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歲始讀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字經》云:「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年青時讀到這句常常想這開竅得也太晚了,卻不想自己到了「三字頭」的最後一年,才幡然悔悟,明白自己應該認真讀書才是。

我四歲半開始讀長篇小說,讀了三十五年的字紙,卻是「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讀過的書肯定能鋪滿籃球場,惜乎,全是無用之書,好比吃了幾十年的飯,發現全是沒營養的食物。

我讀過全套金庸、古龍、瓊瑤、席絹、于晴、東野圭吾,還有無數不知名作者的武俠、言情、偵探小說;我讀過上千本《讀者》、《青年文摘》、《意林》、《南方人物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知音》、《收穫》、《小說月報》等各類雜誌;我翻閱過無數張報紙;我投入地讀過幾百部網絡小說。

從幼兒到中年,我人生最寶貴的光陰基本上就是在閱讀上述層次文字中度過。

每個人都被自己讀過的書所成全。

因為我讀過的絕大部分文字太過拙劣,所以我成了現在的我——看似閱書無數,實則腹中草莽。

支撐空空的軀殼的是曾經背過的一些詩詞、古文,讀過的一些《論語》、《聊齋》、《黃帝內經》,看過的一些《紅樓夢》、《百年孤獨》。

遺憾的是,我過去在正經書上花費的時間實在太少太少。

《如何閱讀一本書》里提到:如果讀物讓我們一下子就理解了,就融會貫通了,這樣的讀物不能增加我們的理解力,只能增加資訊。

所以我之前的三十五年讀過的絕大部分文字,都不是真正的閱讀,不是學習,只是娛樂消遣而已,因為「那是最沒有要求,也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做到的事」。

那應該讀什麼樣的書才是真正的閱讀呢?「一個人應該試著讀某樣他一開始並不怎麼了解的東西。

這個東西的水平就是比閱讀的人高上一截。

這個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能增進閱讀者的理解力」。

「簡單來說,我們只能從比我們更高杆的人身上學習」。

應該讀難讀的書,應該讀經典的書。

以前看過一個說法:什麼是經典?經典就是你發現作者比你強,對你有啟示。

過了幾年你自己有進步了,再讀這本書,發現作者還是比你強,還對你有啟示。

總之,作者永遠在俯視你,這就是經典。

我對此話深以為然,十年前,我覺得朱光潛的小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簡單明了深入淺出,覺得寫得特別好。

但是十年過去了,這本八九十年前寫就的薄薄小書,我再次讀來還是深受啟發,這就是經典。

《紅樓夢》也是這樣,無論何時讀,無論讀幾遍,總能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新的啟示,這就是經典。

其實我在讀本科的時候就曾經意識到,自己讀的書都太簡單了,一目十行不經過大腦就能讀懂,以後應該讀一些動腦筋才能讀懂的書,可惜知易行難,讀需要動腦的書實在太累了,要一頁一頁地啃,完全不像讀其他書那樣酣暢淋漓,於是就放縱自己繼續閱讀那些沒營養的文字。

好比明知道炸雞薯條吃多了沒好處,但就是抵擋不住垃圾食品的誘惑。

當生命的年輪運轉到三十九歲,當半百的人生也不過彈指一揮間就要到來,終於痛下決心,今年一定要讀一些能讓我增長心智的好書。

首先要讀《論語》、《老子》、《唐詩三百首》,這是如果把我丟到荒島上再也回不來,我一定要帶去的書。

其次要讀幾本科普書,以前視數理化為畏途,實際上了解一些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再次讀一遍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理由同上,運用經濟學的眼光看世界將帶給我全新的視角和體驗。

最後讀一點哲學,時間和能力有限,所以我打算只讀《談談方法》和《哲學問題》這兩本薄薄的書。

雖然三十九歲才想起來要努力讀書,但是「It i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書的重要性

最好閱讀文學名著。這裡指的是那些因其優秀而被認可的書籍。假設要讀小說,最好從知名作家的知名作品開始。閱讀經典的重要性在於,人們會養成只滿足於最好的一切的習慣。讀過了最好的書,就會鄙視讀懂第二好的...

伍爾夫:怎樣讀才配得上一本好書

新經典(微信公眾號:Thinkingdom)■ 按:維吉尼亞·伍爾夫, 英國女作家,批判家,意識流小說代表人物之一。有人這樣描述她:「她的記憶有著隱秘的兩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溫

如何讀一本好書

接收的程度與閱讀的主動性有關——閱讀越主動,讀書的效果就越好,而閱讀的層次越深,對於主動性的要求也就越高。真正的閱讀是通過獨自死磕文字,讓理解力逐漸變強而達到自我提升的過程。「粗淺的閱讀」的重...

「閱讀」的兩種意義

第一種閱讀的意義是我們自己在閱讀報紙、雜誌,或其他的東西時,憑我們的閱讀技巧與聰明才智,一下子就能讀懂。這樣的讀物能增加我們的資訊,卻不能增進我的理解力,因為在我們開始閱讀之前,我們的理解力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