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其實不「慫」,一生求穩而治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開國皇帝,執掌東吳政權五十二年,在位二十四年,活了七十一歲,諡號「大皇帝」。

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評價極高的帝王。

孫權的父親是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當年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黃巾起義嶄露頭角,討伐董卓的時候,誅殺華雄,率先進入洛陽,得到傳國玉璽。

後來孫堅被劉表設計所殺。

孫策自不必說了,脫離了袁術的束縛回到江東。

先後擊敗了很多勢力,被人們稱作項羽復生,更有江東小霸王的美譽。

可惜孫策在最強勢的時候遇刺身亡,孫權繼承江東基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二年的執政生涯。

孫權稱帝

看過三國演義或者對這段歷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提起三足鼎立時期的三位主公,誰最「軟」,誰最「慫」,一定想到的是孫權,他和曹操劉備最大的區別在於他的江山是繼承的,而另外兩位是實打實拼出來的。

何為三足鼎立,正三角形才是最穩固的,只要有一條邊傾斜就會導致勢力的不平衡,而孫權就是那個隨時傾斜的邊,俗稱「牆頭草「。

赤壁之戰,聯劉抗曹,戰後,聯合曹操偷襲荊州,夷陵之戰向曹丕稱臣,大敗劉備,後又修復孫劉聯合,總是感覺孫權一直搖擺與曹劉之間以求生存,反觀蜀魏,從來沒有結盟過,連年征戰。

這是因為蜀漢和曹魏在政治上是完全對立的,他們不可能結盟,一個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曹操也早已被認定是反賊,當對立面上升到政治的高度,關係已經不能調和了。

反觀東吳,無名無份,只是一個勢力龐大的地方割據,之所以不停的變換盟友,主要還是因為當年魯肅的榻上策,在為孫權制定的稱帝路線中,就是要聯合其他勢力,如果曹魏強,則聯劉抗曹,如果劉備強,則聯曹抗劉。

畢竟對於力求安定為先的東吳來說,想要一統中原,無異於痴人說夢。

孫權的政治方針是對的,可惜這個機會一直沒有等來。

也有人說孫權的「慫「是陰險,搖擺於兩國之間求生存,但我更多的認為是無奈。

如果東吳像曹魏那麼強大,還用的著「裝孫子「嗎?

孫劉聯盟

和父親孫堅的勢如破竹以及哥哥孫策的霸氣外露相比,孫權明顯要弱勢很多,很少去主動進攻。

從孫權接管了江東政權開始,擴張的腳步就停了下來。

這不是說孫權「慫「,要知道,當時的孫權還不到十九歲,他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父兄留下的基業,更重要的是怎麼接管和治理好這片疆土,這個時候的孫權太累了,太苦了。

首先要穩定軍心,安定後方。

當時的部將都是跟隨孫策甚至孫堅的老臣老將,能不能服眾是一個大問題,還好有周瑜和張昭的輔佐,軍心至少能穩定下來。

再就是還有那些江東的世家大族和山越的少數民族。

這些一直都是江東的隱患,如果不搞定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孫權很難能夠大展宏圖。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直到赤壁之戰的時候,江東的勢力還沒有統一,仍然有搖擺不定的人存在。

這裡既包括江東原有的士族,也包括孫策時的舊臣。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再加上蜀魏的潛在威脅,孫權只能認」慫「而先保全自己。

孫權稱臣

當後方基本穩定之後,孫權就開始不「慫「了,開始展露他的野心。

特別是夷陵之戰後,蜀漢元氣大傷基本失去了統一天下的能力和機會,曹魏最大的敵人也不是蜀漢,而是東吳,雖然蜀漢後期有過數次北伐,但也沒有對曹魏產生什麼大的影響,如果不是忌憚東吳的軍事力量,相信曹魏早就滅蜀了。

東吳一直搖擺於兩國之間,就是在等待機會。

有的人可能只了解孫權派兵奇襲荊州這件事,但很少有人知道,孫權早在幾年之前就試探性的出手了。

當時孫權屢次向劉備索要荊州無果之後,就派呂蒙奪了長沙三郡。

當時吳蜀兩國差點就打起來了,最後是魯肅單刀赴會,才促成了和解,維護了孫劉聯盟。

在三國後期,孫權也多次向曹魏用兵,但不得不說,孫權的軍事才能實在不敢恭維,他自己也清楚,所以很少親征,安心治國。

真應了孫策臨終前說的話,行軍打仗,你不如我。

治理國家,我不如你。

東吳版圖

孫權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正是他的深藏不露,審時度勢,虛心納諫和剛一果斷,使原本不強的吳國成為三國時代最後滅亡的國家,正所謂一生求穩治天下,力保東吳五十年。

後記: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細說三國孫劉聯盟的始末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時三國時期有名的兩次戰役,表面上看這兩次戰爭是軍事力量的比拼,實質上外交上的博弈也尤為重要。對於劉備來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占盡了孫吳的光,雖然孫吳一方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和劉備結...

歷史上了諸葛亮與周瑜到底誰更厲害

毛宗崗曾說用美人陪襯大美人是演義很高明的創作手法。演義里周瑜生來就是為了襯托"絕世美人諸葛亮的主要美人之一。羅貫中雖然不忘有時在他頭上插點花,但那是為了使他襯得別人更好看用的。所以他就是死了也要...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號稱東吳四大都督。那麼這四大都督到底誰最厲害呢? 從政治志向來看,周瑜在赤壁之戰取得領荊州後,想趁蜀中虛弱占領益州,並以此為資本,要與曹操逐鹿中原,爭奪天下。如果其計謀得以...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東吳歷史上的四大都督

在三國的歷史上,吳國大都督是一個身份顯赫,且要承擔重要軍事任務的職位。也許我們一直認為東吳的大都督一直不是只有周瑜嗎?其實不然,東吳的大都督一共有過四位,他們也稱東吳四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三國時代東吳有機會統一中國嗎?

三國時代魏蜀吳,在三國裡面,魏國代表北方中央政府,蜀漢代表漢朝正統,這倆政權存在感都比較高,大家都熱衷於討論他們的勝敗,比如曹操赤壁勝利,關羽北伐成功,諸葛亮北伐成功,防止司馬氏篡權等問題。而第...

淺論三國,東吳豈是偏安一隅

三國時代,大浪淘沙,數不盡的風流人物,齊聚一堂,演繹出一個精彩絕倫的時代,令無數看客佇足觀看。在大多數人眼裡,東吳只是跳樑小丑,搖擺在魏蜀之間。孫權則是守成之主,繼承父兄遺業之人而已。今天小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