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厚此薄彼,劉備對關、張之死為何反應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和張飛追隨劉備多年,雖然沒有《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的橋段,三人「恩若兄弟卻是不假。

那麼,劉備對關羽和張飛的死為什麼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情緒呢?小將今天就為大家稍作分析。

《三國志》記載:「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

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關羽一死,劉備惱怒不已,非要找孫權拚命。

桃園結義

而到了張飛死時,《三國志》是這麼記載的: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之,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只有這麼簡單的一句嘆息。

同是兄弟,為何劉備厚此薄彼呢?

首先來看關羽之死。

關羽死前孫劉聯盟,共同對抗曹操。

關羽正在前方攻打曹操,孫權卻背信棄義,不斷製造矛盾。

最後孫權派呂蒙偷襲並殺害關羽,從劉備手中奪取荊州 。

劉備痛失荊州和一為「恩若兄弟「的大將,不和孫權拚命才怪。

關羽

再看張飛之死。

《三國志》記載: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飛猶不悛。

可見,劉備一直都知道張飛有「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和治下過嚴的毛病,並經常勸解張飛,只是張飛不聽。

那麼,張飛會死於自己部下手中就不足為奇,可能劉備早就料到了。

因此張飛被殺,劉備只是簡單的嘆息:「哀,張飛死了」。

可見,劉備並不是對關羽和張飛厚此薄彼,而是兩人的死因不同,對劉備的利益和情感的觸動不同罷了。

張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佳話「桃園結義」竟不是真的

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同樣我們大眾印象中的桃園結義...

張飛去世背後的蜀吳之爭

三國中張飛的死大概是最窩囊的,因為大罵士卒,結果被殺害。張飛的死在《三國志》里有明確記載,《三國志》里有兩處提及。《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章武元年,以子永為魯王,理為梁王。車騎將軍張飛為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