才重新振作起來的;安慶還沒有合圍的時候,祁門也面臨危險,黃州、德州又處在亂鬨鬨中,大家也都嚷嚷著說要撤出安慶,去支援其他兩個地方,但我依然靠堅忍努力爭取,合圍成功,最終也攻克了安慶。

至於金陵之戰,百里的城卻只有我們孤軍在圍攻,很多人也議論紛紛,擔心我們會重蹈和春、張國梁的覆轍,以失敗喪命告終,就連我本人也懷疑我們孤軍合圍很難成事,可最後還是依靠堅忍,苦苦地支撐著,最終從地道進入,攻下了金陵城。

因此可見,天下的事情只要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最終都是可以成功的。

【延伸閱讀·曾國藩箴言】

軍事棘手之際,物議指摘之時,惟有數事最宜把持得定:一曰待民不可騷擾;二曰稟報不可諱飾;三曰調度不可散亂。

譬如舟行,遇大風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

二曰稟報不可諱飾;三曰調度不可散亂。

譬如舟行,遇大風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定,則成敗雖未可知,要勝於他舟之慌亂者數倍。

【譯文】

在軍事上遇到棘手難辦的事情,遭到輿論的非議和指責之時,有幾件事應該堅定不移地貫徹下去:一是不騷擾百姓;二是不謊報軍情;三是調度有序,有條不紊。

好比水上之舟,遭遇特大風暴,只要把舵者頭腦清醒,全力以赴,這樣,即使成敗還不可預知,也要勝過其他船隻上那些驚慌失措的舵手許多倍。

第四訣 剛直

【原文】

至於強毅之氣,決不可無,然強毅與剛愎有別。

古語云自勝之謂強,曰強制,曰強恕,曰強為善,皆自勝之義也。

如不慣早起,而強之未明即起;不慣莊敬,而強之坐屍立齋;不慣勞苦,而強之與士卒同甘苦,強之勤勞不倦,是即強也。

不慣有恆,而強之貞恆,即毅也。

舍此而求以客氣勝人,是剛愎而已矣。

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謹。

至於倔強二字,卻不可少。

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

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皆從倔強二字做出。

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處亦正在倔強。

若能去忿欲以養體,存倔強以勵志,則日進無疆矣。

【譯文】

至於剛強堅毅的氣魄,絕對不能沒有,然而剛強堅毅和剛愎自用是有區別的。

古語說:「自勝之謂強,曰強制,曰強恕,曰強行善,皆自勝之義也」。

如果不習慣早起,就要強迫自己每天天還沒亮就起來;不習慣莊重恭敬,就要強迫自己去參與一些祭祀活動;如果不習慣辛苦,就要強迫自己與士兵同甘共苦,強迫自己努力勞動不怕辛苦,這就是所謂的強。

不習慣有恆心,就要強迫自己做事持之以恆,這就是所謂的毅。

如果捨棄了這些而只憑氣勢勝人,那就是剛愎自用。

這二者看似一樣,但實質上卻是有著天地之別的,不能不分辨清楚,也不能不謹慎注意。

至於「倔強」這兩個字,人生也是不能缺少的。

建功立業寫文章,都需要倔強的精神貫穿其中,不然過度溫順必定一事無成。

孟子所說的「至剛」,孔子所說的「貞固」,就是從「倔強」兩個字中引申而來的。

我們幾個兄弟都繼承了母親的個性,而母親個性的優點正好是倔強。

如果能少些埋怨而修養身心,用倔強來激勵自己的志氣,那麼日後必定會有所長進。

......後續章節待續!


.....親!看後有什麼想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補充!每日更新你想要的文章資料,記得在文章標題的右上方關注我們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國藩談讀書……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諸弟此時惟...

曾國藩:一勤天下無難事

如果要評出近代中國,最讓牛人們崇敬的偶像,那麼曾國藩絕對名列前茅。他以中人的資質,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最終成為半個聖人,不可謂不是個奇蹟。梁啓超先生直呼他為:五千年才出一個的奇人。毛澤東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