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這兩個醜人為何都慘死?因為他們都同樣犯了這個臭毛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發言人華姐說話越來越有哲理了。
她連續說了兩個成語,一個是相由心生,一個是疑鄰盜斧。
許多時候,一個人自己心裡什麼樣,就想當然地認為別人也是什麼樣。
他自己齷齪,就認為別人都齷齪;他自己卑鄙,就認為別人都卑鄙;他自己沽名釣譽、追名逐利,就認為世人也皆是如此。
於是,看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只需要看他長什麼樣。
長什麼樣的人就會說什麼樣的話。
這就是相由心生。
只有心裡陽光的人,才會生出陽光一樣的容貌;那麼心裡陰暗的人,相貌一定是陰暗的。
所以說,醜人一般具有幾個特點:一是心氣重,二是疑心重。
這恰恰就是華姐說的「相由心生」與「疑鄰盜斧」。
有時候,我們可能經常遇到這樣的人和事。
明明自己光明磊落心懷坦蕩,卻總是被一些人猜忌和懷疑。
這就是普遍存在的「疑鄰盜斧」現象。
當然了,華姐說的那些都是大事。
大事自然有大智慧的大人物去斡旋解決。
咱們小人物可以聊一些古人之事,聊充話資。
三國時期有一個著名的醜人,他就是龐統。
龐統有才嗎?當然有才。
否則水鏡先生也不能把他跟孔明並稱為臥龍鳳雛。
醜人之所以相貌丑,恰恰是因心氣太重而凝結於面相所致。
正因如此,又加重其猜疑心,進而蒙蔽了雙眼,暗淡了才華。
龐統有才,諸葛亮推薦了他,魯肅也推薦了他。
當龐統見到劉備的時候,他卻兩封推薦信都不拿出來。
結果鬧了一些小小誤會。
這點小事,表面看是龐統這人心高氣傲,但本質上其實就是心氣重。
他非常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這是醜人一個典型的性格特點。
醜人總喜歡透過別人的眼光來觀察自己,總喜歡來揣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不大氣。
可是,越是不大氣的人呢,越怕別人說自己不大氣。
這真是一個神奇的槽點。
之後,誤會終於解除了,劉備準備伐蜀,龐統以副軍師的身份,成為伐蜀的統帥。
按理說,這個時候恰恰應該是龐統大展身手的時機了。
既然人稱鳳雛,自然要拿出一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手段來。
戰事初期,龐統還是很好地展現了自己的才幹和水平。
並且取得了涪關的勝利。
不過這之後,龐統心氣重的毛病就出來了。
諸葛亮遠在荊州,用太乙數算出「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
所以馬上修書給劉備,讓暫緩進兵。
那麼這個時候,龐統是怎麼想的呢?他心裡想:「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
」於是他對劉備說:統亦算太乙數,統亦占天文,見太白臨於雒城,先斬蜀將泠苞,已應凶兆矣。
心氣重的毛病讓龐統立功心切,他要好好表現自己,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並不在孔明之下。
因為怕劉備聽了孔明的建議而暫緩進攻,所以他根本沒有好好算算太乙數,也沒有好好占卜一下天文,就匆匆下了定論。
我們說,龐統在這裡犯了「疑鄰盜斧」的毛病,他把個人的功名看得重了,於是想當然認為孔明要跟自己爭功。
因為心氣重導致對戰爭形勢出現嚴重誤判,並最終因此喪了性命。
龐統之死,非常可惜。
那麼跟龐統相似的還有一個醜人,就是張松。
張松的才學未必就低於臥龍鳳雛,最起碼他有一手過目不忘的絕活,還是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在三國時期,尋找明主成為一種難事。
有一首詩說得好:
董卓專權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當時諸葛隆中臥,安肯輕身事亂臣。
又有詩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這首詩貌似是諸葛亮自比,其實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唱的。
亂世之中,有人主動尋找明主,比如徐庶;有人等著明主上門,比如諸葛亮;也有人「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比如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
每個人都有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這就是多元價值的體現。
不需要對徐庶和諸葛亮入世的方式進行對比和評頭論足,也不需要對石廣元和孟公威的出世扼腕惋惜。
入世有入世的坦然,出世有出世的淡然。
所以諸葛亮與崔州平、徐庶、石廣元、孟公威成為密友,此四人被稱為「諸葛四友」。
他們雖然選擇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能成為密友,因為他們心性是相通的。
那麼龐統雖然與臥龍齊名,無論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記載過他們之間有什麼友誼。
因為二人的價值觀不太相近。
倒是張松與龐統的價值取向有頗多相似之處。
張松也很狂。
其實有時候吧,許多人外表的張狂,恰恰是在隱藏內心深處一種極度的自卑。
他為什麼自卑呢?因為相貌丑啊。
越丑越自卑,越自卑就越張狂,越張狂就越丑。
大家試想,一個人什麼時候最丑呢?當然是暴跳如雷的時候。
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所以說,你狂躁的樣子真的很難看。
張松在曹操那裡發了一通飈,好在曹操也沒有真跟他一般見識。
張松痛快了,於是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就遇到了劉備。
劉備為了迎接張松還真是做了不少功課。
他先後讓趙雲、關羽、張飛恭恭敬敬去迎接,又跟軍師一起請張松吃飯。
看來,在合適的時機安排請客吃飯還是有作用的。
結果張松感動了,把準備獻給曹操的西蜀地形圖送給了劉備。
之後,張松回家,高高興興就等著劉備來取西川了。
按道理說,張松就沒事了。
可是,他依然犯了疑心重的毛病。
劉備為了麻痹劉璋,放出風來說,自己準備回荊州了。
人家都沒啥反應,張松馬上就坐不住了。
劉備回荊州?這怎麼行呀?那我不白等了。
這可不行,馬上寫信,問問劉備,你個龜兒子啷個做啥子嘛?
就這麼低級的一封信,斷送了張松一家子的性命。
按道理說,張松的智商應該能夠看出劉備的計策來呀。
可這恰恰是心氣太重,心中慾念太強了,結果讓他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和愚蠢的行動。
看來,無論張松還是龐統,都應該跟諸葛亮學學「每臨大事有靜心」的功夫啊。
靜下心來,先讓子彈飛一會。
平心靜氣,久而久之,或許也就沒有那麼丑了哦。
作者:風林秀,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特此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為影視劇作品《三國》劇照,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三國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什麼劉備兩者兼得也沒得天下
首先三國演義里說這話的人是誰?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跟尋訪諸葛亮的劉備說的,劉備是怎麼知道諸葛亮的?是徐庶臨走前推薦的。然後劉備三顧茅廬一顧遇到崔州平,二顧遇到石廣元、孟公威、黃承彥,三顧才...
三國中又一頂尖謀士,被曹操和劉備都忽視了,才能不亞於諸葛亮!
要說三國,向來都是多謀士,多武將,甚至多美女,頂尖謀士一大堆,像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幼麟姜維、鬼士郭嘉、冢虎司馬懿等等,這都是頂尖謀士,然而還有一個頂尖謀士卻被忽視了。
三國第一伯樂司馬徽: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朝野上下可謂人才濟濟。世有伯樂,而後才有千里馬。若沒有伯樂的慧眼發現,再有能耐的千里馬也會難免鬱郁終老於普通的馬廄之下,沒有機會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去施展自己風馳電掣的突出才能。
諸葛亮輔佐劉備其實是被人安排的,他其實只是別人手裡的一枚棋子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徐庶投奔曹操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諸葛亮很不爽
徐庶投奔曹操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諸葛亮很不爽歷史上,司馬徽推薦孔明、龐統之後,先安排徐庶徐元直去投奔劉備,為孔明探路。劉備欣然重用徐庶。後者立即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
三國里的幾個醜男,其中有一個差點一統三國
漢末三國波瀾壯闊,風雲涌動之時捲起無數豪傑,文有荀彧、司馬懿、諸葛亮之流;武有呂布、關羽、張飛、趙雲、張遼、太史慈之輩;英俊之人也不少,如孫策、周瑜、崔琰等等。
三顧茅廬本不是劉備的本意,原來 是這樣
說到劉備三顧茅廬,首先要先說說他們的紅娘徐庶。徐庶又名徐福,是普通老百姓家的還在,後來改名為徐庶。後來跟石廣元一起到的荊州避難時認識了諸葛亮、崔州平、司馬徽等人。劉備在新野時徐庶前去投奔。後來劉...
他才是三國中最厲害的角色,龍鳳虎皆不如他,一旦他出山,三國歷史必改寫!
要問三國中最厲害的人是誰,說諸葛亮的一大堆,捧司馬懿的也是大有人在,還有說龐統的,郭嘉的,荀彧的.......在臥龍、鳳雛、冢虎中爭論最激烈,可能臥龍諸葛亮得票最多,可是,今天要說的人比諸葛亮厲...
歷史上有三顧茅廬嗎?劉備在「三顧茅廬」的過程中都見到哪些人物
徽曰:「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 次日,玄德同關、張並從人等來隆中。(但未見到諸葛亮)。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是二人名虛,還是劉備從未得到過這二人?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二者兼得卻未能一統天下呢?是臥龍鳳雛徒有虛名還是二人有什麼不得已的原因呢?或是劉備從未得到過他們?我們從以下幾點來看一下!一、謀士才志存在時間、空間和陰陽差《三國演...
三國英雄嘆之龐士元的落鳳哀鳴
說到龐統龐士元,熟悉三國演義的人會想到兩個詞:一個是與臥龍諸葛亮齊名的鳳雛之名,另外一個,則是龐統隕落之地落鳳坡。雖然說,正史中龐統是在攻城的時候死於流矢,落鳳坡不過是因為他葬在這裡而得名;但是...
三國演義:龐統臨終遺言,細思極恐,居然有驚天深意?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士,三國時期劉備的軍師,名氣在當時的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無人望其項背,雖說當時有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一再強調龐統和諸葛亮的才能不相上下。但從後主貴的思想...
他與諸葛亮齊名,為何不被老闆器重
在諸葛亮還沒有跟劉備之前,荊州地有這樣的傳說,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可得天下。臥龍,當然就是指諸葛亮,不管是在三國演義里,還是在三國志里,諸葛亮的帥氣瀟洒都是有所記載的。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
諸葛亮為什麼不投奔曹操、孫權,偏偏選擇了寄人籬下的劉備
劉備到新野駐防不久,席不暇暖就前去拜訪當地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德操。對劉備的到訪,「清雅有知人鑒」的司馬德操表現的十分謙遜。他自稱為「儒生俗士」,不敢與伏龍、鳳雛比肩。不等劉備開口相請,他就婉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