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諸葛亮何以「活」了1700多年?答案感動千萬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在其去世後的1700多年裡,被眾人極端美化甚至神化,成為人人崇敬的英雄。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27歲出山、服務蜀漢27年、活了54歲的諸葛亮,在人們心中活了1700多年?

知名歷史文化學者李殿元解讀這一現象認為,東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出山從政。

自此之後,諸葛亮就任勞任怨,一心為公,將他的聰明才智全部獻給了蜀漢的復興事業。

他先是從先主劉備南平荊州,西取益州,北定漢中,建立蜀漢政權;後又「開府治事」,輔後主劉禪內撫南中,外連孫吳,北伐曹魏,使蜀漢偏安西南。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因病殞身北伐前線。

雖然他未能實現「復興漢室」的理想,但是,他在為事業而表現出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尤其是他的勤政和廉政的高尚品德,卻受到當時及後世的一致讚揚。

勤政

善用重典 公平贏得人心

建安十九年(214年),諸葛亮配合劉備取得益州,劉備集團有了立國的基地。

可是新情況、新問題接踵而至,蜀地的豪強對這些突然而至的「荊州人」對抗情緒明顯,他們是被原益州刺史劉璋寵壞了的一族特權階層。

諸葛亮對其越軌行為堅決打擊,繩之以法,對態度好的願意合作的則提拔任用。

恩威並用,正是春秋名臣子產所謂「寬猛相濟」的具體運用。

蜀地平穩了,綱紀紊亂的局面徹底改觀。

施法要有所依據。

諸葛亮領銜和法正、劉巴等制定蜀漢最早的法律條例《蜀科》,並親自製定檢察官吏的規章制度《八務》 《七戒》 《六恐》 《五懼》等,「皆有條章」,一條一款羅列分明,使蜀漢官吏知所「務」,知所「戒」,知所「恐」和「懼」,以此「訓勵」大家勤於職守。

這即是他所說的「教令為先,誅罰為後」,先教育後懲罰。

諸葛亮政治活動由於時代的特點,具有濃烈的軍事色彩。

因此,他的執法更多地體現在賞罰上,中心思想就是賞罰嚴明,公平合理。

他說:「賞賜不避怨仇,誅罰不避親戚。

」諸葛亮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讓被罰人心服口服。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時擊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形勢一片大好。

不料先鋒馬謖違背謀劃,踞山紮營,所領先頭部隊被魏軍先鋒張郃擊破,蜀軍喪失戰略要地街亭,進退失據,只得撤回漢中。

剛愎自用的馬謖將蜀漢將士的辛勞化為泡影,軍令在先,在所不赦。

雖然馬謖與諸葛亮的私交深厚,情同父子,談論軍機時常通宵達旦,但不能因私廢公,於是「揮淚斬馬謖」。

斬首是為「公」,揮淚是為「私」。

這是震撼人心的一幕。

諸葛亮還為自己的用人不當上書請求自貶三級。

同時,對王平等一班有功將領獎賞提拔。

事後蔣琬到達漢中論及此事,認為國家正在用人之際,殺智謀人才有些可惜,諸葛亮的回答是:「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邪!」

李嚴富有才幹,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託孤」之大臣。

諸葛亮北伐,李嚴留鎮,督運糧草。

不料身居高位的李嚴對連續北伐竟產生厭倦情緒,不僅督糧不力,而且弄虛作假,使第四次北伐半途而廢。

諸葛亮不念私情,隨即上表彈劾李嚴,將其廢為平民,流放梓潼郡。

但諸葛亮不因此而株連其家人,其子李豐仍留丞相府為官。

諸葛亮還寫信勸勉李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好好工作,不要因為父親被貶而喪失信心,諸葛亮給李豐的信的最後說:「詳思斯戒,明吾用心,臨書長嘆,涕泣而已。

」罷免李嚴是公,誡子李豐是私。

一件棘手的事,處理得平實公道,讓人嘆服。

斬馬謖、貶李嚴是驚動全蜀的大事,製造、管理武器的制度就是小事了,但諸葛亮對不負責任者還是繩之以法。

建興七年(229年),將軍陳式攻取魏武都、陰平二郡。

部隊休整,諸葛亮檢查後勤,發現刀斧有質量問題,於是發布教令,讓大家明白製造武器關係軍事行動的成敗,不能等閒視之。

事後將主管官吏拘捕治罪,並以此告誡全體軍政人員,恪守職責,認真辦事,無論事情大小,法不能廢。

諸葛亮深知執法檢查的重要性,他制定了五條標準,作為考核官吏乃至決定其升遷的依據。

他在《考黜第八》中非常具體地列舉了五條老百姓所憎恨的行為,稱之為「五害」,並明確「有如此者,不可不黜;無此五者,不可不遷。

事必躬親 創業進取不懈

三國之世,蜀國實力最弱,要圖存,很大程度上得仰仗人謀。

對此,諸葛亮非常清楚,自出道以來即以天下為己任,竭力輔助劉備建功立業。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在白帝城「託孤」,將平庸的兒子劉禪交給他,還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諸葛亮卻堅定地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之後即「開府治事」,千斤重擔一身挑,軍機政務一手抓。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劉禪並不孤獨,而諸葛亮卻是孤獨的,此時能共赴大業的豪傑已基本凋謝,只有他一人苦撐天下了。

第一次北伐前的《出師表》最能見其心志: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諸葛亮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不單要守成,還要創業,儘管困難重重,他還是知難而進,加倍努力,以實現其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的理想。

劉禪是個不理政事的享樂皇帝,他只管當皇帝,其餘的事情全由諸葛亮裁決,包括重要的詔書都由諸葛亮起草。

「諸葛一生唯謹慎」,奉行唯美主義,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無缺,萬無一失,因此只能少休息,多工作。

恢復吳蜀同盟,平定南中叛亂,閉關息民,發展經濟,操練軍隊,件件都要他親自抓。

尤其是在建興六年至十二年(228年—234年)的七年間,諸葛亮五次北伐,幾乎連年興軍,奔波於隴山蜀水間,和將士同甘共苦,勞作幾無虛日,因此也嚴重地損害了他的健康,犯下了腿腳的毛病,只得坐四輪車繼續指揮戰鬥。

諸葛亮的工作責任感是極強的,為了減少差錯,他有時甚至「親校簿書」(官府中的各種文件簿冊)。

這種簿書的內容紛繁複雜,既有對上、對下以及平行的各種文書,也有涉及財務帳目的簿記和軍需物資等項內容的簿冊,不僅如此,他甚至做到了連受罰處杖擊二十以上的處罰也要親臨過問。

食少事煩,諸葛亮終於在第五次北伐時病逝軍中。

彌留之際,他還是不忘國家,逐一召見軍中將官,安排後事,勸勉盡忠國事;安排好接班人,安排好退軍策略,然後才很不情願地閉上了他辛勞的眼睛。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對於諸葛亮的身必躬親,疑義者頗多。

時任丞相府主簿的楊顒就對此提出批評,認為作為丞相就應該督導官府各司其責,具體的事情應讓部下辦理,大小事務都躬盡勞心的作法是不對的。

諸葛亮認為楊顒的批評中肯,虛心接受;但是他就是做不到,因為他沒有條件做無為而治的太平丞相。

無論如何,諸葛亮勤政的精神可嘉,在一定程度上也引領了當時政府官員的工作作風。

修德

家教嚴格 三世盡皆忠貞

諸葛亮嚴於律己,對子女的教育也是相當嚴厲的。

原因只有一個,恐不成器,不成重器,這從諸葛亮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寫成的《誡子書》很能說明問題。

《誡子書》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諸葛亮是以政治家的胸襟,遠大的眼光,要求子弟從修身養德做起,苦志成學,將來做一番事業的。

他特別告誡子弟不要虛度年華,否則到頭來後悔莫及。

諸葛亮這通書中的一些話,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等,為後世人當作座右銘來傳誦。

諸葛亮所說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雖然採用了道家「長於養性」的修身之法,但卻絕無離塵出世之意。

再聯繫到他在《誡外甥書》中所說的「志當存高遠」、「絕情慾」、「忍屈伸」這些話來看,諸葛亮教育子弟,是要通過淡泊、寧靜的儉樸生活,修養品德,專心學習,像他當年在隆中生活那樣,作好建功立業的準備。

諸葛亮不僅口頭上這麼說,也要求子弟在行動上這麼去做。

諸葛亮早年無子,過養其兄諸葛瑾之子諸葛喬為繼子。

諸葛喬娶了皇家閨秀,拜為駙馬都尉。

可是,諸葛亮卻不讓他安榮樂貴,平步青雲。

不但平常教育他儉樸度日,立志成學;就是外出打仗,也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和諸將子弟「宜同榮辱」,在山谷中做運輸工作,一道過艱苦生活,經受鍛鍊。

可惜這位經諸葛亮精心培養的繼子諸葛喬,在25歲時就夭折了。

當時親生兒子諸葛瞻已出生,諸葛亮對他也從不驕縱,時時關注這一幼子的成長。

直到他死的那一年,還寫信給他在東吳的兄長諸葛瑾說:「瞻今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 可見在臨死前他還在擔心8歲的愛子不能成為「重器」。

但是,縱觀諸葛瞻一生的作為,特別是在蜀亡時能陣戰身殉,應該說還是成了「器」的。

更可貴的是,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亦同時壯烈犧牲。

無怪乎後世對諸葛祖孫「三世忠貞」讚嘆不已。

作為丞相,諸葛亮不給後代以特權、財物,只要求他們勤奮學習,勤奮工作,這也是廉政的具體表現,氣節也是一種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說,諸葛亮的遺產是豐厚的。

節儉自律 帶出廉潔群體

諸葛亮廉潔奉公,從不貪污受賄,這是古今所公認的。

他在自己的遺囑《自表後主》中自報家產,表明他死後對其家人、子女的交代和要求,明確表示不會讓自己子女借名斂財。

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財產公開的官員。

他說,「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

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

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諸葛亮究竟有多少財產?「有桑八百株」,按一棵桑樹占地十平方米算,那麼桑林總占地八千平方米,也就是十幾畝,最多不超過二十畝地。

「田十五頃」,漢代一頃為一百畝,十五頃即一千五百畝,摺合到今天約1035畝。

在今天看來,一千多畝地不是小數,但對於西晉時官吏占田標準,作為一品丞相的諸葛亮,他擁有的田地較於朝廷允許的五十頃還相差很遠,只相當於當時的八品官吏。

與當時蜀漢地區的地主相比,諸葛亮的家產也只能相當於一個一般地主。

按理說,諸葛亮作為蜀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收入應該不低。

蜀漢官員俸祿多少沒有詳細記載,但史記記載,劉備入成都後,論功行賞曾賜給諸葛亮、關羽、張飛等功臣每人金五百斤、銀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諸葛亮也曾對李嚴提到,他受到過八十萬斛的賞賜,但「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雖然自己受賞賜很多,但沒有作為私蓄,家人生活也儉樸,妻妾沒有多餘的服裝。

奉行節儉的諸葛丞相,去世後卻蓄財無餘,他的錢去哪兒了呢?諸葛亮曾對李嚴稱「祿賜百億」,但他提倡「將不可吝」,因此,有猜測,他絕大部分財物應該都用於賞賜有功將士了。

在他病逝後,後主劉禪派人清點了他的財產,與他自報的情況完全一致。

再聯繫到諸葛亮在臨死時留下的遺命來看,給人的感受就更深。

他在遺囑里要求喪事簡辦,不僅提出就近葬漢中定軍山,而且還特別囑咐:「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這在崇尚厚葬的當時確屬少見。

如果說諸葛亮這位權傾一國的丞相,在他生前就以其忠貞謀國、克己奉公的思想和作風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那麼從他身後的這番安排,就更使人難以忘懷了。

在諸葛亮這種公忠體國的思想和作風影響下,蜀漢任事的官吏多能廉潔自律,從而在蜀漢軍政界出現了一個廉潔群體:董和參與機要二十多年,忠勤治事,死後家無餘財;尚書令劉巴身自清儉,不治產業;蜀郡太守楊洪對待公事就像對待家事一樣認真;鄧芝做將軍二十多年,素儉作風不變,不斂私財,乃至妻子不免挨餓受凍;大將軍費禕雅好節儉,家不儲財,對待子女極為嚴格,不准擺將軍公子的架子,讓他們布衣素食,出入步行,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軍事方面繼任者姜維忠於職守,好學不倦,清素節儉,住宅簡陋,資財無餘,側室不娶小妾,後庭不置聲樂,飲食節制,從不浪費,堪稱蜀中楷模。

正是因為有這麼一班公而忘私的官員的支撐,蜀漢這條三國中的小船才不至於很快覆滅。

諸葛亮的智慧、作為、人品、治國方略、理民之干在當時就受到了敵我友各方的肯定。

司馬懿讚嘆說:「天下奇才也!」鍾會伐蜀,「至漢川,祭亮之廟,令軍士不得於亮墓所左右芻牧樵採」。

陳壽受晉朝廷委託「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

其後,歷朝歷代都把諸葛亮作為智慧的化身、精神的楷模,以至於《三國演義》更是把諸葛亮作為一個超級完人來塑造。

他勵精圖治,清正廉明,潔身自好,忠君、愛國、為民。

中華民族優秀的東西,在他身上都能找到許多事例,他的風範被當作民族精神而一代一代傳承。

還有最後一點,無論再強的噴子也噴不滅諸葛亮這種精神氣節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承;無論再黑的黑粉也黑不掉在人民心目中諸葛亮偉岸的形象。

而這種精神將一直傳承下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其實是個不善於搞團結的人

我們知道,一個集團要想垮台只有從內部淪陷。否則再強悍的敵人想要從外部瓦解很難。我們看蜀漢就是如此。以前看三國演義,自以為蜀國最為強大,文有諸葛,料事如神,武有五虎上將,都是萬人敵。不過三國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