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張飛死時,劉備的反應為何截然不同?真相撲朔迷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的歷史流傳下來,衍生出了很多佳話,比如開頭講的「桃園三結義」,再通過後面發生的事情,讓人們對劉關張三人的兄弟情,無比稱讚。
在真實的歷史上,雖然沒有「桃園三結義」這一說,但劉關張三人的兄弟情,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然而,通過觀察《三國志》卻發現,雖然劉關張三人情比金堅,但關羽和張飛死時劉備的反應,卻是截然不同。
先說關羽的死。
關羽死時,大多數人所知道的是,消息傳回成都後,劉備悲痛欲絕,痛不欲生,哭的像是一個淚人,甚至還哭暈過好幾次,哭的眼淚里都有血。
《三國志》中雖然沒有這麼記載,但卻有這麼一段後續:「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由此可見,對於關羽的死,劉備著實是非常憤怒了,一心想著給兄弟報仇,後來甚至不惜傾全國之力去伐吳。
然後再來看下張飛的死。
張飛死時,演義中也有描述,說這劉備聽聞張飛被手下割頭,同樣也是放聲大哭,昏厥於地,並把這筆帳,再次疊加在孫權頭上。
不過,《三國志》中所描寫的,劉備聽到張飛的死訊,相比之下就很淡然了——「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之......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
「噫!飛死矣。
」僅此4個字,就輕描淡寫了劉備對於張飛死訊的反應。
同樣是情同手足的兄弟,為何關羽死和張飛死,劉備的反應卻截然不同呢?
總結起來,大概有3點。
第一,關羽武藝高強,領兵有方,除了自身本領厲害之外,還把守著劉備自己的大本營,也是蜀漢的軍事重地荊州,他兵敗被殺,不僅損失了一員一等一的大將,就連辛苦經營起來的荊州,也被孫權奪了去,從戰略上來看,等於是斷了劉備的手臂,隆中對策怕是很難再實現。
而反觀張飛被殺,並未失一城一地,雖然張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總歸損失要小了許多。
第二,想當初關羽死後,劉備也總結了,說關羽之死,有一大部分的原因,要歸結於他的性格,傲氣、目中無人,才造就了他的死,並將這些話說給張飛聽,勸他不要再打罵手下軍士。
奈何張飛依舊我行我素。
只怕他的死,是在劉備意料之中的吧!
第三、劉備接連損失大將和城池,自己的小舅子糜芳、曾賜予大權的孟達,都紛紛叛變,就連自己無比器重的義子劉封,竟然都對荊州之難坐岸觀火。
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劉備接連遭受心理重創,也許張飛死時,他已有些麻木了吧!
當然,還有一種腹黑的說法:說這劉備,從一開始就是利用關羽、張飛。
關羽的死,給了他征戰孫權的理由,張飛死,沒有任何作用,傷心什麼?
你覺得呢?
千古佳話「桃園結義」竟不是真的
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同樣我們大眾印象中的桃園結義...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約定「但求同年同日死」,最後真的做到了
文|爆炸君最近颳起了一股三國熱,爆炸君也趁著這股熱潮跟大家聊聊三國時代的冷歷史。今天聊的話題是:想當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約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到底實現了沒?
張飛被部下殺死其實不是仇殺,而是死在一手孫權策劃的謀殺!
張飛的死在《三國志》有明確記載,但記載得非常簡單。《三國志》中分別有兩處提及張飛的死:一處是在《蜀書.先主傳》中:「(章武元年)六月,(劉備)以子永為 魯王,理為梁王。車騎將軍張飛為其左右所害。...
性格決定命運之劉關張三兄弟之死!
評書大師單田芳的定場詩里曾有一句是「只見桃園三結義, 哪個相交到白頭。」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重情重義的故事流傳至今。三人的性格也是比較鮮明的,劉備的仁義,關羽的重情義、高傲,張飛的坦率、暴躁,...
桃園結義,關張二兄弟死亡真相,竟是劉備與諸葛亮的一場陰謀!
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孫權部下馬忠所擒,不肯投降被孫權所殺,準確的說是被孫權曹操聯手所殺。張飛則被手下部將范疆、張達兩人所害,死於非命。然而關張二兄弟真正死因另有他人,他們就是劉備...
三國中的厚此薄彼,劉備對關、張之死為何反應不同?
關羽和張飛追隨劉備多年,雖然沒有《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的橋段,三人「恩若兄弟卻是不假。那麼,劉備對關羽和張飛的死為什麼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情緒呢?小將今天就為大家稍作分析。《三國志》記載:「初,先主...
劉備真的在張飛死後只說了四個字?這是某些人偷梁換柱忽悠讀者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流傳起了這樣一種說法:劉備得知關羽被殺,聲淚俱下暈倒在地,聽到張飛死訊,只說了「噫!飛死矣。」四個字。看起來好像某些目光敏銳的人發現了「劉備重關羽而輕張飛」,並因此衍生「劉備...
關羽死,劉備悲痛欲絕,而張飛死,劉備卻很平淡,這是為什麼?
《三國演義》講了魏蜀吳三個國家的興亡史,其中蜀漢的建立者劉備一開始起點是最低的,相對於曹操和孫權,劉備幾乎是什麼都沒有,但是劉備不缺抱負和雄心,黃巾起義,各路英雄紛紛登場,劉備也知道要抓住這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