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八歲當上太子,年僅十歲坐上皇位,同年除掉權臣,十八歲遇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的第七子,吳國的第二代皇帝。

他是個聰明的皇帝,看到孫綝專權,圖謀殺之,但最終失敗。

帝位被廢,淪為會稽王。

歷史評價:陳壽: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孫權為吳王,立長子登為王太子。

黃龍元年(229年),權稱帝,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登為皇太子。

太子官屬有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賓客有謝景、范慎、刁玄等,「於是東宮號為多士」。

登生母身份低賤,連其姓氏都末見於史冊。

孫權所愛王夫人生子和及霸,登常有讓位於和之意。

孫權赤烏四年(241年)登死。

下一年,權立和為太子,不久,封霸為魯王。

權之愛霸,更甚於和,對霸的待遇,同太子沒有什麼兩樣。

因此,和、霸不睦,大以也分為二部,比較正派的大臣如陸遜、諸葛恪、顧譚、朱據、屈晃、滕胤、施績、丁密等維護太子,公主魯班(孫權寵姬步夫人所生的長女,嫁給全綜)、全綜子寄、楊竺、吳安、孫奇等則想依靠魯王撈取政治上的好處,所以擁戴霸而「詆毀大子」。

一次,權得疾,譴太子到長沙恆王孫策廟祈禱,太子妃叔父家離廟很近.乃把太子請到家中。

公主魯班聞知,乃向孫權進讒,言太子不去廟禱告.卻往妃家計議,於是和寵益衰,兩派大臣的爭鬥也更厲害。

孫權認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一人立者,安得不亂」。

乃廢太子和,賜魯王霸死。

另立所愛潘夫人幼子孫亮為太子。

260年,孫亮的封地會稽傳出謠言,說孫亮將返回建業復辟;而孫亮的侍從亦聲稱孫亮在祭祀時口出惡言。

經審判後,孫亮被貶為侯和流放,途中死去。

據《三國志》記載,孫亮可能是自殺,也可能是被孫休派人毒死的。

孫亮死時只有18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帝王 吳廢帝孫亮

孫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二位皇帝,史稱吳廢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吳大帝孫權最小的兒子(七子)。252年孫權去世後即位,太平三年(258年)被權臣...

講講三國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孫權篇

今天來講講孫權,孫權作為國君,家事兒和東吳錯綜複雜的政局糾纏在一起,挺難寫的。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

他曾是孫權的託孤大臣,卻毒死太子,調戲公主

小編前幾篇寫了鄧芝和徐邈等人,鄧芝善於外交,在軍事上也有所造詣。徐邈善於治理一方,能夠正確處理民族關係。這兩位都是優秀的臣子,對所在國的某種意義上說有益處。而我們今天寫的主人公,也是臣子而且是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