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主動提出這四個問題,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來自小書齋拍照

讀書筆記

在很多年前,一個人愛學習總比不愛學習好。

但是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比的再也不是單純的學與不學了,而是認知效率。

身邊常常有一些人感嘆:「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但是卻得不到我想要的」,或是「為什麼我比他/她努力那麼多,收入卻差那麼遠」.......

這當中當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就是:你做的都是低水平的勤奮。

所以我們要逐步修復我們的「底板能力」。

而今天,我們將圍繞著《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內容,談談如何成為高效學習者。


功利性讀書法

認知心理學認為成人學習有三個前提要求的時候效率最高:有目標導向,有及時反饋

簡單來說就是:

學了對你有用- 能解決當下的問題;

學了你立刻能用- 有地方可以用上;

所以,對於閱讀這件事,同樣是讀一本育兒類的書,新晉媽媽相對於普通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應用就會相對好很多,因為她急需這些知識去解決當下的問題,學了之後可以很快地應用於實際,立刻得到反饋,而這些反饋更加有助於接下來的學習和調整。

所以當你選書的時候,讀書的時候,問問你自己:

這本書能解決你當下的什麼問題嗎?


閱讀的類型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閱讀有三類:娛樂性,知識性,心智性。

古典老師曾經用了爬山生動地形容了這三者的不同:

娛樂性:下坡,越走越舒服

知識性:平坡,能開動,但是略微費力

心智性:爬坡,看起來很累,但是可以提高腦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觀點的速度會加快

倒不是說,心智性的作用大,我們就拋棄了所有娛樂性和知識性的閱讀,而是,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三者的不同,然後合理去分配我們的資源。

我們不可以奢望天天抱著報紙看,還希望自己的認知天天快速升級。

而我們想要吸收知識,提升認知,在閱讀心智類的書,就需要閱讀的技巧,我們需要主動的閱讀,用心閱讀。


主動閱讀的四個問題

那麼,在閱讀時,我們需要帶著問題,然後努力找出答案,你一定要提出四個主要的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講些什麼?

    想辦法找出書的主題,作者是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的 (這棵是什麼樹?樹的主幹是什麼?)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作者主要的想法,聲明和論點是什麼?(細分出來的樹枝是哪些?)

  3.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讀完書之後,你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而不是拍拍大腿,驚嘆一句「這本書太贊了」(這棵樹的果子,你喜歡吃嗎?還是有些酸,有些甜,或是有些你根本無法下咽)

  4. 這本書和你有什麼關係?

    這本書帶給你的資訊和信息,你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作者覺得這件事很重要?你有必要去了解嗎?如果這本書對你有啟發,你就更加需要去找其他相關的資訊,以獲得更多的啟示了(作者為什麼要種這棵樹?是這棵樹對周圍環境有好處嗎?對你有用嗎?)

最開始你一定會覺得這種所謂的主動閱讀有點吃力,但是一切對我們有好處的都註定不會太舒服,當你企圖往上爬的時候,肯定是稍覺吃力的。

但這是高效吸收書本知識的開端。

我們的時間如此珍貴,如果不費力地讀萬卷書而毫無所得,倒不如真正去學會閱讀一本書得益更多。


接下來,我們還會分享更多的乾貨,包括:

如何有效地輸出

如何給自己的學習做及時的反饋機制

更多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技巧

下次見 ∩_∩

謝謝您的閱讀時間,希望沒有打擾到您!

小書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懂這一點,讀再多書也沒用

古人講:「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在講究快。車要越來越快,事要越做越快,公司要加速發展,孩子要快點長大。到最後,甚至連讀書這件事,也在比誰更快了。從一月一本,...

《如何閱讀一本書》最全乾貨精華

為何巴菲特會在很年輕、就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里講了一個小故事。巴菲特在10歲的時候,讀了一本書,《賺1000萬的1000招》,隨後他宣稱,要在35歲之前成為千萬富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