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滅亡於這些人自身極大的缺點,這個缺點現在很多人都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的蜀國,論軍事實力和領土面積,是弱於吳國的,而吳國又弱於魏國。
但蜀國強在有一流的武將,如關張趙,有一個以「神的化身」著稱的諸葛亮,有一個「漢室正統」的領導者劉備。
那麼如此強大的陣容怎麼就第一個被滅了呢?下面請跟著泗水一起來探索這段歷史!
在隆中對的理論出來之後,蜀漢無疑就像一頭黑馬一般,神奇的完成了扭轉乾坤般的逆轉,一躍之間成為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勢力,並與吳國聯合抗擊魏國。
三足鼎立之下,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若是一直保持這種狀態,最後鹿死誰手很難說出個所以然。
而讓天平開始發生傾斜的,是關羽北伐的時候,他一度與東吳發生了本可避免的衝突,甚至拒絕與孫權聯姻,更甚者說出了藐視孫權的話語,導致聯盟關係破裂。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北上伐魏,完全將之前聯吳抗曹的理念拋之腦後,進而換來的是荊州的丟失,以及自己的生命不保。
水淹七軍等傳奇事跡暫且不論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但重點在於,結果是什麼?結果是東吳抓住了這次機會,與曹魏聯手拔除了蜀漢在荊州的根據地,隆中對所說,自然也不能實現了!而這件事情最大的收益者,不是東吳,是他們曾經共同對抗的目標曹魏。
關羽剛愎自用這是眾所周知的,但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張飛也因他而死。
而劉備也要為他報仇!
在劉備下這個決定前,諸葛等一眾重臣都是反對的,雖然荊州沒了,但是蜀中兵士根基並沒有受損,而自古成大事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蜀有眾多的關卡,防禦自然不成問題,並且當時已經有了漢中這一軍事要地,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再次討伐曹魏。
而自古成大事者,都要具備一個因素,忍常人之不能忍,泗水覺得,劉備若是一介平民,為義弟關羽報仇賠上性命天經地義。
但是此刻他是一國之主,舉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這是極為不理智的。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並不是一句空話。
要知道,當時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時,吳國的有多麼的懼怕,這說明的當時的蜀國並不弱。
然而劉備還是毅然決然的走上了這一條不歸路,也在這裡結束了他的生命。
論義,他沒有對不起兄弟,論國,他葬送了無數兒郎。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仁義?然而除了義氣這一方面,劉備的一句話,也是他親手定下的國策,恰恰是讓蜀國滅亡的重大原因。
劉備是漢室之後,而他說過一句相當豪邁的話「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諸葛亮也秉承了劉備這一理念,數次的北伐,使得蜀國民不聊生,而且是建立在劉備已經把蜀國百分之八十的有生力量贊送掉的情況下進行的。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不被採納,這裡不討論諸葛魏延誰對誰錯,但不被採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蜀國當時輸不起,首先,魏延只要一萬兵馬,若是輸了,損失的是一萬兵馬加上魏延一人。
但是蜀國輸不起,一萬兵馬已經是總體北伐軍力的十分之一,而魏延在當時,已經是曾經將星如雲的蜀國除了趙雲,唯一能用的大將了。
由此可見,蜀國的國力已經弱到了什麼地步。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還是毅然數次北伐,至死不悔!
諸葛死後,衣缽傳給了姜維,此時的蜀國其實已經有人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知道北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更加不能在這樣勞民傷財自取滅亡了。
費禕就曾就此事發表過意見,意思是我們(包括姜維)的能力都不如丞相,丞相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又如何能做到?不如先放棄北伐,慢慢恢復國力,以待強人出現,再進行北伐?或許是諸葛的遺志讓姜維不能忘懷,或許是姜維太過自大,姜維也發表了自己的言論,意思是,我就是那個強人,我一點也不比丞相差!最終,加大了北伐規模,擅自改掉了漢中的防禦體系,意圖把敵人騙進關內,來個關門打狗,結果狗沒有打到,倒是徹底了結了蜀國。
若不存在這些致命錯誤,蜀國並不是沒有機會克復,而泗水覺得親手毀掉這些機會的人,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通俗點講,就是都愛鑽牛角尖,細分來說,關羽鑽了自己的牛角尖,太過自大,太過驕傲。
劉備作為一國之主,也鑽進了自己的牛角尖,兄弟仇固然要報,但是在那種情況下拉上那麼多人陪葬,就並不是明智之舉了。
諸葛亮作為一個「神人」,誰說神人就不是人?他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夠實現克復大計,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這固然沒錯,但錯就錯在了認不清現實,或者說他偏要「逆天而行」明知國力經不起折騰,偏偏要浪上那麼一浪。
最後還拉上姜維一起來鑽這個牛角尖。
以上說的這些缺點,你是否有種中槍的感覺呢?終於明白什麼叫:自大不可取,鑽牛角尖更是要命,即使是猛如關張,神如諸葛,最終也還是敗在性格上面。
劉備用人一大敗筆:重用了魏延卻疏遠趙子龍
建安26年,關羽失守荊州,敗走麥城,被吳將獵殺,後兩年劉備舉兵伐吳,為關羽報仇,成為歷史的悲劇美談,為兄弟可領百萬雄兵,只為孫權人頭祭奠那一縷亡魂。而歷史的真相往往如妓女的衣服,拔掉了,也就知道...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真的是關羽的死,直接導致劉備舉兵伐吳嗎?
我們都知道,關二爺在荊州保衛戰中敗走麥城,最終丟掉荊州,自己也被吳將所殺。張飛欲與兄報仇,結果也被部下斬首。而劉備聽聞兄弟被殺,舉兵伐吳,雖然被陸遜火燒連營而以失敗告終,但最後也落下個「重情重義...
「原創」《三國演義》人物各代表什麼?
劉備——是一位封建時代理想的「明君」形象,是「三國」中蜀國之主。劉備早年就抱負不凡,有爭王圖霸的胸懷和膽略。他敬重義氣,與關羽、張飛患難與共,誓同生死。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特別是對諸葛亮表示...
三國蜀國的戰鬥力第一!
好像大部分人都說蜀國是最差的,其實是最強大的!開始諸葛亮和關羽鎮荊州,龐統輔助劉備進攻,這都是按照隆中對的計劃而行,如果龐統不意外死,諸葛亮也不用入川,到劉備取得漢中,那就牛逼了,隆中對說的就能...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諸葛亮真的不堪一擊嗎?臥龍諸葛的功與過
諸葛亮可以說是被《三國演義》嚴重神化的一個角色,但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首先說《隆中對》。《隆中對》有一個致命漏洞,即荊州和聯盟東吳這兩者是不可能共存的,東吳對於荊州的渴望不亞於...
諸葛亮到底哪些地方不如司馬懿?
無論是歷史,還是演義,諸葛亮都可以視為智慧的化身。他一生最大的敵人司馬懿與他相比,可謂朗星比之皓月。諸葛亮幾乎無所不通,無所不會,可謂是通才。司馬懿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是除了權謀還是權謀,可以...
諸葛亮一生的十大敗跡,人無完人臥龍亦如此!
諸葛亮對蜀國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苦苦支撐數十載本應值得表彰。可是他獨攬大權,派人監視後主的一舉一動,以長輩自居教導劉禪,對一個君王來說,是何等感受?由於滿朝都是諸葛亮親信,導致劉禪聽信於宦...
蜀國全國只剩下90萬人口,諸葛亮為何一再北伐曹魏,空損國力?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占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而即便是在關羽尚在,多擁有大半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