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氏能統一三國,除了司馬懿父子本事大,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把司馬懿父子三人的奸詐、腹黑、手段毒辣刻畫得入木三分。

根據三國演義的劇情來說,晉朝之所以取代曹魏政權、進而統一中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司馬懿父子的足智多謀和陰險狡詐。

當然司馬氏能取得天下確實和司馬懿父子高明的政治手腕有直接關係,但是難道真的僅憑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的運作,就可以撼動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麼?為什麼曹操、諸葛亮這些政治軍事能力都不在司馬懿之下的人沒有統一天下呢?

歷史的答案自然不能這麼簡單,那麼真正促使晉朝統一三國的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司馬懿繼承了袁紹的遺志。

我們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戰勝了袁紹,進而統一了中國北方。

在《三國演義》中袁紹的形象一直都是剛愎自用、優柔寡斷。

正史中的袁紹也好不到哪去,《三國志》中記載郭嘉評價袁紹就是想禮賢下士,卻不會用人。

做事頭緒太多,卻不得要領,喜好謀劃,卻沒決斷。

就這麼一個看似沒什麼王者氣度的人,怎麼會把他和老謀深算的司馬懿聯繫到一起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能把目光只局限在袁紹和司馬懿的個人身上,而是要看下他們所處的社會階級。

我們先看袁紹,袁氏家族,在東漢是一個不得了的名門望族,當時袁家被稱作「四世三公」。

就是說袁紹家往上推四代,都有人擔任三公的職位,三公在東漢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個官職的總稱,相當於丞相,也就是所謂的位極人臣。

袁紹就是憑藉他家祖上「四世三公」的政治資本才成為東漢末年的第一大軍閥。

那麼司馬懿家族又如何呢?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曾擔任過京兆尹,相當於首都的市長。

他的祖父、曾祖父也都擔任過地方的行政或者軍事長官。

雖然沒有袁紹家「四世三公」那麼風光,不過司馬家也算是世代為官的高門大戶。

像是袁氏和司馬氏這樣世代為官,在當時有影響力的家族,被稱為士族門閥,或者叫儒家豪門。

所以,我們說的司馬懿繼承袁紹,指的並不是對袁紹個人意志的繼承,而是指司馬懿繼承了袁紹所代表的士族階級的意志。

那麼三國時期的主角曹操、劉備、孫權又都是什麼出身呢?他們都不是士族出身,三個人中出身最好的是劉備,有個皇帝叔叔的名片,但那已經是隔著十萬八千里的親戚了。

《三國志》里講劉備早年和老母靠賣草鞋為生。

孫權呢,孫權出身也很一般,他的父親孫堅開始不過是個縣城小吏,後來是憑藉軍功一點點做大做強的。

三個人中出身最不好的是曹操,他的父親是宦官的養子,宦官是當時最讓人看不起的一類人。

像曹操、劉備、孫權這樣出身不好的人,被稱作寒門,他們的崛起完全是因為東漢末年戰亂的原因。

說到這,你可能就會發現,其實官渡之戰也不是曹操和袁紹的個人戰爭,是他們代表的寒門與士族兩個階級之間的一次大戰。

不過袁紹在官渡之戰敗給了曹操,所以士族只能暫時隱忍,等待下一次機會到來,那就是曹操死後,曹丕繼位的時候。

曹丕想要稱帝,這必須要得到當時勢力強大的士族階級支持,因此看準機會的士族集團開始在各方運作,這時一個叫陳群的士人起了關鍵作用,他向曹丕提出了九品中正制這一選官制度,這個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朝廷向地方派中正官,為當地人評定等級,等級高的可以做高官,等級低的只能做小官。

陳群提出這個制度的目的是讓豪門士族掌握人事任命權,士族子弟大多會得到很高的評定等級,而寒門出身的人只能被評為較低的等級,這就讓這些士族子弟可以世代為官,所以就有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說法。

也因此士族豪門在此之後不斷做大,甚至到了威脅皇權的程度,司馬氏家族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實九品中正制度是完全顛覆了曹操的人才選拔制度的,曹操的人才選拔標準是唯才是舉,也就是不看德行和出身,只看能力。

這與以儒學立身的士族階層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馳的,也正因為這樣,當時的許多士人是很不情願與曹氏政權合作的,其中就包括孔子的後代孔融,他後來就因為批判曹操,被曹操殺了。

出身寒門的曹操選擇了唯才是舉的務實路線,但這也讓曹魏政權與儒家士族產生了隔閡。

因此,雖然曹丕做過妥協,但曹魏畢竟是一個寒門政權,當出身儒家士族豪門的司馬懿站出來時,自然更容易得到士人階層的擁護。

所以可以說司馬氏取代曹魏,是士族階級在與寒門階級的鬥爭中,取得勝利的結果,那蜀和吳情況如何呢?蜀漢的內部矛盾不比曹魏小,蜀漢政權其實有三種勢力構成,劉備親信的荊州士人,劉璋舊部的東州士人,和益州本地士人。

蜀漢政權是荊州士人主導,而益州本地士人地位最低,這就讓三個集團的士人有很大矛盾,所以當司馬昭伐蜀時,益州本地士人集團幾乎全面支持投降。

那吳國呢,吳國是三國里壽命最長的王朝,原因又是什麼呢?因為孫權做出了妥協,孫權大批啟用吳中士人,給足了吳中士人的面子,像是火燒連營的陸遜、後來成為丞相的顧雍都是出身吳國本地的豪門大族。

司馬氏之所以能統一三國,除了司馬懿父子的苦心經營外,更多是得益於當時士人集團的支持。

表面看三國是魏蜀吳之爭,但剝開來一看就是士族和寒門的爭鬥。

因此司馬懿父子,或者是後來統一天下的司馬炎,所代表的絕不只是司馬氏一個家族,他們所代表的是當時天下士族門閥的夙願。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霸主——曹魏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5年2月4日),正史記載稱為魏朝,以其皇室姓曹,後世歷史學家多稱其為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於是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共5帝,立國46年,是...

魏蜀吳三國立國精神之不同及影響

我們的三國官方作家 孔門弟子 原創我們一般人說起三國時期的魏蜀吳,潛意識裡都是把三個國家當做一種並列的關係,或說一種平等的關係。尤其是在現代「國與國之間不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觀念的影響下,對歷...

從袁曹之爭到高平陵政變

電視劇《軍師聯盟》,戲說的是一介書生司馬懿,被曹操徵辟為官,陷入曹家暗流洶湧的奪嫡之爭,運用謀略將曹丕送上大位並盡力輔佐,扶持士族、抑制宗室。在與諸葛亮的較量與博弈之中,兩人互為對手又惺惺相惜。...

淺談司馬氏顛覆曹魏政權的根本原因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自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三國的故事,曹魏政權經過幾代後,為何被司馬氏給顛覆了?這一直是件讓人討論不休的事,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分析下。話說司馬懿誅殺曹爽後掌控了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