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傳奇故事是真是假,正史告訴你答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大軍兵不血刃就奪得了孫權覬覦已久的荊州,消息傳來,屯紮在柴桑(今江西九江)的孫權及其部屬惶惶不可終日。

江東孫氏割據政權,很快就形成了兩種涇渭分明的「主戰派」與「主和派」。

是戰是降,孫權舉棋不定:他與劉備不同,劉備是曹操必欲除之而後快的人;而孫權表面上一直尊奉漢獻帝,與曹操也未曾兵戎相見。

劉備別無選擇只能背水一戰,和曹操不是魚死,就是網破;而孫權卻可以體面的降順。

唯一令孫權無法釋懷的是:從前他是一呼百喏之人,如果歸降曹操,從此就是別人的跟班了。

從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角度來分析,年青的孫權一時無法接受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

就在孫權為此心底糾結不已的時候,魯肅帶著諸葛亮匆匆趕回復命。

政治嗅覺異常靈敏的諸葛亮很快就覺察了孫權心態的變化,他立即展開了出色的外交斡旋。

勸說孫權早日堅定決心聯合劉備抗曹,是符合雙方利益的事情,當然也是最符合劉備利益的事。

諸葛亮臨危奉命前往江東遊說孫權,也是應有之義。

畢竟三顧茅廬是他向劉備提議聯孫抗曹的,他有義務竭力促成此事。

諸葛亮見到孫權,開門見山道:「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

今操芟(山音)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

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而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情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對諸葛亮的危言聳聽,孫權不為所動,反唇相譏道:「先生所言極是,只是不知道劉豫州為什麼不降曹操?」(「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諸葛亮早料到孫權有此一問,不慌不忙回道:「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

劉備二十多年來東奔西走,年近五旬顛沛游離從黃河逃亡至長江。

百折不撓,仍不墮青雲之志。

現在諸葛亮故意這樣講,更是故意刺激孫權。

果然孫權被對方撩撥的怒火往上撞,難道自己父子兩代三人經營多年,據有江東六郡之地,還不如劉備這個一窮二白的資深跑路者嗎?

盛怒之下的孫權拍案而起,大聲道:「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對於上述文字,如果標點有別,將會出現不同的意思。

個人認為,似應斷句為——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發泄了怒火之後,孫權變得冷靜下來:如果劉備在新敗之後,萎靡不振的話。

自己獨木難支,如何會是曹操對手?

諸葛亮擔心孫權出爾反爾,急忙為他一一剖析道:「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

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

」(曹軍此來是兵家大忌,孫劉兩家正好可以揚長避短。

避其鋒芒,擊其惰歸。

見孫權聽得聚精會神,諸葛亮繼續為他分憂解難,指出曹軍用兵的短處:「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在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優劣之勢後,諸葛亮激勵孫權道:「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

」見孫權聽得兩眼放光,諸葛亮趁熱打鐵,又為孫權描摹了一番戰後的美麗前景——操軍破,必北還。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見孫權頻頻點頭,諸葛亮最後不忘加重語氣道:「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聽了諸葛亮的一番鼓動,孫權決定揚長避短與曹軍放手一搏。

曹操雖是勁敵,但並非不可戰勝。

想到這裡,孫權變的篤定了幾分。

讓他案兵束甲、向曹操稱臣,他實在心有不甘。

本來是諸葛亮遊說孫權一人,到了羅貫中的生花妙筆之下,就成了諸葛亮舌戰群儒,一番唇槍舌劍,折服了一眾江東豪傑。

參考書目:《三國志》《三國演義》《後漢書》《資治通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之戰前的諸葛亮名不見經傳

毫無疑問,赤壁之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正是曹操兵敗赤壁,才形成了鼎足三分的歷史格局,中國的統一也因此延遲了半個多世紀。影響赤壁之戰勝負的關鍵因素自然就是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的聯合。促成孫劉的聯合...

諸葛亮舌戰群儒是孫權高超智慧的結晶!

舌戰群儒是《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章節之一。諸葛亮為說服孫權共同抗擊曹軍,在孫權大殿之上,先後回擊了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酸、程秉等人人身攻擊,進而批駁了張昭等人懦弱和不負責任的主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