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曹軍(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是諸葛亮在說服孫權聯合抗曹時,分析曹軍的一段話。

公元二○八年(建安十三年),劉備被曹軍大敗於長阪坡,情況十分危急,諸葛亮親自到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

當時東吳內部的一批儒生主張投降。

諸葛亮從實際情況出發,深刻地分析了曹軍的各種不利因素,預言曹軍必敗,終於說服了孫權。

這一分析,體現了諸葛亮敢於以弱勝強的軍事思想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原文】

豫州軍雖敗於長阪②,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③。

曹操之眾,遠來疲敝④,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⑤。

故兵法忌之⑥,曰「必蹶上將軍」⑦。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⑧。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⑨,破操軍必矣。

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成敗之機⑩,在於今日。

(見《三國志·蜀志·諸葛殼傳》)

【注釋】

①標題是注釋者加的。

②豫州:指劉備,曾任豫州牧。

長阪(bǎn版):地名,在今湖北省當陽縣境內,豫州軍雖敗於長阪:公元二○八年(建安十三年),曹操領兵進攻荊州,荊州牧劉表剛死,次子劉琮(cónɡ 從)領荊州牧,背著劉備向曹操投降。

劉備見勢危急,便從樊城向江陵退卻,到當陽長阪,被曹軍打敗。

③劉琦:劉表的長子,江夏(今湖北隨縣以南,漢水以東)郡太守。

④疲敝:疲勞。

⑤弩(nǔ努):古代利用

機械力量射箭的弓。

末:終了,最後。

勢:力量。

魯縞(gǎo稿):魯國生產的薄綢子。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見《漢書·安國傳》。

意思是,強力的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見《漢書·韓綢子也無力穿透了。

這裡比喻強大的曹軍從中原遠徵到江南,戰鬥力大大減弱。

⑥忌:禁忌,禁止。

⑦蹶(jué決),跌倒。

這裡當挫折、失敗講。

上將軍:這裡指善戰的將帥。

⑧附操:隨附曹操。

逼:強迫。

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這裡諸葛亮強調了人心的向背對戰爭勝敗所起的重要作用。

⑨規:謀劃。

協規同力:合謀協力。

機:時機,關鍵時刻。

【譯文】

豫州的軍隊雖然敗於長阪,現在重新匯集的戰士和關羽的精銳水軍共有萬人,劉琦集合的江夏戰士也不下萬人。

曹操的軍隊遠征疲勞,聽說追劉豫州,輕騎兵一日一夜趕三百多里,這好比「強弩射到了盡頭,就連魯國的薄綢也穿不透了。

所以兵法上禁止這樣做,說:「就是善戰的將帥也定遭挫敗」。

況且北方兵,不習慣水上作戰,加上荊州民眾隨附曹操是追於勢力,並不是心悅誠服,現在將軍真能命令猛將領幾萬戰士,和劉豫州同心協力,打敗曹軍是毫無疑義的。

曹軍敗後,必定退還北方,這樣,荊州、東吳的勢力擾會強盛起來,三足鼎立的局勢就形成了。

成敗的關鍵,就在今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舌戰群儒?他哪兒敢啊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和三國演義記載的大不一樣。諸葛亮的加入,並沒有給劉備增加「火燒新野」之類軍事奇蹟。劉備在曹操面前照樣一敗塗地,龜縮江夏。但與以往不同的是,諸葛亮的加入,給劉備集團帶來了更明確的...

單刀會,吳蜀論英雄!他絲毫不弱於關羽

文/瀟水 原創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和 出處 這裡我要把單刀會的實際說一下,劉備得了益州後,孫權就派人來說要得到荊州。(這是基於從前曾借給劉備荊州數郡的情況。)劉備不肯給,說:「等我再得了涼州,再給...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

諸葛亮勸說孫權抗曹與弱小公司橫向聯合

【三國經濟】弱小公司與大公司、強公司洽談橫向聯合,要精心選擇目標公司,摸清其主要領導、主要骨幹、重要謀士的秉性。徐叔衡經濟要發展,經營要擴大,公司要做強,離不開企業的橫向聯合。如何搞好橫向聯合,...

諸葛亮舌戰群儒是孫權高超智慧的結晶!

舌戰群儒是《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章節之一。諸葛亮為說服孫權共同抗擊曹軍,在孫權大殿之上,先後回擊了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酸、程秉等人人身攻擊,進而批駁了張昭等人懦弱和不負責任的主和思想...

舌戰群儒: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抗曹?

赤壁之戰被稱為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對於曹操來說,這是一場統一全國的戰爭,而對於孫權和劉備來說,則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大戰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剛剛當上了丞相,七月就發兵南征劉表。八月,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