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近乎一無所有的劉備結盟,孫權究竟為了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黑雲壓城,孫劉結盟】
東漢末年,丞相曹操在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奉旨」出兵南征,討伐未歸附勢力。
八月,荊州牧劉表病亡。
曹操下令緩慢進軍,欲不戰而得荊州。
九月,剛剛繼任的劉表次子劉崇請降,迎接曹軍。
與此同時,原本棲身劉表處的劉備則敗走夏口,狼狽不堪。
曹軍隨即進占江陵。
《三國志·武帝紀》中這樣記載,「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
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備走夏口。
」
不得不說,曹操南征初期的戰事進行地太順利了,順利得有些令人難以置信,反倒使早就習慣了打硬仗、惡仗的曹軍上下有些不習慣。
在無比順利的同時,也難免給曹操心裡上帶來一種「豎子餘孽不堪一擊」的錯覺。
在曹軍上下慶幸歡呼的同時,幼年繼承基業、坐領江東的孫權卻早已坐不住了。
早在劉表病亡時,孫權即派魯肅以弔喪為名,往觀形勢,拉攏劉備,團結劉表舊將,以圖共抗曹操。
在夏口,剛歸附劉備不久的諸葛亮自薦與魯肅同歸柴桑,勸說孫權與之結盟。
在表明來意後,還未正式表態的孫權很自然地問到了劉備在遭遇大敗後所剩的軍力。
不得不說,這是個很自然卻又不好回答的「難題」,說它自然是因為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結盟,既然要結盟,坦誠相待是必不可少的;說不好回答麼,當然是大敗後的劉備在軍事上已經沒有什麼「實力」可言了。
這個問題回答得好,孫劉結盟,一致對敵,或可割據一方,以圖大業。
問題回答得不好,還未做決定的孫權很有可能率軍襲殺劉備等人,將首級奉上曹操。
袁紹的兩個兒子,不就是在逃往遼東後被當地軍閥公孫康砍了腦袋嗎?
可諸葛亮不愧為世之奇才,我們可以看看他回復孫權的原話。
「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
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三國志·諸葛亮傳》
可以說,諸葛亮說話的水平是相當高的,我們可以仔細分析一下。
這段話通篇七句,只有第一句算是正面回答了孫權的問題。
「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戰士還者,意即長坂惡戰中僥倖逃回的士卒;「關羽水軍精甲萬人」,精甲,是諸葛亮自己說的,到底精不精,怎麼才算是精,我們無從考證,也暫時不做質疑,但這批精銳水軍的數量肯定不多,用他自己的話,合「戰士還者」才剛達到「萬人」。
緊接著下半句,「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這裡必須要打住,此處的劉琦到底是誰呢?原來劉琦是荊州牧劉表的長子,因嫡庶之爭長期以來避禍在外,統兵於江夏。
熟知劉備奮鬥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劉備是投奔劉表才得以寄居新野的,只不過因為一則劉表多疑,二則劉備征伐半生,其志不可謂不大,所以劉表一直提防劉備。
但無論如何,劉備面對劉表的時候,那也得叫一聲主公啊。
主公病亡,主公的長子雖然沒有繼承基業,成為下一任主公,但也不至於突然間就自降身份成為原下屬的部曲吧。
雖然當時的情況十分特殊,先有強敵進犯,後有劉崇、蔡氏舉荊州大部投降等等。
但也不能因為這種臨時的患難時的報團,就直接把「劉琦合江夏戰士」當成劉備實力的一部分。
就算諸葛亮曾經幫過他,劉備和他關係還算不錯,也不能這麼認為。
雖然之後的發展,果如諸葛亮所言,劉琦的江夏士卒悄無聲息、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劉備軍的一部分,但那也是後來的事,當時的劉備要想完全地調動這支部隊,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面對孫權的提問,諸葛亮只回答這麼一句的話,我想別說江東眾臣了,就是孫權聽了估計也會一臉的黑線!因為話說的再好聽,也改變不了劉備集團幾乎一無所有的事實,一萬餘剛經歷大敗的疲弊之師,在二十餘萬水陸並進、氣勢正盛的曹軍面前永遠是不堪一擊。
「曹操之眾,遠來疲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非心服也。
」後面的幾句,才是真正的字字珠璣,總結的說,點出了當時曹軍的三大弱點:一者,輕敵冒進;二者,不習水戰;三者,荊州未附。
緊接著,甚至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破曹後的天下大勢,「操軍破…鼎足之形成矣」。
這無疑給當時26歲(周歲)的孫權打了一針強心劑。
最後一句點睛之筆,「成敗之機,在於今日」,直白點說,就是好壞利弊我都分析到了,至於聽不聽那就看您的了。
那麼,孫權的態度怎麼樣呢?「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三國志》的記載可謂相當明確,孫權很高興,很痛快地答應結盟,「并力拒曹公」。
後人談及這一歷史細節,也無不感嘆孔明的學識與氣魄。
但在我看來,諸葛亮此時的表現固然上乘,但在當時真真正正的主導確是孫權。
如果說諸葛亮是位合格的演員的話,孫權才是當時真正的總導演。
【選擇劉備結盟,孫權為了什麼?】
從根本上來說,孫權答應「并力拒曹公」,不在於諸葛亮的能言善辯,而是結盟劉備這一想法早就是孫權的既定政策。
有句話說的好「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同理,你同樣無法勸說一個已經「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人。
孫權要是想請降,或者拿劉備首級獻曹,一百個諸葛亮來勸也無濟於事,當然,也就不會存在派魯肅聯絡的事了。
而繼承父兄基業,時年26歲,怎麼想都不甘心的孫權孫仲謀當然不想投降。
雖然表面上迫於張昭等投降派的壓力依舊沒有正式決斷,但在心裡,他早已毅然地選擇了後者,不然他也不會早早派魯肅前往荊州。
早年我在關注這一細節時,心中不免疑惑。
孫權作為年輕的繼承者,不願放棄基業而選擇抵抗,這很好理解。
可為什麼偏偏要選擇和劉備結盟?或者說,劉備身上有什麼值得孫權和他結盟?
是因為劉備有實力嗎?顯然不是。
前文中說到,劉備當時的實力,勉強算上江夏劉琦所部,總共不過兩萬人。
而且剛剛遭遇長坂大敗,損失慘重,不僅人數不多,其士氣也可想而知。
是因為多一個人多份力嗎?我想有很多朋友會這樣想。
但仔細分析,也站不住腳,打仗畢竟不同於打架。
在戰爭中,各方勢力的結盟一旦結不好,往往會起到反作用。
二戰中的德國,即是因為日本不聽勸阻南下進攻美國,而不攻打蘇聯,進而漸漸在對蘇作戰中喪失了優勢,最終輸掉全盤。
古代戰爭中,更是如此。
秦漢爭霸時,劉邦在彭城大戰中全線潰退,處於劣勢。
可正當項羽軍處於戰略進攻的關鍵時刻,地處淮南,本是項羽的部屬亦或同盟的英布卻背叛了項羽,前後夾擊,牽制項羽。
這一背叛,使得項羽的主力騎兵從此充當了救火隊員的角色,即便再精銳,也只能是疲於奔命。
即使不說這些遠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關東討董聯軍距離赤壁大戰僅僅十八年,聯軍相互扯皮以致最終敵視侵吞的悲劇難道孫權不知道嗎?就算他認為同盟軍不會有背叛或不聽勸阻的事情發生。
那也應該考慮到可能出現的補給供應和戰鬥中的種種拖累,因為劉備集團的整體實力實在是小的可憐。
而且劉備的個性也決定了他不會把僅有的全部力量奉獻在所謂的同盟上。
劉備之所以屢戰屢敗而不死,靠的就是打不過就跑的戰略戰術,有條件的情況下保存實力,沒條件的情況下部將、兄弟、老婆、孩子都可以不要,保存自己就可以。
這一點上,劉備和他的老同學公孫瓚可以說完全相反(公孫瓚在與袁紹死磕失敗後,殺死家人,舉火自焚)。
與劉備集團敗仗不斷、四處流竄不同,東吳經過兩代三人持續不斷地發展,在軍事上一直是處於上升階段,特別是水軍的戰力,更是無人匹敵。
在亂世,任何一方勢力的興起都離不開武力。
孫權父親孫堅憑藉軍功獲封,後更在討董作戰中名聲大噪。
其兄孫策更是憑藉武力聞名於世,數年之間即占領江東六郡。
對於孫權,人們的印象大多是幼年繼業、守成之主。
可在孫權繼位前期,迫於周邊形勢和殺父之仇(孫堅死於黃祖亂箭下),東吳軍隊,特別是水軍長期處於實戰狀態。
自建安四年孫權繼位後,東吳水軍曾於建安八年、十二年、十三年三次征討黃祖,並取得了三戰皆勝的戰績,最後一次征討,更是取得了斬殺黃祖、「屠其城」、「虜其男女數萬口」的光輝戰績。
而同時期同樣擁有數萬水師的劉表,卻不治軍事、立意自守,雖然表面規模上和東吳所差不多,但內里差得卻不是一點兩點。
在三征黃祖的同時,東吳步騎也時常討伐山越諸部,平定境內叛亂。
可以說,東吳勢力雖然在戰前長期偏安一隅,可他的軍事力量卻從沒有停滯不前。
對一支軍隊而言,最好的練兵方式不是操練、演習,而是實戰,哪怕與之交戰的對手並不強大。
這麼一對比,東吳水軍面對曹操麾下曾經的荊州水軍,其優勢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在實際的對曹作戰中,作為正面戰場主力的也始終是東吳水軍。
大家都知道,此戰的最關鍵戰鬥就是著名的「火燒赤壁」,該次戰鬥後,曹軍水軍損失慘重。
水軍敗後,曹操還有精銳步騎十餘萬人,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關鍵時刻一場不明的瘟疫蔓延於曹軍,軍隊在戰鬥力和士氣上都大大下降,久經陣戰的曹操知道敗局已定,於是在巴丘湖將剩餘的戰船也全部燒毀,引軍退走。
《三國志·周瑜傳》這樣記載「瑜部將黃蓋曰……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蓋(黃蓋)放諸船,同時發火。
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
頃之。
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備與瑜等復共追。
」又《三國志·郭嘉傳》載,「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可見在這場關鍵的決定性戰鬥中,劉備麾下所謂的「水軍精甲」壓根連個影子都沒出現過。
劉備集團不過是在曹軍步騎被迫後退時,痛打了一下落水狗而已。
但像這種追擊撤退殘敵的低級任務,不用劉備,東吳的步騎再不濟,隨便拉出一支偏師來也不會比劉備做的差。
可以說,劉備集團在赤壁戰中起的軍事作用可以忽略到不計,亦或者說,東吳不用和劉備結盟也可以在軍事上單獨打敗曹操。
注意,這不是推斷,是事實!
那麼,問題來了,孫權願意與之結盟,到底是看上了劉備的什麼?最合理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名望。
【各取所需,終成鼎足之勢】
說到名望這個東西,真的是很神奇,它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馬上折現,但卻可以在人群中產生神奇的力量。
因為一個有名望的人就意味著他在特定或部分人群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戰國時,齊國著名思想家淳于髡曾有言:「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翻譯過來就是:重視名望功業的,是為了天下的人;輕視名望功業的,是為了自己(的清白)。
這一思想提出後,在仕人群體中的市場並不小。
「名望」二字,具體分析來講,可以分成兩部分。
一是「名」,二是「望」;「名」即名聲,「望」即威望。
借用一個現在的流行詞彙,一個人的「名」和「望」其實代表著的是一個人的「軟實力」。
而這兩樣能夠無形之中震懾人心的東西,在年輕的孫權身上幾乎沒有,有這兩樣的恰恰是已經年近半百,卻屢屢失敗的劉備劉豫州。
說到劉備的「名」,就不能不繞開他的出生。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人,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其父劉弘為東郡范令,但在劉備少時病逝。
劉備便與母親賣草鞋、草蓆為生。
很多朋友在談到劉備時,對其十分的崇拜,說劉備是那個時代最成功的平民創業者,硬是從一個織席販履之徒成功地走上了帝位。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劉備確實家貧,但族卻不弱,家和族雖然有聯繫,但卻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劉備在幼年時確實賣過幾年草鞋,可這種苦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就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貴人——劉備的同族叔父劉元起。
劉備十五歲時,其母命他外出遊學,劉備便與同宗的劉德然、一道師從前九江太守盧植。
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看到劉備的言行舉止不同於其他孩子,認為他將來會有大出息,於是常常資助劉備,並把他和劉德然一般看待。
但年輕的劉備不喜歡讀書,反而成天嬉犬游馬、酣歌醉曲。
所以劉備雖然家貧,但普通貴族孩子經歷過的,他也並沒有差下多少。
雖然劉備這個皇室後裔的名頭久遠到不可考,但相比於其他平民或普通權貴,在那個看重出生的時代還是多少有作用的。
如果非要給劉備的出生定義的話,準確地說那也算是出生沒落貴族。
此後數年,黃巾四起。
劉備憑藉漢室後裔和師承盧植的名頭,數次獲得富戶資助以討眾賊,暫露頭角。
公元193年,33歲的劉備因救援被曹操攻擊的徐州陶謙,而被其表奏為豫州刺史。
次年,陶謙病逝,劉備在陶謙舊部的推舉下,領徐州牧,成為手握地方實權的封疆大吏。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為拉攏劉備,表奏其為鎮東將軍、賜爵宜城亭侯。
但在同年被呂布打敗,徐州丟失,只好被迫投靠曹操,曹操晉劉備為豫州牧。
在呂布勢力被徹底消滅,還師許昌後,曹操更是上表他為左將軍,相待甚厚。
至此,劉備的頭銜已經是大漢左將軍並代理地方州牧了。
那麼左將軍是多大的官呢?《後漢書·百官志》中寫到,「將軍,不常置。
本注曰:掌征伐背叛。
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
又有前、後、左、右將軍」。
換言之,東漢朝廷的前、後、左、右將軍在武職中的地位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是屬於中央級別的官職。
至於劉備所領的豫州牧,雖然只是個空頭銜,雖然曹操也並沒有給他實權,但光論這兩個名頭,說他是當時的「顯貴」也一點都不為過。
如果說一個人的「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出生或運氣來決定的話,那麼,一個人的「望」則完全是靠自己的軟實力鑄就的。
早在公元184年,劉備任平原相時就在治下實行對外抵禦賊寇,對內屯糧分發百姓的政策,深得郡中民心。
當時郡中有個叫劉平的人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
結果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最後深受感動的刺客竟不忍心去殺害劉備,將真相說出後才坦然離去。
史書中更是以「其得人心如此」稱讚劉備。
之後的劉備率軍救援過被黃巾圍困的孔融,參與過袁紹與公孫瓚之爭,和田楷一同救援過陶謙,在摸爬滾打中漸漸集聚自身軟實力。
之後陶謙病亡,劉備因為陶謙死前的一句「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外加徐州部眾的擁戴,竟然成功地代理徐州牧。
不用打仗,只是靠著自己的名聲和威望就可以奪得一州的土地和人口,這在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只講武力而不講規則的漢末三國時代還是第一次!
而劉備的這次成功,也恰恰說明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強大的武力不一定能帶來勝利,牢牢站在「名」與「望」的制高點才是致勝的根本,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領徐州對劉備來講,還並不是獲得威望的頂峰。
公元199年,漢獻帝因曹操濫權,發出血詔令其岳父董承連結忠志之士誅殺曹操,即歷史上著名的「衣帶詔」。
漢室宗親、左將軍劉備也參與其中。
但加入討賊組織後的劉備並沒有想著怎麼殺曹操,反而對自己的處境越來越擔心。
不僅僅因為曹操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更因為曹操手下的謀士中確實有人主張殺掉劉備。
不久,在南方失利的袁術想北投袁紹,劉備便向曹操借兵出擊袁術,以此擺脫曹操的控制。
次年,董承組織的反曹聯盟敗露,但凡有參與的官員、貴族都被滅族。
唯獨領兵在外的劉備讓曹操沒有了辦法,因為打敗劉備容易,消滅劉備卻是難上加難。
之後的結果可以預料,重新占據徐州的劉備兵敗如山倒,曹軍虜獲劉備妻子並生擒關羽,唯獨抓不到劉備。
此後,「衣帶詔」事件永遠的成為了歷史,參與其中的絕大多數成員也成為了反曹人士眼中的「烈士」,而唯一活下來的劉備則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英勇與俠義的代表,道德與正義的化身!(雖然劉備在反曹聯盟中從來就沒有過什麼實質性的貢獻……)哪怕劉備一句話不說,只要他站在那兒,就是一面「大旗」,一面與漢賊曹操相對立的「大旗」!這可是任何封賞和官職也不能比的。
所以,雖然當時的劉備兵不過兩萬,將不過關張,但從他在「擁漢反曹」陣營中的威望來講,說他是「天下第一人」也不為過。
反觀赤壁戰前的年輕的孫權,與劉備相比,有兵、有糧、有民、有地,卻偏偏缺少名望。
雖然孫權父兄的功勳、業績並不差,雖然孫權已經繼承了他們的土地和軍隊,但唯獨名望這東西是繼承不來的。
孫權父親孫堅年輕時就憑藉討黃巾、平叛亂,獲封烏程侯、長沙太守。
在討董卓時,被袁術表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
在之後的作戰中更是斬殺敵將華雄,並數次擊敗呂布、董卓,威名遠播。
只可惜天妒英才,37歲時(公元191年)就在與劉表交戰中,中黃祖埋伏而死。
孫權兄長孫策,繼承父親舊部,憑藉自身勇力歷經艱辛打下江東六郡,自領會稽太守。
東漢朝廷只是在第二年(公元198年)才不疼不癢地封孫策為吳侯,拜討逆將軍,算是承認他的合法性,而此時距離孫堅陣亡已經過去了六年。
可見在亂世,每個人的榮譽和地位只能憑藉自己去取得,哪怕你爹生前再厲害,但如果你是個孬種的話,也不會立足長久。
可就在朝廷拜官兩年後,即公元200年,孫策便為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所刺殺,時年26歲。
等到孫權繼承基業後,曹操主動表其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
聽上去很不錯,一個小孩子剛接班,曹丞相就主動拜將賜官。
可明眼人誰都知道,之前的孫策還有個吳侯的爵位,到孫權這兒,官職沒升就算了,乾脆連爵位都沒有給(依漢制,獲封爵位者死後,應該由其嫡長子承襲爵位;所以承襲孫策爵位的應該是兒子孫紹,而非弟弟孫權)。
歷史上赤壁大戰時的孫權連演義中的「吳侯」爵位都沒有,東漢中央正式給孫權封侯那都是公元219年的事了。
可曹操為什麼這麼做?原因其實很簡單,不光是曹丞相,各地的軍閥無論是誰都不會高看一個剛繼承基業的小孩子,除非你有拿的出來的業績。
畢竟在那個時代,虎父犬子的事兒太多了,劉表的兒子劉崇不就是個例子嗎?
少年睿智的孫權當然知道名望對一個領導人的重要性,既然外部的條件沒有,那就先從內部來。
最好的方式就是整頓軍事,發動戰爭。
一者,可以在集團內部樹立威信、鞏固地位;二者,作戰順利之後還可以賞賜有功之臣,做到恩威並施。
所以在孫權繼位的頭幾年裡,縱使周邊沒有強敵,東吳軍隊也始終沒有脫離實戰。
但上天並沒有給孫權多留時間,孫權繼位八年後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軍就占領了荊襄,江東六郡已是陰雲密布。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曹軍兵鋒未至,僅僅一道戰書就讓江東眾臣無不驚惶失色,以張昭為首的一大批人主張歸降。
而歸降的原因總結起來也很簡單,表面上的原因無非是「歸附漢室正統、下保江東黎民」等等的場面話;實際點的則會說曹操實力強大,憑江東的當下實力根本打不過,與其失敗受辱,不如早些歸降。
前面也說到過,年輕的孫權當然不願意投降。
雖然沒有記載,但可以想像,當時內心糾結的孫權在獨自冷靜下來的時候,也肯定問過自己,到底能不能打贏曹操?首先,曹軍的實力很強大嗎?答案是肯定的,能夠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不是靠嘴皮子吹出來的。
但此時的曹軍和孫權隔江對峙,真正需要的依靠的是水軍,而剛歸附曹操的原荊州水軍顯然不是東吳的對手。
既然有希望,為什麼不放手一搏?其次,如果失敗的話會受辱嗎?這並不假,失敗了確實會受辱。
但如果不抵抗,就此束手就擒,等待自己的肯定是受辱。
即使曹操不殺他,給他封侯拜官,保他一世富貴,他也是絕不願意的。
曾經「乘馬射虎」、血氣方剛的孫權要是不戰而降的話,百年之後他也沒有臉面去見自己的父兄。
隨著這兩個問題的想通,孫權內心也早已定下了決心——力抗曹賊,誓保江東。
軍事上、決心上並不比曹操差的孫權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的短板——缺少名望。
對岸的曹操是大漢丞相,而自己僅僅是個雜號將軍,還根基不穩。
軍事上,故兄的好友周瑜是實實在在的二把手,在東吳軍中的威望甚至超過自己。
雖然周瑜不會降曹,但一想到這點也難免會脊背發涼。
內政上,張昭的能力和威信也讓孫權頭疼不已。
雖然在赤壁大戰前,孫權已經繼承江東基業八年了,但在一班老臣眼裡,他似乎還是那個繼位之初「哭未及息」的小孩子。
「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孫權在與張昭的一次衝突中如是說到。
也許他並沒有懷疑這位輔佐多年的老臣的忠誠,但至少他往往感覺身不由己。
用不著曹操來攻,就是在平時相安無事的時刻,孫權也只是個被眾人處處掣肘的「幼主」而已,即使他已經繼位八年。
再加上如今的大軍壓境,張昭主降,周瑜在外未歸。
此時的孫權就好比一隻有思想的「提線木偶」,任憑內心掙扎,卻也無可奈何。
可天無絕人之路,一個人的出現讓孫權徹底擺脫了這種窘境。
「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早在劉表剛病亡的時候,謀臣魯肅就向他提出了聯劉拒曹的戰略方針。
當然,決計抗曹的孫權「即遣肅行」。
而劉備是誰?他是漢朝的左將軍、宜城亭侯、漢室宗親、「衣帶詔」親歷者、深得民心的典範、擁漢反曹的道德制高點。
孫權有的,劉備基本上都沒有;而劉備僅有的政治「名望」,不用說孫權,就是曹丞相也要矮上三分。
將劉備收入麾下那不可能,但和劉備結盟共抗曹操卻是切實可行。
(因為不僅僅是孫權需要劉備的政治「名望」,困境中的劉備也需要有人幫他一把,讓他逃過此劫,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孫權一旦和劉備結盟成功,對內可以壓制張昭等人「歸附漢室」的投降理由,也可使軍隊士氣得到提升;對外則能在政治上給曹操以壓迫,且江東軍隊的任何軍事行動將不在是「師出無名」。
表面上,結盟劉備只是多了一支兵不過兩萬的友軍,可實際上的功效卻讓江東在政治、軍事、士氣、內部團結上達到頂峰,將失敗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這樣的效果,不僅是孫權夢寐以求的,恐怕也是給江東眾人每人打一支雞血也做不到的吧。
最終,不負重託的魯肅在最關鍵的時刻帶回了劉備方的使者諸葛亮,然後上演了開頭那一幕載入史冊的「千古絕唱」。
在演義中,最終正式決定抗曹的孫權拔佩劍砍下了面前奏案的一角後說到,「諸官將有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
雖然這一豪邁的話語並未見於正史,但足以真切地表達當時的孫權內心。
此後的事態發展果如諸葛亮所言,曹操大軍在赤壁被水軍擊敗後,又遭瘟疫橫行,被迫退走,孫劉聯軍追擊。
同年,劉備南征四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並領荊州牧。
公元211年,劉備率軍入蜀,假意援助劉璋。
公元214年,劉璋被迫投降,劉備領益州牧。
公元219年,劉備大破曹軍,奪取漢中,並進位漢中王。
至此,曹、劉、孫三方雖有差距,卻也基本勢力均衡,正應了諸葛亮那句「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大戰之後,原本近乎一無所有的劉備真正地走向了「春天」。
而在赤壁戰中做出主要付出,承擔主要任務,並主動結盟的東吳卻並沒有得到多少,只是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才勉強擊敗曹仁奪得南郡(周瑜也是在此戰中負箭傷,而後漸漸身體不支、英年早逝)。
可以說,勝利的果實確實被孫劉聯盟摘了下來,可卻被劉備一人奪去了九成九。
也許赤壁戰後的孫權也很無奈吧(事實上之後的東吳襲荊州正是源於此),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又能怎麼樣呢?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蘇東坡對周瑜的這句讚美傳唱不衰,也承載了千年來無數志士對功勳偉業的渴望。
但後人在談到這段歷史時,又有幾人會想到一個曾經不甘失敗與沉淪的所謂「幼主」為此所下的決心與努力。
縱然這次結盟的最大贏家不是東吳,縱然勝利的果實被劉備奪去了大部分,但這個結果終歸比輸了要強的多。
因為對年輕的孫權來說,輸,是輸不起的。
作者 | 滄海君
歡迎大家將喜歡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這會幫助我們寫出更多精彩的歷史故事
「
漁樵春秋,香茗一盞,濁酒一壺,以漁翁的視角、樵夫的語言,講老百姓愛看愛聽的歷史故事。
」
此人是三分天下的最大功臣,卻被《三國演義》黑了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造成這個局面最主要的一次戰爭就是赤壁之戰,曹操的大軍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打敗,從此開創了魏吳蜀三足鼎立的局面!
魯肅得到孫權重用的原因
魯肅,字子敬,安徽定遠人,魯肅的家屬於落魄的地方豪強,家裡有錢,他的年少時代,正好是東漢王朝風雨飄搖瀕臨分裂的時期,黃巾起義爆發的時候他13歲。他的父母沒有留下記載,只知道他小時候就失去父親,...
魯肅:我不是白面書生,老子是腹黑土豪!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周瑜第一次見到劉備就擺架子,但是擺得很成功,讓劉備當了孫子
劉備兵敗當陽,駐紮在樊口,終日憂愁,擔心曹操打過來。諸葛亮出使江東求助。不管是否有舌戰群儒這回事,劉備對孫權的同盟渴求是強烈的,諸葛亮是去求助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真正促使孫權決心抗曹的,還是魯肅...
東吳諸將,魯肅為首,夢三國老好人魯肅
說起東吳諸將,大家想起最多的無出江東四英。其中,周瑜「長壯有姿貌」。其人「雄烈,且膽略兼人」。助孫策奪取江東,破曹操與赤壁,攜威猛之師下南郡等地。呂蒙,「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陸遜...
舌戰群儒: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抗曹?
赤壁之戰被稱為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對於曹操來說,這是一場統一全國的戰爭,而對於孫權和劉備來說,則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大戰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剛剛當上了丞相,七月就發兵南征劉表。八月,劉...
同樣是預言三足鼎立!為何魯肅的塌上對,遠不如諸葛亮的隆中對?
魯肅,在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心中,一直都是忠厚老實的代表。其實魯肅被民間嚴重低估的「王佐之才」,他比諸葛亮更早語言了「三國鼎立」,那魯肅的《塌上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有什麼異同呢?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赤壁之戰:魯肅促成孫劉抗曹聯盟,孔明謀劃坐收鼎足三分之勢,周瑜披掛上陣火燒赤壁
起初,魯肅聽到劉表去世的消息,就對孫權建議說:「荊州與我們相鄰,江山險固,沃野萬里,百姓富足,如果能占領荊州,就奠定了帝王的基業。現在劉表剛死,他的兩個兒子不和睦,軍中將領也分為兩派。劉備是天...
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舌戰群儒,與劉備的聯盟,孫權會不會投降曹操?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描述,孫權之所以發動赤壁大戰,全因為諸葛亮的舌戰群儒與劉備的聯盟。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是否真是這樣呢?我們先從孫權對付曹操的策略講起。當劉表在世時,孫權針對曹操的策略是名...
赤壁之戰在三國志魏書吳書中的記載也有相當的差別
曹操在荊州的一帆風順,當然驚動了一江之隔的孫權。劉表去世的時候,魯肅就建議孫權:「荊州是我們的鄰居,沃野萬里國險民富。如果能夠據為己有,則是建立帝王霸業的根本。如今劉表去世,他的兩個兒子不和,...
曹操經此重大敗衄,恐本土發生變故,不敢再在荊州停留
荊州牧劉表,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魚台縣)人,是東漢末年士大夫中著名人物之一。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荊州刺史王叡為孫堅所殺,劉表代為荊州刺史,屯駐襄陽。荊州轄區「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