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獲取一本書的精華,高效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得不說,在剛一聽到《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書名的時候,心裡是沒那麼認可的。

作為一個極度追求自由的人,讀書應該是一件自由自在甚至隨意且個性化的事,如果事事那麼講目的,連讀書這麼愜意的事情都要被條條框框框起來,那生活該是多麼無趣。

但敵不過好奇心和機緣巧合,昨天居然看了這本書並且一發不可收拾,作者說:『一個讀的很廣,卻讀不精的人,與其值得讚美,不如值得同情。

』醍醐灌頂,所謂的隨意洒脫,其實是拒絕去更深入思考,同樣的時間付出,為何不讓它價值更高一些呢。

讀完這本書,對於為什麼要學習閱讀方法這個問題,竊以為,如果你:

①厭倦了網際網路時代爆炸的二手信息,總覺得看完跟沒看一樣;

②希望讀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讓讀書的時間價值體現出來;

③想擁有上帝視角,在網際網路時代接收無限資訊的時候,希望了解背後的真相,不被信息愚弄;

④希望體會思維的樂趣,擁有思考邏輯體系,從讀書這件事上獲取更多與眾不同的體驗,豐富人生感受。

那麼學習一些方法,或許會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因為它本質上在告訴你『如何理性和有邏輯地思考你所看到的所有信息』。

作為費曼技巧的擁躉,我把讀書感悟稍微寫一下,希望也能幫助到其他有困惑的娃。

由於篇幅過長,目測它將會被拆分成幾個篇章,內容分別是:(1)做一個積極主動型讀者;(2)閱讀的四個層次之一二;(3)閱讀的四個層次之三四;(4)行動勝過一切 。

如何閱讀一本書?

首先,你要讓自己做一個積極主動的讀者,而非一個被動接受型的讀者。

讀每一本書,都是在跟作者交流,如果你不積極主動,不時刻保持你的思考和他的講述同步,甚至在此基礎上還產生自己的思考,那麼你是會跟不上節奏的。

積極主動是說,讀一本書的時候:

①主動構思描述這本書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並嘗試用自己的話講述出來。

比如《月亮與六便士》講了主人公人到中年,忽然拋棄已有的事業家庭等所有束縛,開始追求內心渴望的藝術之路,經過一路坎坷,最終完成了一副無比恢宏的著作又一把火燒掉了的故事。

②主動解構這本書的局部講述了怎樣的事情,作者是如何組織這些內容的。

比如《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中間寫了自己化身的斐德洛,對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對善定義為一種道德提出了質疑和反駁。

他組織反駁的內容先從自己生活中覺察的奇怪講起,到最後找到古希臘文學中,善的初始定義為卓越,敲定了反對的鐵錘。

隨後他才開始討論,那為何已有的理論要將卓越抹去,開始進一步對整個二分論的體系進行質疑,提出了自己良質論。

③主動思考書里講的是有道理的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比如《影響力》這本書里提到了許許多多有趣且經得起重複推敲的實驗結論——錨點效應、破窗理論、拒絕人之後的心理債等等,然而在告誡大家不要從眾的時候,它舉了例子,說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別隨大流跟著別的車跑。

這裡你必須得意識到,絕大多數情況,尤其在高速路上,如果所有你前面的車都變道了,你最好也立刻趕快做好變道準備,因為大機率前面是要出現障礙物了。

盲目從眾原本就是為了讓你更好活下去才出現的社會心理效應,別盲目去diss它。

④主動思考這本書和你有什麼關係。

要把所讀的書變成自己的書,而不是書架的,那麼這一步就很自然而然了。

尤其是,在閱讀小說性質的讀物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是會把自己帶入變成主角去感受整個虛擬世界的吧。

知識類的書,比如《人格心理學》是不是讓你看到了自己性格的起因,《社會心理學》是不是讓你看到了你的產品用戶在社交上的種種需求,《啟示錄》是不是又增加了你產品設計的靈感等等。

積極主動是一個基本的心態,只有這樣,你和作者才有談下去的必要。

在你做好了這些積極主動的基礎,那麼下一個篇章我們會來談談,閱讀的方法,或者說能為你開闢書籍疆土的利劍,它具體會是怎樣的。

做好了積極主動的準備心態,我們來談談,閱讀的方法究竟是怎樣。

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我們所說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後面三個層次。

因為對多數人來說,做到基礎閱讀是件很容易的事,它就是你本本分分看到一句話,能看懂每個字跟這個句子,就算是會基礎閱讀了。

除非你要讀英文原著或德文論文,遇到了莎士比亞那個年代的用詞,那就得先想方設法能做到基礎閱讀層次了。

檢視閱讀或許很多人也接觸過,在我們做英文試卷的時候,老師會告訴你,只看每個段落的第一句話和最後一句話,快速讀完再去根據題目找答案。

更多的閱讀方法就沒人教了,我把這歸結於教育的疏漏。

認真回想了下,整個上學階段,確實沒有老師教過閱讀方法這樣的事情。

在他們看來,字都能看懂,閱讀不閱讀純粹是興趣了吧。

當然,也會有些老師強行教一些『藍色的窗簾代表了作者當時憂鬱的心情』類似的解讀,遭到了『作者』調侃:窗簾它原本就是藍色的啊。

除了只看段落前後一句,其實還有許多檢視閱讀方法:

首先,要看題目,認真看題目,如果有副標題就更好了。

每一個書,作者苦思冥想,終於能夠用幾個字,告訴你他想告訴你什麼。

如果不認真讀標題,除了辜負了作者絞盡腦汁的付出,也浪費了自己對一本書快速了解認知的機會。

比如我手頭這本從來還沒看過的《超越智商》,一直不明白它想幹嘛,直到有天在書架前找書看,看到了他的小標題——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那我就理解作者了,他一定是希望通過很多高智商,但是習慣的行為模式之間的對戰,來告訴我們,智商的高低其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認知模式,並且一定舉了很多個高智商輸給認知模式的例子。

於是我就用了第二個檢視閱讀的方法——瀏覽目錄

果然發現,作者在這裡提到了心智和認知模式的概念,指出人類都是認知吝嗇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打破這些認知吝嗇模式,打造自己的反省心智、算法心智和自主心智。

看完目錄之後,就可以看看書的最後一部分了,很少有作者能忍住不在最後寫明他寫整本書的主要目的,或者是他最想告訴你的觀點是什麼。

(當然,小說類型的讀物,建議還是按節奏跟隨作者暢遊世界就好)

在我看完最後章節的標題跟掃視了整個內容——提高人類理性的社會意義,便更加確信了這本書的作者,果然是在號召大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通過習得學會理性認知,改變環境以改變認知吝嗇,並告知大家,要關注我的理性思維理論啊,它比智力高明不知道多少倍!

除了書的這些部分,索引和前言也是可以都看一下,了解作者基於的思維基礎和前提,以及他整本書的切入點。

研究作者應該是一門專門的學問了,有一些書,必須得了解作者生活的年代背景,才可能了解作者所寫的內容和所基於的立場。

尤其當你在讀一篇事件報導時,要知道是誰再寫這篇報導。

並不是要讓你認識那位記者,而是要了解他寫作的心態是什麼,他心中是否戴著某種過濾器,他的水平是否能讓他了解了所有事情的真相才寫出了這篇報導等等。

了解了這些,你才可以知道,確實是發生了什麼事。

接下來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分析閱讀方法了,先放一張導圖在這裡,涉及到太多的書例,整理完再詳細闡述。

上上次跟大家分享了閱讀的心態,積極主動型閱讀;上次跟大家分享了閱讀的第二個層次,瀏覽和跳讀的檢視閱讀;這次則開始了本書的第三部分,也是能夠提升讀書能力方法論的部分:分析閱讀,順便也簡單提一下最高層級的主題閱讀。

分析閱讀分為好幾個步驟,上次我把它寫進了導圖裡,再次Review。

分析閱讀的第一規則: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

要找出一本書在談什麼,首先就要知道自己在讀一個怎樣的書,只有知道這是本怎樣的書,才能以更合理的方式閱讀它。

這個觀點讓我有點恍然大悟,就像泡一杯茶,了解了是哪種茶,特點如何,才能用適合它的水溫和茶具將茶香更好展現出來;又或者像與人溝通一樣,只有先了解了這個人的性格,你才能更好與他相處,明白他說的話是代表了什麼意思。

分類並不繁瑣,只有兩種——實用型 & 理論型,並且特徵描述很好區分。

作者說,但凡是教導你要怎麼做,應該怎樣怎樣,最好怎麼才能怎樣的書,統一都是實用型書,比如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雖然是一本哲學書,但是整篇講了快樂是什麼,快樂如何獲得,那麼它本質上是一本實用的書;而理論型書主要在講是什麼,而不是教導你怎麼做,科學自然類的書籍,比如歐幾米德的《幾何學原理》或者是《資本論》,便是理論型的書,它只客觀描述事物。

其次,你要能夠使用最簡短的文字,描述出整本書講了什麼,比如《羅密歐與茱麗葉》可以簡化為男孩遇到女孩,男孩失去女孩兒而自殺,女孩兒失去男孩兒而殉葬的故事。

沒錯,多數愛情故事,就是相聚分離,再相聚再生離死別的故事。

比如《夢幻花》是通過揭露夢幻花引起的幾起殺人案的過程,講述了遇到挫折的人如何重回正軌,以及我們如何正視我們的平庸。

你要嘗試用最簡短的一兩句話,描述整本書講了什麼。

最後,要找出一本書在談什麼,你還需要把全書按模塊順序和關聯性列出來,把大綱列出來,並將各個部分的大綱也列出來

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創造出來的一件有骨架血肉的作品,在閱讀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摸清骨骼,讀完後回憶起整個骨骼框架和血肉組成,把它變成一個你能認識,並且能懂它構造的人。

分析閱讀的第二規則——通過內容組織規則來理解作者想用本書講述一個怎樣的問題

首先,尋找作者的關鍵字(術語),並與作者達成共識。

這個在專業性書籍中,尤為重要,比如你要理解《傳習錄》中的『良知』到底是指什麼,要知道《戀情的終結》中『戀情』其實是Affair而非Relationship,要明白歐幾里得『點』的定義—— A Point Is That Which Has No Part。

這種關鍵詞通常貫穿始終,如果你沒和作者達成共識,那你就沒辦法獲悉他想傳達的含義。

在找到關鍵詞之後,你需要有意識獲取每個篇章的最重要的句子,抓住作者的主旨句。

這一點就很像我們各種考試中找主旨段落,理解中心語句這樣的鍛鍊了。

如果你來不及讀完全文,閱讀每個段落的首句和末尾句子確實有助於快速獲取作者想傳達的意思。

當然,有時候主旨句會藏在段落中間,需要你用睿智的眼睛去發現。

但通常一個好的作者會照顧讀者的感受,讓讀者讀起來沒那麼費勁的。

最後,就是要梳理主旨句之間的邏輯關係。

作者在上下文中,是怎麼組織這些主旨句來論述他的觀點的,主旨句之間的因果推論是怎樣的思路。

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給其他人聽,那麼至少你是有了自己的分析理解。

通過前兩個規則,你就要得出一個自己的輸出: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哪些問題。

不是所有作者提出的問題,都在他寫的書中解決了的,有些時候,他可能也只是論述了其中的一部分,那麼他論述了哪些部分。

這些論述在他的邏輯下是否合理,是否有缺失論證,是否有循環論證。

分析閱讀的第三個規則——評論一本書的規則,像溝通知識一樣輸出評論

評論一本書,最重要的是『智慧禮節』——除非你已經能詮釋這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

在你說出『我讀懂了』之前,不要說出你同意、不同意或不予置評。

怎樣才算是讀懂了,作者認為,能夠用自己的話講述看到的句子,才表示你真的理解了。

比如:請用自己的語言,來闡述『除了實際存在的事物,沒有任何東西能發生作用』這個形上學的基本主旨之一。

許多人可能的講述就只是把原文重複一遍,或者初級的層次可以描述:如果事物不實際存在,就不能發生作用。

作者給的自己的話講述:『只靠可能會下的雨滴,青草是不會滋長的』,真正的能夠把它用身邊的事物描述出來,大概就真的讀懂了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其次要遵守的規則是,不要爭強好勝,辯論輸贏。

畢竟作者沒辦法跟你直接辯論,你可以單方面打壓攻擊,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公平的。

所以你要時刻記得自己追去的是真理,而非輸贏。

就像你反對他一樣,你也要做好接受作者觀點的心理準備。

最後,在發出評論前,你要能夠區分出知識和個人觀點,尊重這兩者的不同。

在做出任何評論前,都要找到理論依據。

所以,當你想要批評作者的時候,最好能夠:1. 證明作者知識不足;2. 證明作者知識錯誤;3. 證明作者不合邏輯;4. 證明作者分析里有不完整的地方,而不是只依著情緒抨擊作者。

====================

分析閱讀的規則寫到這裡就總結的七七八八了,然後作者給出了幾種常讀內容的實用讀法:

實用型的書,諸如暢銷型如時間管理、高效工作、理財規劃、健康生活等等類型的書,有些書是乾貨,有些則是雞湯,要檢測它是否乾貨,只需要看作者是否給出了實際可執行的方法讓你可以依照執行,以及是否給出了檢驗執行效果的方法讓你檢驗自己的進步。

比如這本書的作者就給出了讀不同類型的書,應該如何閱讀的方法。

但任何實用型的書,都解決不了該書所關心的實際問題,如果你只是讀書而不去實際執行,那其實它與雞湯書對你的作用沒有什麼區別。

想像文學類的書,就不要尋找什麼主旨之類的了,可以讓自己化身為其中一個人物,跟著那個人物融入大背景,融入想像世界中的悲歡離合。

這個想必喜歡讀小說的同學都能感同身受。

閱讀戲劇時,除了看到的劇本,更要想像劇本表演的舞台背景,否則沒有辦法通過劇本里一句句對話,理解到戲劇想表達的情境。

閱讀抒情詩,不用想,無論懂不懂,大聲朗讀吧。

當你在閱讀資訊類的消息時,就需要能夠看懂信息背後的本質,避免被信息帶節奏。

尤其是新聞資訊類,要看寫作者是誰,寫作動機是什麼,用了怎樣的技巧,他真的了解事情真相嗎?比如之前轟動一時的雷洋案,讓我對自媒體無比寒心。

他們完全是為了積攢粉絲,在證據不足甚至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靠自己的編排和捏造,寫一篇賺人眼球的文章,從而達到他們積粉的目的。

自媒體能夠成為媒體,是一個太奇怪的事情。

畢竟媒體是要有責任的,是要像學醫學的同學那樣,是要宣誓的。

宣誓自己寫的是客觀事實,而非蓄意扭曲,古往今來,有多少這樣敢於直言真相的媒體人,他們才是榜樣。

但現在自媒體為了積累粉絲,顛倒黑白的事件常有發生,這個時候就更需要你有一顆火眼金睛,自己去挖出背後的故事,努力鍛鍊自己的上帝視角。

其他讀歷史書、哲學書、自然科學的方法雖然大體想通但又各有區別,如果想了解可以去找到這本書看看。

====================

最後簡單提一下主題閱讀,這是閱讀的第四個層級,也是最後一個層級

主題閱讀跟做學術研究是很相像的,要做的事情是:1. 梳理同主題的書單,通過略讀敲定最終主題,確定哪些書要詳讀,哪些要略讀;2. 找到相關章節構建自己的知識架構體系;3. 搞清楚需要回答和論述的問題;4. 再次界定和確認議題;5. 分析論述得出結論或後續延展問題。

一輪下來,你在某個領域就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後再遇到相關的書,理解 和閱讀起來會高效很多。

見到很多牛人,都在一月一個主題這種形式操作,很是佩服。

====================

不用想,讀完這篇文章你一定還是不會閱讀一本書,作者說了:『任何實用性的書都不能解決該書所關心的實際問題』。

如果你希望很會閱讀一本書,那麼就要靠行動去解決。

讀完這本書才意識到,原來讀書跟游泳開車這樣的技能一樣,也是有方法體系的。

如果沒有方法,一頭扎進去,固然也能游起來,也能摸索到著上路,可不免習得的速度就慢了一些,溺亡和車禍的機率也高了那麼一些。

類比游泳開車還可以表示,讀書技巧也需要『手熟』,需在最初時時有意練習,直到由剛開始的刻意操作分析,逐漸內化為自動的讀書習慣。

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就像你懂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一樣,Just Do It

===============

上周跑步驚喜發現一家隱藏的書店,進去圍觀時,隨手翻到一本《過目不忘讀書法》,聽名字很噱頭,打算放下的時候看到作者是一個精神科醫生,頓時來了興趣,看過目錄之後發現果然都很科學,從認知神經的角度闡述了科學的閱讀操作方法,比如過目不忘其實想說的是想盡辦法讓知識存入記憶腦區,通過閃光燈情緒記憶法、首尾效應碎片閱讀法,或是基礎的不斷重複輸出記憶法則,都是《追尋記憶的痕跡》這本無敵科普書上實打實的知識,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科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書方法的整理

一、概述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那就是:越主動、技巧越熟練的閱讀,效率就越高。我把這本書為四部分:1、閱讀的目的與層次;2、基礎閱讀與檢視閱讀;3、分析閱讀;4、主題閱讀。書中還寫道了閱讀不同...

為什麼你讀了那麼多書,卻沒任何卵用

本文較長,也比較枯燥,但都是作者多年心血的分享,厲害的招式都比較難練對吧,所以你懂的都在說知識改變命運,可真正感知到被知識改變命運的人,身邊找不出幾個吧。現代社會變化的這麼快,知識的作用最多讓你...

22分鐘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

據《耆舊續聞》記,朱載上去拜會蘇軾,見蘇軾在抄書。朱載上問他抄什麼書。蘇軾答《漢書》。朱載上說:「以先生的才華,記憶力之強,開卷一覽可終身不忘,《漢書》早就爛熟於心,怎麼還需要抄寫?」蘇東坡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