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五次北伐戰爭中屢遭失敗的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曾任蜀國軍師、丞相,受封為武鄉侯。
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27歲的諸葛亮經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又經劉備「三顧茅廬」的一番「隆中對策」後,被懇請出山,投身於錯綜複雜的政治、軍事鬥爭中,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足智多謀:用激將法說服孫權,實現孫、劉結盟,赤壁敗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施以「占據險要,徐圖發展」的戰略,使劉備稱雄西蜀;採用「攻心為上」的方略,七擒七縱孟獲,一舉平定南中;以及奉行「治戎講武,足食足兵,出師有名」統一中國的軍事戰略方針。
以至於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他是謀略與智慧的化身。
然而他也一再失誤,為實現「隆中對策」中的「圖取中原」的方略,連續實施了長達8年之久的5次北伐,次次都不克而還,終至積勞成疾,病亡五丈原。
錯用將 街亭失守
蜀漢建興六年(228年)1月,諸葛亮領兵北上,丞相司馬魏延建議兵分兩路:即一路由精兵取子午道(從關中直達南通漢中的通道)襲擊長安;另一路大部隊從斜谷道(今陝西眉縣西南,為秦嶺太白山170里長狹谷的北端部分)出擊咸陽。
諸葛亮認為魏延傲才不馴未採納,堅持採取「穩紮穩打,先奪取隴石,再相機進圖關中」的戰略方針。
為實現此方針,他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揚言出兵斜谷,進攻關中,並使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兵進駐斜谷,吸引魏軍;親率主力6萬出祁山(今甘肅東南部西漢水北岸地區)。
諸葛亮的出其不意,達到了一舉掠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等隴西廣大地區的第一中間目標,取得了下一步發展進攻的戰略據點。
蜀軍的行動大出魏軍所料。
曹睿急忙坐鎮長安,並調張督步騎5萬西拒諸葛亮,調大將曹真守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南)。
2月,諸葛亮在西城(今甘肅西和縣)得知魏軍5萬前來拒戰,乃遣參軍馬謖、裨將軍王平、督將軍李盛和黃襲等為前鋒,疾趨街亭(今陝西清水縣北)以堵塞隴坻西方隘口,另以將軍高翔屯柳城(今陝西清水縣北)為其翼。
大將軍魏延曾自告奮勇請當先鋒,但諸葛亮對魏存有戒心,「違人拔謖」。
街亭,位於渭河與麥積山(今甘肅天水東南)之間,是由陝入隴的要隘,地位極為重要。
馬謖等率軍到達後沒有貫徹諸葛亮的意圖,認為街亭是山僻之險,魏軍不會前來攻取,只有街亭側面的一個高地才是天賜之險,「居高視下,勢如破竹」。
對馬謖違背主率意圖的決策,王平進行了多次的勸說,依然無效,只得請馬謖分拔部分人馬另立據點,成犄角之勢。
馬謖拔給王平千餘人馬後,自率大軍安營紮寨。
張大軍一到,便直逼山下,把馬謖層層圍住,馬謖多次衝擊無效,軍中斷水,軍心浮動,在魏軍的威脅下。
有的開始投降,馬謖控制不住局面,只好突圍逃跑。
王平鳴鼓自恃,張恐有伏兵,不敢相逼,王平才得以收攏殘兵退回。
魏大將軍曹真見諸葛亮敗退,隨後收復天水、南安、安定三郡。
同時估計諸葛亮可能會改從陳倉方向進攻,便令郝昭等率兵在陳倉搶修城郭,準備堅守。
街亭失守表現了諸葛亮在用人上的重大失誤。
他不使用既有作戰經驗、有膽有識又有勇有謀的魏延,卻用了一個長期從事地方行政事務、從未帶兵打過仗、空有一套書本理論、連最起碼的軍旅實踐和作戰經驗都沒有的馬謖,「好論軍計」、「言過其實」,且劉備早已對其存有戒心。
諸葛亮事後也認為:「街亭之敗不在其他,而在選人不當。
」
誤料敵 陳倉受挫
諸葛亮敗回漢中後,及時對軍隊進行了整頓,厲兵講武,以為後圖,半年多後,即建興六年(228年)11月,諸葛亮得知魏發動三路大軍東下攻吳,認為關中虛弱,便決定再次舉兵擊魏。
當時,蜀群臣大多數認為要吸取街亭失敗的教訓,魏不可伐。
但諸葛亮卻極力闡明攻魏是先帝之託,王業不可偏安,強調「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
於是12月3日,諸葛亮率兵沿故道(今陝西鳳縣)、散關路線進攻陳倉。
陳倉地形險要,是蜀軍伐魏的必經咽喉要道。
正如諸葛亮所說:「陳倉西北是街亭,必得此城方可進兵。
」魏將郝昭依託陳倉天險,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還在陳倉口築起一城,深溝高壘,遍排鹿角,十分嚴謹。
先鋒魏延率軍猛攻數日,仍不能破城。
為打破僵局,諸葛亮採取政治誘降與軍事打擊相結合的方針,曾派郝昭的同鄉兩次向其喊話勸降,均遭拒絕。
諸葛亮自恃擁有數萬精兵,而郝昭只不過千餘人馬。
且援軍又不可能很快趕到,於是便決定對陳倉展開強攻。
蜀軍起初用雲梯攻城。
郝昭發射火箭。
燒毀雲梯,登城士兵均被燒死或摔死。
蜀軍繼而用載重衝車攻城,郝昭令士兵運石鑿眼,用繩子拴著石盤上下飛打,衝車皆被打壞。
蜀軍又在城外搭起高架向城內射箭,用土填塹,企圖直接登城,郝昭則在城牆內加修一道城牆防護。
蜀軍改挖地道攻城,郝昭也在城內挖地道截擊。
這樣晝夜不停,針鋒相對激戰了20餘天,郝昭的援軍趕到,蜀軍彈盡糧絕,只好退兵。
拒納諫 首陽敗歸
諸葛亮圍攻陳倉不克,兵退漢中,魏六將曹真則急欲伐蜀,上表魏明帝,建議兵分3路進攻漢中。
建興七年(229年)8月,諸葛亮得知魏軍分數路進攻漢中,乃移兵城固(今陝西固縣)及赤坂(今陝西洋縣東龍亭山南)待戰。
令將軍魏延與吳壹率輕騎部隊自河池(今甘肅徽縣)出祁山(今甘肅孔縣東),向西穿插到羌中(今甘肅臨夏與青海循化一帶),以擾亂敵人後方為主要任務,並聯合羌族,招兵買馬,以牽制魏軍進攻。
魏軍在進攻途中,遇淫雨30餘日不止,山洪暴發,道路阻絕,戰士多死,軍資大失,被迫還師。
期間魏延與吳壹率軍到羌中後,在洮水之西輾轉,招兵買馬成一勁旅,與羌人相處得很好,於是魏延派人回漢中,請示諸葛亮下一步行動方案以及歸期歸途。
11月,魏延與吳壹率萬騎自羌中返回漢中,與魏將費瑤、郭淮激戰於首陽(今甘肅渭源縣東南首陽鎮)南面的陽溪。
費瑤、郭淮迅速堵塞要道,部署兵力於谷底,並於夜間在魏延營地四周設置障礙。
恰在此時。
諸葛亮接應大軍趕到,與魏延、吳壹的部隊相配合,對費瑤、郭淮部隊實施夾擊。
幾乎與此同時,魏大將張也率部前來增援。
此時魏延向諸葛亮建議:「請得萬人,與丞相異道出征,約期會師潼關,一如韓信與漢王的故事。
」諸葛亮認為此次入羌中招兵買馬的成功,在於出敵不意,可一不可再;魏延雖智勇,但終非張的對手,因而否定了魏延「異道出兵,約期會師」的建議,仍率軍退還漢中。
諸葛亮一退兵,郭淮隨即率軍突入羌中,攻斬與漢有盟約的羌人酋長。
使羌人區重新得以控制。
遭計謀 祁山無功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想試用他的新發明「木牛」運輸車,企圖通過這種新製造的能「載一歲糧」(一人一年用的糧數)的四輪人力推拉木車的大量投入使用,把嘉陵江上游之西漢水與渭水上游的天水兩河道,連成一條水陸等量聯運的軍糧運輸通道。
於是他又親率8萬餘兵力,自漢中往攻祁山。
魏明帝聞諸葛亮率大軍急至,忙令大將軍司馬懿從南陽急馳長安,統領張等諸將抗拒蜀軍。
諸葛亮鑒於司馬懿遠道來救祁山,為求「至人而不至於人」,決定避實擊虛,即分兵3萬,親自率兵進攻天水。
司馬懿方至祁山,獲悉天水告急,急忙回師天水,故而祁山仍處在蜀軍圍攻之中。
司馬懿回師途中,天水已失,只好依天水之東山,持險據守。
諸葛亮乃自天水移兵攻之,司馬懿堅守不出。
諸葛亮讓部隊在周圍割收小麥,司馬懿仍堅守不出戰;諸葛亮見麥子快割完了,司馬懿還無動於衷,乃移軍南行實施退兵引誘之計。
果然司馬懿在部將的強烈要求下,率兵出擊,被諸葛亮回軍打敗。
然後兩軍成對峙狀態。
到了秋天,諸葛亮的中都護李嚴假傳聖旨,說運糧跟不上,召其還軍漢中。
諸葛亮在退兵過程中在尾後分兵埋伏,以防追兵。
司馬懿聞諸葛亮退撤兵,急遣張引軍追擊。
當張率萬餘騎兵追至木門山(今甘肅西和縣東南)時,諸葛亮回軍攻之,待張部一退,蜀軍伏兵齊起夾擊,萬箭齊發,張中箭身亡。
諸葛亮回到漢中,上表問故,軍糧並未難以為繼,方知中了李嚴的奸計。
李嚴被削職為民。
心力瘁 五丈原病亡
諸葛亮經過3年休生養息後,再次準備北伐攻魏。
這次他發明了一種能在水小、流急、灘險的河道中運輸軍糧的「流馬」,即一種既能划行又能拖行的窄長小船。
通過「木牛」、「流馬」的配合使用,可解決在秦嶺山脈沿谷道進軍的軍糧水陸兼備的運輸問題。
在大舉攻魏之前,遣使至吳,約孫權同時大舉伐魏。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集中12萬大軍出斜,後至渭水之南。
此時魏大將軍司馬懿督諸軍屯渭水以北。
當諸葛亮率軍進至眉縣時,司馬懿遂引諸軍連夜渡渭水,背水為壘拒戰。
同時司馬懿判斷諸葛亮可能沿渭水南至西上五丈原(眉縣以北,東連武功,西接岐山),把戰略前進基地從漢中前移至祁山、天水,而使渭水為其後方交通線,並利用隴西之資料增強軍力,削弱魏之抵抗力。
於是司馬懿速遣郭淮率軍趕往北原(今積石原,離五丈原20餘里)設防。
結果諸葛亮東進道路受阻,西進渭水又為郭淮所阻,蜀軍12萬兵馬對峙於渭水兩岸。
諸葛亮針對每次出兵都受糧秣不足的制約,且魏軍堅守不出,乃決定分兵屯田,做長期進攻打算。
魏軍針對蜀吳結盟相約進攻的局勢,決定採取「西守東攻」的戰略。
6月曹睿親督水師東擊吳軍,孫權探魏東下,不戰而退。
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數月之後,急於決戰,但司馬懿無論如何都堅守不出。
為使魏軍出戰,諸葛亮採用了各種方法進行挑釁,包括遣使至魏軍,送上一些女裝來侮辱他們。
司馬懿盛怒,上表請求出戰。
魏明帝派辛毗至司馬懿軍中擔任軍師,以制止魏軍出戰。
當諸葛亮再次遣使到魏軍約戰時,司馬懿令將出兵迎戰,又被辛毗持杖節立在軍門擋住。
此後司馬懿則不再考慮出戰,只專心防守,以待蜀軍糧儘自退,然後乘其弊而追擊之。
時至8月,諸葛亮心瘁力竭,在彌留之際,與楊儀等商量身沒之後退軍節度。
決定由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魏延不從命,軍便自發。
數日後諸葛亮死於帳中,時年54歲,於是長史楊儀、將軍姜維等,密不發喪,整軍後撤。
如果聽了他的建議,三國的歷史可能要重寫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出現了一個小失誤,被大家罵的體無完膚。那麼今天就專門來寫一篇關於蜀漢後期的大將王平的故事。算是將功補過吧。王平本是魏國的大將,公元219年,劉備和曹操在漢中打仗的過程中黃忠斬了...
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
諸葛亮把蜀漢內部事務都做了安排以後,於蜀漢後主建興五年(227年)率軍北駐漢中,企圖完成他統一中國的事業。就在臨行前,他給後主上了一個疏,即著名的《出師表》。據《三國志》卷39《董允傳》言亮...
諸葛亮為什麼不訓練熊貓作戰?
首先在講之前,有必要對諸葛亮的三伐做一個解釋。那麼三伐究竟是哪三伐呢?第一次北伐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將領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請諸葛亮發萬兵給他出子午谷襲取潼關,與由斜谷出兵的諸葛亮大軍...
曹魏版諸葛亮,謀略人品賽司馬懿,此人乃曹真也
在正史中,諸葛亮和魏軍交手次數為6次,其中僅僅只有最後2次是與司馬懿交戰,而前4次都是與曹真交手。但在三國演義中,卻把前4次曹真與諸葛亮的交手,移交給了在這前4次屬於打醬油存在的司馬懿,甚至最後...
街亭之戰,如果是魏延守街亭,會失敗嗎?
眾所周知,諸葛亮北伐,第一次率軍兵出祁山,讓馬謖去守街亭,結果馬謖丟失了街亭,導致諸葛亮損兵折將,第一次北伐失敗,功敗垂成,馬謖也因此被殺。試想,如果是魏延去守街亭,會失敗嗎?
諸葛亮五次北伐的經過和戰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公元225年,蜀漢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孟獲等少數民族凱旋歸來,平定南中,將兵士氣高漲。諸葛亮又派費禕出使東吳,蜀吳聯盟進一步加強。公元226年,魏國皇帝曹丕病死,曹睿繼位,曹睿年幼,能力比不上曹...
出師未捷身先死,六出祁山是否真,諸葛亮幾齣祁山?
總是說諸葛亮「六出祁山」,百折不撓尋找一切出兵機會,盡忠盡節直到公元234年8月病死五丈原軍中。諸葛丞相真的是「六出」祁山麼,他的進攻方向是從漢中向西北,但不是每次都是必出祁山,還有司馬懿是在諸...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真的嗎?三國六出祁山概況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
蜀漢風雲事件5——諸葛亮北伐
「六出祁山」有兩處不恰當,諸葛亮北伐主動的是五次,一次是曹魏反攻,而五次北伐中只有兩次的線路是出岐山的。有些事情一個理由就夠了,有些卻是綜合多方面考慮,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我認為諸葛亮北伐就屬於...
諸葛亮北伐的真實戰績如何
首先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形象肯定是不可信的,諸如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八卦陣等等都是毛宗崗根據《三國志》的大綱自己瞎編的,曾經魯迅就已經批評過這個問題,說神話諸葛亮近似妖。不過諸葛亮也不是...
諸葛亮六次北伐失敗真實原因驚人,他病逝後司馬懿嘆服:天下奇才
諸葛亮接受遺命以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聯吳抗曹的方針。這是當時關係戰略全局的重大措施。他採取這項措施的歷史根據是夷陵之戰以後,荊州歸屬問題已經確定,吳蜀矛盾向和緩方向轉化,而兩國同曹魏的矛盾卻...
諸葛亮為何明知打不贏竟還要北伐?其實不北伐,蜀漢內鬥也會亡國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從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
諸葛亮北伐戰役,贏了就退回漢中!
蜀漢建興五年(227)春,諸葛亮向後主劉禪上《出師表》,請兵北伐,後主允准,下討魏詔書,授諸葛亮主持討魏專命之權。三月,諸葛亮率10萬大軍,自益州(成都)出兵漢中,紮營於沔北陽平關,設丞相府,...
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國
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臥龍。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 五次北伐...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哪位三國大臣有能力阻止他呢?
昭烈帝劉備駕崩後,諸葛亮總攬朝政,凡事必然親往。建興初,諸葛亮親征南中,朝中卻有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官員勸其莫往,因其言辭懇切,致使諸葛亮一拖再拖,直到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才三路進攻南中,最終平...
諸葛亮北伐的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計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
天才軍事家諸葛亮為何連續五次北伐失敗?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