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間的哪個政策導致曹魏三代後短命而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國之中,曹魏的實力是最強的,因此蜀漢和東吳才會拋棄前嫌,繼續選擇聯盟。

但是曹魏卻最終在不到幾十年內就被司馬氏篡奪,沒能完成天下統一。

而之所會出現這種結果,曹魏實際上的二代君主曹丕負有很大的責任。

在中國歷史上,東漢末年是士族門閥崛起的時代。

但是由於漢末的戰亂以及其他因素,在亂世中崛起的「三國三巨頭」卻都不是士族門閥出身。

因此實行怎樣針對士族門閥的措施,將就成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中重要的內部問題之一。

曹操對士族門閥主要是採取「大棒配合胡蘿蔔」的總體打壓措施。

曹操一方面提拔非士族門閥出身的重臣和親族,比如曹仁、張遼等等;另一方面則不惜誅殺士族門閥的代表人物,比如楊秀等等,在曹魏集團內部形成士族與非士族互相制衡的局面。

曹操壓制士族門閥最厲害的是「唯才是舉」的選官制度。

漢朝實行的選官制為「察舉制」,以道德考察為主。

但道德是一個很難遴選的標準,因此「察舉制」逐漸演變為實際上以家族背景為標準的選官制度,這也是士族在東漢後期崛起的主要原因。

「唯才是舉」的選官制度以才幹和功勞為選官標準,沉重打擊了士族門閥對選官權的控制。

由於士族門閥控制了當時的輿論,因此曹操的風評一直不好。

不過曹操憑藉「唯才是舉」的選官制度成功地壓制了士族門閥勢力,保證了曹氏的主導地位。

但在黃初元年 (220年),曹丕為了爭取士族門閥對自己取代漢朝的支持,正式接受大士族陳群的建議,施行「九品中正制」,士族門閥徹底控制了選官權。

而曹丕在位期間,曹魏政權開始由士族與非士族的聯合體向士族單獨控制的政權過渡。

但問題是曹氏家族為宦官之後,是地道的庶族地主出身。

既然曹魏政權開始被士族門閥單獨控制,那麼士族門閥怎麼可能長期接受一個庶族做皇帝呢?因此就算大士族司馬氏沒有崛起,也會有其他士族最終取代曹魏,只是個時間和人選的問題而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平陵政變——士族的勝利?

隨著《虎嘯龍吟》的熱播,三國後期司馬氏篡權的歷史問題再度登上話題榜。有的歷史愛好者對曹魏政權的旁落得出這樣的論斷——跟隨曹操起兵的譙沛庶族軍功集團逐漸沒落,以司馬氏為代表的士族政治集團興起並取而...

《三國演義》中曹魏政權與門閥士族間的鬥爭史

上期,我們主要對東漢時期的門閥士族進行了介紹,也簡要闡述了門閥士族和魏蜀吳三國政權的關係。那麼本期我們就來著重探討一下曹魏政權與門閥士族之間的博弈。這期節目我想以曹操的創業心裡路程來分析,站在一...

看三國後期曹氏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斷送掉政權的

眾所周知,曹操是三國時期一代梟雄,一手建立起來的魏國是最有希望結束三足鼎立、完成國家一統的政權,他一生都認為他的敵人只是吳和蜀,其他人都不配稱英雄。但曹操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短短45年,他的謀士...

淺談司馬氏顛覆曹魏政權的根本原因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自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三國的故事,曹魏政權經過幾代後,為何被司馬氏給顛覆了?這一直是件讓人討論不休的事,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分析下。話說司馬懿誅殺曹爽後掌控了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